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言日本从一九八一年起,计划用十五年时间育成比现有品种增产50%的超高产水稻品种。最初三年要求产量增产10%,到第八年要求增产30%,至一九九五年新育成品种比现有的增产50%。一九八一年育成的“中国91号”平均增产10%以上。国际水稻研究所曾立足于选育适应热带、亚热带,也能适应温带的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品种。从IR8直到刚投放不久的IR64,可作为杂交水稻的恢复系,却难以直接适应中国的生态条件,在大面积生产上发挥效果,即使IR36,也只能适应热带和亚热带低产区,难以直接在福建大  相似文献   

2.
日本1981年制定一个超高产育种攻关计划,提出15年内育出超高产品种比现有推广品种增产50%的育种目标,现已育出“晨星”、“中国96”、“比陆130”、“关东138”等超高产品种。在我国,新近育成的籼粳杂交组合“赣化6号”等、在米质、抗性以及产量潜力等综合性状上都有明显的提高。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研究进展及提出我省超高产育种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漳州市农科所近几年育成了“龙特早”、“漳龙910 4”两个水稻新品种 ,并先后通过福建省水稻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在水稻育种方面取得一定成绩 ,现就常规水稻育种途径及选种技术进行探讨。1 育种途径1 1 地理远缘杂交地理远缘杂交在常规水稻育种中的应用是成功的〔1〕。漳州所育成的“龙特早”、“漳龙 910 4”均是地理远缘杂交的后代 ,都具有较高的产量水平。“龙特早”于 1996~ 1997年参加省区试 ,两年平均比对照 78130增产 7 16 % ,达极显著 ,名列首位 ;“漳龙 910 4”于 1994~ 1995年参加省区试 ,两年平均比对照荆糯 6号增产 4 13%…  相似文献   

4.
辽盐9号系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水稻育种二室从M147品系田中经系选而育成的中晚熟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参加辽宁省1992、1993两年区试和1994、1995两年生产试验,表现高产、优质、抗病,于1997年10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和鉴定。工产量表现该品种经1993、1994两年区试,平均产稻谷8499kg/hm’,比对照辽粳5号增产2.8%;1994、1995两年省内生产试验,16个点次试验面积10Lin’,平均产稻谷9942kg/hm’,比对照辽粳5号增产143%。高产田达10425kg/hm’。2特征特性在辽宁省生育期为157天左右,属于中晚熟品种。秧苗健壮…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超高产水稻的概念什么叫水稻超高产育种 ,迄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严格的定义 ,因此各家各派提出的产量指标并不相同。1980年日本制定的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 ,要求在 15a内育成比原有品种增产 5 0 %的超高产品种 ,即到 1995年要在每公顷原产 5 .0 0~ 6.5 0t糙米的基础上提高到 7.5 0~ 9.75t(折合稻谷约 9.38~ 12 .19t) 〔1,2〕。1989年国际水稻研究所提出培育“超级稻” ,后又改称“新株型”育种计划〔3〕,目标是到 2 0 0 5年育成单产潜力比现有纯系品种高 2 0 %~ 2 5 %的超级稻 ,即生育期为 12 0d的新株型超级稻 ,其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6.
吉宏6号吉林省全禾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水稻新品种,2014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吉审稻2014019。是目前吉林省审定的首个带香气的圆粒优质水稻新品种。生育期138 d,分蘖力适中,米质符合二等食用粳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2 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333.4 kg/hm2,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2.1%。适应于吉林省中熟及中熟以上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1)合系40号: 编号滇粳50号,系云南省农科院中日课题育成,属中熟粳稻品种。1995~1996年参加云南省中北部粳稻区域试验,两年平均单产515.15kg/667m2,比对照云粳9号增产7.05%。耐冷性强,高抗稻瘟病,米质中等。适宜云南省海拔1900~2300m粳稻区种植。(2)合系41号: 编号滇粳51号,系云南省农科院粳稻育种中心育成,属中熟落粒型粳稻品种。1997~1998年同时参加云南省中部和中北部区域试验,中北部区试11个试点,两年平均单产521.74kg/667m2,比对照云粳9号增产14.95%。全生育期165~180天。适宜云南省海拔1400~2000m地区种植。(3)合系42号: 编号…  相似文献   

