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省各地苣荬菜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不同产地苣荬菜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大庆地区的苣荬菜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较为显著;饶河地区的苣荬菜对超氧自由基清除效果较好;不同地区的苣荬菜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野生苦荬菜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叫苣荬菜、屈屈菜、苦麻菜,是一种多年生野生药菜兼用作物。主要以其嫩茎叶为食用部分,营养价值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野生苣荬菜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此我们不断摸索实践,逐步总结出一套野生苣荬菜日光温室栽培经验.使野生苣荬菜在1月25日前后上市.比露地早上市3-4个月.亩产菜芽可达1000-1200kg.大大提高了苣荬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3.
本文测定分析了生长在5月、6月、7月间苦苣菜与苣荬菜中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生长在5月间的苦苣菜与生长在6月间的苣荬菜中多种氨基酸含量最高,与小青麻叶等7种常见蔬菜相比,苦苣菜、苣荬菜中多种氨基酸、必需和半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高。提示:苦苣菜、苣荬菜是1种很有开发与利用价值的野生资源及植物蛋白供给体。  相似文献   

4.
苣荬菜及其人工栽培技术山东省泰安市菜篮子科技园张冬梅黄广强苣荬菜又称苦菜、甜苣、曲麻菜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食用历史悠久的一种野菜。目前随着“野菜热”的兴起,需求量逐渐增大,早春每公斤可买到12元左右,经济效益显著。一、营养保健价值苣荬菜营...  相似文献   

5.
野生苦荬菜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叫苣荬菜、屈屈菜、苦麻菜,是一种多年生野生药菜兼用作物.主要以其嫩茎叶为食用部分,营养价值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野生苣荬菜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此我们不断摸索实践,逐步总结出一套野生苣荬菜日光温室栽培经验,使野生苣荬菜在1月25日前后上市,比露地早上市3~4个月,亩产菜芽可达1000~1200kg,大大提高了苣荬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6.
《安徽农业科学》2020,(3):136-138
[目的]明确不同混配除草剂对多年生杂草苣荬菜的防除效果。[方法]田间设置不同施药剂量的3种混配除草剂,测定除草效果。[结果]75%二氯吡啶酸SG+20%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EC以140 g/hm~2+500 mL/hm~2、160 g/hm~2+400 mL/hm~2施药对苣荬菜的株防效分别达86.59%、84.80%,对苣荬菜的鲜重防效达95.03%、97.05%;75%二氯吡啶酸SG+10%苄嘧磺隆WP以不同剂量混配施药对苣荬菜的鲜重防效均达90%以上,其中以160 g/hm~2+200 g/hm~2混配处理对苣荬菜的鲜重防效达96.30%;10%双草醚SC+10%苄嘧磺隆WP以260 mL/hm~2+250 g/hm~2施药对苣荬菜的鲜重防效达93.03%。3种混配除草剂以不同剂量混配施药对苣荬菜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存在差异。[结论]筛选出的混配除草剂以最佳剂量施药对苣荬菜防除效果良好,为多年生杂草苣荬菜的化学防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1刺菜、苣荬菜的生物学特性a.刺菜、苣荬菜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地上植株体一年一枯死,地下根茎能够多年循环复生,即使是切割成1cm长的根段,也能复萌成活,形成一个新的植株体。种子依靠风力与机械传播,具有持久发芽的能力。b.刺菜、苣荬菜具有很强的扩张繁殖能力。根系可深达50cm  相似文献   

8.
以野生苣荬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冻结温度(-20、-30、-40℃)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冻结条件下,苣荬菜球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带的时间最短,约为15.8 min;其次是-30℃的时间为29.6 min;-20℃时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带的时间最长,约为89.6 min。3种不同冻结方式对苣荬菜球色泽、硬度的影响差异显著。-30℃下冻结的苣荬菜球的色泽最好,硬度损失率较小;-40℃条件下的次之,-20℃的色泽最差,硬度损失率较大。综合比较,-30℃冻结条件下苣荬菜球品质优于其他冻结温度。  相似文献   

