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利用发根农杆菌Ri1601浸染苦荞植物预培养2d的叶片外植体,经不同时间的共培养和除菌培养后获得毛状根。经硅胶薄层色谱板检测表明,发根农杆菌Ri1601和苦荞叶片上未经转化产生的不定根都不含有冠瘿碱;而经发根农杆菌Ri1601遗传转化后所产生的毛状根有冠瘿碱的存在。因此,可确定苦荞叶片上产生的毛状根为发根农杆菌Ri1601转化所得。建立了用发根农杆菌Ri1601诱导苦荞植物叶片产生毛状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来  罗正伟  张显强  孙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8183-8185
发根农杆菌(Agmbacterium rhizogenes)的Ri质粒能够诱导植物产生毛状根。就发根农杆菌Ri质粒的发现、类型、结构、遗传转化等基本特征以及诱导植物产生毛状根的方法、鉴定技术和形成机制进行阐述;同时对诱导植物毛状根产生次生代谢物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农杆菌转化法作为植物基因工程使用最广泛的转化方法之一,分为根癌农杆菌Ti质粒和根瘤农杆菌Ri质粒2种类型。发根农杆菌(A gmbacterium rhiz-ogenes)的Ri质粒能够诱导植物产生毛状根。本文阐述了发根农杆菌的特性及Ri质粒的分类、结构特征和转化特点,介绍了发根农杆菌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分析了影响发根农杆菌成功转化的因素,综述了发根农杆菌在理论研究、植物基因工程、植物品种改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产和植物栽培生根等方面的应用,并指出未来领域研究的着重点。  相似文献   

4.
发根农杆菌诱导毛状根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秀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512-9514
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发根农杆菌的性质、其中含有的Ri质粒、发根农杆菌诱导植物形成毛状根的机制、诱导植物产生毛状根的特点、毛状根的转化方法及鉴定和毛状根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其广泛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发根农杆菌Ri质粒T-DNA对杜仲的遗传转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仲是中国特有的经济树种,杜仲毛状根能够合成与杜仲含量相当的次生代谢产物。本实验用发根农杆菌ATCC15834分别感染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子叶、叶片、叶柄、下胚轴和根5个营养器官,结果表明杜仲植物的5个营养器官均能单独诱导出大量的毛状根。经PCR检测,发根农杆菌ATCC15834Ri质粒的rolB基因已转入杜仲毛状根基因组中。说明用发根农杆菌诱导杜仲产生大量的毛状根的方法有效,为大规模用发根农杆菌Ri质粒转化到杜仲植物中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采用3×3双因子设计,研究发根农杆菌菌株和烟草品种对烟草毛状根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菌株在不同烟草品种上均诱导出毛状根,经PCR技术检测,确定了发根农杆菌Ri质粒的rolB基因已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不同烟草品种和发根农杆菌菌株均显著影响毛状根的诱导率;Sumxun毛状根平均诱导率最高,达到了53.4%,其适宜菌株为A4和ATCC15834;K326为34.2%,其适宜菌株为R1000;云烟85为25.6%,其适宜菌株为ATCC15834。  相似文献   

7.
利用发根农杆菌A4菌株侵染三分三组培苗叶片诱导毛状根,并对其毛状根进行继代增殖培养;采用PCR技术检测毛状根。结果表明:发根农杆菌A4菌株Ri质粒的rolB基因已整合到三分三叶肉细胞的基因组中,进而成功地从叶片诱导出毛状根,诱导率可达77%以上;毛状根除菌后,能在无激素的MS固体培养基上快速生长。三分三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为实现基于毛状根的三分三产托品烷类生物碱的代谢工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烟草的发状根培养技术,建立高效的发状根培养系统,为次生代谢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新的途径,试验以K326、NC89、鄂烟1号烟草无菌苗为材料,对发根农杆菌C58C1 Ri质粒转化烟草产生发状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烟草品种中K326转化效率最高,不同部位中子叶叶柄的转化效率最高,最佳的培养基为无激素的MS固体培养基(MS0)。通过根尖活体压片、PCR检测和GUS报告基因检测3种方法,证明发根农杆菌Ri质粒在转化根上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9.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怀地黄遗传转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发根农杆菌转化怀地黄组培苗子叶、叶柄和茎段,建立了有效的毛状根培养及其植株再生体系。毛状根可直接从受伤的外植体产生,能在无外源激素的1/2MS固体和液体培养基上自主生长,表现出典型的发根特征。毛状根在附加0.2mg/LKT和3.0mg/L6-BA的1/2MS培养基上能100%形成愈伤组织,51.49%分化出芽;分化芽在1/2MS培养基上100%生根,形成具有矮化、节间短和根系发达等特征的转化再生植株且移栽后生长旺盛。rolB基因PCR和冠瘿碱纸电泳检测证明,农杆菌Ri质粒上的T-DNA整合到怀地黄基因组中并表达,获得转基因怀地黄。  相似文献   

