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蜜蜂和自然界其它生物一样,都会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感染各种各样的疾病。其中包括蜜蜂病毒性疾病。侵袭蜜蜂的病毒大都属于肠道病毒属和虹彩病毒属的病毒。蜜蜂感染这些致病性病毒后,使幼虫和成蜂发病死亡。造成蜂群群势下降,生产性能低下。例如,蜜蜂囊状幼虫病、蜜蜂麻痹病。蜜蜂病毒有很强的抗药性,目  相似文献   

2.
陈贵善 《农家顾问》2006,(11):48-49
蜜蜂常见的疾病有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腐臭病、孢子虫病等,若防治不及时,会使蜂群造成死亡。1.蜜蜂囊状幼虫病本病在春秋气候多变季节和蜜蜂繁殖期容易发生,以6日龄幼虫易发病死亡,死后挑尸成“囊状”,人们称它为“尖头虫”。防治囊状幼虫病,首先要选择抗病力强的蜂群培育蜂王  相似文献   

3.
近几十年来,传粉昆虫尤其是蜜蜂种群数量锐减,蜂群崩溃失调症(Colony collapse disorder,CCD)是严重威胁蜂产业发展和农作物增产的重要因素。在蜜蜂疾病病原中,RNA病毒被认为是造成CCD的主要原因。蜜蜂RNA病毒在非蜜蜂属膜翅目传粉昆虫中也能被大量检测到,暗示蜜蜂RNA病毒的广泛传播可能导致了世界范围内传粉昆虫数量的急剧下降。就蜜蜂囊状幼虫病毒(SBV)、卷翅病毒(DWV)、黑蜂王台病毒(BQCV)、急性麻痹病毒(ABPV)等常见蜜蜂病毒在传粉昆虫中的分布情况以及蜜蜂病毒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综述,这对于整个传粉昆虫的流行病毒学研究和传粉昆虫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蜜蜂病害综合防控体系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蜂常见的疾病有欧洲幼虫病、囊状幼虫病。其防治方法如下:1、欧洲幼虫病该病又称“黑幼虫病“、“纽约蜜蜂病“,是由蜂房蜜蜂球菌引起蜜蜂幼虫的一种恶性细菌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5.
最使蜂农头疼的蜜蜂幼虫病,不但病蜂难繁殖起来,还可使整个蜂场毁灭。蜜蜂幼虫病包括美洲幼虫病、欧洲幼虫病、囊状幼虫病等。此外,蜜蜂黄曲菌病、白垩病也属于幼虫病范畴。磺胺、抗菌素对幼虫病均有效,但均不能根治幼虫病,原因是幼虫病病原微生物不但存在于患病幼虫体内,也存在于巢房中,甚至能存活数年之久,而药物难以达到巢房深处,因此,治疗幼虫病很棘手。  相似文献   

6.
养蜂的成败除了饲养管理技术外,病虫害的防治也尤为关键.目前危害蜜蜂的主要病虫害有:囊状幼虫病、蜂螨等,蜜蜂病虫害依据"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通过采取常年饲养强群、蜂具消毒、蜂场清洁卫生、及时用药、加强检疫等综合措施防治,下面笔者根据经验,将蜜蜂病虫害的发生特点、病原及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囊状幼虫病  相似文献   

7.
中蜂养殖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养殖业,被誉为"空中农业"既不占耕地,又不与养殖业争饲料,利用蜜源植物便可获得丰富的蜂产品。更重要的是蜜蜂授粉已成为农业增产必不可少的生物措施,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越来越明显,得到普遍认可。饲养中蜂是宝鸡市广大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好项目,中蜂囊状幼虫病在养蜂生产中是常发病之一,如何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做好中蜂囊状幼虫病的防治工作,本文阐述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囊状幼虫病毒所引起的传染病。这种病具有很强的传染力,常造成大量蜜蜂幼虫发病死亡,严重的威胁着中蜂的发展,给养蜂生产带来巨大损失,中蜂囊状幼虫病自20世纪70年代初在我国大面积暴发以来,迄今仍有本病发生。据我们对饲养蜂群的多年观察,在中蜂的病毒性传染病中以本病危害最大。为养好中蜂,对本病必须认真防治,我们采取了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说明了只要方法得当,措施正确有力,是可以控制和扑灭本病的发生和流行的,兹将我们采取用中医结合的方法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点滴经验和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蜜蜂欧洲幼虫腐臭病又称"黑幼虫病"、"纽约蜜蜂病"是由蜂房蜜蜂球菌引起蜜蜂幼虫的一种恶性、细菌性传染病.其传播迅速快,危害性大,以3-4日龄未封盖幼虫死亡为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浙江省淳安县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腐臭病病原[中蜂囊状幼虫病毒(Chinese sacbrood virus, CSBV)和蜂房球菌(Melissococcus pluton)]全年流行情况,于2019年1月—12月采集淳安县5个饲养点的中蜂工蜂,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方法,监测这2种病原在蜂群内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显示:CSBV蜂群感染率在春季3月最高,为84%,到夏季7月降到最低,又从秋季开始升高,一直延续到冬季;蜂房球菌感染率从春季开始升高,到夏季开始下降,又从秋季开始升高,在10月和11月达到全年最高水平,为72%,冬季略有下降;在一年当中,蜂群内中蜂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腐臭病病原具有共同存在的现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发现,秋季蜂房球菌存在的蜂群内CSBV载量显著高于单一检出CSBV的蜂群(P0.05)。总之,本研究明确了浙江省淳安县中蜂2种主要病原在蜂群中的全年流行动态情况,可为该地区中蜂病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患幼虫病的蜜蜂不死不活,严重时会使蜂场毁灭。幼虫病包括美幼病、欧幼病、囊状幼虫病等,黄曲菌病、白垩病也为害幼虫。该病治疗很困难,原因是病原体存在于幼虫尸体或巢房,药物难以奏效。  相似文献   

