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棉花生理性早衰研究进展   总被引:50,自引:18,他引:50  
由于自身或外部原因使棉株在有效的生长季节内局部或整体提早结束生命而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形成的现象即为早衰。早衰有病理性和生理性两种,皆表现为棉株体局部或整体过早衰败,经济性状受损。棉花生理性早衰既有品种原因,也与气候条件、土壤地力、肥水管理等外部因素等有关。结合现有研究,总结提出了生理性早衰成因的矿质营养失调说、库源失调说、激素失衡说和外源基因耗能说4种解释。  相似文献   

2.
2001年和2004年,北疆棉区发生大面积红叶早 衰现象。调查结果表明,其氮、磷营养缺乏引起棉株体内代谢 平衡失调,是棉花红叶早衰现象发生的直接生理原因;连续 降雨天气是诱发红叶早衰的生态原因。  相似文献   

3.
棉花早衰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对棉花早衰问题的研究,探讨了逆境、土壤、栽培措施等因素对棉花发生早衰的影响,分析了早衰棉株体内的生理生化变化,尝试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培育抗早衰棉花新种质,提出了一系列合理、有效的防早衰栽培技术措施。通过对众多研究结果的总结和归纳,旨在为今后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对棉花早衰问题的攻克仍需做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棉花红叶早衰常造成棉花减产,品质下降。连续降雨和灌水后遇低温易引起病害的发生。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引起棉花红叶早衰的主要原因,为以后棉花防治红叶早衰,找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奎屯垦区棉花早衰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棉花的早衰问题一直是影响奎屯垦区棉花产量的重要因素,并已严重影响到团场及职工经济效益,因此,分析棉花的早衰原因,解决好棉花早衰问题是棉花生产的重要工作。现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棉花早衰、红叶茎枯病与棉花轮纹斑病间关系辨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系统分析了棉花早衰、红叶茎枯病与棉花轮纹斑病间的关系。棉花早衰依据其成因差异可划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生理性早衰、病理性早衰及生理病理复合性早衰。近些年来生理病理复合性早衰在我国发生最为普遍,危害最为严重。系统分析了生理病理复合性早衰的成因及有关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宜我国棉花生产、以“选种、壮苗、补钾、抗逆、防病”等技术为核心的棉花早衰控制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7.
早衰是棉花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试验选用2个棉花品种冀优01和国欣3号,研究蕾期不同水分条件对棉花早衰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蕾期干旱显著提高了棉花叶片和根系中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早衰指数,降低了棉花干物质积累和籽棉产量,是棉花早衰的主要诱因,而蕾期浇水能够明显缓解棉花早衰;棉花早衰始于根系,是蕾期干旱条件下根系向叶片中输送的ABA含量的增加及CTK含量减少引起的,推测叶片中ABA/CTK比值的提前升高是启动棉花早衰的激素信号。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棉花红叶早衰在北疆棉区发生逐渐加重,棉株黄瘦铃小,纤维短,吐絮不畅,重则植株提前枯死,棉铃不能成熟,严重影响了植棉效益。因此,红叶早衰已成为当前北疆棉花生产上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北疆棉区进行调查研究,为  相似文献   

9.
<正>早衰就是指在棉花开花结铃最好时期,因生育不良、营养失调、病情为害,棉叶过早脱落,导致铃轻、籽秕、纤维成熟差而大幅度减产的一种现象。根据调查,近几年冀北地区棉花早衰面积越来越大,对产量和品质的损害也越来越大,减产幅度达到20%~30%,重衰地达到40%,严重田块绝收。本文就冀北地区棉花早衰的原因及防治方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棉花早衰的表现及其机理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随着转Bt基因棉花的大面积推广,棉花早衰现象日趋严重,成为限制棉花单产的重要因素。棉花早衰可通过外部形态、经济性状和生理生化等指标来判断,它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库源关系、根冠关系、碳氮代谢和激素平衡等有密切的联系,受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措施和土壤肥力等因素的影响或诱发。深入研究早衰与库源关系、根冠关系、碳氮代谢和激素平衡以及衰老相关基因表达等的联系,有利于全面、深入地揭示棉花早衰的机理,并最终解决早衰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棉花早衰严重影响棉花单产和总产,目前在超宽膜上尤为突出,其表现为:植株矮小,棉株提前衰老、枯萎、蕾铃脱落严重,僵瓣、干铃增加,果枝果节少,封顶早,生长无后劲,中上部空果枝多,提前吐絮。  相似文献   

12.
防治棉花早衰要以防为主,从源头做起,从基础抓起,综合防治,不要等到出现早衰症状再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地膜棉早衰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棉花产量和品质产生了飞跃性的变化,同时也表现出棉花倒伏、烂铃和早衰的三大弱点。尤其是近几年推广抗虫棉以来,早衰现象日趋加重。究其原因,除个别抗虫棉品种特性外,其关键技术没配套应用好。通过对地膜棉早衰原因的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止对策,以延缓棉株衰老,提高棉花产量。1地膜棉早衰的原因1.1品种的特点目前棉花生产上推广应用99%以上的品种是抗虫棉或抗虫杂交棉,生育期均在130d  相似文献   

