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中国牧业通讯》2007,(11):32-32
本刊讯:针对当前猪肉价格波动的情况,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猪肉价格的快速上涨,主要是由于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影响、  相似文献   

2.
信息集锦     
<正>农业部预计猪肉价格将维持目前水平农业部预计猪肉价格将维持目前水平,不会出现过度波动,市场供应充足。2010年猪价预计不会出现过度波动,生猪价格总水平在13元/千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在岁末年初的时候,养猪界朋友们都在讨论2009年养猪行情,农业部畜牧业司王智才预测:明年猪肉价仍可能大幅波动(来源:农业部网站,发布时间:2008-09-15).国家发改委一位负责人也预测2009年第二季度后猪价变动将很大,"这位负责人说,近期,受生产周期性波动影响,生猪生产恢复较快,生猪、能繁母猪存栏量显著增加,部分主产省生猪价格已出现明显下跌的苗头,养殖效益下滑较多.预计二季度以后生猪供给会进一步增加,价格可能再次大幅度下跌(来源:政府网站,发布时间:2009-02-03).本刊邀请了中国种猪信息网负责人孙德林副教授解答读者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岁末年初的时候,养猪界朋友们都在讨论2009年养猪行情,农业部畜牧业司王智才预测:明年猪肉价仍可能大幅波动(来源:农业部网站,发布时间:2008-09-15)。国家发改委一位负责人也预测2009年第二季度后猪价变动将很大,“这位负责人说,近期,受生产周期性波动影响,生猪生产恢复较快,生猪、能繁母猪存栏量显著增加,部分主产省生猪价格已出现明显下跌的苗头,养殖效益下滑较多。预计二季度以后生猪供给会进一步增加,价格可能再次大幅度下跌(来源:政府网站,发布时间:2009-02-03)。本刊邀请了中国种猪信息网负责人孙德林副教授解答读者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猪生产快速增长,但受生猪繁育、猪肉供需、疫病频发和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生猪生产一直呈现增长型波动状态,价格大起大落,严重地影响了生猪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总体上说,从1985年生猪价格放开以后,生猪价格大致经历了5次剧烈波动。  相似文献   

6.
为稳定生猪市场,帮助养殖户合理安排生猪生产,降低生猪养殖风险,笔者对青岛某市2019年1~10月的生猪屠宰出栏量和活猪、猪肉、鸡蛋价格波动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然后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探究生猪屠宰出栏量对活猪、猪肉、鸡蛋价格的影响。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活猪和猪肉价格波动除受国家调控政策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外,还与生猪屠宰出栏量密切相关;作为猪肉重要替代品,鸡蛋价格的波动并非由活猪和猪肉价格的上涨引起,而是与其自身的供需及鸡蛋产量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7.
《饲料广角》2009,(3):10-10
2月1日消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1日表示.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有利于保护养殖户的积极性.防止生猪生产和猪肉价格再度陷入大起大落与暴涨暴跌的周期性波动.也有利于保障市场稳定供应。  相似文献   

8.
当前养猪生产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生猪和猪肉价格波动频繁,养殖业将如何发展,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规模饲养是今后养猪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据农业部统计,2008年我国生猪规模养殖比例仅达50%,而世界上生猪养殖发达国家的规模养殖比例高达80%,这些国家很少出现生猪价格暴涨暴跌的现象,因为规模养殖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要强,而且对市场投入会有一个基本的定位。而散养户没有预见性,通常习惯按照当前市场行情来按排自己的生产,没有能力预测未来的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9.
《中国猪业》2009,4(2):27-29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2月1日表示,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有利于保护养殖户的积极性,防止生猪生产和猪肉价格再度陷入大起大落与暴涨暴跌的周期性波动,也有利于保障市场稳定供应。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就《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以下简称《预案》)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10.
针对今年以来蔬菜、猪肉等部分鲜活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农业部将通过扩大生产信息监测覆盖面、组织专家现场指导等措施,促进明年农产品价格稳定。在很多官员和专家看来,今年国内经济通胀压力大、CPI畸高,主要是猪肉价格高涨惹的祸。2012年,农业部将着力调整完善生猪调控预案,以期增强政府方面对猪肉价格调控的主动性。2009年年初,国家发  相似文献   

11.
2003年北京市生猪、猪肉、仔猪市场价格受“非典”疫情及全国粮食、饲料等农产品价格上扬影响和消费的推动出现全面上涨,同比均高于上年。展望2004年,本市生猪生产仍将稳定发展,生猪、猪肉、仔猪价格受宏观经济形势及全国粮食生产和价格波动的影响将走出基本平稳波动的态势,总体水平将高于上年或略有波动。  相似文献   

