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土地面积日益减少,沙化程度严重,干旱、多风沙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又能保护环境,实现生态农业,使农民增产增收,已成为科技兴农的首要任务.根据近几年气候条件特点,我们在2003年蓖麻-马铃薯-平菇套种的基础上,在梨树县梨树乡中安村、白山乡岫岩村试种了蓖麻-小麦-平菇套种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山东膝州市≥10℃积温不足4500℃,小麦套种玉米两熟较接花作两熟稳产,从1980年起,两作物套种的高产栽培实践,初步总结制订出本市小麦、玉米套种两熟丰产栽培的6项技术指标.1987-1988年应用于大坞镇农技站5000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目前小麦、玉米窄行套种与农业机械化之间的矛盾,试验研究了加宽小麦、玉米套种行距、改进农业机械及其栽培配套技术,为实现小麦、玉米套种机械化,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推广小麦套种大球盖菇模式,选用川麦27和川大球盖菇1号进行套种试验,研究小麦套种大球盖菇对土壤理化性质、小麦及大球盖菇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并分析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小麦套种大球盖菇能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套种对小麦和大球盖菇的生育进程影响较小,小麦和大球盖菇田间长势正常,且套种后小麦和大球盖菇的产量及多数产量性状略有提高;小麦套作大球盖菇的套作优势为12 851.2kg/hm~2,土地当量比为1.98,具有较高的产量套作优势和农田生产率;小麦套种大球盖菇,收益达到120 008.2元/hm2,较净种小麦、净种大球盖菇分别提高692.7%、4.6%。  相似文献   

5.
郭守政 《种子科技》2023,(19):84-86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质量息息相关,小麦、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经济作物,其种植效益也受到了高度重视,为了实现增收增效的目标,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采用小麦套种玉米栽培模式。目前鄄城县在小麦套种玉米种植上已经有了较为成功的示范,部分地区农民也肯定了小麦套种玉米所带来的高效益,但是由于应用该栽培技术较晚,还有部分农民受到传统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小麦套种玉米的价值,在种植实践中还受制于自身种植技术的落后而导致小麦、玉米的产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小麦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期能够为当地农民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表明,北疆非传统小麦套种玉米分别比常规小麦套种玉米、小麦复播玉米子粒产量高2.7%、46.1%;生物产量高1.6%、4.3%,蛋白质产量高5.5%、26.6%.非传统小麦套种玉米土地当量比为1.54,光能利用率1.19%,温度利用率为100%,其生长季利用指数为1.12.非传统小麦套种玉米利用套作的时间延长功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光热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套种条件下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套种和非套种地小麦群体发育情况的调查,提出了相对边行优势、绝对边行优势、套种减产率和理论减产率的概念,结果为6:2式套种(6行小麦占地1.2m,2行棉花占地0.7m)模式下,小麦理论减产率为36.84%,绝对边行优势为18.84%,套种实际减产率为18.00%,相对边行优势为29.42%.为间套种植测产、经济效益分析和配套栽培管理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西红柿套种小麦的种植效益,从选用优良品种、田间管理方面介绍了小麦的田间管理技术,从适期播种、植株调整和病虫害防治方面介绍了套种西红柿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目前小麦,玉米穿行套种与农业机械化之间的矛盾,试验研究了加宽小麦,玉米套种行距,改进农业机械及其栽培配套技术,为实现小麦,玉米套种机械化,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麦田套种作物行距、行数配置及农机具运行路线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田套种一年两熟高效农业栽培技术在目前试验推广初期,首先是在现有农机具和不同畦宽种植模式的基础上,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有:(1)合理布置小麦和套种作物行距、行数,使小麦播种行数尽量不减行或少减行,套种作物尽量多播行,使小麦和套种作物行距、行数布置均匀合理.(2)合理设计预留农机具作业定位运行路线和套种作物待播行的空间.使农机具在麦田套种播种作业时,不(或少)辗压、挂拉伤小麦;小麦收获作业时,收割机不(或少)辗压损伤套种作物,并有利于小麦收获后及时拉运麦草腾地、中耕、开沟、追肥等农机具作业行走路线最佳方案的配置.  相似文献   

