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刘延安 《乡村科技》2023,(13):71-73
为给藜麦种子贮藏提供依据,以陇藜1号种子为试验对象,分别将藜麦种子老化0、1、2、3、4、5 d,分析人工老化处理对藜麦种子活力及生理特性产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藜麦种子发芽指标(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在老化处理1~2 d达到峰值,种子发芽率在老化处理2 d时最高(47.68%),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在老化处理1 d时达到峰值(分别为6.35、39.98);藜麦种子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而后下降趋势,与藜麦种子发芽指标趋势保持一致;藜麦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随着老化时间延长而升高,在老化处理5 d时达到最大值。由此得出,人工老化处理1~2 d对藜麦种子活力提升及生理特性优化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
成熟度与贮藏期对野生葎草种子发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熟度与贮藏期对野生葎草种子发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采种后,测定不同成熟度葎草种子生活力,比较完熟种子发芽力,比较纸床与土床种子发芽力的差异。[结果]葎草灌浆期、第2类乳熟期、第3类蜡熟期、第4类成熟期4种成熟度的种子含水量、千粒重、生活力差异很大的延长,变异系数分别为25.75%、56.22%和77.84%;种子在试验条件下7d左右开始发芽;发芽势随贮藏时间规律较差,发芽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种子贮藏1年后发芽力降低为成熟初期的30%,畸化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种子在纸床上13d开始发芽,土床上第31天才开始发芽,发芽持续时间分别为33和23d,发芽率相近。[结论]葎草种子成熟期的不一致性保证了该种群的延续性与自我更新能力;贮藏时间对其发芽力的影响有助于葎草的防除。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不同贮藏条件下的花生种子萌发规律,对不同贮藏条件做出评价,并为花生种子贮藏条件及种子萌发生理生化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以大果(豫花9326)和小果(远杂9102)花生品种为研究材料,采用真空、低温和室温3种贮藏方式贮藏1年,以当年收获的种子为对照,测定供试种子的初始含水量、重量及体积。对不同处理种子的活力及萌发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条件,影响了种子萌发能力及生理特性;相比当年种子,不同贮藏方式均影响了种子的吸水能力,不同程度的降低了发芽能力;当年种子的发芽势为23.12%~25%、发芽率为98.37%~100%、发芽指数为13.93~14.28,表现出很强的萌发能力;真空贮藏1年的种子发芽指数为6.07~6.78,低温贮藏发芽指数为12.14~13.57,室温贮藏发芽指数为1.78左右;相比当年种子,室温贮藏、低温贮藏、真空贮藏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增加99.18%、31.50%、54.78%; MDA含量增加36.22%、81.94%、169.02%;经过不同方式贮藏后,2品种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室温贮藏下降幅度最大,分别较当年收获的种子下降了57.35%、30.47%;低温贮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了28.67%、16.94%,降幅较小;不同品种比较,小果品种的耐贮性要好于大果品种。不同贮藏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花生种子的生理活性和萌发能力,3种贮藏方式比较,低温贮藏条件对种子活力及各项生理指标影响相对较小,表现出较好的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长期库贮藏条件下不同包装对种子发芽率、活力的影响,筛选适宜的种子包装材料和方法并全面评价不同包装的种子长期保存后的活力变化情况.用铝盒、种子盒、玻璃瓶、聚乙烯薄膜袋、布袋和牛皮纸袋6种材料,对南选红麻种子进行包装后,贮藏于长期库内,31年后取出测定它们的种子发芽力、电导率和田间成苗率等.试验结果表明:初始发芽率为88%的6种包装类型的红麻种子贮藏31年后种子发芽率仍然在79.7%以上,用纸袋和布袋包装、薄膜袋和铝盒密封包装的种子发芽率下降明显,用种子盒、玻璃瓶密封包装的种子发芽率下降不明显,发芽率仍保持在85%以上,种子活力高.种子盒和玻璃瓶是红麻种子长期安全贮藏最适宜的包装材料,安全保存期限达31年以上.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长期库贮藏条件下不同包装对种子发芽率、活力的影响,筛选适宜的种子包装材料和方法并全面评价不同包装的种子长期保存后的活力变化情况。用铝盒、种子盒、玻璃瓶、聚乙烯薄膜袋、布袋和牛皮纸袋6种材料,对南选红麻种子进行包装后,贮藏于长期库内,31年后取出测定它们的种子发芽力、电导率和田间成苗率等。试验结果表明:初始发芽率为88%的6种包装类型的红麻种子贮藏31年后种子发芽率仍然在79.7%以上,用纸袋和布袋包装、薄膜袋和铝盒密封包装的种子发芽率下降明显,用种子盒、玻璃瓶密封包装的种子发芽率下降不明显,发芽率仍保持在85%以上,种子活力高。种子盒和玻璃瓶是红麻种子长期安全贮藏最适宜的包装材料,安全保存期限达31年以上。  相似文献   