12.
一、 前言   自1985年开始,生猪生产取消了计划体制下的派购政策,纳入自由交易的市场经济轨道,十几年中养猪业在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伴随的猪价波动现象,长期困扰着业内人士,由于猪肉为我国人民主要的动物性食品,占人们消费动物食品的70%,其价格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同时每次价格波动都给养殖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这一现象成为政府、养殖者和人民群众共同关注的焦点。研究猪价波动,探讨波动起因和波动规律,对于稳定猪肉市场、指导养猪生产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 猪肉价格变动与生猪生产的相关性及规律   1、 猪肉价格变动特点   (1) 猪肉价格变动呈波浪型。   (2) 猪肉价格在我国传统节日如“国庆节”、“中秋节”、“春节”期间偏高。   (3) 猪肉价格涨中有跌、跌中有涨。   2、 养猪户对猪肉价格变动的反应   猪肉价格时起时落,这是动态的经济活动和国内外市场调节的必然结果。猪肉价格变动拉动生产者作出反应。猪肉价格升高,生猪售价升高,猪粮比价加大,养猪利润增加,生产者养猪积极性增加,及时补栏增多,带动仔猪价格上涨,促使母猪饲养量增加;猪肉价格降低,生猪售价降低,猪粮比价减小,养猪利润减小或亏损,生产者养猪积极性下降,不愿补栏,造成仔猪价格下跌,导致母猪饲养量下降。  相似文献   

13.
<正>由于猪肉价格持续下跌,猪粮比价已连续4周低于6:1的盈亏平衡点,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等六部委前正按照新的《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组织开展冻猪肉收储工作,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  相似文献   

14.
1当前猪产品市场价格走势 我国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同比上涨,猪肉价格涨幅低于生猪价格涨幅;猪肉批发市场价格环比上涨。根据农业部畜牧业司定点调查月报资料分析,2007年1-5月份我国生猪收购价格同比上涨40.52%。其中,1月份生猪收购价格为每千克9.55元(下同),达到2006年5月份以来的近期最高点,2月份价格开始回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当代畜牧》2012,(8):14
<正>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8月7日介绍,为稳定生猪市场价格,防止生猪生产的大起大落,国家决定进一步加大生猪市场调控力度,启动新一轮冻猪肉收储工作。发展改革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受生猪产能依然偏高、当前正处于消费淡季等因素影响,近期生猪价格再次出现回落迹象。按照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的规定,国家决定进一步加大生猪市场调控力度,启动新一轮冻猪肉收储工作。这位负责人说,从当前情况看,我国生猪产能持续偏高,价格可能继续低位运行一段时间。"建议广大养殖户全面研判市场形势,积极配合国家市场  相似文献   

16.
眼下相对而言,吃猪肉比吃蔬菜还要"实惠",这是当前全国许多地区老百姓对猪肉价格下跌最直观的反应。2012年生猪价格并未像很多人年初预测的那样,随着5月的到来而进入上升通道,统计监测的数据显示,生猪和猪肉价格仍在"探底"。一些地区的养殖户开始出售能繁母猪,很可能为后市生猪价格波动又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17.
<正>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近日预测,近期部分主产省生猪价格已出现明显下跌的苗头,预计二季度以后生猪供给会进一步增加,价格可能再次大幅度下跌。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受生产周期性波动影响,生猪生产恢复较快,生猪、能繁母猪存栏量显  相似文献   

18.
吴瀚 《中国猪业》2023,18(1):30
自2021年1月8日我国生猪期货上市以来,生猪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被业内高度关注,生猪期货价格对猪肉现货价格的指导与价格平抑作用效果备受关注。基于猪肉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选择了猪的饲料价格、屠宰加工成本、牛肉价格(猪肉替代品)、生猪期货价格和猪肉价格作为变量,创建VAR模型,使用了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的周平均数据,采用协整检验、Granger检验和脉冲分析等方法研究生猪期货对我国猪肉价格短期波动的规律。结果显示,饲料价格的波动和生猪期货价格的波动是引起猪肉价格短期波动的主要因素。由此提出维持饲料价格稳定、完善生猪期货市场制度、引导生猪养殖企业运用生猪期货套期保值进行风险避险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眼下,相对而言吃猪肉比吃蔬菜还要"实惠",这是当前全国许多地区老百姓对猪肉价格下跌最直观的反应。2012年生猪价格并未像很多人在年初预测的那样,随着5月的到来而进入上升通道,统计监测的数据显示,生猪和猪肉价格仍在"探底"。一些地区养殖户开始出售能繁母猪,很可能为后市生猪价格波动又埋下伏笔。1国内生猪市场情况1.1猪价"跌跌不休",肉价并未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0.
杨林  何高飞 《中国猪业》2023,18(1):25-29
近年来,在“非洲猪瘟”与“环境规制”的双重影响下,中国生猪价格大幅度波动,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同时,“猪周期”供需错配导致生猪价格剧烈波动。生猪产业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且我国的猪肉消费量和产能占据世界“半壁江山”,但国内生猪养殖以分散养殖为主,生产条件较差,使得生猪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与定价权严重缺位。为了推进生猪养殖的规模化、市场化,提升产业集中度、抵御价格风险、平抑生猪价格波动、享有国际生猪定价话语权,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以期货为基础对生猪价格风险治理协同效应进行研究,从而达到现货市场风险转移的目的,实现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猪肉有效供给,跳出“猪周期”的怪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