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以8252花生为试验材料,采用含60%沙土的蚯蚓粪为种植花生土壤的基肥,研究不同体积浓度(3%、6%、9%)蚯蚓粪作为轮作土和连作土的基肥对花生出苗率、植株鲜质量、除果实外其余部分鲜质量、地上部分枝数及果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施蚯蚓粪时,连作土种植花生的出苗率、单株花生鲜质量、除果实外其余部分鲜质量、地上部分枝数、果实鲜质量与干质量、果实数量及果实含水量均低于轮作土种植的花生植株;无论是轮作土还是连作土,在播种前施加一定量蚯蚓粪均可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增加花生的出苗率、单株花生的鲜质量、除果实外其余部分的鲜质量、地上部分枝数、果实鲜质量与干质量、果实数量,并且表现出明显的浓度效应;适当浓度的蚯蚓粪还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连作对花生植株生长及产量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在单株果实干质量方面的缓解效果更为明显。虽然高浓度(9%)蚯蚓粪处理花生单株果实鲜质量与数量最高,但在干质量方面的优势并不大,还会造成花生晚熟的不利影响,因此在花生生产中用蚯蚓粪作基肥的最适浓度为6%。  相似文献   

2.
高建强  曲杰  程亮 《河北农业科学》2020,24(3):34-37,42
为探讨种植形式对不同类型花生品种的影响,以6个不同类型的花生品种为试材,采用裂区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连作和轮作对花生开花规律、植株性状、荚果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花生的开花数量少于轮作,除荷花15号和荷花18号外,其他品种的总开花数均显著减少;连作对花生植株农艺性状有一定的影响,连作花生的绿叶数、主茎高度、侧枝长度、总分枝数和结果枝数均略低于轮作,大部分品种的指标值与轮作差异不大;所有品种的单株果数均表现为连作显著低于轮作;除荷花15号的饱果数和单株果重以及荷花18号的饱果数与轮作差异不大,其他品种的饱果数和单株果重均显著低于轮作。连作对花生荚果性状影响显著,所有品种的百仁重和出米率均显著降低,连作对荷花16号的百果重、荷花18号的百果重和产量影响不明显,其他品种的百果重和产量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连作花生土壤中酚酸类化感物质累积与连作障碍间的关系,以田间土壤为介质,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花生根系分泌物中3种主要酚酸类化感物质肉桂酸、邻苯二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的混合物,对花生根部土壤养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花生出苗45 d时,化感物质显著降低了花生根部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花生出苗75 d和105 d时,低浓度化感物质(40 mg/kg干土)对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影响有减弱趋势,而在花生出苗45、75 d和105 d时,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变化不大。高浓度化感物质(80mg/kg干土)对花生根部土壤养分及花生产量的化感作用较强,花生每盆荚果产量、单株结果数、饱果率和出仁率分别比对照降低51.4%、56.2%、40.8%、32.5%,千克果数增加55.4%。花生连作土壤中肉桂酸、邻苯二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的累积是导致花生土壤养分失调的原因之一,与花生连作障碍的产生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探究水稻秸秆还田对后茬花生形态、生理及品质特征的影响,为水旱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持。以春季水稻和秋季花生轮作模式,设置秸秆还田和不还田2个处理,肥料减施为525 kg/hm2。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在植株形态方面能提高花生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和干物重;叶片生理方面能提高花生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产量构成方面能提高单株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双仁果率、饱果率;籽粒品质方面能提高籽粒粗脂肪和油酸含量。因此在适合水稻和花生轮作栽培模式的地区,前茬水稻秸秆全量还田不但有利于后茬花生生长,而且有利于花生后期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此项栽培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水旱轮作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周年效益的影响,摸索土壤养分变化规律,减少水稻季氮肥投入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在光明米业有限公司崇明种植基地进行了小麦-水稻、油菜-水稻、绿肥(蚕豆)-水稻、休耕-水稻4种不同水旱轮作。结果表明,绿肥-水稻轮作下236.25 kg/hm~2施氮处理水稻产量最高,为9 923.22 kg/hm~2。从周年经济效益来看,油菜-绿肥轮作方式下262.5 kg/hm~2施氮处理下周年经济效益最高,为15 496.89元/hm~2。轮作后,土壤有机质周年含量以绿肥-水稻升高最为明显,上升3.3 g/kg。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长期轮作与连作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连续5年定点试验,以正茬马铃薯为对照,研究马铃薯和玉米轮作、普通连作(马铃薯春作)、强化连作(马铃薯春秋连作)对马铃薯植株形态、土壤酶活性、土壤全量养分与速效养分的影响.[结果]普通连作与强化连作降低了马铃薯株高、茎粗和总叶面积,增加了根系长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土壤调理剂不同施用量对连作木薯地土壤理化性质和木薯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为木薯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木薯品种新选048为试验材料,设置0(CK)、750(A)、1500(B)和2250 kg/ha(C)共4个处理,测定土壤调理剂不同用量处理下的土壤水含率、孔隙度、三相比、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及木薯产量的相关性状.[结果]施用土壤调理剂处理与CK相比,土壤水含率差异不显著(P>0.05).施用土壤调理剂的3个处理均能增加土壤的孔隙度,降低土壤固相比例,增加气相比例,其中以2250 kg/ha用量的效果最佳.调理剂能增加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施用量为1500和2250 kg/ha能显著增加木薯块根长及单株块根重,从而提高块根产量.[结论]土壤调理剂可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促进土壤养分有效化,促进木薯块根伸长增粗,增产效果明显,其中,施用量为1500和2250 kg/ha的处理效果相对较优,在广西木薯生产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水旱轮作对长期连作棉田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水旱轮作能使土壤有机质、全氮与全磷含量增加,提高土壤肥力。通过对水旱轮作水稻、玉米研究发现:轮作区田块在夏作成熟期细菌数量均高于连作,而真菌与放线菌数量低于连作。而针对水稻、棉花水旱轮作的研究未见报道,因此,本文从土壤生物活性角度研究水旱轮作,以期为解决棉田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土壤肥力指标与当归品质和产量间的相互关系,为当归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对土壤肥力主要因子与当归品质和产量主要指标间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云南地区当归品质主要指标阿魏酸含量为1.56~2.42 mg/g,产量主要指标单株鲜重为38.95~257.26 g.当归阿魏酸含量、单株鲜重与土壤全N、速效K、有机质含量均呈正相关,与土壤速效P含量呈负相关.土壤肥力因子中对当归阿魏酸含量直接影响最大的是速效K,最小的是有机质;对当归单株鲜重影响最大的是全N,最小的是速效P.[结论]土壤肥力指标对当归品质及产量影响较大是速效K、全N,其次是速效P、有机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不同连作年限条件下桑园土壤肥力变化及其与桑叶产量的关系,为桑园土壤养分管理和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近15年未植桑的田块为对照(CK),测定连作5、10和15年桑园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pH等土壤参数,并分析其与桑叶年产量的关系.[结果]与CK相比,连作5和15年的桑园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pH和速效钾/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显著提高(P<0.05,下同);连作10年,桑园土壤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和速效磷/速效氮、速效钾/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显著降低.桑园土壤养分整体以连作15年最高,连作5年次之,连作10年最低;桑叶年产量以连作10年最高,达40050 kg/ha,连作5年次之,连作15年最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与其他养分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P<0.01,下同)正相关,pH与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和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桑叶年产量与土壤养分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结论]长期植桑的桑园土壤养分含量与桑叶年产量密切相关.增施有机肥可提高桑园土壤有机质,也有助于均衡提高土壤养分及改善土壤p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