8.
李彻 《中国稻米》1995,(6):22-22
80年代中期以来,吉林省水稻生产以日本品种为主体的格局,由于该省育成品种长白9号的迅速推广而被打破。1994年,长白9号在吉林全省种植面积达209.55万亩,占全省水田面积的1/4.占其适应面积的70%以上,居全省栽培品种第一位。这使吉林省近十年来水稻生产以日本品种“秋光”、“早锦”、  相似文献   

9.
《江西棉花》1997,(6):40-40
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培育的优良品种“泗棉3号”,1993、1994年分别通过江苏省与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并被定为全国长江流域及苏、皖、赣等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对照品种,最近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1996年已是进入省级(1990)以上试验的第七年,在全国长江流域区试中,皮棉产量仍居各参试品种之首,比其它7个参试品种平均增产9.56%。“泗棉3号”1989年育成以来在各级各类试验中比其它常规棉及抗病棉高产品种均表现有较大的增产优势。1992年江苏省生产试验,比高产品种“泗棉2号”增9.68%;比抗病棉高产品种“盐棉48”增产18.53%c1…  相似文献   

10.
“中油821” 油菜品种是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育成的。我区1986年开始引进试种,1988年秋播面积已达近1万亩,约占全区油菜面积的70%。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证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等优点,一般大田亩产150公斤左右,比宁油7号增产15%以上。为进一步发挥“中油821”的增产潜力,1988年秋播,我们在狼山乡同心村、任港乡东港村和钟秀乡联合村分别设计了50~100亩的丰产试验。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水稻百年育种史上,水稻育种工作者根据不同时代的需求,培育出了一系列的优良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基本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1919—1949年期间,培育出了我国第1个大面积推广品种中大帽子头,世界上第1个具有野生稻血缘品种并开创国内水稻杂交育种先河的中山1号,以及推广面积最大的改良品种南特号。1950—1979年期间,培育出了以“绿色革命”为标志的矮脚南特、珍珠矮11、广陆矮4号、桂朝2号等为代表的矮秆耐肥的高产水稻品种。1973年以袁隆平领导的全国水稻杂优利用协作组成功实现了籼型杂交水稻的三系配套,开始杂交水稻的产业化应用;此期间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1978年推广面积达到297.9万hm2。1980年以后,育成了常规稻品种浙辐802、杂交水稻品种汕优63、超级两系杂交水稻品种两优培九等。进入21世纪,育成以超级稻品种甬优系列品种、Y两优1号等为代表的高产品种,以中嘉早17为代表的优质高产多功能水稻成为我国稻区的主导品种。展望未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培育具有健康、环保等特性的优质高产多功能品种将成为水稻育种家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2.
寒地水稻花培技术研究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花培技术即水稻的花药离体培养技术,该技术主要步骤包括,接种材料的确定及低温处理;花药接种及去分化培养;再分化培养及壮苗培养。应用寒地粳稻花培育种先后育成了16个品种,其中龙粳31为全国单年种植面积最大的粳稻品种,并获得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因此,在今后的寒地水稻育种工作中仍需将花培育种及常规育种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杂交水稻育种研究专项的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浙江省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为加强浙江省杂交水稻育种研究,1988年12月,浙江省设立水稻育种研究重大科技专项,定名为"8812"计划,组织全省水稻育种研究优势单位共同攻关。经过20年的攻关,浙江省杂交稻育种技术和方法不断创新,品种大批育成,单产水平显著提高,品质明显改善,同时,突破了连作杂交晚稻和籼粳杂交稻育种的瓶颈。目前,育成的杂交稻组合年种植面积占浙江省年推广杂交稻面积的75%以上,对推进浙江省的水稻科技创新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简要地阐述该项目实施以来取得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14.
爱红1号系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水稻常规育种室用IR30作母本,红4lO作父本进行杂交,经六代连续选育于1982年育成的新品种。我场于1983年晚引进试种2厘地,比对照种晚籼22增产8.7%;1984年、1985年参加福州市晚稻品种联合区域试验,分别比对照种红晚52增产19.82%与27.75%(具体详见附表);同时1985年示范1.2亩,比对照种红闽l号增产7.8%;1986年晚季在鹤上乡岐阳村示范2亩地,收实谷935公斤,折合亩产467.6公斤,比红闽1号增产10.19%,日产量3.95公斤,并较抗白叶枯  相似文献   

