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兼顾高产优质、耐旱、广适型玉米新品种等选育指标,2008年根据杂种优势模式理论及血缘关系,利用母本NQ-9、父本Q68组配杂交选育而成玉米新品种庆农68。2011年参加并通过广西普通玉米区域试验,2012年参加广西玉米新品种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新品种庆农68具有优质、高产稳产、耐旱性强等特点;平均产量为7254.00 kg/hm2,比对照正大619平均增产7.0%,一年两季11参试点次有10点次比对照增产,占参试点次的90.9%;容重802 g/L,粗蛋白含量10.05%,粗脂肪含量3.84%,粗淀粉含量69.54%,赖氨酸含量0.3%;抗病虫接种鉴定抗大斑病,抗小斑病,中抗纹枯病,中抗锈病,抗茎腐病。2013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适合于广西各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兼顾高产优质、耐旱、广适型玉米新品种等选育指标,2008年根据杂种优势模式理论及血缘关系,利用母本NQ-9、父本Q68组配杂交选育而成玉米新品种庆农68。2011年参加并通过广西普通玉米区域试验,2012年参加广西玉米新品种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新品种庆农68具有优质、高产稳产、耐旱性强等特点;平均产量为7254.00 kg/hm2,比对照正大619平均增产7.0%,一年两季11参试点次有10点次比对照增产,占参试点次的90.9%;容重802 g/L,粗蛋白含量10.05%,粗脂肪含量3.84%,粗淀粉含量69.54%,赖氨酸含量0.3%;抗病虫接种鉴定抗大斑病,抗小斑病,中抗纹枯病,中抗锈病,抗茎腐病。2013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适合于广西各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新品种的选育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河玉380"以外引系"C29011"作母本,自选系"河自804"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以广西主栽玉米品种"桂单162"为对照,进行2年4季14点次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2017年春秋两季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176.5kg/hm~2,比对照"桂单162"增产9.4%,排第2位,增产点次93.8%。2018年春秋两季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477.5 kg/hm~2,排第3位,比对照"桂单162"增产5.1%,增产点次85.7%。田间抗病性鉴定:抗南方锈病、穗腐病、中抗茎腐病、纹枯病、感大斑病、小斑病。【结论】"河玉380"具有高产、稳产、封顶性好、抗性强等特点,2019年通过广西品种审定,适合在广西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喜相伴99”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玉米新品种"喜相伴99"的选育过程、品种特性和在广西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中的表现,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喜相伴99"以自选自交系"南616-8"作母本,"南2033"作父本,利用系谱选育方法进行选育。以广西主栽玉米品种作为对照,进行3年6地点的试验和示范。介绍"喜相伴99"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结果】2012年广西玉米新品种区试,两季平均产量为7582.5kg/hm~2,排第10位;相邻对照正大619(CK2)平均产量为7011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8.2%,一年两季11参试点次有10个点比对照增产,占参试点次90.9%。田间调查大斑病平均2.6级,纹枯病2.4%,锈病3级。【结论】"喜相伴99"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耐旱耐瘠和蛋白质含量高等特点,2014年通过审定,适宜在广西各地区及相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满足鲜食玉米生产对优质早熟甜糯新品种的迫切需求。【方法】2016年以自选糯质玉米自交系NF10作母本,以自选甜质玉米自交系NF11作父本进行优质、早熟甜糯玉米新品种选育。【结果】2020年育成甜糯型鲜食玉米新品种桂甜糯987,该品种在2019年广西鲜食糯玉米区试中,春季平均鲜果穗产量11 662.5 kg/hm~2,较对照(桂糯519)增产16.8%,增产点次100%;秋季平均鲜果穗产量11 694.0kg/hm~2,较对照(桂糯519)增产14.7%,增产点次100%;两季平均鲜果穗产量11 679.0kg/hm~2,较相邻对照增产15.8%,春秋两季参试14点全部较对照增产,增产点次100%。【结论】该品种2020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玉2020041号),具有果穗粗长、籽粒饱满、黄白粒、柔嫩、皮薄、脆甜、口感好、早熟、综合抗性好等特点,适宜广西及类似生态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6.
