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分析和物理模型简化建立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为了降低驾驶员施加于方向盘的转向力矩,并使驾驶员获得良好的路感,改善转向系的回正特性,提出了一种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算法以提高转向盘的转向特性,探讨了一种基于转向盘转角估计的控制策略.同时,对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此控制策略可提高转向盘的转向特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转向盘转角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主动回正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松卓  郭艳玲  赵辉 《森林工程》2014,(1):150-153,156
针对目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回正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为了降低驾驶员在转向时施加在转向盘上的转动力矩,提高驾驶员转向时的方向感,借助新型的转角传感器,并结合一种新型的基于转向盘转角估计的积分分离PID控制策略来改善转向盘的回正特性.结合EPS的动力模型,通过Matlab软件对控制策略进行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此控制策略可以提高转向盘的回正性能,利于驾驶员提高行驶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了转向盘抖动对驾使员产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基于驾驶员-EPS闭环系统汽车操纵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具有横摆角速度反馈控制策略的闭环控制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选择恰当的驾驶员模型、汽车转向运动简化模型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利用MArrIAB/Simulik建立驾驶员一汽车闭环非线性操纵动力学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装备EPS系统整车操纵稳定性进行仿真研究,详细分析EPS系统助力增益对整车操纵稳定性能的影响。其结果对EPS系统与整车匹配以及提高整车的操纵稳定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大多数采用PID控制,存在积分饱和现象,在方向盘频繁转动等情况会使积分饱和现象更加严重,影响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轻便性,因此需要采用抗饱和特性的PID控制器来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轻便性。在MATLAB中建立EPS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模糊助力控制曲线和anti-windup变结构自适应PID控制器模型,将建立的模型与carsim进行联合仿真,对比传统PID控制对于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借助NXP的MBD工具箱进行自动代码生成,生成的基于anti-windup的变结构自适应控制器和传统PID控制器的程序进行实际台架实验。经carsim仿真和台架实验证明:基于anti-windup的变结构自适应的PID控制器有效降低了汽车侧向加速度和方向盘的转矩。系统具有了更小的侧向加速度,提高了系统操作稳定性;方向盘的转矩降低,提高了驾驶员的路感和系统转向轻便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原理,列举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常用控制策略,并对其原理进行简要阐述,通过对各种控制策略特点的认识,以及系统本身的控制要求和复杂程度的分析,来选择既能实现功能、满足要求,又简便易操作的算法,可以为研究人员对EPS系统控制策略的选取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引起车辆行驶跑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量故障车的分析,整理归纳EPS引起跑偏的原因,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业内售后故障维修、产品质量提升、新产品设计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非线性闭环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强  何仁 《森林工程》2008,24(1):37-40
建立基于魔术轮胎公式的驾驶员-装备EPS系统汽车闭环系统非线性操纵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对该模型在自治情况下进行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和数值仿真,指出分岔速度对闭环系统非线性运动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分析EPS系统参数对闭环系统Hopf分岔速度的影响,着重研究了EPS系统的电动机的转动惯量参数对闭环系统Hopf分岔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动力学分析,建立EPS系统的数学模型,运用Matlab软件建立EPS系统助力过程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运算.由于单一运用PID控制或者模糊控制对EPS进行助力控制,会存在运动滞后性和稳定性差的问题,设计针对EPS系统的目标电流模糊控制器并结合PID控制器对EPS进行精确控制,通过模糊控制器和PID控制器共同控制来满足EPS控制系统快速特性的要求.结果表明,运用PID和模糊两种控制方法共同对EPS控制,EPS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且反应迅速.  相似文献   

9.
停驶汽车的车轮如果长期处于回正不良状态,会导致车辆四轮定位、转向和悬架等系统的受力状况以及相应参数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及安全性。本文设计一种由单片机控制系统、测距装置和预警装置三部分组成的监测装置。该装置通过分析停车前车轮的偏转状况,把车轮相对于车辆前进方向的不同偏转角度转换成测距仪的距离参数,反馈到单片机控制系统,通过和车轮无偏转时的标准距离进行比对,判断车轮的状态,显示监测结果,并在必要时发出报警蜂鸣以提示驾驶者调整方向盘摆正车轮。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可完成车轮状态监测、报警的功能,能有效避免停驶车辆因车轮回正不良造成的后续行车安全危害,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性。该装置的运用可以显著降低车辆转向轮定位参数的调整频率以及转向轮轮胎的更换次数,有利于降低车辆的使用成本和资源消耗。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汽车超载行驶将促使制动效能降低,同步附着系数φ_0及前后轴侧偏刚度的匹配改变,使车辆制动距离增加,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与行驶中的操纵稳定性恶化、驾驶员的控制能力与控制效应变差。指出超载行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隐患,给交通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必须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1.
李志鹏  张双双 《森林工程》2014,30(5):106-109
为验证鲁棒控制理论是否适用于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的EPS系统,本文针对EPS系统非线性多输入多输出的系统特点,在应用无刷直流电机的基础上,采用H∞控制方法设计其控制器。首先根据EPS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不确定性分析;然后建立EPS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和增广被控对象矩阵,将其描述成标准H∞问题求解;利用H∞方法极小化系统中各种干扰对被控输出的不确定性影响。计算机运算结果表明:应用鲁棒控制理论所设计的EPS控制器有良好的鲁棒性能。  相似文献   

12.
何海波  郑燕萍  蒋元广 《森林工程》2010,26(2):46-49,53
综合考虑燃油经济性、电池SOC以及电动机转矩效率特性,针对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轻型客车样车,文章提出一种模糊逻辑的转矩分配策略,仿真实现发动机和电机期望转矩的分配过程,控制了整个行驶工况电池SOC的平缓变化。仿真结果表明:与原样车的稳态逻辑门限控制策略相比,模糊逻辑控制策略可进一步提高整车的节能减排效果,提高电机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廖迎新 《木材工业》2004,18(6):16-18
针对大惯性、纯迟延、非线性、时变的胶黏剂生产过程,引入智能控制技术,提出了模糊Smith预估控制方法。文中对模糊Smith预估控制原理、系统结构和实现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Q参数化方法的水轮发电机组鲁棒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继文 《森林工程》2008,24(1):48-50,61
提出一种新的水轮发电机组控制器设计方法,并将其应用到一个高阶、非最小相位的水轮发电机组中。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被控对象的所有稳定控制器均可用一个独立的Q参数来描述。以我国某水电站的真实数据对所设计的控制器进行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系统参数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在参考频率和负载发生改变时,提出的控制策略都能保证水轮机调节系统获得鲁棒稳定性和良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树木移栽机在不同工况下,达到最佳的工作效率,本文提出了针对树木移栽机工作原理中铲刀阻力所带来的问题,应用负载敏感系统作为整台机械的液压系统。在AMESim软件的仿真平台上,建立了负载敏感系统仿真模型图,设置了元件中的相应参数,为验证模型的正确性以及进行后续的动态特性分析做准备。选定的负载压力范围在0~30 MPa,仿真时间设置为1 s,采样时间为0.001 s,在节流阀全开的情况下,样本曲线压力增大时,流量有细微的下降;接着,验证阀负载压力分别为0、5、10 MPa、15、20时,泵的出口压力与节流阀出口压力之差始终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数值上,这就说明,依靠负载敏感系统就可以顺利解决了压力与外界负载变化无关这项课题。  相似文献   

16.
以永磁同步电动机为例,研究变量反馈法消除混沌。应用李亚普诺夫方法分析变量反馈控制混沌的机理,得到使混沌系统稳定的状态反馈控制律。仿真实验表明,适当选择反馈强度可使系统达到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