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0 毫秒
1.
杨树肿茎溃疡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树肿茎溃疡病,是一种新病害,近年来在黑龙江、吉林两省普遍发生,为害多种杨树品种,其中以小×黑(Populus simonii×nigra)、小青×黑(Populus pseudosimonii×nigra)和北京杨605(Populus pakinensis-605)受害严重。由于肿茎溃疡病,会导致育苗和造林的失败,对杨树威胁很大。为确保杨树育苗和造林成果,自1982  相似文献   

2.
冷蒿正种与其变种的花粉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冷蒿正种(Artemisia frigida)及其变种-紫花冷蒿(Artem isia frigidavar.atropurpurea)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它们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掌握了其在扫描电镜水平上的形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它们的花粉粒均为单粒花粉;花粉粒大小属于小型花粉;正种赤道面为椭圆形,变种赤道面为圆球形;极面为三裂圆形;萌发器官是3孔沟类型;表面纹饰为刺状-颗粒状复合纹饰。正种与变种花粉的总体形态特征基本一致;主要差异表现在细微性状方面。  相似文献   

3.
山楂属植物种类繁多,其花粉形态,国内外观察研究较少。1976年Byatt曾对本属分布在欧洲一些种的花粉进行过观察研究,在我国对山楂属植物花粉形态的观察研究甚微,除了1966年《中国植物花粉形态》一书仅描述了我国1种(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 Sieb.et Zucc.)在显微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所用植物材料于1980—1982年分期分批取自河南郑州和北京等地的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雄株。小孢子发生属同时型。四分体排列有三种形式:四面体形、左右对称形和交叉型。单核小孢子有丝分裂多不均等,少为均等分裂,形成大小一致的两个细胞,以致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无法区别,这部分小孢子可能已在体内即走上Vasil(1980)所归纳的组织培养过程中孢子体发育的B途径。对毛白杨雄性不育的形态解剖特征着重予以描述。不散粉的花药皱缩;花粉囊壁层表皮细胞的胞壁呈犬牙状;败育花粉形态多样,大小不一;无核或核极小;无色或染色极深。从发育过程来看,花粉的败育主要是由于减数分裂Ⅱ末期产生不正常四分体的缘故。同时,绒毡层在减数分裂期间发育极不正常,可能与花粉的败育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苹果属花粉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粉的形态特征是研究种属分类的依据之一。Westwood观察梨属植物中不同种的花粉,并根据花粉粒的大小、形状及花粉壁上脊洼和微结构来说明梨属中不同种的特征。Mass研究了越桔、草莓、树莓和葡萄,认为花粉形态大小有差别。贺普超等对我国葡萄属野生种花粉进行扫描研究。刘长思也对葡萄品种花粉微结构进行了观察。为了解苹果属花粉形态和微结构在育种及品种资源鉴定上应用的可能性,我们于1983—1984年对苹果属的一些种和品种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生长在四川盆地典型Cd污染冲积土和紫色土上的欧美杂交杨(Populus deltoides×Populus nigra)对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Cd浓度梯度(0、0.3、1.0、2.0 mg/kg)的光合响应和生物生产量。Cd处理显著降低紫色土上生长的杨树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量,增加气孔导度与胞间CO2浓度,增加凋落叶生物量,降低茎生物量、根生物量和单株总生物量。但是,Cd处理对冲积土上生长的杨树叶绿素特征、光合生理指标和生物量生产并无明显差异。尽管同一生长基质上不同Cd处理间杨树光合生理指标与生物量生产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紫色土上生长的杨树生理和生长特征均显著低于冲积土上生长的杨树。这些结果表明,自然条件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内,Cd污染并不对杨树生长构成较大威胁,而生长土壤基质的选择可能对杨树的栽培更为重要。这为Cd污染土壤区域城市森林建设和速生丰产林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杨树选种育种及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并为长江滩地综合治理和开发优选树种,对5个品系杨树木材构造、纤维形态、微纤丝角和结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5个品系杨树木材之间的粗视构造和显微构造无显著差异。纤维长度为967.5—1118.5μm,分布频率1000μm以上者占53—89%,长宽比为35.9—43.7μm,壁腔比为0.48—0.79,柔性系数为0.56—0.67,次生壁S_2层微纤丝角为19.59°—25.46°,纤维素相对结晶度为52.36—57.72%。5个品系杨树木材均适宜作制浆造纸原料,尤以Ⅰ—63杨为最佳。Ⅰ—63杨、Ⅰ—69杨和Ⅰ—72杨速生丰产,可作为长江滩地造林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8.
植物花粉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与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技术制备植物花粉,并用扫描电镜观察比较,发现样品制备方法对植物花粉的微细结构影响很大.其中采用普通样品制备技术制样的花粉出现3种情况:壁薄、含水量大的杨树、苦竹的花粉外观形态和超微结构变化严重;壁稍厚、含水量较小的萱草花粉的外观形态基本保持良好,但超微结构收缩变形;壁较厚、含水量少的鹅掌楸花粉的外观形态和超微结构均保持良好状态.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植物花粉的生物性能差别较大,样品制备方案应根据花粉的自身特性制定;对于壁薄、含水量大的花粉样品,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必须进行固定并消除液体表面张力的影响,才能保持好花粉的外观形态和超微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9.
影响苜蓿雄性不育系杂交制种产量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苜蓿雄性不育系 MS— 4与其雄性可育系——草原 1号苜蓿在外部形态上相似 ,仅能从花粉的大小及形态上区分。经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它们在柱头形态上也存在差异 ;在呼市地区传粉昆虫对苜蓿雄性不育系 MS— 4与其杂交父本 (新疆大叶苜蓿间的选择性访花行为不明显 ;将 MS— 4和草原 1号雄性可育系分别与同一父本进行人工杂交试验 ,结果表明 :MS— 4结荚率显著 (P <0 .0 5 )低于可育系 ,而每荚种子数及千粒重均无明显差异。 MS— 4雌性器官的遗传特性可能是影响 MS— 4杂交制种产量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泰山属于华北植物区系,拥有十分丰富的蜜粉源植物资源。本文对泰山地区早春常见的七种蜜粉源植物花粉形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描述了其花粉形态特征,以期为泰山地区蜜粉源植物资源孢粉学研究和鉴定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探究2种常见杨树三脉青杨(Populus trinervis)、康定杨(Populus kangdingensis)的心材、边材的化学成分,观察心边材主要化学成分差异,分析杨树湿心材形成的原因及其对不同化学成分之间的影响,并为杨树湿心材的利用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2种杨树心材与边材主要化学成分有明显差异,湿心材现象明显,心材颜色较深,边材颜色浅;综纤维素含量心材低于边材;木质素含量心材高于边材;苯醇抽出物含量心材低于边材;1%NaOH抽出物的含量心材小于边材;冷水抽出物和热水抽出物含量心材均小于边材;灰分含量心材高于边材。  相似文献   

