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近研究发现,饲料中阴阳离子平衡与奶牛产乳热发病率有关。研究观察到用经酸性无机酸(盐酸盐和硫酸盐)处理过的青贮饲料,饲喂的干乳牛群的产乳热发病率,比饲喂饲用甜菜干乳牛群的低得多。乳牛产前饲料中阴  相似文献   

2.
高产乳牛生产瘫痪的诊治体会黄全云(青海省畜牧兽医总站兽医院,810003)生产瘫痪也称为产乳热,是高产乳牛生产前后突然发生的以低血钙、低血糖、低血钾、低血镁等为主症的代谢性疾病。少部分乳牛会因诊断延误,用药与护理不当,继发其它疾病而淘汰。现将笔者的诊...  相似文献   

3.
梅列区地处三明市政府所在地,三明市区现有总人口28.24万人。长期以来,三明市区的鲜乳供应主要依靠梅列区碧海乳业公司提供。据有关部门统计,2007年全区存栏乳牛609头,产乳1957t,其中碧海乳业公司乳牛存栏596头,产乳1905t,分别  相似文献   

4.
乳牛的停饮     
作了一项乳牛停止饮水七十二小时的效应考察,表明第一天,它们少吃干草40%,但仍吃精料,产乳不减少.血液成份无明显改变,体温下降0.5℃.第二、第三天,乳牛不吃干草,仅吃精料,相当于正常量的15%,产乳下降75%,血液浓缩,血清钠和渗透性增加。牛只经粪、乳的水份排出减少,呼吸数减少,排尿减少,系缺水的代偿。当乳牛恢复饮水时,24小时内,体重恢复.48小时后,干物质的摄食,和产乳正  相似文献   

5.
奶牛生产瘫痪发病机理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瘫痪又称产乳热(milk fever),是成年乳牛常见的一种代谢病。该病以分娩后突然发生轻瘫、低血钙、循环性虚脱、昏迷等为主发特征。发病率7.5%~10%,以5~9岁、3~7胎经产乳牛发病最多,约占患牛总数的95%,多在产后72h之内发病,约占90%,青年初产乳牛及产前或产后4天以后发病的  相似文献   

6.
对乳牛营养专家来说,棉籽显然是一种理想饲料。全棉籽含有比较高的纤维、产乳净能和粗蛋白。饲喂全棉籽,尤其在泌乳早期,有助于高产乳牛对纤维和能量的需要。NRC公布的全棉籽营养成分为:粗蛋白23%,每公斤干物质含2.23兆卡的产乳净能和24%的粗纤维。  相似文献   

7.
生产瘫痪又称产乳热(milk fever),是成年乳牛常见的一种代谢病。该病以分娩后突然发生轻瘫、低血钙、循环性虚脱、昏迷等为主要特征。发病率75%~10%,以5~9岁、3~7胎经产乳牛发病最多,约占患牛总数的95%,多在产后72h之内发病,约占90%。青年初产乳牛及产前或产后4d以后发病的很少。  相似文献   

8.
一、产乳期乳牛产乳不但要求有适宜的天气、气候条件,还与牧草生长和饲养条件有关。有人曾把西北、东北、华北地区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证明:同为花白乳牛,西北北部地区泌乳高峰期在6月份,这一地区春季天气变化剧烈,气温日相差大,产乳量也出现不稳定状况...  相似文献   

9.
影响乳牛产乳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即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理因素。  相似文献   

10.
产乳热(Milk Fever)也称作产后轻瘫(Partu-rient Paresis)或低钙血症(hypocalcemia),是乳牛在产后24—72小时经常发生的一种重要代谢病。问题的原因是家畜体内的钙大量而突然地下降从而导致出现一种完全典型的症状。  相似文献   

11.
从产犊到泌乳终止,乳牛代谢病的发病率最高。经常濒于不正常状态的高产乳牛和泌乳力强的哺乳牛,其病源与代谢疾病有关.随着下一个分娩、泌乳期的到来,突然大量泌乳,当体内贮存的营养耗尽时,泌乳量就大幅度下降,随后出现代谢病的临床症状。杂交乳牛,尤其是娟姗(jersey)杂交乳牛易患代谢病。泌乳的急速减少,除影响乳牛生产潜力的发挥外,还会给生产者带来很大损失。产乳热(产后轻瘫)是成年乳牛在分娩时最容易发生的代谢病,其临床特点是血钙过少,肌肉衰弱,循环虚脱,知觉呆滞。一般来说,组织液中的钙离子减少,是因基础生物代谢发生故障。由于初乳、乳汁分泌过多,超过肠道吸收和骨骼代谢的能  相似文献   

