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于1984—1988年,对赤松毛虫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研完。弄清了赤松毛虫在燕山东部地区的年发生世代、生活史、各虫态历期、越冬习性、幼虫为害量、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天敌对其种群数量动态的影响等,为找出一套合理的综合防治措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傅祝安 《绿色科技》2020,(5):147-147,150
通过建立马尾松毛虫无公害防治示范区,对比进行了无公害防治与化学防治的防治效果及其对天敌的影响的试验。结果证明:采用无公害防治技术防治马尾松毛虫防效大于95%,并能保持较好的连续防治效果,对保护天敌种群和数量效果明显,能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因此具有科学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3.
于2009—2013年在凌源市油松林松毛虫发生地区设立标准地,对松毛虫发生、松毛虫天敌及松毛虫发生与防治情况进行系统调查研究。介绍了常发区和偶发区的植被类型对松毛虫天敌的影响,提出了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4.
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Butler)]危害以落叶松为主兼有红松、油松等松树的食叶性害虫。故应对其制定出一套经济和技术上可行的控制计划。然而,只有事先掌握虫情,方能收到预期效果。本文就松毛虫下一代发生程度及发生数量,采用判别分析和回一归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研究。现概述如下: 一、落叶松毛虫种群与主要环境因子关系影响昆虫种群数量的环境因子,可归纳为:天敌因子、食物因子和气候因子。天敌因子对落叶松毛虫现已发现其各虫期天敌种类有100多种,其数量消长对松毛虫的  相似文献   

5.
根据目前松毛虫发生和防治状况,对燕山东部浅山区中常灾化学农药喷雾防治区,常灾毒环防治区和偶灾区内的赤松毛虫种群世代间数量动态规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分别建立了人为干预情况下赤松毛虫种群世代间数量动态模型。对于进行赤松毛虫种群世代间数量动态预测和分析人为干预效果(防治效果)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作者根据IPM理论,提出在松毛虫Dendrolimussp.工程治理区内采取不同治理措施后,对松毛虫种群消长,土壤、植被变化及松毛虫天敌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监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松毛虫赤眼蜂林间释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天敌防治森林病虫害,可以建立新的生物种群之间平衡关系,有效抑制害虫的大量繁殖,减少杀虫剂带来的危害,确保森林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木兰林管局于2009年建成天敌繁育场,开始进行林间释放赤眼蜂用以防治落叶松毛虫。本文就松毛虫赤眼蜂的释放方法、释放次数、放蜂量和释放时间等相关技术做了简要介绍,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河北省抚宁县、滦平县油松天然次生林、人工林及油松、栎类混交林地越冬上树的赤松毛虫种群数量变动进行监测,同时分析测定油松针叶量与松毛虫取食量之间的关系,以失叶25%为防治指标。结果表明,在河北省抚宁县赤松毛虫发生区、油松、栎类混交林地比油松纯林区防治指标高出1.9倍。在滦平县油松毛虫发生区,油松、蒙古栎、辽东栎混交林区比油松人工林地防治指标高出2.9倍。混交林地对松毛虫有明显的自然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9.
对河北省抚宁县、滦平县油松天然次生林、人工林及油松、栎类混交林地越冬上树的赤(油)松毛虫种群数量变动进行监测,同时分析测定油松针叶量与松毛虫取食量之间的关系,以失叶25%为防治指标。结果表明,在河北省抚宁县赤松毛虫发生区,油松、栎类混交林地比油松纯林区防治指标高出1.9倍。在滦平县油松毛虫发生区,油松、蒙古栎、辽东栎混交林区比油松人工林地防治指标高出2.9倍。混交林地对松毛虫有明显的自然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松毛虫是我国林区的主要森林害虫之一,一旦暴发成灾则会导致树木大面积死亡,从而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空间结构、生态功能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甚至会改变森林的演替方向。本文将松毛虫发生的驱动因素及暴发后灾害控制技术进行总结,分析影响松毛虫种群数量的环境因子,并归纳松毛虫的监测技术、预测手段和防控措施。在宏观尺度上,松毛虫的繁殖和分布主要取决于气候因子,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松毛虫发生概率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关键因子。在中观尺度上,松毛虫更倾向在阳坡、缓坡、山脊、海拔低、土壤厚度薄的纯林中暴发。在松毛虫的监测预测中卫星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能有效解决数据可靠性,林区面积大,监测人员少的难题,是未来研究的趋势。在防治措施中,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以安全高效的特点,成为我国松毛虫防控的主要手段并被广泛使用。此外,对该领域仍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进行总结,可为松毛虫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松毛虫应用价值研究在综合管理中的作用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了松毛虫应用价值研究与松毛虫综合管理的关系。介绍了云南民间利用松毛虫的概况,简述了松毛虫利用价值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果。从昆虫资源的角度来看,松毛虫的种资源是相当丰富的。从森林有害生物综合管理的观点出发,松毛虫也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如果人对松毛虫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也可以把人视为森林生态系统中抑制松毛虫种群数量增长的天敌。人类的天敌作用与对松毛虫的需求量有密切的关系。松毛虫的应用价值越大,需要量越多,松毛虫种群数量的抑制作用也就越大。因此,人类开发利用松毛虫可以视为综合管理的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2.
对滦平县丁营飞播区1987--1990年油松毛虫的发生规律进行调查研究,并对1999年丁营飞播区再次暴发油松毛虫灾害,采取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后对松毛虫种群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要实现松毛虫可持续控制,关键是对播区油松毛虫防治起始指标的准确确定,采取多种综合防治技术措施,达到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改善,松毛虫种群控制在有虫不成灾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松毛虫与松林、天敌、森林植物群落的相互关系,如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松树的补偿和超补偿能力、天敌自然控制作用、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用,以及生物技术的应用,讨论了松毛虫种群生态控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在历史上松毛虫是苍梧县最主要的森林害虫。“八五”期间进行了综合治理,实施了以封山育林为主的营林措施;划分害虫发生类型区分类施策;做好害虫和天敌的预测预报,准确掌握其种群动态;越冬前施放白僵菌;科学使用农药控制虫源地,有效地控制松毛虫灾害,严重危害率由1.54%下降到0.16%。  相似文献   