为培育适合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的稳产宜机收玉米新品种,以热带种质为主、温带种质为辅,构建种质改良群体,创造适合广西生态环境的玉米自交系并组配组合。经多年、多点鉴定选育出玉米新品种桂单902。2018年春秋两季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7 719.00 kg/hm2,比对照增产5.80%;2019年春秋两季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7 138.00 kg/hm2,比对照增产7.70%。感纹枯病,感大、小斑病,抗南方锈病,中抗镰孢穗腐病、镰孢茎腐病。容重758.00 g/L,粗蛋白10.21%,粗脂肪4.12%,粗淀粉72.55%。2018—2019年2年试验倒伏率分别为5.30%和0.40%,倒折率分别为0和0.50%。桂单902具有丰产、稳产性,符合广西机械化收获的要求,可在广西全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玉米新品种甘玉801选育报告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玉米新品种甘玉801是以自选系 Phbve 为母本、GB926为父本育成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在甘肃省玉米中晚熟高密组区域试验中,2012年6个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16830.0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1.1%;2013年5个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14560.5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0.2%。在2013年甘肃省玉米中晚熟高密组生产试验中,5个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15471.0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5.4%。高抗矮花叶病,抗丝黑穗病和红叶病,中抗瘤黑粉病和茎基腐病。籽粒含粗蛋白94.9 g/kg、粗脂肪49.4 g/kg、粗淀粉717 g/kg,属优质玉米。可在甘肃省春玉米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玉米育种研究室利用空间诱变和自然变异选育出优良玉米自交系m3021和m340X,并于2005年冬在海南以m3021为母本,m340X为父本进行杂交组配选育成玉米新品种陕单22。经2006-2009年观察、鉴定、品种比较、陕西省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陕单22表现出大穗、籽粒品质优,商品性好,高产、适应性广、保绿度好等特点。陕单22在陕西省春玉米区试中平均产量9 943 kg/hm2,比对照增产8.33%;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9 553 kg/hm2,比对照增产9.7%。陕单22抗倒、抗逆性强,高抗丝黑穗病、穗粒腐病,大、小斑病和抗茎腐病,是一个适宜陕西省春播区种植的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玉米新品种"吉农玉308"是以自选系"GS02"为母本、"GS03"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10 505.0 kg/hm2,比对照增产8.9%;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9588.9 kg/hm2,比对照"平全13"增产3.5%.该品种2008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抗病、抗旱、品质好,适合吉林省中晚熟地区及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酒166是以自选系酒071为母本,以外引系70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新品种。2014—2015年在甘肃省玉米新品种早熟组区域试验中,酒166有9点(次)增产,2点(次)减产;2 a 11点(次)平均折合产量10 440.0 kg/hm~2,较对照品种金穗3号增产10.13%。2016年在甘肃省玉米新品种早熟组生产试验中,酒166平均折合产量9 367.5 kg/hm~2,比对照品种金穗3号增产11.4%。酒166籽粒含粗蛋白93.3 g/kg、粗脂肪42.5 g/kg、粗淀粉736.2 g/kg、赖氨酸2.9 g/kg。抗轮枝镰孢穗腐病,中抗禾谷镰孢茎腐病,中抗红叶病。适宜在甘肃省高海拔早熟春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芝麻新品种漯12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有性杂交选育出的芝麻新品种漯 12 ,河南省区试平均产量 1110kg/hm2 ,比对照豫芝 4号增产6 .0 % ;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92 2 .5kg/hm2 ,比对照豫芝 4号增产 13.7% ,其稳产性优于对照豫芝 4号。抗枯萎病、茎点枯病、叶斑病 ;籽粒纯白 ,粗脂肪含量 5 8.34 % ,粗蛋白含量 17.5 1%。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极早熟复播玉米新品种新玉110号的产量潜力和机收性能,为玉米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新疆南疆复播极早熟玉米区域试验玉米新品种新玉110号为材料,对照为新玉10号,采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系统RCT99分析产量、品质等。【结果】 新玉110号复播区试产量522.27 kg/667m2,比对照新玉10号增产12.13%,生产试验552.67 kg/667m2,比对照增产17.01%;生育期87.9 d,比对照早熟2.9 d;籽粒容重768 g/L,粗蛋白含量9.9%,粗淀粉含量74.92%,粗脂肪含量4.6%;抗倒伏,抗玉米瘤黑粉病、丝黑穗病和粗缩病,成熟是苞叶自然张开,脱水快。【结论】 新玉110号产量高,增产潜力大,属极早熟强优势玉米杂交种,品质优良,适应性广,适宜新疆南疆地区复播和北疆冷凉地区春播种植,所需≥10℃有效积温2 200℃,适合机械粒收。  相似文献   

13.
