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树冠覆膜对沙糖橘采后保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树冠覆膜对沙糖橘果实品质和保鲜性能的影响,为规范沙糖橘树冠覆膜技术的应用、合理采收和采后生产,以及延长沙糖橘的市场供应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桂林产区的沙糖橘为试材,树冠覆膜为处理组,未覆膜的留树果实为对照,分7个时期采样,测定果实的色差值、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初生代谢物、呼吸速率、激素水平、果面蜡质组分、蜡质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失重速率及采后腐烂率。【结果】与对照相比,树冠覆膜延缓了果面光泽度下降速率,果皮颜色更红,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1.37%—3.37%,固酸比提高1.87—8.12,果实呼吸强度降低1.93%—16.45%,内源ABA含量提高13.48—15.04 ng·g-1,蜡质总量提高1.14—3.47 μg·cm-2,与蜡质合成相关基因如CER1CER26等表达量高于对照、失重率降低22.24%—29.27%,采后腐烂率下降1.06%—17.65%。覆膜后随着采收期的推迟,沙糖橘果面光泽度及果实固酸比从12月底一直降至2月28日,3月份略有回升,果皮颜色也由鲜红色逐渐转黄并于3月份再转为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失重速率呈上升趋势;采后腐烂率逐渐增加,2月3日、2月28日和3月16日采后贮藏25 d的腐烂率分别为19.26%、32.06%和30.00%;且桂林产区的沙糖橘开花时间多为3月下旬,过晚采收可能会影响树体的开花坐果。【结论】树冠覆膜能显著提高沙糖橘脱落酸含量(ABA)和果面蜡质总量,降低采后腐烂损耗,改善沙糖橘的保鲜性能,但过晚采收会降低果实的保鲜性能,广西桂林产区的沙糖橘采收期最晚应控制在2月下旬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大果沙糖橘的遗传特性和引种栽培表现,为丰富广西沙糖橘种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倍性分析和AFLP分子标记对引种的大果沙糖橘进行遗传鉴定,并观测其生长发育特性和物候期,分析果实的产量和品质性状.[结果]倍性鉴定结果表明,大果沙糖橘的倍性与沙糖橘均为二倍体;AFLP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表明,大果沙糖橘的遗传物质有别于沙糖橘、广蜜橘、南丰蜜橘、桂青橘1号、青皮橘和春甜橘,具有遗传特异性,是一种新的柑橘种质材料.经2005~2016年栽培观测,大果沙糖橘植株长势旺盛,丰产稳产;平均单果重69.0 g,果实平均纵径40.7 mm,平均横径53.4 mm,果实扁圆形,平均果皮厚2.5 mm,可食率74.4%;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0%,可滴定酸含量0.28%,维生素C(Vc)含量33.2 mg/100 gFW;果皮橙黄至橙红色,油胞凸出,果面稍粗糙,少核,在广西崇左市成熟期为12月.[结论]大果沙糖橘是具有遗传特异性的新型柑橘种质资源,产量较高,稳产性好,品质较佳,适应性强,适合在广西沙糖橘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于辉  陈海光  梁艳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002-12004
[目的]研究不同涂膜保鲜方式对沙糖橘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壳聚糖、木薯淀粉和羧甲基纤维素为主要材料,分别配制成保鲜膜液,对沙糖橘进行涂膜保鲜,在常温下研究3种配方涂膜对沙糖橘贮藏期间主要理化指标和感官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3种配方涂膜均能有效降低沙糖橘的呼吸强度和失重率,较好地保持沙糖橘总糖、可滴定酸、Vc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且感官品质优于对照。3种涂膜材料中,以壳聚糖膜的保鲜效果最好,其他2种材料的保鲜效果接近。沙糖橘的最佳涂膜保鲜配方为:壳聚糖1.50%,甘油1.00%,硬脂酸1.00%,NaCl0.30%,抑霉唑0.04%。[结论]涂膜后常温贮藏能够长时间较好地保持沙糖橘的品质,可大大延长沙糖橘的保鲜期。  相似文献   

4.
以新鲜白肉火龙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对贮藏期间火龙果的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及V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温度下,火龙果果实的失重率均呈上升趋势,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和Vc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当贮藏温度为(3±0.5)℃时,可减缓火龙果贮藏期间的失重和失水萎蔫,减少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及Vc的损失,有利于延长火龙果的贮藏保鲜期。综合火龙果果实贮藏后的各项品质指标,(3±0.5)℃为火龙果的适宜贮藏温度。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氮对菠萝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尿素为氮源,采用滴灌的形式,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每667 m2分别施0、5、15、25 kg)对巴厘(Ananas comosus cv.Comtede Paris)采收及贮藏期间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Vc)和可溶性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适量增施氮肥能提高菠萝采收时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Vc含量;减缓贮藏期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提高果实可滴定酸、Vc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菠萝每667 m2施氮15 kg时,能有效改善菠萝果实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6.
