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黄芩苷体外抗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系(DF1)作用机制,以DF1细胞为宿主细胞,利巴韦林为阳性对照药物,从黄芩苷对IBDV的直接灭活作用、阻滞作用、抑制吸附、穿入及其复制5个方面探讨黄芩苷抗IBDV机理。结果显示,黄芩苷的CC50为(206.48±12.74)mg/L,EC50为(46.76±3.15)mg/L,选择指数SI为4.415,在无毒质量浓度范围内其对IBDV的最高抑制率为72.02%;在阻滞试验和复制抑制试验中最高抑制率分别达到60.85%和68.11%;在病毒吸附、穿入抑制和直接灭活试验中抑制率很低,表明黄芩苷不能阻断IBDV对DF1细胞的吸附、穿入和直接灭活。结果表明,黄芩苷在体外可有效抑制IBDV对DF1细胞的感染,其抗病毒机制可能是干扰病毒的复制和阻滞,提示黄芩苷可作为预防及治疗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复方苦芩总多糖体外抗犬细小病毒(CPV)感染F81细胞作用机制,以F81细胞为宿主细胞,复方苦芩和黄芪多糖作药物对照,从复方苦芩总多糖对CPV的直接灭活作用、阻滞作用、抑制吸附、穿入及其复制5个方面探讨复方苦芩总多糖抗CPV活性机理.结果显示,复方苦芩总多糖在CPV病毒复制过程中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直接灭活作用效果优于复方苦芩组,P<0.05,复制试验效果优于复方苦芩组,P<0.05,与阳性药物组差异不显著,P>0.05.从而表明复方苦芩总多糖体外抗CPV感染F81细胞效果明显,且主要通过直接灭活CPV和抑制其复制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大黄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所引起的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本试验采用形态学观察法测定大黄溶液在Vero细胞上的最大安全浓度,建立体外病毒感染Vero细胞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进行了大黄对病毒抑制作用的研究。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建立了体外病毒感染模型和大黄的抗病毒试验方法;大黄在Vero细胞上的最大安全浓度为3.28 mg/mL;形态学观察法和MTT法均显示大黄不仅能阻断病毒吸附Vero细胞,抑制病毒的合成复制,还可直接灭活病毒。本研究结果表明,大黄具有抗PEDV的作用,为临床上预防和治疗猪流行性腹泻(PED)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方术芩提取液的抗菌抗炎作用。方法:通过体外抑菌试验、小鼠耳廊二甲苯致炎试验、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及小鼠炎症细胞渗出试验,探讨复方术芩提取液对细菌和炎症的影响。结果:复方术芩提取液在体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猪源魏氏梭菌、沙门氏菌的MIC分别为62.50 mg/m L、31.25 mg/m L、250.00 mg/m L、125.00 mg/m L;抑菌圈直径分别为9.50 mm、16.42 mm、9.75 mm、10.75 mm;对小鼠耳廊二甲苯致炎的肿胀抑制率为82.79%,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率为36.12%,对小鼠炎症细胞渗出具有抑制作用。结论:复方术芩提取液有一定的体外抑菌和抗炎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在体外研究紫花地丁黄酮类提取物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的作用,以鸡胚肾细胞为宿主细胞,阿昔洛韦为阳性对照药物,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与空斑减数试验测定紫花地丁黄酮类提取物抗IBV活性,计算其IC50与治疗指数,并从药物对病毒的直接灭活作用、对病毒吸附的影响及对病毒穿膜的影响3个方面初探紫花地丁黄酮类提取物抗IBV活性的机理。结果:紫花地丁黄酮类提取物能明显抑制IBV的致病变作用,其IC50为16.52mg/L,TI值为15.76。研究显示,紫花地丁黄酮类提取物在体外对IBV直接灭活的效果明显,在高浓度时对抑制IBV吸附与穿入细胞具有一定作用。结果表明:紫花地丁黄酮类提取物在体外有明显的抗IBV感染作用,且主要是通过直接灭活IBV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1株枯草芽孢杆菌复合诱变前后产生的表面活性素(surfactin,原始菌株YUAN.0和复合诱变菌株FHYB201030产生的表面活性素分别为YUAN.0S和FHYB201030S)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的作用,试验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YUAN.0S和FHYB201030S对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及猴胚胎肾上皮(Marc-145)细胞的毒性,同时分析了不同质量浓度表面活性素对PEDV和PRRSV的直接灭活作用、吸附阻断作用及复制阻断作用。