6.
一、贮藏技术要点1.正确包装花卉种子数量较少,寿命短且价格昂贵的种子,大多数情况下采用聚乙烯铝箔复合薄膜袋,外套一般为纸质种子袋。含芳香油的花卉种子宜装在金属罐、木盒或有色玻璃瓶中贮藏。罐装、铝箔袋在封口时还可抽成真空或半真空状态,以减少容器中的氧气量。种子袋外应正确标明种子名称以及采收的年、月、日及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7.
刘花 《当代农业》2011,(2):47-47
一、贮藏技术要点 1.正确包装花卉种子数量较少,寿命短且价格昂贵的种子,大多数情况下采用聚乙烯铝箔复合薄膜袋,外套一般为纸质种子袋。含芳香油的花卉种子宜装在金属罐、木盒或有色玻璃瓶中贮藏。罐装、铝箔袋在封口时还可抽成真空或半真空状态,以减少容器中的氧气量。种子袋外应正确标明种子名称以及采收的年、月、日及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8.
小麦种子萌发早期淀粉降解关键酶活性及基因表达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小麦种子萌发早期淀粉降解关键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变化,以山农17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萌发的小麦种子中的淀粉、可溶性糖含量及相关酶(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活性,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各酶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不同温度条件下萌发的小麦种子,淀粉含量随萌发进程以不同的速率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α-淀粉酶、淀粉磷酸化酶活性和呼吸速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以上各指标均在露白前后有明显的变化;β-淀粉酶呈现双峰变化趋势,且一直保持较高活性;α-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呈上升趋势,且与酶活性呈极显著相关。以上结果表明,在小麦种子萌发早期,温度能强烈影响萌发过程中淀粉降解关键酶基因的表达量;α-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在种子置床初期即可被检测到活性,且受其编码基因的调控作用显著,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麦α-淀粉酶编码基因的表达对α-淀粉酶的活性有重要影响.以α-淀粉酶活性具有显著差异的两个大麦品种为试材,研究不同发芽时期大麦种子中Amy6-4基因的表达模式.利用Amy6-4基因的特异性引物,通过半定量RT-PCR,对发芽0h、12h、24 h、48 h、72 h、96 h和120 h的大麦种子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品种在发芽的0时期基因表达量为零;随着发芽时期的延长两品种的Amy6-4基因表达水平呈现增加的趋势,且两品种在发芽第5天,该基因表达水平均达到最高;在发芽后的各个时期,品种ZDM7825的Amy6-4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ZDM5271.  相似文献   

10.
卫秀英  代海芳  韩静  汤菊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186-3186,3224
以4种不同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发芽试验,系统比较了浓度0.15%盐溶液对不同小麦种子发芽率、发芽速度、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苗高以及a-淀粉酶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4个小麦品种发芽率、发芽指教、活力指数以及a-淀粉酶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品种耐盐性由强到弱依次为百农3236、矮早781、温麦8号、百矮58.  相似文献   

11.
以明恢63、两优培九为材料,经包衣处理后,置自然条件下贮藏13个月,对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峰值和发芽指数等活力指标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种子包衣处理后贮藏5个月内活力变化与未包衣种子基本一致,但贮藏后期种子活力下降速率高于未进行包衣处理的种子。  相似文献   

