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阐述了虚拟制造的特点和农机的特性,进一步分析了虚拟制造技术在农机制造中应用的优势以及做法,指出加速虚拟制造技术在农机行业中的应用,必将提高农机企业的研发能力,改变传统的农机生产模式,提高我国农机制造行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技术创新与专利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以专利为视角,从江苏农机制造企业技术发展趋势、技术集中度、重要申请人、核心发明人等维度,对行业专利数据进行挖掘和可视化分析。研究表明,近10年,江苏农机制造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率达27.60%;创新型农机制造企业加快发展壮大,各板块TOP5申请人专利授权量在专利总量的占比平均达72.27%;细分领域创新活跃度不均,农用动力机械及通用机械等4个领域创新势头强劲;全行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在专利总量中的占比仅为9.42%,明显偏低,整体创新水平有待提升。相关研究结论有助于全面了解江苏农机制造企业创新活动现状,为科学决策提供情报支撑。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农业机械设计由于费时费力以及设计周期较长,早已不再适应现代农业机械市场发展要求。虚拟制造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对于缩短农机产品设计制造周期,降低农机产品设计制造成本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时期新背景下,加强对于虚拟制造技术在农机产品设计制造中的应用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研究虚拟制造技术在农机产品设计制造中的应用现状,深入分析虚拟制造技术在农机产品设计制造中的具体运用,为我国在农机产品设计制造中虚拟制造技术运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4.
农机制造业中虚拟制造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机械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此,从国内农机制造业现状、虚拟制造技术以及虚拟制造技术在农机制造业中的应用等角度进行研究,旨在通过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进行虚拟设计、虚拟装配和虚拟制造,从而达到缩短生产周期、降低产品开发成本的目的,来提高我国农机产品质量,以及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为改变传统的农业机械生产方式,简单介绍虚拟制造技术的概念、特点及其与现实制造之间的关系。以设计生产打药机为例.通过分析农机产品虚拟制造体系结构和虚拟制造体系的构成,详细阐述虚拟制造技术在农机产品设计制造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陶东娅 《农业工程》2019,9(11):43-45
以虚拟制造技术在农机设计中起到的积极作用为出发点,简要地介绍了目前国内农机设计领域市场占有率较高的部分虚拟制造软件及其主要功能,并着重论述了虚拟制造技术在零部件设计、虚拟环境模拟与测试以及农机工程制图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虚拟制造技术在现代机械设计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核心技术是机械虚拟制造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机械工程设计的传统模式,能够在多个领域进行推广,下文将详细探讨此新型技术在农机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1999年,国内手扶拖拉机市场竞争激烈,但各手拖生产企业注重开拓国际市场,努力扩大产品出口,使全行业的手拖出口达到了较好的水平。据机械工业小型拖拉机行业统计学会16个手拖生产企业的统计,1999年手拖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4.26亿元,比1998年的3.54亿元增长20%,出口手拖超过6万台。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的日益临近,这为提高我国农机在国际农机贸易中的份额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9.
如今,各行各业的现代化技术不断发展,农机设计也有了新的发展模式。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用最低的成本做出高质量的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拿到更多的产品订单并投入生产应用。应用虚拟制造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减少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产品质量,推动农机设计与生产的发展。目前,其逐渐成为农机现代化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为农业、机械制造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0.
1我国农机开辟东盟市场步伐加快 正在构建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带来了巨大商机,中西部地区通过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以云南、广西边境口岸的涉农机电产品出口量出现大幅攀升,农机出口已成为毗邻东南亚国家的西南省区出口创汇的有力增长点。据海关统计,近年来我国农机出口呈稳步上升态势。2004年1-4月农机出口额达到9.1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东南亚国家是我国农机出口的重要市场,占出口总额的4成左右。  相似文献   