11.
小麦玉米套种共生期的气候生态效应与小麦边际效应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小麦玉米套种共生期的气候生态效应与小麦边际效应分析逢焕成,宋吉作,刘光亮(北京农业大学100094)(莱阳农学院)有关小麦玉米套种的研究方面理论性探讨尚少。70年代国际水稻研究所对多熟种植的光能利用、作物竞争等方面做了一些基础研究。小麦玉米套种增减产...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生态农业的不断发展,农田立体种植农业生态系统模式越来越多,下面重点介绍以下几种:粮、菜(粮)套种立体种植模式,粮、棉、菜套种立体种植模式,粮、油、菜套种立体种植模式,棉、菜套种立体种植模式。一、粮、菜(粮)套种立体种植模式与案例1.模式粮、菜(粮)套种立体种植模式主要以小麦与玉米套种、小麦与谷子套种、小麦与甘薯套种等一年两熟的粮食主体作物,在保证粮食作物持续稳定增产的前提下,套种或复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或瓜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在分析常规套种以及耕作模式不利因素的基础上,对小麦套种向日葵栽培进行了技术创新,即优化带型(采用3.6m机收带型)、优选品种(选用生育期在100 d以下的杂交矮秆向日葵新品种)、合理密植(向日葵采用大、小行种植)、适时晚播(向日葵播种期由4月中旬推迟到6月5-15日),并且配套向日葵基肥侧深施和精量点播技术,小麦缩域增行,种肥分层播种及机械收获技术.使小麦千粒重增加,产量增幅达到18.4%,品质得到改善;向日葵增产5.6%,两项合计增加收益110.00元/667m2.并为巴彦淖尔地区的小麦套种向日葵栽培提供了新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晋中市小麦生产长期以来习惯运用"大水、大肥、大播量"的平作种植模式,不但生产成本高,而且单产低、效益差,为了改变这一传统落后的生产模式,2004年从山东省农科院引进了小麦垄作栽培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小麦套种菠菜复播玉米,1年3茬种植模式,2年来在晋中市榆次区、祁县、太谷3县共安排示范面积80hm2.经田间测产,小麦单产447kg/667m2,菠菜单产1200kg/667m2,玉米单产628kg/667m2,以2006年价格计算,纯收入2095元/667m2.2007年小麦//菠菜-玉米技术已列入山西省新技术重点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15.
机械套种包衣玉米对北疆农作制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小麦生长的拔节期应用机械将包衣的玉米种子播在小麦行中,玉米采用高分子膜包裹,可延迟玉米种子发芽,缩短玉米在小麦行中的生长时间,并充分利用了小麦收获后的光热资源,这一技术实现了小麦大种玉米的机械化,改变了传统套种的方法,通过对机械套种包衣玉米的特点及北疆的气候条件,玉米生产的分析,总结了机械套种包衣玉米对北疆的农作制度,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发展套种玉米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山西中部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机械化套种技术,结果表明:采用小麦玉米7:2的种植模式,选用丰产、杭倒、早熟小麦新品种长麦6135和丰产、早熟、耐密晋阳1号玉米新品种,适时配以适宜的套种密度、小麦桔秆粉碎覆盖减(免)玉米中耕技术和化学调控技术,形成全新的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7.
伊犁河谷小麦绿肥适宜种植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伊犁河谷农区进行冬小麦套种、复播不同种类绿肥作物试验研究,探索适宜的小麦绿肥种植利用模式。结果表明,麦田复种绿肥作物,冬小麦套种草木樨对小麦产量有一些影响,但影响不大。从绿肥作物综合利用的角度出发,若以发展农区畜牧业、鲜草喂饲为主要目的,优先选择箭筈豌豆、毛叶苕子;若以培肥地力为主、喂饲为辅,应选择小麦套种草木樨。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玉米-花椰菜-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开封县地处豫东平原,土壤肥沃,四季分明,无霜期214d,年降水量627.5mm,灌溉水充足,年日照时数2246h,为各种作物的间播套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经过几年努力,我们摸索出马铃薯一玉米一花椰菜一年三熟高产套种摸式,2007年成功推广133.33hm^2。马铃薯一玉米一花椰菜年平均产量分别为:1500kg/667m^2、248kg/667m^2、1820~2000kg/667m^2,总产值6442元/667m^2;而单种小麦、玉米产值分别为493kg/667m^2、520kg/667m^2,  相似文献   

19.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近年来,粮棉争地矛盾越来越突出,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大力发展杂交棉与小麦间作套种是确保粮食和棉花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通过多年的试验研究总结集成出一套"8-2式"棉麦套种高产栽培技术,为棉麦套种在生产上的应用推广提供了依据。本文详细介绍了棉麦配套品种的选择、麦棉配置方式、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措施等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套种小麦的播种作业是麦田套种栽培技术的第1道作业工序,也是最重要的基础技术环节。小麦播种机具设计是否合理?将对麦田套种栽培技术其它配套农机具的设计及田间作业,套种增产增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1主要结构该机主要由牵引架、液压打埂器、前后开沟器、前后镇压轮、种子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