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前,各林业局的贮木场、制材厂的板院,存放的木材,基本都是原木垛用原木做楞腿,成材垛用成材做楞腿。一个林业局做楞腿一茬约计需要用0.2万—0.3万m~3原木。黑龙江省有四十个林业局,做楞腿用原木8万—12万m~3。不论用什么材种,都是比较好的木材。每立米按平均120元计算,折合人民币960万—1200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北方林区由于森林资源逐年减少,出现伐区资源分散,原木生产比重增加的趋势。如黑龙江省1988年伐区原木装车量为313万m~3,占伐区木材装车量的27%。随着伐区原木装车量的增加,其装车方式也获得了相应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简易行走式装车设备。如南岔、柴河,大海林、桃山等一些林业局,在J-50型拖拉机上安装木  相似文献   

3.
贮木场原木生产线的类别及其组合型式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区贮木场生产线是完成原木商品材任务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工艺组织形式之一,随着木材采运方式的变革,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得到了逐步发展和完善。林业部带岭林业实验局,于1956年试验成功了第一条贮木与制材联合生产线,继之在伊春、牡丹江、吉林和牙克石等主要林区得到推广,并形成了各有特色的组合体系。至60年代初期,原木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2007年1—8月,Irkutsk地区出口了488.6万m~3原木,占了俄罗斯原木出口总量的14%。该地区出口加工过的木材180.1万m~3,2006年同期为142.5万m~3。2007年木材价格比2006年上涨了25.9%。Irkutsk的木材出口到44个国家,90.3%的原木(441.9万m~3)出口到了中国。  相似文献   

5.
我场属黄沙林区,地处三明、永安交界的罗纹山麓。全场共有101个林班,总面积1080公顷,现有可伐量18.2万m~3。建场以来生产原木21.3万m~3,工业总产值1,018.9万元,上交利润152.5万元,造林更新1.5万亩(已成林七千亩),年计划生产木材1.2万m~3。现有职工316人。下设四个工区,八个木材生产班组,三个营林班组,二个苗圃,一个机修组,一个泥水组,一个木材加工点,一个造纸车间。  相似文献   

6.
加速发展木材综合利用,是解决木材严重不足的重要途径。 79年我省生产原木422万m~3,其中直接用于加工的原木为187.4万m~3,加工剩余物综合利用率仅10.5%,还有70多万m~3加工剩余物未能合理利用。相当于我省23个森工采伐企业79年原木总产量的1/4左右。此外,大约还有100万m~3的伐区剩余物尚未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重点木材生产基地,年生产木材约400万 m~3。自60年代投产以来,完成统配材近6000多万 m~3,为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作出了较大贡献。大兴安岭林管局各局木材运输方式均采用汽车运材,运材成本约占木材生产总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随着林区木材综合利用的发展,东北林区小胶合板厂相继产生,仅黑龙江省就有70多家,年消耗原木40余万立方米,是全省三大国营胶合板厂消耗原木的2倍。林业实行双轨制后,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采伐失控,非统配木材采伐量加大,和近两年各林业局竞相出口优质木材,形成了大中型胶合板厂生产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原料少、质量差、树种杂的严峻局面,加之原材  相似文献   

9.
1 我国制材工业现状我国计划内木材年产量约5000万m~3,其中约1/3或一半用于制材加工,进锯原木约1700万~2500万m~3,锯材产量1990年为1284.88万m~3。全国有制材企业2000多家,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占20%左右,集体所有制企业占80%左右。全国锯材生产能力为2500万m~3,制材能力过剩。东北及南方林区省份制材企业原木由本省就近供应;京、津城市制材企业原木由东北供应;上海制材企业原木则由福建、江西、东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林区是我国木材生产主要基地之一,森林面积占全国1/5,蓄积占全国1/4。建国卅年来,我省在完达山及老爷岭、小兴安岭、大兴安岭等林区,已建成四十九个林业局,从开发年限看,生产廿年以上的老局有三十五个,占建成局的71.4%。这些老局已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大量木材,做出了宝贵贡献。但在完成木材生产任务中,贯彻和执行了一条以原木生产为中心的企业经营方向和经济管理体制,使森林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森林资源逐渐走向枯竭,原木生产已面临“无米之炊”的困难局面。柴河林业局就是开发较早的一  相似文献   

11.
柴河林业局是黑龙江省开发较早的大型林业企业,目前年采伐量60万m~3,生产木材50万m~3。由于林区开发较早,生产的木材中次加工和薪材比重逐渐增大,每年生产次加工和薪材18万m~3,占木材年产量的36%,其中枫桦占一多半。过去对这部分木材未能合理利用,绝大部分调往外地,由于次加工和薪材国家调拨价格远远低于木材生产成本,给企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近几年,这个林业局进行产品结构改革,利用枫桦次加工和薪材生产细木工板,为合理利用低价木材,闯出了新途径。枫桦次加工和薪材,一般具有径级大、树干直、  相似文献   