采收期和贮藏时间对红美人杂柑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红美人柑橘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采收期及贮藏时间对果实平均单果重、色泽、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1月下旬及以后采收的果实着色好、固酸比高,有较好的品质;各采收期果实贮藏期间品质的变化类似,果皮着色呈上升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贮藏14 d达到峰值,可滴定酸含量持续下降,常温下贮藏28 d品质劣变明显。  相似文献   

7.
采收期对火龙果果实品质及贮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对火龙果的科学合理采收提供理论依据,以白玉龙火龙果为试材,探讨了不同采收期果实在常温下贮藏的生理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的火龙果果实在贮藏过程中呼吸强度逐渐下降,呈现非跃变型果实的特征,早采收的果实呼吸强度大;随着采收期的延迟,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增加,而叶绿素含量、Vc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外观艳丽,风味变好.在贮藏过程中,果实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失重率逐渐上升,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花后25d采收的果实在常温贮藏期间呼吸强度较低,能保持相对较高的总糖含量、V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失重率低,贮藏效果好,为最适宜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涂膜对冷藏大枣品质的影响,为其贮藏保鲜提供参考.[方法]以扁核酸大枣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海藻酸钠对枣果进行涂膜处理,以蒸馏水浸泡为对照,分别置于5℃低温贮藏,探讨海藻酸钠涂膜对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相对膜透性、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Vc)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海藻酸钠涂膜处理对大枣果实冷藏期间的品质变化有明显影响,可有效缓解枣果硬度及可滴定酸、Vc含量的下降,抑制枣果可溶性固形物、MDA含量及相对膜透性的升高;其中2.0%海藻酸钠处理的大枣果实品质含量变化幅度最小.[结论]5℃冷藏结合海藻酸钠涂膜可保持枣果品质,以2.0%海藻酸钠处理的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留树保鲜与低温冷藏对‘纽荷尔’脐橙果实糖酸及色泽的影响,以‘纽荷尔’脐橙为试验材料,对留树保鲜和低温冷藏过程中果实色差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及有机酸含量变化进行测定。在2种贮藏方式下,‘纽荷尔’脐橙果实色差指数和总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可滴定酸含量在整个贮藏过程中不断下降,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不大;留树保鲜的果实糖酸比在贮藏40 d前低于低温贮藏,但在40 d后留树保鲜的糖酸比值迅速增加并超过冷藏果实的糖酸比;‘纽荷尔’脐橙果实蔗糖含量最高,其次是果糖和葡萄糖,且果实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变化趋势表现一致,均随贮藏时间变化呈上升趋势;果实柠檬酸含量呈现下降趋势,酒石酸含量比较稳定,奎尼酸和苹果酸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与低温冷藏相比,留树保鲜能显著提高‘纽荷尔’脐橙果实色差指数,延缓果实有机酸含量的下降,但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说明留树保鲜能提高‘纽荷尔’脐橙果实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云南瑞丽地区不同树龄水晶蜜柚的果实品质及风味特性,为云南地区水晶蜜柚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测定云南瑞丽地区3、5、7、10、14和21年生树龄水晶蜜柚果实的单果重、果形指数、皮厚和果皮色泽等外观品质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和维生素C(Vc)含量等内在品质,并对果实进行感官风味品尝鉴定,分析水晶蜜柚果实品质随树龄增长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树龄的增长,水晶蜜柚果实的果形指数未发生明显变化;单果重、皮厚及果皮占单果重比例随树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树龄小于14年水晶蜜柚果实间的单果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皮厚和果皮占单果重比例显著降低(P<0.05,下同),当树龄为21年(进入老龄结果期)时,单果重显著降低.果皮色差指数L*、a*和b*随着树龄增长而逐渐增长,且树龄相差越大,差异越明显.随着树龄的增长,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Vc含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树龄为14年时达最大值,分别为11.97%、18.91和53.70 mg/100 mL;可滴定酸含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树龄为14年时达最小值,为0.63%,与其他树龄差异显著.感官风味评价综合满意度也随树龄的增长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树龄为14年时最高,为2.56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水晶蜜柚果实的内在品质与果实感官风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固酸比对果实感官风味影响均较明显,Vc含量对果实风味影响相对较小.[结论]云南省瑞丽地区14年生水晶蜜柚果实的外观品质趋于稳定,其内在品质和感官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1.