15.
随着林种结构调整,生态环境的改变,近年来,松茸毒蛾在局部地区爆发成灾,严重程度超过马尾松毛虫。其种群数量上升的原因与食料、气候、森林环境、天敌等因素有关。必须采取以营林措施为基础,生物防治为主导,配套使用其他技术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松茸毒蛾对松林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林间招引松毛虫卵期寄生蜂试验初报赖杰超,方芳,吴海山,赵瑞兴(阜新县森防检疫站123100)(阜新县森林病虫测报站)(辽宁省森防检疫站)在松毛虫综合防治措施中,保护和利用松毛虫卵期寄生蜂,充分发挥其对松毛虫种群数量的抑制作用,是一项重要的生物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对森林生态系统特点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松毛虫与松林、天敌、森林植物群落相互关系以及生物技术保障作用的分析,讨论了松毛虫种群生态控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1987~1988年,对湖南省洞口县马尾松毛虫种群密度及天敌寄生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寄生性天敌昆虫27种,重寄生者14种。据此,构造了松毛虫—寄生者系统食物网及营养级数量金字塔,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初步分析表明,各代松毛虫的寄生天敌种类和寄生率均存在着差异。寄生率以第2代为最高;害虫种群变动趋势与天敌种类有关;寄生数量与寄主密度成正比;赤眼蜂、平腹小蜂的寄生率与卵块密度呈微弱负相关或无关,卵总寄生率与卵块密度呈轻微负相关,幼虫和蛹的寄生率与寄主密度无关。  相似文献   

19.
<正>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Butler)在我省沿海及燕山油松林区,每年发生面积达几十万亩,历年来多采用化学农药喷雾进行防治。由于化学防治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环境,杀伤天敌,害虫产生耐药性等弊端,近年来,国内开始探讨综合治理的措施控制害虫为害。为了制订一套适合我省燕山林区的赤松毛虫综合治理措施,有必要详细了解自然界中天敌对赤松毛虫种群的控制作用。我们于1984、1985两年在抚宁县,对不同类型林分中天敌对赤松毛虫的寄生和捕食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毛虫寄生性天敌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是宣城市危害最严重的森林害虫,主要危害马尾松,间歇性的成灾,造成成片松林枯死。1999年以前,多采取以化学农药为主进行防治,其结果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杀伤了害虫矢敌:破坏了森林的生态平衡。为了避免长期依赖化学药剂的单一防治方法,急待寻求其它综合治理的途经。近几年来,宣州区尝试施放白僵菌,以生物防治为主来控制虫害,马尾松毛虫天敌得到恢复,数量不断增加。为进一步了解各种寄生性天敌的作用,使马尾松毛虫长期处于低虫口密度提供理论依据,,作者从2002年起在宣州区主要松林进行了系统调查及室内饲养观察,初步掌握了宣州区马尾松毛虫寄生性天敌种类.现将结果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