12.
依据花粉形态特征,对八蜂蜜中花粉粒的数量和种类进行鉴定,探讨作为判断蜂蜜产品产地和质量辅助依据的可行性;提取8种市售蜂蜜中的孢粉,醋酸酐处理,光镜观察,描述孢粉形态特征,测量孢粉大小,计算本种孢粉比例;所有蜂蜜中除含有本种花粉外,还含有比例不等的其它多种孢粉(杂质孢粉),不同蜂蜜含有的杂质花粉种类也不相同,各种孢粉在光镜下具有比较鲜明的区分特征;孢粉的特征和比例可以作为判定蜂产品品质的辅助依据,但部分蜂蜜在判断产地方面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13.
两种不同人工林树木个体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两种不同人工林个体生长规律的研究,从树高、胸径、材积三方面初步揭示了华北落叶松(Laris gmelini)和杨树(Populus spp.)的个体生长发育规律,并分析其生物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杨树的高生长速生期比落叶松早;落叶松林缘树木的数量成熟年比林地中心的树木晚达到;杨树在26 a间未达到数量成熟年;杨树的林缘树木不论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量均比林中心的高,而落叶松则相反。初步阐明落叶松与杨树对生境条件的适应特征,确定了华北落叶松与杨树的数量成熟年,为人工林的经营和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紫杏是种间杂种,为探明它与其近缘属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以紫杏(Prunus dasycarpa Ehrh.)、樱桃李(Prunus cerasifera Ehrhar.)和杏(Prunus armeniaca L.)共6份材料的成熟花粉为试材,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大小和表面饰纹。结果表明:成熟花粉均为单粒花粉、等极、辐射对称,有3条萌发沟,属N_3P_4C_5类型,有穿孔和无穿孔2种表面饰纹。其中‘叶城紫杏’的花粉形态、外壁纹饰特征与母本樱桃李的较为相近,而‘阿里瓦拉’的花粉少、畸形多,这2份材料比其近缘种植物花粉的变异幅度大,且均存在畸形花粉。紫杏花粉的亚显微形态特征不支持其传统种级水平的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15.
对供试的梨属植物品种的花粉形态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梨属植物花粉形态有其共同特征,而不同种和品种间在花粉粒的形状、大小和纹饰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从花粉粒大小及纹饰特征来看,苹果梨花粉粒性状独特,但纹饰特征上还是与白梨系统的鸭梨更相似;朝鲜洋梨具有西洋梨系统和砂梨系统的血缘;身不知梨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西洋梨系统的血缘;南果梨应归属于秋子梨系统。  相似文献   

