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啄癖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其代谢障碍所引起的,各日龄、各品种鸡均能发病,鸡群一旦发生,啄癖轻者可致鸡伤、残,重者可致鸡死亡,可给养鸡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啄癖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其代谢障碍所致非常复杂的味觉异常综合症。各日龄、各品种鸡均能发病,鸡群一旦发生互啄以后,即使激发因素消失,往往也将持续这种恶癖。致鸡伤、残、死,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鸡啄癖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农村散养鸡中常见的病症。鸡啄癖一般是消化机能和新陈代谢紊乱而导致异嗜的一种综合症,以患鸡啄食通常不应采食的物体为特征。该病在各年龄、各品种的鸡群中均可发生。鸡群发生该病以后,导致鸡伤残甚至死亡,往往引起鸡群受惊、生产和生长水平降低,给养鸡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正>鸡啄癖也称鸡异食癖、恶食癖、饿食癖、异嗜癖、互啄癖等,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态行为,不同品种、日龄的鸡都可发生,特别是密集饲养或笼养条件下更易发生。鸡  相似文献   

5.
李长强 《新农业》2013,(17):43-44
啄癖也叫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啄羽癖、啄肉癖、啄肛癖、啄蛋癖、异食癖的总称,是指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鸡在缺乏某种营养物质或者机体代谢发生障碍时,发生的味觉异常综合征,是放养土鸡最容易发生的疾病。  相似文献   

6.
鸡啄癖也称异食癖、互啄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其代谢障碍和疾病等因素所致非常复杂的异常综合征,多发牛于集约化养鸡场,个别散养鸡场亦有发生。各年龄、季节的鸡都能发生,但以幼雏和中雏发生最多。鸡群发生啄癖后,轻者头部、背部、尾部的羽毛被啄掉,鸡冠、头部、尾部的皮肤被啄伤出血,脚趾被啄破出血而跛行。  相似文献   

7.
一、啄癖发生的形式及类型 1.啄羽癖最常见的是互啄类型,指鸡啄食其他鸡的羽毛,特别易啄食背部尾尖的羽毛,有时拔出羽毛并吞食。主要是凶猛的鸡啄弱小的鸡,  相似文献   

8.
鸡恶癖也称啄癖、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其代谢障碍所致的一种味觉异常综合症。各日龄、品种的鸡均能发生,尤以雏鸡、中鸡发生较多,特别是密集饲养和笼养鸡发病率更高。恶癖鸡一旦出现,很快会蔓延整个鸡群,严重时发病率达80%以上,死亡率达50%。即使激发因素消失,恶癖在鸡群中往往也将持续,导致鸡受伤、残废、死亡,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啄癖是指鸡群中的鸡相互啄食造成创伤,甚至引起死亡的一种同类异食现象。啄癖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啄羽癖、啄肛癖、啄趾癖、啄肉癖、啄头癖、食蛋癖、异食癖和啄鳞癖等。其中以啄羽癖最常见。鸡群一旦发生啄癖,若不及时控制,就会影响全群,引起严重的互啄,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蛋鸡互啄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常见的有啄头、啄羽、啄肛、啄翅、啄趾等,成鸡还有啄蛋的恶癖。被啄部位一旦出血,则群鸡争抢啄食。蛋鸡互啄的形成与鸡的品种、环境、营养和寄生虫有关,要预防蛋鸡互啄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啄癖也称异食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或由于其他代谢障碍所致非常复杂的味觉异常综合症,其中一些不适宜的环境和管理因素也是诱发啄癖的重要原因。啄癖在各日龄、各品种鸡均能发生,但是在有神经质的蛋鸡群内更容易发生。鸡群一旦发生啄癖以后,即使激发因素消失,往往也将持续这种恶癖,致鸡伤、残、死,往往给养鸡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浅析鸡啄癖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啄癖又称鸡恶癖,是啄肛、啄趾等恶癖的统称,常引起死亡或胴体等级降低和产蛋减少,严重危害养鸡的经济效益。1鸡啄癖的种类根据啄食的对象不同,可分为啄肛癖、啄羽癖、啄头癖、啄趾癖、啄蛋癖、啄肉癖等,其中以啄肛癖、啄羽癖、啄趾癖最为常见。2鸡啄癖的原因2.1营养因素2.1.1  相似文献   

13.
<正>山鸡啄癖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泛指其相互啄肛、啄羽、啄头、啄趾、啄蛋等,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其代谢障碍所致的非常复杂的味觉异常综合症。各日龄、各品种山鸡均能发病,山鸡群一旦发生互啄以后,即使激发因素消失,往往也将持续这种恶癖,致山鸡伤、残、死,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一、山鸡啄癖的发生原因山鸡发生啄癖的原因很复杂,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一是饲料单一,营养不全,不能满足营养需要,特别是矿物  相似文献   

14.
蛋鸡啄癖包括啄羽和啄肛,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等原因引起的鸡群同类间的互啄恶癖.各种日龄的鸡均可发生,一般白羽鸡群比红羽鸡群更易发病.鸡只皮肤表面出血,如挂破、脱肛等更易成为被啄对象.形成啄癖的原因很复杂,一定要查明原因,对症防治,方可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鸡啄癖是禽类的一种异常行为,有啄癖的鸡生长缓慢,健康受损。据统计.自1999年瑞丽市畜牧局下属的商品蛋鸡场建成投产以来,所饲养的每一批都有啄癖的发生,严重时几乎有50%以上的鸡出现啄癖,其他各类养鸡场也有发生.给养鸡业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鸡啄癖发生的原因、种类及其防治措施加以概述,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养殖户高密度、大群养鸡时,往往容易出现鸡的互啄,如啄蛋、啄羽、啄趾、啄肛等恶劣的癖好。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及处理,将导致鸡群发生严重的啄癖,有时因啄癖而死的鸡能达到死亡总数的80%以上,多是环境、饲料、寄生虫疾病等原因,造成恶劣的后果,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需要改善饲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7.
筱军 《新农村》2001,(2):17-17
在养鸡生产中,如果饲料投喂和管理不当等,往往会使鸡产生一些恶癖,如啄肛癖、啄趾癖、啄翅癖、食毛癖、食蛋癖、食肉癖和异食癖等。啄肛癖,雏鸡发生较多,常常是一群雏鸡追啄某个雏鸡的肛门,造成肛门受伤或出血,严重时直肠脱出而死;个别产蛋鸡在交配后,也有被其它鸡啄肛的现象。啄趾癣和啄翅癖,多发  相似文献   

18.
鸡啄癖分为啄羽癖、啄趾癖、啄肛癖、啄蛋癖及啄食其他异物的异食癖等,会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鸡啄癖发生的原因是诸多方面的,较为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大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啄癖是鸡的一种异常生态行为,是鸡对周围环境刺激的反应,也是鸡只常见的一种病。常见的有啄肛、啄羽、啄趾、啄伤口、啄蛋等。啄癖症往往造成产蛋减少,鸡只死产,对养殖业造成很大危害。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养鸡生产中,鸡啄癖的诱因很多,鸡啄癖已成为养鸡生产中常见的病态行为,严重影响养鸡业的发展。笔者认为,鸡病重在预防,但鸡啄癖症一旦发生,应有针对性地从预防和治疗两个方面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并及时治疗病鸡。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养殖场(户)应随时观察鸡群,发现被啄伤、有外伤的鸡或脱肛的母鸡应及时挑出,隔离饲养、治疗(有啄蛋癖的母鸡应淘汰),伤口中涂上紫药水、鱼石脂软膏等,这样既可挽救病鸡,也可防止啄癖的继续和蔓延,能有效地减少啄癖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