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芒果白粉病在云南景谷湿热气候芒果种植区 ,对 3年芒果树、象牙芒果树花序、幼果为害率分别为 75.4%~ 91 .6% ,3 2 .1 %~ 54 .3 % ,严重的达 1 0 0 % ,是幼果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损失产量 2 5%~ 3 0 % ,病重树基本绝收。芒果白粉病于2月中、下旬至 5月上、中旬发生为害 ,3月上、中旬至 4月中、下旬为发生高峰期 ,正与芒果盛花期吻合。该病繁殖和侵染最适温度为 1 5℃~ 2 5℃ ,相对湿度为 80 %~ 1 0 0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特别在盛花期、盛花末与座果交替期各喷药防治 1~2次 ,花序、幼果为害率下降为 5.2 %~ 7.6% ,2 .9%~ 3 .7%。提高了座果率 ,挽回产量 1 5%~ 2 0 %。  相似文献   

2.
<正>炭疽病是为害芒果的主要病害。每年芒果萌动花芽抽生花穗时首先为害花穗,使花穗干枯,花蕾脱落,降低坐果率。为害花穗后接着为害幼果和春梢,使幼果脱落,春梢枯死。如果不能控制花穗发病,幼果期和春梢期也很难防治。目前芒果已经开始萌动花芽抽生花穗,是防治炭疽病的最佳时期,及时喷药防治,不但花穗不受害,  相似文献   

3.
芒果白粉病(Oidium mangiferae Berthet)发生流行规律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芒果白粉病在云南景谷湿热气候芒果种植区,对3年芒果树,象牙芒果树花序,幼果为害率分别为75.4%~91.6%,32.1%~54.3%,严重的达100%,是幼果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损失产量为25%~30%,病重树基本绝收,芒果白粉病于2月中,下旬至5月上,中旬发生为害,3月上,中旬至4月中,下旬为发生高峰期,正与芒果盛花期吻合,该病繁殖和侵染最适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为80%~100%,采取综  相似文献   

4.
芒果千花才得一果 ,座果率较低。开花结果期的管理技术 ,是影响芒果产量的关键因素。桂南地区利用秋梢和早冬梢作结果母枝的 ,其开花期基本上集中在 3~ 4月份 ,开花前期还遇到北方冷空气南下的影响 ,造成气温低 ,阴雨连绵 ,引起烂花落果 ;5~ 6月幼果膨大期正值雨季 ,气温高、湿度大 ,病虫容易滋生 ,管理措施不当会造成产量低、质量差。这一时期管理的技巧就是调整花期 ,增加授粉 ,促果膨大 ,防病虫改善果实外观 ,提高果实商品率。1 剪除早生花序或寒害花序 ,促使再花结果 芒果末次梢顶芽和腋芽都能分化成花芽 ,摘除顶芽花序可促使腋芽萌…  相似文献   

5.
芒果花瘿蚊是危害芒果花序和幼果的主要害虫。该虫在云南元江一年发生6 ̄7代。第一代成虫于1月初始见。4月下旬至5月初老熟幼虫或蛹入土越夏、越冬。大田用速扑杀和万灵1000倍药液喷施,防治效果达75%以上,可有效控制花瘿蚊的发生,花期连续喷撒2 ̄3次,可保证芒果座果率及幼果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6.
在云南景谷芒果种植区,芒果炭疽病对芒果树嫩叶、嫩梢、花穗和果实为害率分别为85.7%,63.4%,77.1%和73.3%。风雨和昆虫媒介是传播的主要方式。发生为害最适温度为22℃~25℃,相对湿度为85%~100%。该病在景谷种植区全年均可发生为害,主要为害在发生期。发生前期为害,是花穗干瘪和幼果掉落的原因之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特别在发生前期适时防治,可控制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7.
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芒果无胚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芒果进行无胚果诱导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时期、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芒果坐果有明显的影响。Irwin芒幼果期坐果量高,收获的果实也较多,台农1号坐果量低;Irwin芒以刚抽花序处理的幼果期坐果量最高,台农1号以盛花期处理的坐果量最高;Irwin芒和台农1号均以处理4(100mg/L IAA 50mg/L GA3 100mg/L 6-BA)的幼果期坐果量最高;处理N3、N4对Irwin芒保果效应较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连续5年的监测调查,四川攀西地区芒果花期、幼果期蓟马发生普遍且为害严重,其发生动态与芒果物候期的气温、降雨密切相关。生产中,应根据其发生动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9.
朝鲜球坚蜡蚧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朝鲜球坚蜡蚧在陕西省苹果园1a发生1代,以2龄若虫在枝条缝隙处越冬。4月至5月为主要为害期。此虫主要为害苹果树枝条,也为害叶片、果实。防治上应重点抓好果树开花前越冬若虫期和6月至7月1龄若虫期的化学防治。开花期~幼果期应以保护利用天敌为主,尽量避免喷洒化学农药。  相似文献   