应用臭氧降解农药百菌清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农药残留超标是目前影响我国果蔬质量和食品安全性的一大问题。笔者以农药百菌清为研究对象 ,利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臭氧 ,采用不同作用时间 ,进行了百菌清降解试验。试验中发现 ,臭氧初始质量浓度为1.4 mg.L-1时 ,在 0~ 15 min内百菌清残留率快速下降 ,至 15 min时已降至原有量的 4 0 ,之后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百菌清的降解程度并无明显增加 ;当臭氧初始质量浓度为 7.0 mg.L-1时 ,5 min后百菌清降解率几乎为 10 0 ;臭氧与百菌清混合后适当的振荡 ,有利于百菌清的降解。试验结果表明 ,臭氧有完全降解百菌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咖啡因灌胃对BALB/c小鼠尾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C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咖啡因显著地延长了小鼠的体内和体外凝血时间,但对APTT、PT、TT值,以及纤维蛋白原含量、PT活性和PT国际标准化比率均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碧护"在香蕉生产上的应用效果,通过碧护0.136%赤·吲乙·芸可湿性粉剂在福建省漳州市香蕉主栽品种天宝高蕉的喷施试验,表明"碧护"能显著提高香蕉的抗叶斑病力和抗寒力,消除或减轻田间肥害或药害,促进香蕉平衡生长发育,还可明显提高香蕉果实的外观质量和商品性能,而对蕉株及其生长发育均无任何不良影响。"碧护"在香蕉生产上的使用是安全的,可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Internet的普及应用,Internet已经成为包含各种信息形式,如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的巨大信息资源库。然而由于Web图像从主题、格式,到功能和来源都多种多样,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分类。本研究首先从Web页面上图像的功能角度对图像进行初步分类,将其分为链接类、装饰类、广告类和内容类。初步分类可提高Web图像处理的效率和性能,并为它基于Web的应用与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刘小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392-2393
以杜梨嫁接新梨7号作对照对引进的25个梨品种是否具有矮化性作了预选研究,从枝皮率、电阻值、气孔密度和节间长4项指标来看:矮化梨的矮化性较可靠,琥珀、茯梨具有矮化性的可靠性是75%,其他品种是否具有矮化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17.
油菜素内酯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发芽期浸种试验和幼苗期喷施试验 ,研究了油菜素内酯 (BR)不同处理对黄瓜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 0 1mg/kg浓度浸种的效果最为显著。相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对不同品种影响也有差异。 0 0 1mg/kg浓度喷施的效果最为显著 ,可促进幼苗的营养生长 ,提高幼苗的株高、茎粗和干物质积累量 ,叶面积和壮苗指标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8.
异麦芽低聚糖提高断奶仔猪生产性能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 ( 35± 2 )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仔猪 4 0头 ,在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 0 1 %、0 2 %、0 4 %和0 8%异麦芽低聚糖浆 (含异麦芽低聚糖 77 0 7% ) ,进行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异麦芽低聚糖能够提高仔猪免疫及消化吸收功能 ,增加采食量 ,降低腹泻指数 ,促进生长 ,降低料重比。异麦芽低聚糖浆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 0 4 %。  相似文献   

19.
王艺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5000-5001
归纳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水动力对藻类生长影响的相关研究报道,针对水动力对藻类的作用机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泰乐菌素对菲在蒙脱石上吸附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期施用养殖粪肥的农田土壤中,抗生素药物往往与其他有机污染物共存,使各自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和生态效应变得更为复杂。采用批量振荡吸附平衡法,研究了在泰乐菌素存在的条件下蒙脱石对菲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蒙脱石对泰乐菌素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容量可以达到250mg·g-1,泰乐菌素能进入蒙脱石层间,使蒙脱石的层间距由1.17nm增大到1.28nm;泰乐菌素存在的条件下,蒙脱石对菲的吸附能力显著增强,当泰乐菌素的初始浓度从0增加到100mg·L-1时,菲在蒙脱石上的吸附容量系数lgKf值从-4.047增加到0.591,lgKf值与矿物上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这可能是由于已吸附的泰乐菌素可发挥类似"土壤有机质"的作用,促进蒙脱石对菲的吸附。菲在蒙脱石上的吸附容量和吸附的非线性程度随泰乐菌素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由此推测,泰乐菌素与菲之间的疏水性作用是菲在矿物上吸附的主要作用方式。在评估抗生素药物和疏水性有机物复合污染的环境风险时,需要考虑到共存污染物的协同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