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福建农业》2012,(10):35-35
我国拥有可开展农业利用潜力的滨海盐碱荒地和盐碱障碍耕地面积近2000万亩,但是土壤盐碱化危害重,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滩涂盐碱区粮食单产仅为中高产地的25%-40%。滨海盐碱区尽管降雨量相对丰沛,但降雨时空分布不均,  相似文献   

2.
在重盐碱地棉田,采用老沟种植,可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轻盐碱危害,对棉花播种保苗、早发增产有明显的效果。该项措施简单易行,经济有效,为开发利用盐碱荒地植棉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大同盆地盐碱荒地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开发盐碱荒地的潜力和利用土地后备资源,本文以大同盆地盐碱荒地为研究区,从自然、社会及农业角度选取评价指标,基于AHP层次分析法,并结合专家经验,对研究区进行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根据评价综合得分,把盐碱荒地分为六个等级,其中一级盐碱程度最轻,占总面积的12.10%,二级占16.07%,三级23.58%,四级21.67%,五级18.07%,六级盐碱程度最重,占总面积8.51%。将一级至四级划为宜耕地区,五级划分为宜林草区,六级划分为其他利用区。评价结果为科学合理地制定盐碱荒地开发利用规划、有效防止盐碱荒地面积的增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古代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建成芦苇湿地循环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江  谷幸天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638-5640
结合古代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的立地环境与气候条件,介绍了潮上带重盐碱荒地发展为人工芦苇湿地的具体情况,肯定了取得的效益并提出了维持湿地良性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盐碱荒地是由于土壤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而形成的未开发利用的土地,掌握其空间分异特征并探究其成因,对于开发盐碱荒地的潜力和增加土地后备资源有着重要意义。[方法]该研究对大同盆地的3.44万hm2盐碱荒地进行了土壤采样调查,布设调查样点1 729个,采用空间分析方法 ,利用DEM、土地类型图等计算地形位分布指数、全盐量反距离权重插值、河流纵比降等,从地形、地质、水文、土壤几个方面分析大同盆地盐碱荒地的成因。[结果]1研究区盐碱荒地的地形位分布指数与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差异明显,主要分布在地形低洼、地势起伏度小的区域。2由于大同盆地形成向中心倾斜的平原,并在洪积扇前形成凹地,导致积水不易排出。3河流纵向上全盐量的分布呈现出中游最高,面积最大,上游次之,下游最低;河流横向上全盐量分布总体为越靠近河流,全盐量越高,距离河流越远,全盐量越低。4大同盆地盐碱荒地土壤以潮土和盐土为主,这两种土壤类型均为重度盐化和碱化。[结论]从盐碱荒地的分布得出大同盆地有两大积盐中心,分别位于桑干河流域的山阴、应县一带,以及洋河流域的阳高、天镇一带。从其成因和分布提出治理盐碱荒地的关键是降低地下水位,有针对性的进行盐碱荒地改良的水利规划,为大同盆地盐碱荒地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 我省东南部低洼平原区有盐碱荒地550多万亩,地下咸水面积达41000平方公里。开发盐碱荒地,利用地下半咸水养鱼,已成为全省当前海河流域低洼平原大农业综合开发治理的重要部分。1989年清河县开发盐碱荒地上千亩,建成鱼塘700多亩,当年投产528亩,亩产鲜鱼263.3公斤。他们为我省开发盐碱地利用地下半咸水养鱼创出了成功的路子。为了充分利用国土资源,开发荒弃地发展养鱼业;为丰富人们的菜篮子,提高渔农的生活水平,应大力推广开发盐碱荒地养鱼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7.
在宁夏引黄灌区的44.1万hm^2耕地中,有盐碱荒地5.6万hm^2,大部分集中在银川以北的石嘴山地区,严重制约着当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为了改造盐碱荒地,政府和农业技术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通过多种手段,对不同类型盐碱荒地进行了试验开发。2004年,石嘴山市隆湖扶贫经济开发区建造了第1座客土压盐节能日光温室,应用节水灌溉和膜下暗灌技术栽培甜瓜,  相似文献   