12.
20%克福玉米种衣剂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对20%克福玉米种衣剂对种子活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20%克福玉米种衣剂包衣后的玉米种子比对照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值和发芽指数均有提高。并对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甜瓜种子生活力和发芽率的相关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四唑法和标准法分别测定甜瓜种子(非休眼状态)的生活力和发芽率,结果表明,甜瓜种子生活力和发芽率之间具有极显的正相关(r=0.9234^**)。经过试验和统计分析还显示。甜瓜种子的生活力和发芽率的结果相一致,即四唑测定甜瓜种子生活力的结果可代表其发芽率(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发芽并长成幼苗的能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莲子多酚的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茶多酚和Vc为对照,采用Fenton反应法研究莲子多酚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研究莲子多酚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在本试验含量范围内,莲子多酚对.OH和O2.-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在含量相同的情况下,莲子多酚对O2.-的清除能力比对照茶多酚和Vc强,对.OH的清除能力比茶多酚和Vc弱.对莲子多酚抗油脂自动氧化能力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莲子多酚具有一定的抗油脂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苹果籽油中植物甾醇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苹果籽油中植物甾醇的抗氧化活性,为抗氧化剂的筛选及其清除自由基机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抗氧化剂维生素E(VE)和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为对照,采用1,1-二苯基-2-苦苯肼(DPPH)法、邻二氮菲Fe2+分光光度法、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法,测定并分析了苹果籽油的2种植物甾醇抗氧化剂(样品T1和T2)对DPPH·、羟基自由基OH·及O2-·的清除能力。【结果】4种抗氧化剂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不同,其对DPPH·的清除能力表现为苹果籽油甾醇样品T1(IC50为6.7 μg/mL)>苹果籽油甾醇样品T2(IC50为7 μg/mL)>VE(IC50为10 μg/mL)>BHT(IC50为16 μg/mL);清除OH·的能力表现为苹果籽油甾醇样品T2(IC50为29 μg/mL)>苹果籽油甾醇样品T1(IC50为30 μg/mL)>BHT(IC50为60 μg/mL)>VE(IC50为85 μg/mL);清除O2-·的能力表现为苹果籽油甾醇样品T1(IC50为17 μg/mL)>苹果籽油甾醇样品T2(IC50为19 μg/mL)>BHT(IC50为21 μg/mL)>VE(IC50为35 μg/mL)。【结论】苹果籽油中的植物甾醇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对DPPH·、OH·、O2-·具有明显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6.
春花生种子活力保持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验研究表明,春花生种子经“9013”、“9013 助剂”两种药剂处理后贮藏,于次年春天种植,比未经药剂处理的种子出苗率高4.8~7.4个百分点,且长势旺盛,单株结英数多,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7.
Arcelin, a major seed protein discovered in wild beans (Phaseolus vulgaris), has toxic effects on an important bean bruchid pest, Zabrotes subfasciatus. Transfer of the arcelin-1 allele to bean cultivars and addition of purified arcelin to artificial seeds results in high levels of insect resistance. The nucleotide and derived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the arcelin-1 complementary DNA are very similar to those of genes encoding the bean seed lectin, phytohemagglutinin. The gene or genes encoding arcelin may have evolved from a phytohemagglutinin gene or genes resulting in an effective mechanism for resistance to bean bruchids.  相似文献   

18.
小麦成熟度与其种子活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不同成熟度和品种 (系 )的小麦种子活力测定结果表明 :种子活力能反映不同成熟度的小麦种子及其品种 (系 )间的生理差异。活力在成熟期达到高峰。活力指数与电导率呈显著负相关 ( y =1 88.1 77- 0 .2 75x ,r=- 0 .91 1 8 )。活力指数与Tz法测定的光密度呈显著正相关 ( y =0 .42 5+ 0 .0 0 0 8x ,r=0 .90 91 )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菠萝蜜种子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在水浴条件下,4个因素对菠萝蜜种子粉的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其中,乙醇浓度对总黄酮提取率影响极显著,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影响显著。水浴条件下的最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60℃水浴提取50 min,料液比1∶20 g/m L,菠萝蜜种子中总黄酮提取率达到3.30%。采用DPPH法和水杨酸法测定菠萝蜜种子中总黄酮粗提液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总黄酮粗提液浓度在0.6 mg/m L时两种测定方法中自由基的清除率均超过90%,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实际生产中,菠萝蜜种子可作为抗氧化剂的原料来源。  相似文献   

20.
从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四个方面比较了转基因抗虫棉与常规棉花18℃低温和30℃适温下种子活力及越冬性,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虫棉的种子活力及越冬性未提高,与常规棉相比不存在生存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