12.
中蜂囊状幼虫病(简称中囊病)是危害中华蜜蜂养殖最为严重的病毒病,中蜂一旦感染中蜂囊状幼虫病毒(Chinese sacbrood virus,CSBV),很难治愈。为研究营养饲喂对中囊病的防治效果,在春繁期定期对已检测患中囊病的蜂群补充饲喂花粉和橡胶蜂蜜,利用RT PCR技术检测饲喂后蜂群中成年工蜂、工蜂幼虫和雄蜂幼虫感染CSBV情况。结果显示,补饲花粉和橡胶蜂蜜后,感染CSBV蜂群中成年工蜂、工蜂幼虫和雄蜂幼虫均携带CSBV,染病率分别为917%、500%和1000%,但蜂群“烂子”明显减轻,患病蜂群由显性感染转为隐性感染。表明春繁期补充饲喂花粉和橡胶蜂蜜对中囊病有一定的防控效果,能提高蜂群的抗病力,但不能根除CSBV。  相似文献   

13.
患幼虫病的蜜蜂不死不活,严重时会使蜂场毁灭.幼虫病包括美幼病、欧幼病、囊状幼虫病等,黄曲菌病、白垩病也为害幼虫.该病治疗很困难,原因是病原体存在于幼虫尸体或巢房,药物难以奏效.  相似文献   

14.
蜜蜂患病与自然环境、蜜源条件、蜂群管理、传染源等有密切关系。牡丹江地区常见的病害有蜂螨、欧洲幼虫病、美洲幼虫病、囊状幼虫病、白垩病和下痢病等。  相似文献   

15.
蜜蜂囊状幼虫病,具有较强传染性,一般病势比较缓,一旦蔓延也不轻,可致强群变弱群,造成养蜂损失重。病原滤过性病毒,显微镜下看不清,温室能活三周多,日晒半日杀灭成,一个腐烂幼虫尸,传染三千蜂幼虫。发病多在育虫期,春夏季节频发生。染病幼虫色变黄,后以黄色渐变棕,头部多数为黑  相似文献   

16.
正中蜂囊状幼虫病是为害我国中蜂生产的主要疾病。中蜂对该病毒抵御力弱,感染时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危害性大,严重时会导致全场蜂群死亡,或数十公里区域内中蜂灭绝。1中蜂囊状幼虫的病原、症状及发病规律中蜂囊状幼虫病的病原为囊状幼虫病毒,对外界环境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带病毒的成蜂是病害的传播者,被污染的饲料是病害的传播来源。传播可由工蜂抚育幼虫、外勤盗蜂、工蜂迷巢等情况导致。其典型症状为死亡幼虫白色,无臭味、无黏性;  相似文献   

17.
春暖花开,野外蜜粉源充足,蜜蜂扩群繁殖加快,每年四五月,蜜蜂容易发生分蜂或飞逃,给养蜂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蜜蜂分蜂或飞逃,主要原因有2个:一是蜜蜂群体过大,蜂箱空间过小,阻碍了蜜蜂的群体生存发展;二是蜜蜂生存环境不良,如潮湿、闷热,或者蜜蜂受到囊状幼虫病、白垩病、烂子病、爬蜂病、壁虎、蟾蜍、螨虫等病虫的侵害,或受到噪音...  相似文献   

18.
对来自福建、浙江和北京地区的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毒(Chinese Sac Brood Virus,CSBV)进行了PCR鉴定,并对来自北京地区的病毒株CSBV-BJ/2010结构基因片段进行了克隆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RT-PCR方法获得了426 bp的cDNA片段;所获得序列与GenBank中CSBVLN/200...  相似文献   

19.
蜜蜂欧洲幼虫腐臭病又称“黑幼虫病”、“纽约蜜蜂病”是由蜂房蜜蜂球菌引起蜜蜂幼虫的一种恶性、细菌性传染病。其传播迅速快,危害性大,以3-4日龄未封盖幼虫死亡为特征。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2016,(10)
正蜜蜂幼虫腐臭病,是蜜蜂幼虫和蛹期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有美洲幼虫腐臭病和欧洲幼虫腐臭病两种。1.临床症状美洲蜜蜂幼虫腐臭病的病原菌能耐受较高温度,主要危害封盖后的幼虫,使幼虫不能羽化或死亡,造成群势衰弱。幼虫死后初为棕黄色,后成深棕色,最后腐烂,呈油光状,有粘性和腥臭味。欧洲蜜蜂幼虫腐臭病的病原菌为链球菌。幼虫染病后变成灰白色,再变成黄色至黑褐色,腐烂干枯,有酸臭味,无粘性。诊断美洲幼虫腐臭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