9.
为优化苣荬菜(Sonchus brachyotus DC.)护绿工艺条件及护绿保脆剂配方,以野生苣荬菜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研究碱液浸泡及漂烫条件对叶绿素保留率的影响,优化苣荬菜护绿工艺条件;同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研究D-异抗坏血酸钠浓度、植酸钠浓度、碳酸氢钠浓度、氯化钙浓度对苣荬菜叶绿素保留率和硬度的影响,优化护绿保脆剂复配配方。结果表明,无水碳酸钠浓度1.0 g/L,浸泡时间30 min,料液比1∶15,漂烫时间60 s,漂烫温度92℃条件下野生苣荬菜叶绿素保留率最高;最佳护绿保脆剂配方为D-异抗坏血酸钠质量浓度4.0 g/L,植酸钠质量浓度0.1 g/L,碳酸氢钠质量浓度4.0 g/L,氯化钙质量浓度0.8 g/L,此条件下苣荬菜叶绿素保留率和硬度均最高,分别为88.29%和3.62N。  相似文献   

10.
崔景尉 《新农业》2004,(11):22-22
近几年.一些农户利用温室发展野生苣荬菜栽培不仅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而且弥补了淡季蔬菜市场栽培苣荬菜省时省力产量高(一般每667平方米温室可产菜芽1000~1200公斤)而且不喷施任何农药.产品属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栽培经历的人都知道,无论是自然生长的还是温室栽培的苣荬菜只有头茬菜芽呈紫红色的,以后随着茬次的增加菜芽的颜色逐渐退为绿色.商品价值也随之下降。那么,怎样才能使菜芽始终保持像头茬菜的颜色状态呢,笔者在多年的  相似文献   

11.
苣荬菜别名拒马菜,为菊科苦苣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以其嫩叶为食用部分,味道清爽可口,略带苦味。其干制品加工技术如下。1.原料处理:选择新鲜、幼嫩、无病虫害的苣荬菜,用流水洗净,捞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不同苦菜品种性状差异及不同海拔、不同基质对其品质的影响,2020-2021年对济源常见野生苦菜资源进行性状及品质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绿色苣荬菜与紫色苣荬菜均直立生长,最佳食用期可长达4个月,苦荬菜茎匍匐生长,最佳食用期较短,4月末就开始开花结实。在叶片叶绿素和氮素含量的变化上,同一片叶片在叶龄为10~20 d时,苦荬菜的叶绿素含量和氮素含量均显著高于苣荬菜,且随叶片生长时,其叶绿素含量和氮素含量呈下降趋势,苣荬菜则呈上升趋势。在营养品质及矿质元素含量上,苦荬菜营养品质及矿质元素含量优于苣荬菜;低海拔、绿色、土壤种植有利于蛋白质、B族维生素和抗坏血酸的累积,而高海拔、紫色、菇渣种植则有利于纤维素及矿质元素铁、钙的累积。  相似文献   

13.
4种中草药对绿豆象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中草药提取物对仓储害虫绿豆象的生物活性,为其植物源农药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通过点滴、熏蒸等方法测定络石、苣荬菜、土牛膝和马松子等4种中草药正己烷提取物对绿豆象的触杀、熏蒸和趋避等活性。结果表明:马松子的触杀活性最高,达83%;其次是土牛膝和苣荬菜,分别为63%和57%。4种中草药均没有明显的熏蒸活性,苣荬菜和土牛膝的趋避活性分别为III级和II级。中草药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杀虫效果存在差异,络石的触杀效果叶优于藤(56.7%13.3%),苣荬菜的触杀活性茎优于叶(60%53.3%),但是,其趋避活性叶优于茎(56.7%16.7%)。  相似文献   

14.
苣荬菜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苣荬菜挥发油成分,为苣荬菜功能性研究提供基础。气象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法检测苣荬菜挥发油,鉴定了27个峰,十六烷酸相对百分含量为34.208%、3,7,11,15四甲基-2-十六碳烯-1-醇相对百分含量为14.060%、棕榈酸甲酯相对百分含量为10.913%和7-十八碳酸甲酯相对百分含量为9.117%等。酸、醇和酯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含量关系为:酸类>酯类>醇类。  相似文献   

15.
苣荬菜属菊科苦苣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取麻菜。其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氨基酸及铁、铜、镁、锌等元素,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湿、消肿排脓、祛瘀止痛、补虚止咳的功效。近年来,作为野生蔬菜消费者对苣荬菜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单靠野生采集  相似文献   