10.
芒果畸形病(Fusarium sp.)是四川省攀枝花地区芒果近年来发生的一种新病害,主要为害花序和新梢。被害花序畸形,簇生,节间缩短,鳞片肿大,不结果;新梢受害,节间缩短肿大,叶片小,簇生,畸形,干枯。病树生长势减弱,结果少。重病果园病树率可达70%~80%,病枝率达90%以上,对当地芒果产业构成了严重威胁。现将近年来攀枝花地区芒果畸形病防治情况总结如下,并提出今后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芒果生产过程中,常常见到裂果情况,特别是在坐果后70~95天果实膨大期,如象牙芒等皮薄品种最易发生。对此,有果农询问:为什么芒果在幼果发育到鸡蛋大小时就自己裂开?一般来说,芒果裂果率高低因品种不同而异,主要是在幼果发育至橄榄大小时开始,果实进入迅速膨大期至生理成熟期前达到高峰,多数为纵裂。一、芒果裂果原因1.光照强度。一般树冠光照较强的  相似文献   

12.
芒果畸形病是华坪县晚熟芒果产区近年来发生的一种新病害.主要为害幼苗、新梢和花序,形成簇生状的畸形芽和畸形花,导致树势逐年减弱,结果少或绝产,对当地芒果产业造成了严重威胁.自2007年发现该病以来,运用不同方法对芒果畸形病开展了防治试验,结果显示,将畸形病枝条向地下方向重剪后,及时清理烧毁病枝叶、对剪口进行消毒处理、施肥补充树体营养、结合化学药剂综合防治,防治率可达到90%以上,初步形成了一套有效防治芒果畸形病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3.
1主要害虫和为害特点: 荔枝蝽:成虫、若虫刺吸荔枝、龙眼的嫩稍、花穗和幼果汁液,造成大量落花落果;花、嫩叶和幼果沾上其受惊时射出的臭液会变枯焦;可传播龙眼鬼帚病。  相似文献   

14.
<正> 山楂果实日烧病是我国北方山楂幼果期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近几年来,在我市发生普遍,危害严重、轻则降低楂果商品价值,重则引起大量落果,造成减产,为此,我们于1986~1991年对其发生为害规律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一、发生与为害该病在我市5月下旬至7月上旬均可发生,以6月上中旬山楂幼果第一膨大期发病最重。迅速膨大的山楂幼果表皮组织抗逆性差,对水分供应异常敏  相似文献   

15.
<正>1症状识别梨黑星病主要为害梨的果实、叶片、叶柄、新梢和花序,在病部形成明显的黑色霉斑。幼果受侵而脱落。果实长大后受侵,病斑凹陷呈疮痂状,病部生长停止,出现龟裂。后期病斑颜色变为粉色。叶片受侵染后,在正面产生多角形或近圆形褪色黄斑,叶面长出黑色呈辐射状的霉状物。芽被害后其鳞片茸毛较多,甚至开裂枯死,由病芽萌发  相似文献   

16.
1大棚黄瓜主要病虫害种类1.1霜霉病育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病,为害叶片时,真叶染病最初出现浅黄色小斑点,扩展后受叶脉限制,形成多角型病斑,从下部叶片开始枯萎,湿度大时病叶背面产生灰黑色霉层。1.2灰霉病主要为害幼瓜,从开花后的雌花花瓣开始发病,接着侵染幼果,使幼果软腐。叶片发病,形成灰褐色圆形大病斑,主要发生于1~3月。  相似文献   

17.
<正>1病害防控1.1炭疽病1)症状。此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新梢、嫩叶、花穗和果实,新梢和嫩叶被为害时,有淡褐色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嫩叶感病严重时病斑穿孔叶片脱落、嫩梢干枯;花器被感染时,花蕾柄部有红褐色不规则的斑点,导致花蕾枯萎、花序变黑;幼果初感染时,表皮产生很小的褐色斑点和黑色斑点,严重感染时,病斑渐渐扩大,果实变黑脱落或形成僵果;大果初被感染时,有黑色斑点,然后迅速扩大,并产  相似文献   

18.
芒果蓟马类害虫已成为四川省攀枝花市芒果主要害虫,其中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 alis hood)为优势种。茶黄蓟马在芒果园1年发生10~16代,世代重叠。若虫和成虫主要为害芒果花序和春梢嫩叶,周年呈现"春季"高峰和"秋季"小高峰两个发生为害高峰。蓝板是诱杀若虫和成虫较为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攀枝花地区,一般每年的3~5月为芒果幼果期至果实嘭大期。此时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其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当年的经济收入,因此,广大芒果生产者应高度重视这一时期的管理。现将此期的主要管理技术环节介绍给大家,供生产实践中参考。  相似文献   

20.
葡萄霜霉病是葡萄生产中的一种严重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其次是新梢、花序和幼嫩组织,其症状是被害叶片开始出现半透明油渍状病斑,以后变为黄绿色,大小不一,边缘界线不明显,严重时叶片焦枯、脱落。花穗、幼果若感病则呈深褐色病斑,后期发生灰白色霜霉后不久即干缩脱落。1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