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碌曲县草原鼠害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2011年,采取实地调查,按主要生境,地形地貌和鼠害区域设置调查范围和调查点,利用每年春秋季灭鼠机会进行捕鼠,统计鼠种类及数量分布状况,研究了碌曲县草原鼠害区划,提出了县级草原鼠害区划原则、区划指标、区划系统和命名方法。碌曲县草原鼠害区划系统包括草原鼠害小区和鼠害草地2级,前者采用地形地貌+鼠害小区命名,后者用鼠害核心区地名+鼠害草地命名;将碌曲县草原鼠害区划为4个鼠害小区,14个鼠害草地。  相似文献   

2.
主要阐述草原鼠害对草原的影响及防控的过程,包括加大对草原鼠害防控的重视程度、加大草原鼠害防控的宣传力度、加大草原鼠害防控的资金投入、遵守草原各项规章制度、制定草原鼠害的灭鼠方案、草原鼠害的综合防控技术等几方面,为今后更深入研究草原灭鼠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与甘肃农业大学联合对玛曲县草原鼠害开展调查,进一步探索我省防控草原鼠害方法。为加强草原鼠害监测预警和应急防治能力,省草原技术推广总站开展了全省草原鼠类区系调查及草原鼠害区划研究,集成多种草原鼠害治理模式,目前,我省已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4.
草原是牧民赖以生存的场所,草原的繁盛关系到牧民的经济生活,因此需要加强对草原蝗虫鼠害的重视,避免蝗虫鼠害对草原造成严重的影响,对畜牧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为此,本文介绍了草原发生蝗虫鼠害的危害;阐述了保护草原免受蝗虫鼠害的意义;提出了治理草原蝗虫鼠害的策略:提高认识、加大保护力度,避免化学防治、强化生物防治,建设示范基地、做好科研工作,控制放牧量、明确放牧区域。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畜牧业发展中,草原起着关键的作用,草原是否繁盛直接关系到牧民的经济收入水平,为此,应该加强对草原的建设和管理,尤其重视对草原蝗虫鼠害的治理,避免蝗虫鼠害对草原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不利于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草原蝗虫鼠害的危害,同时论述了治理蝗虫鼠害的意义,重点提出了治理草原鼠害蝗虫的策略,希望为牧民进行蝗虫鼠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鼠害历来是危害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灾害,鼠害不但会破坏草地生态环境,与家畜争夺粮食,而且老鼠群体挖掘活动,会大大减少草原面积,降低草原生产能力,引起水土流失,严重的还会导致草原发生荒漠化,阻碍地区畜牧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草原生态保护是目前草原建设事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最近几年,随着乌拉特前旗草原畜牧产业不断发展,鼠害破坏草原,与家畜争草矛盾日益突出,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好草原鼠害防治工作。笔者分析了防治鼠害在草原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性及草原鼠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现代畜牧兽医》2010,(5):11-11
4月19日,农业部制定印发了《青海省玉树抗震救灾草原鼠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全面部署抗震救灾草原鼠害防治工作。《方案》要求,要将防治草原鼠害与防范地震灾区鼠疫结合起来,以保障人畜安全为核心,防控结合、标本兼治,努力把震区草原鼠害降到最低限度,避免草原鼠害波及到农区和村镇,  相似文献   

8.
凉山州草原资源丰富,有天然草原241.15万公顷。但草原鼠害十分严重,年危害面积达31.6万公顷,使草原质量低劣、生产力下降、生态恶化。2001~2004年,在木里、盐源两县鼠害区应用生态控鼠技术持续控制草原鼠害,有效控制了害鼠数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草原鼠害严重威胁我国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3S”技术的草原鼠害监测方法的研究在草原害鼠防治与管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青海省为例,将“3S”技术与地面实地调查数据相结合,考虑影响草原鼠害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基于“3S”技术的草原鼠害监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草原鼠害监测模型模拟出鼠害分布的阈值主要集中在0.344 1~0.378 2,不同鼠种在不同鼠害程度的阈值均不相同;2)模拟结果总体面积为实地调查面积的1.80倍,覆盖了实地调查区域的99.95%,两者反映的整体鼠害区域基本一致。该方法为有效治理鼠害提供决策支持,对有效保护草地生产力和实现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鼠害是四川草原最为严重的生物灾害之一,种类多,分布广。草原鼠类啃食牧草、掘土造丘,加剧了草原退化、沙化和水土流失,影响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草原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四川草原鼠种主要有高原鼠兔、藏鼠兔、高原鼢鼠、高山姬鼠等。近10年来全省草原鼠害危害面积在4500~4600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之间,处于高发状态。1存在的问题1.1鼠害严重,防治难度高四川省草原鼠害广  相似文献   

