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旱稻旱种与水稻旱栽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丽华  郭德金 《种子》2005,24(6):68-70
本文通过中国水稻研究所进行的2002年长江中下游组国家旱稻品种试验、浙江大学和中国水稻研究所的水稻旱栽多点试验,分析了我国南方旱稻品种旱种与水稻品种覆膜旱栽、旱栽的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旱稻品种旱种时,有效穗数(X1)对产量(y)的直接通径系数P1y= 0.853 752,穗实粒数(X2)对产量(y)的直接通径系数P2y= 0.651 136;水稻品种覆膜旱栽时,结实率(X3)对产量(y)的直接通径系数P3y= 0.870 712;有效穗数(X1)对产量(y)的直接通径系数P1y= 0.631 392;水稻品种旱栽时,穗实粒数(X2)对产量(y)的直接通径系数P2y= 0.884 530 5;有效穗数(X1)对产量(y)的直接通径系数P1y= 0.623 961,均为产量构成因素中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早稻旱育苗增产早熟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优质旱籼和早粳采用旱育苗的处理平均亩产438.67kg,比旱苗(对照)增产5.32%,差异极显著。其中早籼稻的增产幅度大于早稻;早播早栽的又叁于迟播迟栽处理。可见,当地早播早栽的绿肥或冬闲田早籼稻,采取旱育苗方式有着显著的增产效应;改良育苗则以迟播迟栽的增产显著。早播早栽情况下,旱育苗比对照早熟2-3天。但比当地生产上迟播迟栽的对照(早籼和早粳)全生育期长9天和11天,早熟7天和5天  相似文献   

3.
覆草旱种对水稻灌浆期生理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籼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汕优63以及常规籼稻扬稻6号为材料,通过稻草覆盖旱种、地膜覆盖旱种、裸地旱种和常规水种(对照)比较试验,研究了旱种对水稻灌浆期间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旱种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剑叶光合速率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低于水种水稻,后期尤为明显;旱种稻丙二醛(MDA)含量高于水种水稻,灌浆中后期旱种稻根系活力下降较快;上述生理指标(MDA除外)水种〉覆草旱种〉覆膜旱种〉裸地旱种。表明与其他旱种方式相比,覆草旱种水稻的群体质量相对较好,后期生理活性较高。对覆草旱种与覆膜旱种及水种在生理活性上的差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水稻地膜旱管栽培生育特性及高产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1996-1998年水稻地膜旱管栽培试验研究,探明了水稻品种在地膜旱管栽培条件下,植株变矮,节间数增加;前期分蘖快,够苗时间早;生育进程减缓,成熟期推迟,单株根系发达,抗根倒能力强;穗数增加,粒数减少等生育特性。  相似文献   

5.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夏大豆品种(系)在豫西旱水地条件下的主要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旱水地条件下各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关联度大小是不同的。明确了夏大豆在豫西旱水地条件下主要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关系,为夏大豆育种和栽培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旱育抛秧应用“旱抛成功”与常规旱育秧对比试验和旱育抛秧应用“旱抛成功”不同叶龄移栽试验,表明“旱抛成功”具有防病防虫、蓄水保水、控长促蘖、促进生长、带土抛栽、增穗增粒等效果,旱育抛秧应用旱抛成功,秧苗矮壮、素质好、成秧率高,能带土抛栽,抛栽后返青快、分蘖早、分蘖多、有效穗数多、穗粒数多、产量高;不同叶龄移栽效果差异不显著,可根据不同茬口造反移栽叶龄。  相似文献   

7.
笔者调查了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樟树市旱种旱管栽培条件下的示范种植表现,并结合实践,从整地施肥、种子处理、播种、水分管理、病虫害及草害防治等方面的总结了关键栽培技术,以期为其在旱地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节水抗旱稻在易涝的旱作田、缺水的水稻田麦后旱种旱管需慎选品种、抢时播种,确保安全齐穗,提高播种质量,做到一播全苗。除草以封闭为基础,茎叶处理为重点。重施基肥,减半施用氮肥。严重缺水地区需保证出苗水、孕穗水和抽穗灌浆水。控旺防倒药剂的第 1 次使用时间前移,以提高防倒效果。病虫害防治做到达标用药。  相似文献   

9.
两旱一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谢广如,姜学夫,钱志余,陈新生(江苏省如皋市农业局226500)两旱一水,两年五(六)熟是在江苏省如皋市人多地少、农业负荷大的情况下,以改革耕作制度为核心,以增产增收、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持续发展为目标,经多年...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旱麦988的选育经过,并介绍了旱麦988品种的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总结了旱麦988的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新品种旱麦988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熊玉唐 《耕作与栽培》2004,(3):41-41,51
水稻薄膜覆盖旱种具有保温保湿、节水节肥、早栽早发等优势,其单产虽然比水作产量低,但在高傍田和望天田,却因保水抗旱,能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一般增产10%-20%。水稻地膜覆盖旱种是干旱少雨地区提高水稻产量的一条新途径。贵州有望天田23.33多万hm^2,积极试验、示范、推广水稻薄膜覆盖旱种栽培技术有利于水稻的平衡增产,对发展贵州省水稻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易旱稻田陆稻陆稻旱育水插旱管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稻栽培一般有直播和常规育苗移栽两种方式,生产上存在主要问题有;难以保证全苗,杂草难以控制及蝼蛄等地下害虫危害重等,这些技术因素制约了陆稻生产潜力发挥。针对上述问题,作者首先在南方易旱稻田进行了探索。采用旱育水插旱管栽培技术路线,在较大面积示范中取得了成功,有效地解决了技术难题,达到避害节水增收目的。  相似文献   