11.
我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也逐渐趋于机械化、产业化以及规模化发展,市场对农机设备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带动了农机制造行业发展。在绿色生态理念指导下,农机在制造中引入绿色加工技术,能够降低加工过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有助于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的生产结构也将迎来变化,传统的农业设计、制造技术已经不适用于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结构对农业机械的要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制造技术也在不断的改进和优化,与虚拟制造技术的结合下,针对农机设计中存在的工序复杂、周期长等不足之处加以有效改进,并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地形特征,个性化研发农机设备,从而满足农业市场对农机设备的需求。首先对国内外虚拟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通过对虚拟制造技术在农机设计中作用的分析,并对农机设计中虚拟制造技术的运用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旨在为农机设计相关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1999年,国内手扶拖拉机市场竞争激烈,但各手拖生产企业注重开拓国际市场,努力扩人产品出口,使全行业的手拖出日达到了较好的水平。据机械工业小型拖拉机行业统计学会对16个手拖生产企业的统计,1999年手拖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4.26亿元,出日手拖超过6万台。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的临近,这为提高我国农机在国际农机贸易中的份额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综观1999年手拖行业出口情况,有以卜特点:一是出口大户仍占据主要地位1999年浙江四方集团公司出口手拖机236万台,实现出口交货值214亿元,南宁手扶拖拉机厂实现出口交货值0.乃亿元.…  相似文献   

14.
农机系统的人才资源,决定着整个行业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说,人才是促进农机化事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一、四川农机系统人才资源现状   四川省农机系统是一个自五、六十年代以来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从上到下自成体系、较为完整的农口老行业。 1990年底,四川省农机人才总量为 5964人 (本文人才含义系指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技术员职称以上者 ), 1995年底为 7245人,到 2000年底,全省农机人才总量达 11000人。在农机事业单位人才中,从事农机技术推广的人才占事业单位人才的 60%,而在农机技术推广人才中乡镇人才又占了 8…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农机制造业无法将先进制造技术与企业生产良好融合的情况,对我国农机装备制造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制造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设计制造和市场等方面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一、“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农机企业做强做大的有效路径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以及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农机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农机出口占世界农机贸易的份额由2008年12.7%预计增加到2012年的18%。农机企业只有立足全球视野,增强开放意识,实现资源互补,才能更好地抓住外部重大机遇加快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主编漫谈     
据预测:2013年我国农机总产值将达到3800亿元.将连续10多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毫无疑问,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农机生产制造大国。与此同时,农机工业带动我国农机零部件行业的年产值从2004年的74亿元猛增至2012年的474亿元,  相似文献   

18.
山东农机推广形势透视与近期发展的思路(下)董佑福三、九十年代:面对现实,正视困难,抓住机遇,找准位置,振奋精神,开创农机技术推广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取得2.5万多项农业科技成果,但目前转化推广不足一半。在我国农业增产的因素中,技术进步占30%...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的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中,产品设计周期长、费时费力,很难适应当今市场需求.应用虚拟制造(virtual manufacture, VM)技术研究开发农机产品,对于减少产品开发的盲目性、缩短研制周期、降低制造成本、提高机器的适应能力、增加机器的工作可靠性及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介绍了虚拟制造技术的技术内涵,讨论了它与虚拟现实、实际制造之间的关系,对虚拟制造技术发展概况进行了介绍,构建了农机产品虚拟制造体系结构;同时,分析了农业机械虚拟制造系统的构成,并以脱粒机械为实例详述了虚拟制造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20.
孙志祥 《排灌机械》1998,16(1):45-48
1出口状况回顾与实证分析1.1生产出口规模实证分析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占我国出口贸易的比重不断上升,1988年为15.3%,到1996年已发展到32%。在机电产品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我国农机产品出口规模也有所发展。1991年出口额为1.5亿美元,1993年为2.96亿美元,近三年已累计出口达15多亿美元。然而我国农机产品出口规模与我国农机制造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不相适应。作为我国重点扶持的21种机电产品之一,农机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明显落后于我国机电产品的整体增速。据统计,我国农机制造企业生产总产值占我国机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