结果表明:YUAN.0S对Vero及Marc-145细胞的最大无毒性质量浓度均为7.81 mg/L,而FHYB201030S的最大无毒性质量浓度均提高至62.50 mg/L。YUAN.0S对PEDV和PRRSV基本上没有抑制作用,而FHYB201030S对PEDV和PRRSV有一定的直接灭活作用,FHYB201030S质量...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超强毒株(vvIBDV)可引起鸡群高死亡率及严重的免疫系统损伤,给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探讨泰山松花粉多糖(TPPPS)体外抗vvIBDV感染鸡胚成纤维细胞(DF-1)作用机制,以DF-1细胞为宿主细胞,利巴韦林(Ribavirin)为抑病毒对照药物,从TPPPS对病毒的直接灭活作用、阻滞作用、抑制吸附及其复制4个方面探讨TPPPS抗vvIBDV机理。结果显示,在无毒质量浓度范围内TPPPS对vvIBDV的最高抑制率为92.4%,Ribavirin的最高抑制率仅为76.7%;在阻滞试验和抑病毒吸附试验中最高抑制率分别达到91.85%和78.36%;在抑制病毒复制试验和直接灭活病毒试验中抑制率很低,表明TPPPS不能抑制病毒复制和直接灭活病毒。结果表明,TPPPS在体外可有效抑制vvIBDV对DF-1细胞的感染,推测其抗病毒机制是TPPPS预处理DF-1细胞从而结合了病毒颗粒在细胞表面的吸附位点及病毒与多糖直接相互作用抑制病毒吸附细胞,或两种作用同时存在。提示TPPPS可作为预防及治疗超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FILIP1L(filamin A-interacting protein 1-like)蛋白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影响,以Vero细胞中提取的总RNA反转录的cDNA为模板,PCR扩增出FILIP1L基因,克隆到p3×FLAG-CMV-10真核表达载体上。过表达或沉默FILIP1L基因,通过免疫印迹和定量PCR检测FILIP1L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抗病毒功能。结果:成功构建3×FLAG-CMV-10-FILIP1L重组质粒,转染后能够正常表达。PEDV感染Vero细胞后,FILIP1L基因的mRNA表达显著上调;过表达FILIP1L基因显著抑制PEDV的复制;下调FILIP1L的表达可显著促进PEDV的复制。综上,FILIP1L蛋白能够抑制PEDV在Vero细胞的复制,研究结果为寻找新的抗PEDV药物靶点和研发新型疫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白毛藤生物碱体外抗新城疫病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醇提法从白毛藤中提取了水溶性生物碱和脂溶性生物碱,并测定其对鸡胚成纤维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TD0)、半数中毒浓度(TD50)、抑制50%细胞病变的药物浓度(IC50)和治疗指数(TI),应用先加药物后接种病毒、先接种病毒后加药物、病毒和药物同时加入、病毒和药物体外作用2h后再同时加入四种方式测定了生物碱的体外抗NDV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白毛藤水溶性生物碱的TD0、TD50、IC50和TI分别为6.25mg/ml、11.32 mg/ml、2.48 mg/ml和5.脂溶性生物碱的TD0、TD50、IC50和TI分别为6.25mg/ml、14.27 mg/ml、1.56 mg/ml和9;两种生物碱均有一定的抗NDV作用,其中水溶性生物碱以先加药物后加病毒的方式抗病毒效果较强.脂溶性生物碱以先接种病毒后加药及病毒和药物体外作用2h后再同时加入的方式抗病毒效果较强,且与其浓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效应对其细胞毒性、病毒灭活、吸附和增殖等进行体外抗病毒研究,从而研究其抗病毒效应。结果显示,β-葡聚糖对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在Vero E6细胞上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测定其IC50为5.18mg/mL,TI为34.1。结果表明,灰树花β-葡聚糖能明显抑制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CPE效应,具有较好的抗Ⅰ型单纯疱疹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