11.
根据木里县草原生态及鼠害现状,提出了草原鼠害防治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2.
蝗虫鼠害的发生会严重导致草场退化,恶化草原生态环境,本文首先分析了草原蝗虫鼠害的分布,其次,深入探讨了治理草原蝗虫鼠害的策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草原鼠害防治中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了生物、化学、物理等综合防治技术与草原改良、植被恢复、天敌保护和利用等生态控鼠技术相结合的草原鼠害持续控制技术,并通过在阿坝州51 334 hm2草原鼠害的持续控制及5年来的鼠情和草原植被变化监测表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在草原无鼠害示范区建设中,采用综合防治和持续控制技术作为示范区建设的主体技术,本文在示范区建设中采用围栏封育、招鹰控鼠、草原改良等持续控制技术对鼠害的控制效果进行了观测、分析和评价,为草原无鼠害示范区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针对草原鼠害防治中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了生物、化学、物理等综合防治技术与草原改良、植被恢复、天敌保护和利用等生态控鼠技术相结合的草原鼠害持续控制技术,并通过在阿坝州51 334 hm2草原鼠害的持续控制及5年来的鼠情和草原植被变化监测表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应用生态控鼠技术持续控制草原鼠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凉山州草原资源丰富,有天然草原241.15万公顷。但草原鼠害十分严重,年危害面积达31.6万公顷,使草原质量低劣、生产力下降、生态恶化。2001-2004年,在木里、盐源两县鼠害区应用生态控鼠技术持续控制草原鼠害,有效控制了害鼠数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鼠害是北方草原退化、沙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多年来草原、林业、农业等部门一直在探寻持续控制草原鼠害的办法和措施。2003年5月份,宁夏草原工作站从建设和谐草原的角度,运用生态学原理,针对草原生态食物链中天敌数量急骤减少的生态现状开始了天敌控制鼠害的探索。经过对黄鼬、蛇、猎隼、鹰、狐狸等鼠类天敌的筛选,最后确定选择用银黑狐  相似文献   

18.
我国平均每年发生鼠害面积在0.4亿hm2左右,因鼠害每年造成的牧草损失约30亿kg,是世界上鼠害发生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新疆地域辽阔,草地资源丰富,三山夹两盆的特殊地理位置为鼠害的发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据1989~1995年,新疆草原优势种鼠害区域划分调查统计:新疆有鼠害危害区总面积1090.2万hm2,鼠害危害面积900万hm2,草地优势种鼠害发生面积190.2万hm2,鼠害危害区面积占新疆草原可利用面积的19.4%;据调查鉴定,新疆现有害鼠种类近80余种,在草原上形成危害发生的害鼠、蝗虫种类各有10多种。主要形成危害的鼠种有黄兔尾鼠、大砂鼠、子午砂鼠、草原兔尾鼠、赤颊黄鼠、印度地鼠、柽柳砂鼠、鼹形田鼠、小家鼠、褐家鼠、田鼠类、帕氏鼠兔等。它们严重影响着新疆畜牧业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构成对草原鼠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应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多年来,新疆在草原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的工作。本文对历年来新疆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的试验研究与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汇总,把生物毒素灭鼠、鹰墩鹰架控制鼠害、人工野化训练狐狸控制鼠害等多种蝗虫鼠害生物防治技术与化学防治技术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鼠害综合防治技术在新疆鼠害防治中的防治效果和应用优缺点,对今后新疆草原鼠害防治走以生物防治技术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要突破的困难和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天然草原鼠害分析及其防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天然草原高原鼠兔、高原鼢鼠、大沙鼠、长爪沙鼠等鼠害呈偏重发生态势,对我国畜牧业生产和草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对农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构成严重威胁。在简要介绍近年来我国草原鼠害危害情况及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草原鼠害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07年开始国家在齐齐哈尔市郊区实施草原无鼠害示范区建设,使草原鼠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加之草原的全面禁牧,使草原生产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载畜量增加,农牧民增收。同时也控制了鼠的疫源性疾病的传播。利用生物药剂防治鼠害保障了人及家畜的安全,为畜牧业绿色、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