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4 毫秒
1.
调查了天津地区野生黄伞的形态特征及其分布和发生规律,并对样区内的黄伞进行了3个生长季节的调查,通过拮抗对比试验筛选出4个野生黄伞菌株。  相似文献   

2.
黄伞高产优质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侯军 《食用菌》2002,24(1):29-30
黄伞 (Pholiota ad iposa) ,又名柳蘑、柳钉、黄蘑、多脂磷伞 ,在分类学上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 ,伞菌目 ,球盖菇科 ,环锈伞层 ,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黄伞 8~ 10月份多生于杨柳及桦树等的树干和树桩上 ,有时也生于针叶树干上 ,单生或丛生、黄伞不仅菇质脆嫩 ,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 ,而且具有抑菌、抗癌等药用价值。笔者于 1994年从野生黄伞子实体分离菌种驯化栽培 ,通过几年来的栽培实践 ,对黄伞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作了一些探索。现总结报道如下 :1 选择优良品种 目前栽培的黄伞品种 ,根据菌盖色泽及适应性 ,可分为浅黄和深黄两大品…  相似文献   

3.
黄伞又名多脂鳞伞、柳蘑 ,是秋天 8~ 10月份群生于阔叶树、柳树上的一种北方特有的野生珍稀食用菌 ;现经 3年多的人工驯化栽培获得成功。黄伞子实体色泽鲜艳 ,呈金黄色 ,菌盖、菌柄上布满棕黄色鳞片 ,很诱人喜爱。此菇营养丰富 ,味道鲜美 ,食之粘滑爽口 ,风味独特。该菇菌盖上  相似文献   

4.
黄伞 (Pholiotaadiposa) 又名肥鳞伞或多脂鳞伞 ,2 0 0 0年以来 ,笔者在对五台山野生台蘑资源的考察中多次采集到黄伞 ,分离纯化后 ,根据其原采集地定名为WT菌株 ,经过两年多来的驯化选育和栽培 ,已使该菌株有了广泛的适应性和良好的栽培性状 ,现报告如下 :1 生态环境和特征五台山年平均气温只有 5 .1℃ ,最热的 7~ 8月份平均气温仅在 1 6~ 2 1℃ ,野生黄伞一般在 8月份立秋前后产生 ,海拔在 1 ,50 0m以下较常见 ,主要发生在杨、柳、桦等阔叶树的枯枝烂叶上。其特征为 :单生或丛生 ,菌盖宽 3~ 1 0cm ,早期扁半球形 ,后渐平展 ,中部稍…  相似文献   

5.
泰山黄伞的优质高产栽培及加工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泰山黄伞 [Pholiotaadipdsa (Fr)Quel],又称多脂鳞伞 ,柳钉等。属担子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鳞伞属。是野生于泰山柳树上一种优质食、药用真菌。作者于 1994年人工驯化培育成功后。已由宁夏、云南、河北、贵州等多个省区及山东的许多地区进行了引种栽培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推广栽培证明 ,该菌优质高产 ,原料易得 ,抗污染能力强 ,具有很高开发推广价值。该菌特点及栽培加工方法如下 :1 黄伞的生物学特性1 1 形态特点 泰山黄伞菌丝体淡黄色。子实体黄色。菌盖直径 10cm左右 ,初期偏半球状 ,边缘内卷 ,表面有黄褐…  相似文献   

6.
黄伞[Pholiota adiposa(Fr.)Quel.]又名多脂鳞伞、黄蘑、柳蘑,属担子菌门层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鳞伞属,是一种食药兼用真菌。黄伞原为野生食用菌,分布于黑龙江、吉林、云南、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甘肃、新疆等地,8—10月生于杨、柳、桦等阔叶树树干上。子实体色泽金黄,菌盖、菌柄上布满褐色鳞片,肉质肥厚,滑嫩爽口,风味独特,富含蛋白质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子实体多糖对小白鼠肉瘤S180和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达80%~90%,同时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和结核杆菌的感染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取野生黄伞子实体菌肉组织分别接入不同配方的分离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培养试验 ,对获得的次生菌丝体经 1代母种扩转后 ,挑取各种颜色和各个生长阶段前端的少量菌丝 ,初步确定了黄伞菌丝体的形态结构。通过驯化栽培试验 ,该菌株生物性状稳定 ,无退化、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8.
黄伞(Pnoliota adiposa)又名多脂鳞伞。它的野生群体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在8~10月温湿适宜时,单生或丛生于阔叶树腐枝、腐桩上。黄伞以其色泽黄艳、形态美观、口味独 特而倍受消费者喜欢。目前人工栽培黄伞主要局限于长江以北地区,浙闽南地区有小规模栽培,只因环境气候变化大,管理不善,产量极低,一袋湿重800g的菌包,只能收50~120g。笔者1997年开始试验栽培,从配料筛选到利用自然季节栽培、温控生产,人防洞出菇三个方面试验,积累了部分实践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黄伞分生孢子对菌丝生长及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采自山西省五台山区野生黄伞的纯化选育菌株WT3为材料,通过对黄伞试管母种、原种及出菇菌袋菌丝生长动态的镜检观察,均发现分生孢子。进一步培养试验表明,该菌株产生的分生孢子萌发菌丝对转管母种的菌丝复壮有促进作用,但在栽培后期产生的大量不易萌发的分生孢子,堆积在菌丝纽结处,对子实体产生却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伞WT菌株的特性及其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伞是山西省中成药十六特效成方之一“舒筋散“中近年增加的一个处方药用菌新品种,据报道,黄伞菌盖上的粘液物质还具有抗癌的作用.2000年我们在对五台山野生台蘑资源的考察中多次采集到黄伞野生菌,分离驯化后根据其原采集地定名为WT菌株,经过两年来的驯化栽培,已基本掌握了该菌株的特性及栽培技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北方地区黄伞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宇  杨军 《食用菌》2007,29(2):46-47
黄伞(Photiota adipose),又名黄环锈伞、多脂鳞伞、柳蘑等,是一种食、药性兼优,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近几年我国北方地区刚刚开始引种黄伞,由于栽培技术有待成熟,所以实际生产中成功率较低,农民盲目种植,个别地区甚至有种植上百万棒黄伞全军覆没现象。本技术改善了以往北方地区  相似文献   