16.
青海春油菜田杂草近十五年发生危害趋势及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川水地区油菜田多年生杂草苣荬菜、田旋花、西伯利亚蓼、芦苇、大蓟,一年生杂草藜;脑山地区一年生杂草野燕麦、密花香薷、藜、遏蓝菜、薄蒴草,多年生杂草苣荬菜;国营农场一年生杂草密花香薷、野燕麦、藜,多年生杂草苣荬菜、大蓟、藏蓟、西伯利亚蓼,2年生杂草野胡萝卜,发生危害有加重趋势,因农田管理放松,耕作制度改变,单一除草剂长期施用,国营农场油菜连作年限延长,引起各地草害加重。据杂草种群演替趋势及原因,提出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中草药提取物对仓储害虫绿豆象的生物活性,为其植物源农药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通过点滴、熏蒸等方法测定络石、苣荬菜、土牛膝和马松子等4种中草药正己烷提取物对绿豆象的触杀、熏蒸和趋避等活性.结果表明:马松子的触杀活性最高,达83%;其次是土牛膝和苣荬菜,分别为63%和57%.4种中草药均没有明显的熏蒸活性,苣荬菜和土牛膝的趋避活性分别为Ⅲ级和Ⅱ级.中草药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杀虫效果存在差异,络石的触杀效果叶优于藤(56.7%>13.3%),苣荬菜的触杀活性茎优于叶(60%>53.3%),但是,其趋避活性叶优于茎(56.7%>16.7%).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寻紫茎泽兰入侵地伴生植物对紫茎泽兰的化感效应,选取苣荬菜、月月青作为供体,以水浸提模拟植株分解和雨水淋溶2条化感途径,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测定了这2种本地伴生地植物对紫茎泽兰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低浓度(2.5g/L)苣荬菜、月月青水浸液对紫茎泽兰发芽势、发芽率、死亡率、胚轴生长以及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显著且偶有促进效应;浓度在5g/L及以上时,苣荬菜、月月青水浸液在各个指标上普遍表现出抑制作用,且绝大多数情况下具有显著效应;紫茎泽兰胚根发育对苣荬菜、月月青水浸液的化感抑制作用均最为敏感.引入化感作用抑制率及化感效应综合指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月月青水浸液比苣荬荣对紫茎泽兰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化感抑制效应更强.苣荬菜和月月青的化感抑制作用对其在紫茎泽兰入侵群落中伴生生存有利,同时也能对紫茎泽兰种子繁殖更新产生一定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19.
苣荬菜又名取麻菜、苦麻子,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等地的野生荒山、坡地、路旁。苣荬菜属菊科苦苣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含乳汁,高 20~ 70厘米,具长匍匐茎,地下横走,白色。茎直立,单叶互生,茎生叶基部渐狭成柄,边缘具疏浅裂;茎生叶无柄,基部耳状抱茎。头状花序单一成 2~ 8个于茎顶排成伞房状。花两性,皆为黄色舌状。瘦果长圆形,冠毛白色。开花期在 6~ 9月,结果期在 7~ 10月。苣荬菜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旱、耐寒、耐贫瘠、耐盐碱。近年来,苣荬菜的保健功能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地已开始进行人工种植。越冬栽培可于春节及早春蔬菜淡季上市,商品价值极高, 667平方米产鲜品 2000~ 3000公斤,收入达万元以上。一般采用大棚栽培, 9月中下旬播种, 3~ 4片叶时定植, 8~ 9片叶时,收割其嫩茎叶供食,每 25~ 30天收割 1次,至 5月中旬结束。苣荬菜及人工栽培@巩绍岩  相似文献   

20.
羊瘤胃液对几种荒漠植物体外降解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羊瘤胃环境,对盐穗木、盐爪爪、骆驼刺、灰绿藜、苣荬菜、大蓟6种荒漠植物进行离体消化试验。在培养后设定时间段测定DM、NDF和ADF的降解率。结果表明:苣荬菜和骆驼刺DM、NDF和ADF全期降解率较好,盐穗木、盐爪爪居中,灰绿藜、大蓟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