16.
利用扫描电镜对13种(包括3品种)玉兰亚属植物花粉进行了观察,根据花粉形态、纹饰、孔穴等级等特征用类平均法(UPGMA)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其亲缘关系及类群。结果表明:玉兰、武当木兰、‘玉灯’玉兰的花粉外形、大小较为接近,花粉表面较光滑,呈现沟状纹饰,且孔深孔径相近;紫玉兰、日本辛夷、‘黄鸟’玉兰的花粉表面纹饰存在较大的差异。聚类结果表明:在相似距离6.13水平上,根据花粉大小和形状将13个种(品种)聚类为两大类群,在相似距离7.76水平上,依据花粉表面纹饰和孔穴特征聚类为4个类群。  相似文献   

17.
贵州几种杜鹃花属植物的花粉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贵州分布的杜鹃花属8种杜鹃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对比研究,对各种杜鹃花粉的一般特征和各种花粉形态进行了描述,其中红花露珠、毛柄杜鹃、树形杜鹃、粗脉杜鹃/麻叶杜鹃、光柱迷人杜鹃的花粉形态特征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在2000年前的汉朝直到现在就有关于野马历史的记载。其分布区在长城以北干旱地区的蒙古、甘肃和新疆。在野马生活的地区,是现在良种马的产地。在唐代野马居住的地方就有30多万匹良马。很早以前,野马遍及中亚广大地区,后来活动范围缩小到上世纪末仅局限于北至阿尔泰山,南至天山山脉,大约在北纬42°—48°东经86°—96°。在1879年,俄国旅行家蒲锡华尔斯基在新疆发现了野马,并作过记载。1881年根据蒲氏带回的野马标本在列宁格勒展出后,引起了生物学家的关注,并定为新种称蒲氏野马,即蒙古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初步分析研究了扎龙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种类组成。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松嫩平原西位,北纬46°55″—47°35″,东径124°—124°30″。几年来获标本与观察记录的共有248种和亚种,分别隶属于17目、45科。其中大多数为占冰种,少数为东洋种。由其种类组成可以看出具蒙新区与东北区的过渡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本区鸟类大多数为候鸟,其中有30余种为濒危物种。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从新疆吐鲁番、喀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哈密、塔城、五家渠的杨树(Populus spp.)、柳树(Salix spp.)、苹果树(Malus spp.)、榆树(Ulmus spp.)、红瑞木(Swida spp.)5种寄主上金黄壳囊孢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的培养性状及致病性差异。本研究采用单孢分离法获得纯化菌株,通过ITS基因片段结合形态学特征筛选得到金黄壳囊孢菌;观察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的颜色、形态、产生子实体的情况划分形态学类型;将具有不同类型的金黄壳囊孢菌通过烫伤法接种至银白杨(Populus alba)、新疆杨(P.alba var.pyramidalis)、毛白杨(P.tomentosa)的离体枝条上,通过测量病斑扩展面积,分析不同类型菌株的致病能力。结果表明,从新疆吐鲁番、喀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哈密、塔城、五家渠等地的5种寄主上共收集到金黄壳囊孢属真菌47株;通过培养特征划分出15种形态学类型;不同类型的菌株均能成功侵染3个品种杨树的离体枝条且致病性呈现一定差异,其中采自塔城,菌落特征为白色、无子实体产生的菌株XJAU 935的致病力最强,在银白杨上形成的病斑面积达146.91 cm~2;该菌株接种至3个品种杨树的枝条上后3~6 d开始发病,病菌在第10天至第14天和第22天至第26天出现两次扩展高峰,接种26 d后不再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