8.
以天津盐碱荒地农垦过程为例,分析盐碱荒地农垦为旱田后土壤环境中微量元素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随着垦植年限的增加,土壤表层(0—20cm)中,除Hg有明显的增加外,其他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不大;与深层土壤(20—40cm)相比,除Cd、B、Hg等微量元素的含量略高于深层土壤外,其它元素的含量基本一致。表明盐碱荒地农垦为旱田后,Hg、B、Cd是受人类活动干扰最大的元素,农业耕作对土壤的影响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9.
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植被特征与植被恢复技术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对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的土地现状和植被特征进行了分析,概括总结了以土壤改良为重点的上农下渔、条台田整地改良、深松土壤、化学改良与种植耐盐牧草相结合的植被恢复技术的要点与使用范围,提出了在重盐碱荒地、光板地上通过白刺、柽柳造林进行植被恢复的技术,以及在稀疏柽柳地上提高植被覆盖率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平罗县林业资源匮乏,盐碱荒地面积大,为此,改良利用盐碱地发展灌木林是平罗县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紫花苜蓿改良盐碱地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种植6年苜蓿的盐碱地上,通过对苜蓿地和未种植苜蓿的盐碱荒地(对照)的pH值、盐分及养分的化验测定,结果表明:在盐碱地上种植苜蓿可明显改良盐碱土壤;在0~60cm的耕作层中,苜蓿地的全盐含量比对照下降了29.8%,有机质比对照提高了4.5%。  相似文献   

12.
胡丁猛  刘桂民  臧真荣  李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5080-5081,5118
[目的]探索一种更有效的、更适合滨海盐碱地改良的方法。[方法]用暗管排水与台田技术改良盐碱荒地,对改良前后的土壤含盐量和pH进行比较。[结果]pH与含盐量有不同的变化趋势;暗管排水技术改造盐碱地后,其土壤中可溶性盐含量的下降程度远远大于传统的台田技术。[结论]该技术值得在盐碱荒地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盐碱荒地的改良利用一般都是以绿肥和水稻作为先锋作物。由于土地平整投资大,前两年收益小,故影响了盐碱荒地的开发利用速度。为了做到当年投资当年得益,1980年我们在全县五个碱改水的试点田里栽种了23亩浅水藕,当年亩产都在3000斤以上,亩产值800多元。1984年全县种植浅水藕6806亩,平均亩产4000斤以上,最高亩产达8000多斤,亩产值达2000多元。  相似文献   

14.
<正>进入东北新米上市季,前来吉林省沃野盐碱地开发有限公司订购大米的经销商络绎不绝。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绝不会想到这些优质的稻米均产于曾经是白花花的盐碱荒地,也就是吉林中西部一片洁净无污染的处女地。这片盐碱地的高效利用得益于中国农业大学胡树文教授团队的盐碱土生态改良方案。哈达山水利工程为吉林省中西部大面积的盐碱荒地的综合利用提供了良好的水利条件,随着农业灌区的不断建成,盐碱地也集聚  相似文献   

15.
盐碱丰是盐碱土改良剂,适用于盐碱较重的中低产田和新开荒地.1998年,我们在本团11连的低产田上试验,结果表明,平均666.7米2增产籽棉31.6千克,增产率为11.1%,纯增收47.12元.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国是世界上第四大盐碱地大国,山西、山东、辽宁、河北、江苏等省都有不少盐碱地。全国有盐碱地1亿亩,还有盐碱荒地和潜在的盐渍化土壤3亿多亩,由于盐碱地土壤表层含盐碱,养分含量又低,栽培蔬菜比较困难,因而盐碱地区蔬菜供应非常困难,不少地方常  相似文献   

17.
盘锦地区石山种畜场地势低洼、盐碱。常受涝灾威胁,好年成粮食产量每亩只收二百多斤。全场广大贫下中农,遵照毛主席“农业学大寨”,“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教导,立下了“向地下要水,向低洼盐碱荒地要粮”的雄心壮志,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几年来,在低洼易涝的盐碱荒地上。打成了二十二眼深井,利用深井水灌溉,实现了万么深井群灌区。一九七○年种水稻九千三百亩,平均每眼深井负担四百二十三亩,最多的,负担六百亩地的用水。一九七○年水稻丰收,平均每亩可产六百斤,比六九年每亩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金塔县盐碱地资源现状,包括其分布和盐碱荒地等,在分析其治理开发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改良对策,以期为盐碱地的改良与充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盐碱地是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随着人口压力不断增大,人们越来越重视开发利用盐碱荒地来缓解危机。本文分析了山西省朔州市盐碱地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盐碱地是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随着人口压力不断增大,人们越来越重视开发利用盐碱荒地来缓解危机。本文分析了山西省朔州市盐碱地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