12.
刘婕 《国际木业》2002,32(10):4-4
今年前8个月,我国原木进口1634万m~3,已接近去年全年进口量1686万m~3;锯材350万m~3,去年全年进口402万m~3。由于进口针叶材比例的增加,今年平均木材进口单价下降较多,去年原木针叶材进口占54%,锯材针叶材比例占16%;今年前8月,原木针叶材比例占65%,锯材针叶材比例占22%。由此今年平均木材进口单价下降,原木从去年的100美元/m~3下降至87美元/m~3,锯材从去年的246美元/m~3下降到219美元/m~3。原木进口量最大的是绥芬河、满洲里和二连浩特,分别为376万、224万、175万m~3,以针叶材为主;位居进口量第七位的张家港进口原木49万m~3,以较珍贵的阔叶材为主。原木进口最多的省份是内蒙、黑龙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纤维板生产起步较晚,60年代初期开始生产,年产量只有400~500m~3。70年代后逐渐有所发展,年产量5000~6000m~3。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纤维板生产有了较大发展。据1989年的不完全统计,全省在建和已投产的纤维板厂(车间)近30家,年总产量达5.63万 m~3。按1吨纤维板相当5m~3原木计算,则等于增产24万 m~3原木,比我省森工系统一年的原木产量还多。这些纤维板应用在家具、建筑、包装等方面,不仅满足了社会需求,缓解了木材供应紧张的状况,而且促进了林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采伐、造材和木材加工的剩余物得到合理利用,对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保护林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省纤维板生产形势是好的,但面临不少问题,主要是:1 原材料不足,价格高,纤维板生产成本上升  相似文献   

14.
总论1997-2003年美国威斯康星州木材加工业状况[汇,英]美国威斯康星州针叶材制材厂数和年生产能力,2001年分别为9家和40.0万 m~3,2002年分别为9家和40.0万 m~3,2003年分别为9家和40.0万 m~3。针叶成材年产量、年生产能力利用率、定向结构刨花板年生产能力、定向结构刨花板年产量和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年生产能力,2001年分别为21.2万 m~3、53%、56 2万 m~3、54.3万 m~3和21.5万 m~3。木材年消费量,2001年为228.4万 m~3。介绍1997-2003年9家木材加工厂历年生产能力。图1表1(娄茂达)[资料索取号:20040474]木材资源与生产美国南方木材工业的木材产品、产量与利用:RB-SRS-85[告,英]美国南方木材工业产品年产量从1995年的118亿 ft~3增至1999年的119亿 ft~3,其中圆木年产量从0 68亿 ft~3增至87亿 ft~3(其中锯材原木、纸浆材原木、单板原木和复合板材用原木分别占43%、43%、10%和3%),其他木材产品年产量从0.22亿 ft~3增至31亿 ft~3。针叶圆木年产量增长3%并达62亿 ft~3,阔叶圆木年产量减少3%  相似文献   

15.
林区道路是开发建设林区,全面合理经营森林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林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为了探讨滇南云南松林区伐区路网密度,我们选择坚持十八年伐区工艺设计的南盘江林业局作调查研究。南盘江局是我省开发较早的一个老局,于五八年建局至今共生产木材120万m~3,采伐面积21719公顷,林业局经营总面积104275公顷,  相似文献   

16.
木木 《国际木业》2002,32(8):5-5
我国是个木材消费大国,但是国内森林资源十分匮乏。自1998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后,出现了两种对比鲜明的状况并存的局面:一方面国内木材资源以每年平均10%~12%的速度递减,即从1997年原木产量6395万m~3下降到2000年的4724万m~3;而另一方面,我国进口木材却从1997年的447.1万m~3(原木,尚不含锯材、胶合板等林木产品),激增到2000年的1361.2万m~3,增幅为204.5%。值得注意的是,到了2001年,这种木材资源一减一增的局面发生了变化。尽管进口原木仍呈增势,全年达到了1686.31万m~3,但国产木材资源却开始回升,达到了5100万m~3,升幅为8%。这5100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宁东林业局自1959年投产30年来,为国家提供商品木材90.4万 m~3,迹地更新1.65万 ha,其中人工更新造林核实保存面积为2510.2ha,已郁闭成林的有1972.1ha,人工林平均每公顷蓄积79.485m~3,1988年曾被林业部评为更新造林先进企业。但由于长期受以原木生产为中心和重采轻育格局的影响,目前对森林的采伐与更新问题,无论在理论认识上,还是在生产技术上都没有  相似文献   

18.
程瑞香 《林产工业》2005,32(6):45-47
1 对俄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1 对俄森林资源开发利用是缓解国内木材压力的需要由于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以及国内成过熟林的迅速减少,我国木材的缺口进一步扩大。有关专家预测到2010年工业材需求量达3.6亿m~3,但根据中国森林资源调查和规划部门的预测,届时木材供应能力约2.58亿m~3,其中工业材的预期产量只有1.8亿m~3,考虑到工业材代用量,供需缺口仍维持在6 500万m~3。据预测,到2015年,供求缺口将进一步升至1.4~1.5亿m~3。开发国外森林资源是缓解国内木材压力的有效措施之一。近年来,进口林木资源的比例增大(2001年我国进口原木1 686.31万m~3;2002年我国进口原木2 433.31万m~3;2003年进口原木2 545.6万m~3;2004年进口原木2 624.39  相似文献   

19.
中甸林区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境内,是我省著名的绿色宝库之一.中甸林区包括中甸、三坝、翁水三个林业局.三个局中无论经营范围、森林蓄积还是建局规模均以中甸局最大. 中甸林业局的总体设计已由我队完成,按照(送审稿)要求,已经提交了全部设计成果.其中木材综合利用部分,根据林区现有条件,在建局初期以原木生产和营林更新为主考虑,近期仅作了简易机械加工(局木材厂、林场削片点)方面的初步设计.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的森工采运机械的出现,木材综合利用水平的提高以及地方工业、燃料、胶料、水泥等的发展,林区交通、动力供应  相似文献   

20.
年产1万 m~3的 MDT-Ⅲ型木制地板块成套设备,已由黑河永新建材厂制造,开始服务于生产。它为林区生产的小材小料及木材加工剩余物的充分利用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前景。该套机床主要由摆动下料机、基准面加工机、纵向成形机、横向精截榫槽加工机和纵向榫槽加工机等五台单机组成,形成流水生产线,即可完成平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