12.
<正> 乳房(头)乳头状瘤是乳牛的多发病。国内外均有报道:1979年Meischke报道成乳牛发病率为30%左右,1988年初北京很道成乳牛发病率为58.6%,青年牛发病率为8.7%,该病影响乳牛产乳,挤奶的刺激加剧疼痛,引起乳牛骚动不安,给挤奶造成一定困难。作者于1988年3~6月对江苏某一新建乳牛场进行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981年3月至6月于贵阳市花溪奶牛场,根据我国《奶牛饲养标准(试行草案)》,结合生产现状,进行不同水平的产乳净能和可消化粗蛋白质对乳牛产乳效果影响的饲养试验,为研究贵州产乳母牛的营养需要和修正《试行标准》提供参数。  相似文献   

14.
奶癀是乳牛泌乳期或临产前较常见的疾病,轻则影响产乳,重则损坏乳房,常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由于三焦热盛,热毒流注乳房;乳头被牛后蹄踩损,乳孔闭塞不通;乳汁分泌量大,未及时挤乳;因病不能站立,久卧压伤乳房等种种原因,导致乳房气血瘀滞,形成奶癀。  相似文献   

15.
李勇 《四川奶牛》1999,(4):17-21
本文在调查268个有机农场共计7990头乳牛的基础上,报道了德国有占乳生产状况。在所调查的有机农场中,泌乳期内乳牛产乳量平均为4941kg/头,乳拈行命为5.7岁,平均产乳年限为3.2年;饲料年均用量为580kg/头,乳牛平均寿命为5.7岁,平均产乳年限为3.24年,饲料处均用量为580kg/头,其日粮构成主要为青贮、干草和饲用甜菜;饲养管理上,60%的农场采用栓系饲养方式,26%的农亏损要用全年  相似文献   

16.
据美国研究证实,乳牛的夏季体温会由38.6℃上升到40℃,这对产乳量有严重影响。如果在牛舍内装上水冷式空调器,使气温下降到37.6℃以下时,每头牛每年可增加产奶544公斤左右。另外,经常让乳牛进行一冷水浴,也有增加产乳效果。  相似文献   

17.
产乳热,又叫产后轻瘫,是母牛在分娩时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即母畜分娩前后(多在产后1~3天)突然发生,以昏迷和瘫痪为特征的急性低血钙症。本病多发于5~9岁的高产乳牛。 虽然其病症表现变化比较大,但所有患病牛血中钙含量都很低,引起各部肌肉组织逐渐瘫痪。  相似文献   

18.
高产奶牛日粮中添加脂肪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高产奶牛有机体新陈代谢旺盛,通常在泌乳初期不能摄取到与产乳需要相适用的能量水平,以至于影响到产乳量甚至乳牛的健康。向饲粮中添加脂肪等能量添加剂是提高饲粮能量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就近年来高产乳牛日粮中添加脂肪对奶牛生产性能影响进行了综述分析,以便更深入地研制和开发脂肪等能量添加剂,这对我国乳牛业的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乳牛营养与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牛业正发展成为大群舍饲的集约化管理体系。为了提高产乳效率,将大量乳牛集中于小块区域,很可能造成对环境的污染,除非进行合理的饲喂和管理。然而,没有合理营养、饲喂、管理和粪尿处理计划的任何规模乳牛场,均有污染环境的潜在可能。如果母牛喂以过量的饲粮营养而不有效地用于产乳,大量的养分将在粪尿中排出,进而造成环境的污染,并增加牛乳生产的成本(Chandler,1996)。 乳牛营养的进展,在决定乳牛业既按经济成本,又不污染环境而生产营养和卫生的产品的能力上,是至关重要的(Clark等,1995)。乳牛应该继续朝着提高乳和乳成分的产量和效益的方向,予以饲喂和管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需要较少的母牛数,生产相同数量的乳和乳成分;并提高营养利用的效率,减少废物的排泄量。虽然高产乳牛在转换饲料营养为人类可食用食品方面,是最有效率的反刍动物,但并非泌乳母牛所采食所有的营养成分均分泌在牛乳中。如果母牛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乳牛的产乳量,除了要选择专门化的乳用品种和科学的饲养管理外,还要掌握正确的挤乳技术。经验证明,在正常的饲养条件下,正确和熟练的挤乳技术能充分挖掘乳牛的产乳潜力,获得量多质优的牛乳,而且还能防止乳房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