12.
多脂鳞伞(黄伞)是一种世界性的木腐野生食用菌,日本古代就已采食。为了达到商业栽培价值,Hashi和Arita用稻草和鸡粪作为培养基质,进行了人工栽培研究。材料与方法材料本试验用多脂鳞伞菌株TMI—30017。菌种限存在5℃下,麦芽提取液琼脂斜面培养基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汤阴县真菌研究所技术人员 ,利用当地现有工业下脚料木糖渣栽培黄伞。经两年的试验筛选 ,研究出利用木糖渣加入适量棉壳、麦秸等原料和少量辅料栽培黄伞的理想配方 ,生产转化率不低于棉壳等原料 ,而生产成本却比棉壳降低 8~ 10倍。利用木糖渣栽黄伞成功@王志军  相似文献   

14.
李军  祁勇 《食用菌》2010,32(4):23-24
对黄伞野生菌种生长的主要环境条件和代料栽培配方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黄伞菌丝体生长最适环境条件为温度24℃、pH值6.5、培养料含水量65%;代料栽培主料用木屑和玉米芯两种原料搭配优于单一原料;代料栽培配方e适宜黄伞生长,菌丝长势强,方差分析表明产量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泰山黄伞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山黄伞是种野生于泰山柳树上的名贵大型真菌,不仅菇质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抑菌、抗癌等药用价值。经四年的驯化研究获得成功。并于1994年通过了山东省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经几年的栽培推广证明,该菌具有以下特点: 1 产量高,生物转化率达200~300%以上; 2 栽培原料广,在棉籽壳、木屑及各种作物秸秆上  相似文献   

16.
黄伞子实体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黄伞子实体中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矿质元素及维生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营养性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伞子实体中粗蛋白质、粗纤维和灰分的含量较高,但粗脂肪含量较低,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质元素。黄伞子实体中还含有氨基酸、多糖、麦角固醇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7.
黄伞及其人工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伞是一种木腐菌,多发生在柳树干上。鲜食味道鲜美,干制品颜色金黄,具浓郁菇香味。1983年9月,我们在本所附近的柳树上采到黄伞子实体,带回室内进行人工分离,获得黄伞纯菌丝,在广口瓶中做出菇试验,并用棉籽壳生料块栽,均获得了子实体。生物学特征黄伞[pholiota adiposa(Fr.)Quel]又叫柳蘑、肥鳞耳等。系伞菌目,环锈伞属(鳞伞属)。菌盖初期呈半球形,谷黄色,很粘,  相似文献   

18.
野生黄伞Ph-1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崔颂英  杨玉娜  曲波 《食用菌》2003,25(1):13-14
黄伞Pholiotaadipose(Fr.)Quel.Ph - 1是 1999年秋季笔者于辽宁台安的一株柳树干上采到的 ,经子实体组织分离获得原始母种。当年秋以来至今于辽宁熊岳进行顺季节秋栽、反季节春栽 ,并于沈阳、抚顺、庄河、辽阳、海城等地试种。试种证明其驯化栽培后品质佳、转化率高 ,因此颇具商业开发前景和市场竞争力。现将Ph - 1的驯化栽培研究介绍如下 :1 生物学特性1.1 形态特征 野生黄伞子实体中等大 ,单生或少丛生。盖径 3~ 12cm ,初扁半球形 ,边缘常内卷 ,后渐平展 ,谷黄色 ,具粘液 ,有褐色近平伏的鳞片 ,中央较密。…  相似文献   

19.
黄伞(Pholiota adiposa)味道鲜美,风味独特,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极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是具有较大开发前景的食(药)用真菌。综述了黄伞的生物学特性、营养价值、药用和保健价值、研究现状及开发利用前景,为黄伞的进一步深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泰山灰树花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延友  吴从平 《食用菌》2002,24(6):10-11
“五岳之尊”的泰山 ,不仅山势雄伟 ,风景秀丽 ,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而且植被繁茂 ,气候湿润 ,野生真菌资源丰富。笔者经十多年的调查 ,已采集到灰树花、白树花、黄伞、灵芝等上百种大型野生真菌 ,其中灰树花就是一种具有较高食用和药用价值的经济真菌。泰山野生灰树花自然出菇的时间为 6月初至 9月底 ,目前野生资源已十分稀少 ,笔者于 1988年驯化成功后 ,进行了推广栽培。现将其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生物学特性1.1 形态特征 子实体呈珊瑚状分枝 ,分枝末端生扇形或匙形菌盖 ,重叠成丛。大的丛宽 2 0~ 5 0 cm,重 2~ 4kg;人工培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