10.
青蒿植物的遗传转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建立利用发根农杆菌诱导青蒿植物Artemisia annuaL.毛状根的培养系统,分别用发根农杆菌Ri1601、ATCC15834感染青蒿无菌苗的子叶、下胚轴、叶片、叶柄等外植体获得毛状根,并比较不同因素对毛状根诱导和生长的影响。发根农杆菌诱导青蒿毛状根的有效方法被建立,借此为青蒿大规模遗传转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Ri质粒介导西洋参高效转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Ri质粒介导对西洋参叶片进行遗传转化,获得西洋参发根,并且对诱导发根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建立了西洋参高效转化体系,为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和提高西洋参中所含中药成分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用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的Ri质粒转化药用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Bl.),诱导出了抗卡那霉素的发状根。将诱导的发状根进行固体平板培养和液体悬浮培养。在附加Km30mg/L的MS。和1/2MS。培养基上,发状根生长良好,而未经转化的对照组则死亡,表现出生长激素自主性。在附加外源激素IBA0.1mg/L和NAA0.1mg/L时。能促进发状根的成活、侧根的形成以及提高增殖倍数。表明适量的外源激素能促进发状根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Ri质粒转化烟草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Ri质粒转化烟草形成发状根的效率,受发根农杆菌种类、浓度、生理状态及烟草品种、叶片发育时期、叶片在菌液中浸泡时间、共培养时间、基本培养基及pH值、乙酰丁香酮不同加入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采用稀释5倍的处于对数生长期的ATCC15834菌株,感染Sumxun无菌苗幼嫩叶圆片5min,在pH值5,8的MS培养基上共培养2d,可达最大转化效率93.1%  相似文献   

14.
发根农杆菌A4菌株诱导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产生发根,诱导率31.6%,转化发根可在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上快速生长,且具有分枝性强、丛生、无向地性等特点。通过对液体培养条件的选择,发现人参发根在1/2MS液体培养基上(25℃、110r/min摇床上暗培养)获得最大生长速率,经14d培养,人参发根鲜重增加了7.97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根中人参皂甙含量发现,发根系R9923中人参单体皂甙Rb1含量达到10.38mg/g,超过栽培六年生人参根中Rb1含量(6.45mg/g)。用高压纸电泳方法在人参发根中检测到农杆碱及甘露碱的存在。Southern点杂交证明:本研究获得的人参发根确已被A4菌株Ri质粒的T-DNA所转化,并被整合到人参发根DNA上。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花生毛状根诱导条件,为体外培养毛状根生产白藜芦醇以及培养花生根结线虫奠定基础。[方法]研究不同的发根农杆菌及其菌液浓度、外植体类型、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乙酰丁香酮浓度对花生毛状根诱导的影响。[结果]发根农杆菌ACCC10060的毛状根诱导率高于ATCC11325;幼叶外植体的毛状根诱导率高于子叶;最佳侵染菌液浓度为0.2~0.4;最佳共培养时间为2 d;最佳侵染时间为10~15 min;菌液中添加75μmol/L乙酰丁香酮(AS)可以提高毛状根诱导率。通过毛状根能在无激素的MS培养上自主生长以及毛状根冠瘿碱检测,确定发根农杆菌中Ri质粒中已整合到花生基因组中。毛状根体外培养的研究表明,液体培养效果好于固体培养,最佳液体培养基为无激素的MS培养基。[结论]该研究建立的花生毛状根培养体系,将为花生转基因技术的完善及利用毛状根生产白藜芦醇和无菌的花生根结线虫提供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