酒623是以外引系6H为母本、自育系酒23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中晚熟玉米新品种。在2014—2015年甘肃省中晚熟高密A组玉米区域试验中,2 a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16 402.5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6.6%。在2016年甘肃省中晚熟高密A组玉米生产试验中,5点平均折合产量15 406.5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4.6%。酒623抗穗腐病、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中抗茎基腐病和矮花叶病。籽粒含粗蛋白8.26%、粗脂肪3.61%、粗淀粉74.51%、赖氨酸0.21%。适宜在甘肃省中晚熟水地春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选育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甜糯玉米新品种应用于生产。【方法】以糯玉米自交系莫宜糯为母本、超甜糯双隐自交系WT1791作父本进行鲜食玉米新品种选育。【结果】育成甜糯玉米新品种桂甜糯611,在广西鲜食玉米区域试验春季和秋季平均鲜穗产量分别为774.6kg/667m2和731.9kg/667m2,分别较对照(桂糯519)增产4.5%和5.9%,于2019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桂甜糯611果穗外观品质佳,结实性、色泽及柔嫩性好,皮薄渣少,糯且甜,口感风味好,适宜在广西各地及我国东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忻玉6002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t14-3b为母本,自选系忻9101-1为父本,于2004年选育而成。在2006年山西省预备试验中,以10 984.5 kg/hm2的单产水平排第12位,比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19.0%。2007—2008年山西省区域试验(2年)中,平均产量为10 825.5 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6.7%,位于参试品种的第8位。在2008年的玉米中晚熟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0 831.5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6.9%,位于参试品种的第11位。该品种高产、优质、多抗,淀粉含量74.49%,属于高淀粉品种;抗玉米穗腐病(病级3)、粗缩病(病株率2.9%~4.4%),中抗玉米大斑病(病级5)、茎腐病(病株率13.8%~29.0%),感玉米丝黑穗病(病株率3.6%~17.8%)、矮花叶病(病情指数15.4~59.1);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平均产量可达10 880.5 kg/hm2,开发应用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6.
临夏州中晚熟玉米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豫玉22号为对照,在临夏州对引进的5个玉米中晚熟新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敦玉13平均折合产量最高,为13883.3 kg/hm2,比对照品种豫玉22号增产13.70%;其次是金苹果605,为13566.7 kg/hm2,比对照增产11.11%;五谷704排第3,为13523.3 kg/hm2,比对照增产10.76%.上述3个品种综合性状良好,产量高,建议在低海拔玉米种植区逐步替代豫玉22号.  相似文献   

17.
在13个试验点上研究了玉米杂交新品种东岳6355的丰产性、稳产性、抗倒(折)性以及抗病性。结果表明:东岳6355在10个试验点中7点增产、3点减产,10点平均产量为8 007.0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16%;株高穗位适中、高抗倒伏倒折,具有较好的高产丰产性及稳产性;高抗茎腐病、大斑病,适合在山东省区域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玉米新品种"吉农玉367"是以自选系"HY21"为母本、自选系"HY10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1 144.9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5.6%。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 554.8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5.6%。该品种于2013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抗病性较强、早发性好、易制种,适于吉林省中晚熟地区及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2010年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宁德点区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鉴定和筛选适合闽东地区种植的甘薯新品种。【方法】2010年在福建省宁德点进行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对参试11个甘薯新品种及对照品种金山57的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及干物率、出粉率、食味品质、外观品质和抗病性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1个参试品种中,莆薯20鲜薯产量最高,达33760.50kg/ha,比对照金山57增产6.30%;金薯3号淀粉产量最高,达5465.70kg/ha,比对照增产6.07%;金薯2号和龙薯25号的食味品质最佳,为83分,比对照高3分。【结论】莆薯20、金薯3号和金薯2号适合在闽东地区及生态类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鉴定和筛选适合闽东地区种植的甘薯新品种。【方法】2010年在福建省宁德点进行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对参试11个甘薯新品种及对照品种金山57的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及干物率、出粉率、食味品质、外观品质和抗病性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1个参试品种中,莆薯20鲜薯产量最高,达33760.50 kg/ha,比对照金山57增产6.30%;金薯3号淀粉产量最高,达5465.70 kg/ha,比对照增产6.07%;金薯2号和龙薯25号的食味品质最佳,为83分,比对照高3分。【结论】莆薯20、金薯3号和金薯2号适合在闽东地区及生态类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