13.
水、旱栽培条件下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郭咏梅  穆平  刘家富  卢义宣  李自超 《作物学报》2005,31(11):1443-1448
以旱稻品种IRAT109的116个株系与水稻品种越富杂交构建的DH群体及其亲本,在水、旱2种栽培条件下种植,研究了稻米加工、外观、蒸煮和营养等品质性状的变化规律及其各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11个稻米品质性状中,蛋白质含量、整精米率、胶稠度和碱消值等4个性状水、旱2种不同栽培条件下差异较大,说明这些性状受水分条件影响较大;粒长、粒宽、直链淀粉含量和垩白率也有一定的差异,一定程度受土壤水分环境影响。旱栽条件下稻米蛋白质含量、整精米率、胶稠度、碱消值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蛋白质含量平均提高37.9%,平均增加3.02个含量百分点,而垩白率下降,稻米米粒变小,总体上旱栽稻米品质有变优趋势。糙米率、精米率和长宽比在2种栽培条件下没有差异,基本上不受土壤水分环境影响。此外,对同一品质性状在水、旱2种不同栽培条件下相关性分析,表明加工品质性状的基因与环境互作较大,外观、蒸煮和营养等品质性状比较稳定。因此,通过水稻和旱稻相互杂交,可将旱稻的抗旱基因导入外观品质、蒸煮、食用品质以及营养品质优良的目标水稻亲本中,选育出抗旱、优质的水稻或旱稻品种。  相似文献   

14.
杨芳 《中国种业》2002,(10):62-62
水资源危机引发旱稻的发展机遇。自1997年以来,北京爱农实业有限公司与中国水稻所合作开发旱稻,培育出一系列旱稻品种,其中中旱3号,表现出适应性广、抗旱性强、抗病虫害、高产优质等特点。2001年在华北、华南地区区试中,中旱3号平均667m2产量305.75kg  相似文献   

15.
从整地、选择品种、播种、喷施芽前封闭除草剂和田间管理几方面介绍了节水、省工、省时的水稻旱直播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该文针对湘北红壤旱土季节性干旱现状,以防旱避旱节水栽培为中心,通过试验与示范总结提出了湘北红壤丘岗旱地玉米节水避旱丰产栽培配套措施:①选用早熟耐旱紧凑型品种;②适期早播,一般以3月下旬播种为宜;③保温育苗移栽可早播早栽,争季节,节水避旱;④抗旱节水覆盖栽培具有避旱防旱保水保肥丰产效果;⑤旱坡土等高筑梯土,改土培肥,综合运用玉米密肥调控技术可实现玉米高产。  相似文献   

17.
金穗1号是以花培品种“早花2号”为亲本,与优良性状互补的品种杂交配组育成的水稻新品种。既保持了水稻品种高产稳产抗性强品质优的特点,而且抗旱性突出,适合旱直播栽培。冀东旱直播高产栽培的关键在于早播,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8.
旱种方式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汕优63为材料,通过稻草覆盖旱种、地膜覆盖旱种和常规水种(对照)比较试验,研究了旱种水稻产量与品质的表现。结果表明,覆草旱种产量与水种稻产量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覆膜旱种稻的产量。覆草旱种稻米的碾磨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和营养品质与水种稻无显著差异,而覆膜旱种稻米的垩白度明显高于水种稻,胶稠度和碱解值则显著低于水种稻。水稻旱种后,淀粉谱的最高黏度和崩解值降低,消减值提高,覆膜旱种尤为明显。旱种稻的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减少,根干重增加,物质运转率和收获指数提高,灌浆中后期根系活力下降较快。表明覆草旱种的产量、稻米品质以及物质生产均优于覆膜旱种。对覆草旱种和覆膜旱种在产量和品质形成上的差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探讨2种种植方式对水稻生育进程、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辽宁省水稻直播栽培提供技术指导。以辽宁省中早熟水稻品种辽星21、旱稻品种旱403和旱9710为试验材料,采用移栽和直播2种种植方式,对水稻生育进程、茎蘖动态、光合特性和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种种植方式下,不同品种水稻产量均表现为移栽高于直播,辽星21直播种植产量高于移栽种植的旱403和旱9710;与移栽种植相比,直播种植水稻株高降低,水稻主茎叶片减少约2片,剑叶和倒二叶的净光合速率(Pn)下降,单位面积茎蘖数增加。水稻直播种植宜以主茎成穗为主,优化群体结构,提高光合特性,进而实现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20.
黑龙港区旱薄地小麦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回归旋转通用组合设计,以田间试验测定的参数,建立黑龙港区旱薄地小麦产量对综合农艺措施反应的五元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借助电子计算机,解析栽培因子的产量效应及其交互作用,统计各项农艺措施取值的概率分布,优选出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该区旱薄地小麦高产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