15.
“余红1号”是湖南农学院育种室1982年育成的中熟高产晚籼新品种。1983—1984年参加品比、分别亩产529.1公斤和517.5公斤,比对照“余赤231—8”分别增产27.26%和34.87%,均达极显著水准,全生育期与“余赤231—8”相近。1986—1987年参加省区试,分别平均亩产461.9公斤和415.2公斤,均居供试品种首位。  相似文献   

16.
常熟市农科所自1984年参加苏州市科委组织的水稻育种协作攻关及江苏省“八五”、“九五”农业重大攻关项目———太湖稻区早 (中 )熟晚粳新品种选育 ,以及江苏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优质、高产、多抗粳稻新品种选育”以来 ,围绕高产、优质、早熟、抗病育种目标 ,经过18年努力 ,先后育成了“太湖粳1号”、“太湖粳2号”、“常熟黑米”、“常农粳1号”、“常农粳2号”5个水稻新品种。同时还获得了一批很有希望的苗头品系。2001年有8个品系参加全国、省、市区试、品比和联鉴 ,还有172份材料正在鉴定选拔之中 ,选育各代材…  相似文献   

17.
“79—1163”是湖南农学院作物育种教研室,用“湘矮早九号”与“温选10号”杂交,经7代选育,于1979年育成的一个迟熟早籼品种。1980年至1982年参加湖南省一年预备试验和两年区域试验,全生育期比“湘矮早九号”缩短1—3天,增产0.6—5.98%,居第一名。1983年至1984年参加南方稻区区域试验,全生育期比“广陆矮4号”长3—4天,平  相似文献   

18.
潘国君  郭俊祥 《中国稻米》2022,28(5):124-128
黑龙江是我国粳稻生产大省,总产量、商品量、商品率、商品调出量和人均生产稻谷量全国第一,这主要源自水稻新品种的不断更新换代。近年来,黑龙江省粳稻育种取得了长足发展,创建了寒地早粳稻“一早三抗”半直立穗新株型育种理论和技术体系,培育出以龙粳31为代表的一批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结束了日本品种空育131独霸我国寒地早粳稻生产10多年的历史,2020年以龙粳31为代表的“寒地早粳稻优质高产多抗龙粳新品种”被评为国家“十三五”十大农业科技标志性成果,标志着我国寒地早粳稻育种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在产量、抗性、适应性、应用面积等均超过国内外同类稻区的著名品种,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本文针对黑龙江粳稻育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红麻种质资源创新是育成突破性品种的物质基础,本研究采用外源DNA直接导入、辐射诱变和轮回选择等技术,在我国首次创新两份茎杆光滑无刺稀有红麻重要种质901和902,并转育成高产、中偏迟熟无刺红麻新品种金山无刺。采用双列选择交配和穿梭育种法于1992年育成比照青皮3号增产15%以上,高产高纤维支数的红麻新品种福红7号,1995年育成比对照粤74-3增产15%左右,丰产性好、稳定性高、适应性广的红麻新品种951和952。  相似文献   

20.
红麻种质资源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红麻种质资源创新是育成突破性品种的物质基础,本研究采用外源DNA直接导入,辐射诱导和轮回选择等技术,在我国首次创新两份茎杆光滑无刺稀有红麻重要种质901和902,并转育成高产,中偏迟我刺红麻新品种金山无刺。采用双列选择交配和穿梭育种法于1992年育成比照青皮3号增产15%以上,高产高纤维支数的红麻新品种福红7号,1995年育成比对照粤74-3增产15%左右,丰产性好,稳定性高,适应性广的红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