14.
棉花红叶茎枯病又称红叶枯病或凋枯病,是严重为害棉花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发病后,棉株中下部叶片变暗变厚,皱缩发脆,叶脉间出现黄色斑点,叶缘卷缩,叶片逐渐变黄或变红,后期叶片干枯脱落;侧根短、少,根系不发达;上层棉桃坐不住,中层桃小、桃瘪,衣分低,吐絮不畅,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据调查,该病多发生在土壤速效钾含量较低、质地偏轻和土壤结构不良的田块。据研究表明,在不良环境下,棉株缺钾,抗逆能力变差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另外还有气候环境不适,土壤水分、养分和通气失调等原因。  相似文献   

15.
棉花早衰程度诊断数码图像数字化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应用计算机数字图像技术研究了诊断棉花早衰程度的方法。在光照条件下采集了棉田群体图像,然后分别提取了红绿蓝(RGB)三色分量和色度、饱和度和亮度指标(HSI)。在RGB和HSI颜色模型下分析了各分量与棉花早衰程度的相关特性。然后得出诊断棉花早衰程度的指标。分析结果表明:颜色分量G/(R B)和色度H分量与棉花早衰程度线性相关,可用作利用数字图像技术快速诊断作物长势的指标,而其它分量与棉花早衰程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诊断模型G/(R B)分量比色度H分量有更好的拟合优度。  相似文献   

16.
去早蕾对转基因抗虫棉黄萎病发生及早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种植面积较大的8个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去早蕾对棉花黄萎病、生理性早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去早蕾可显著减轻棉花黄萎病和早衰危害。2005年7月18日、8月19日和2006年8月22日,去早蕾处理黄萎病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对照;除欣抗4号外,其它7个品种病情指数降低1.6%~15.0%,99B、冀668、豫杂35、中棉所41与对照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2005年8月19、8月24日和2006年8月27日,去早蕾处理早衰指数显著低于对照;除邯109外,其它7个品种早衰指数降低1.3%~19.0%,99B、冀668、豫杂35、中棉所29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去早蕾能显著提高棉花产量,但在不同品种之间存在差异,其中杂交棉品种表现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棉花叶片早衰的诊断及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了利用活体叶片快速、无损害诊断棉花叶片早衰的SPAD差值法和绿色叶面积分级诊断方法,并分析了棉花叶片早衰的数量遗传行为。选用不同叶形和早衰类型的9个棉花品种(系),比较开花当天倒4叶及以后每5 d一次的SPAD值表明, 早衰棉花品种在开花35 d后SPAD值明显降低,因此,将开花后35 d和开花当天倒4叶的SPAD的差值作为诊断棉花叶片早衰的指标。构建持绿亲本33B和早衰亲本CJ463的6个世代(P1、F1、P2、F2、BC1和BC2),用联合尺度检验法对其叶片早衰的数据进行世代均值分析,结果表明棉花叶片早衰主要受加性遗传效应控制,至少是一对加性效应的主基因控制陆地棉叶片早衰遗传,且遗传力较高,说明对持绿材料的早代选择是有效的。总之,用SPAD差值和绿色叶面积分级两种诊断叶片早衰的方法来分析叶片早衰遗传及其与叶面积关系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抗虫棉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使棉花产量、植棉效益大幅度提高。同时在山东省棉花生产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棉田早衰制约了棉花产量的提高。本文对抗虫棉早衰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提出防止对策。1导致早衰的若干因素1.1传统施肥,造成养分失衡抗虫棉增产潜力大、需肥量大,其中钾肥需求量尤为重要。钾不但能延长叶龄,同时也能有效防止生理性红叶茎枯的发生,减轻棉叶早落、增强后发潜力、减轻枯叶病的发生。一般情况下,转基因抗虫棉氮、磷、钾的需求量为3∶1∶4.5,而大多农民在传统施肥过程中,氮、磷、钾肥投入比例3∶0.5∶1.8,造成重施氮…  相似文献   

19.
棉花早衰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是新疆兵团的经济支柱。近年来,随着棉花生产的进一步扩大,棉花的种植面积也逐年增加。随着棉花地膜栽培技术的应用,棉田早衰大量发生,并严重影响棉花的单产和品质。  相似文献   

20.
谈谈棉花高密度高产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近年来棉花高密度栽培情况从70年代起,北疆各地已开始了棉花高密度栽培的试验,但一直没有取得较理想的效果.9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取得了突破,出现了一些高产典型.经过各植棉单位不懈的努力,目前棉花高密度栽培已经成了夺取棉花高产,促进棉花单产再上台阶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总结近年来棉花高密度栽培的成败,除要选择适合高密度的品种外,在栽培上应做到3点:(1)株数要够,保证1.5万株/667m2(旧制1亩,下同)以上;(2)生育期棉花全程不旺长;(3)中后期不早衰.适合高密度栽培的棉花品种,除了需具备早熟、高产、抗病、优质等基本条件外,还应该是株型比较紧凑的类型:果枝叶片上举,叶面积中等大小或稍小,以利于在高密度条件下降低田间郁闭,提高结铃率,吐絮早而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