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省力化养蚕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收蚁省力化1.1提高一日孵化率,实现一批收蚁除在催青期调节好发育起点胚子、严格执行催青标准、见点后黑暗保护使胚子发育齐一外,还要注意领种和补催青工作。蚕种进室后随即摊种并黑暗  相似文献   

2.
<正>1 原蚕收蚁首先抓好蚁量落实,做到叶蚕平衡,防止余叶或缺叶现象的发生.经种场催青室催青后的蚕种,一般在转青较齐稍有苗蚁时开始发种运往各原蚕点,并做好补催青工作.对连纸收蚁的平附种,丝棉纸由种场催青室在进暗室前统一称量包种,按各户计划蚁量进行配发,零头部分由场催青室在蚕种黑暗保护前抽出整盒,把散卵进行黑种分配,同时标明蚕户姓名和数量,到原蚕区后连同整盒一起发给蚕农.  相似文献   

3.
<正>收蚁的方法与技巧提高一日孵化率,实现一批收蚁。除在催青期调节好发育起点胚子、严格执行催青胚标准、见点后黑暗保护使胚子发育齐以外,还要注意领种和补催青工作。蚕种进室后随即摊种并黑暗保护在温度24℃、干湿差1.5℃~2℃环境中,进室的第2天上半夜开始升温到25.5℃,第3天早晨感光收蚁。倒卵面积按33厘米×50厘米分布均匀,以减少定座、均座的工作量。精选小蚕用叶。收蚁和1龄第1天用叶选用适熟偏嫩桑叶,促使发育齐全。  相似文献   

4.
<正>为提高养蚕生产的经济效益,改革传统的养蚕方法,我们从试点到扩面,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配套推广了省力化养蚕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其主要内容介绍于后。 一、收蚁省力化 收蚁省力化的关键是提高一日孵化率,做到一批收蚁。为此,除了要做好催青期间的胚子发育调节外,要重视领种和补催青工作,注意蚕种到室后的黑暗保护、温湿度调节,以提高一日孵化率;同时,倒卵面积要适当,以减少定座、匀座的工作量;收蚁用叶和1龄第1天的用叶要适熟偏嫩,以促使小蚕发育齐一。  相似文献   

5.
专用补催青箱以其具有黑暗效果好、加温补湿均匀、透气性好三大优点,从而能使蚕种的孵化率达到预期值,避免因蚕种的外部环境不合理而造成的孵化率偏低等现象的发生。 2000年在春季蚕种补催青工作中,我们改变了往年用蚕匾黑暗处理的方法,换用专用补催青箱黑暗处理,收到预期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专用补催青箱的做法先用12根硬质方形木条搭好基本框架,再在除顶面以外的其他五面横向分别加固一根木条,加固木条的高度以箱高的1/2为宜,然后用胶合板将五面封严,顶面开启,每面打孔6~12个。 2 专用补催青箱的大小选择依放种量多少和收蚁袋类型而定。一般盛放100张蚕种需长1m,高、宽各0.8m的木箱一个。内挂两层,每层可挂2~3排,袋间距0.5~1cm为宜。 3 黑暗处理方法在箱内拉4~6根细铁丝,一端固定,另一端暂不固定,箱底铺上浸湿的黑布补湿遮光,其他五面也要用黑布遮严,在正常的温度下保护。 4 应用效果 应用此专用补催青箱对沂水蚕种场1999年秋制4批春蕾镇珠进行了补催青,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经对三个试验村的调查,平均孵化率在99%以上。 用专用补催青箱黑暗处理蚕种,可比其他方法提高孵化率2~3个百分点,是当前农村共育室可行的一项提高蚕茧张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蚕种的补催青收蚁,通常采用纸包收蚁和网收法。传统方法摊种麻烦,费工、且不易将种粒粒摊平,稍有不慎还会将蚕种泼撒掉。蚕卵孵化后,蚁蚕容易四处逸散,采用画黑框效果不理想,用防僵粉堆圈又费工。使用收蚁袋进行补催青收蚁,既安全、快速,又能将蚕种能粒粒摊平,方法简单,可减少收蚁操作过程中对蚁蚕蚕体的伤害和损失1%以上。有利于补催青,可提高一日孵化率2个百分点,提高小蚕共育的工效60%,为小蚕规模化共育开辟了新路,张种可提高单产2kg。我镇从1998年开始推广应用收蚁袋,10年共推广了50万个,在全县起到了试验示范作用,全县现已普及使用收蚁袋达发种的60%以上。得到了广大蚕农的好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7.
1家蚕补催青的含义和重要性 家蚕补催青是指经过催青技术处理后的转青卵分发到各地蚕农后,至孵化收蚁前,仍按一定的温湿度条件进行合理保护的过程.这一阶段的保护工作将关系到蚕种一日孵化率的高低,以及蚁蚕体质强健和蚕儿发育的整齐度.  相似文献   

8.
<正> 采用散卵收蚁盒收蚁,便于蚕种的补催青,使蚁蚕发育齐一,不伤蚁体,节省收蚁用工。且收蚁盒可进行浸渍消毒,是收蚁方法的一种改革。散卵收蚁盒是在长33厘米,宽26厘米的光滑平面木板四周钉上高1.5厘米。宽1厘米的木条和一长宽各比盒边略小的内框组成。具体使用方法是:蚕种由催青室领回后,在盒底铺一黑纸或红纸,然后倒入蚕种(每盒可倒一张蚕种),平摊均  相似文献   

9.
张大勇 《四川蚕业》2002,30(3):29-30
<正> 蚕种补催青和收蚁是养蚕生产的第一个环节,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补催青搞得好不好,影响到收蚁是否整齐及广大农户在饲养过程中的技术操作与生产管理。 在90年代初期及以前,我省大部分地区蚕种补催青和收蚁是在各蚕农家依靠自然条件进行的,没有专门的补催青设备,无法调节好补催青的环境条件,因此很难达到标  相似文献   

10.
黄美红 《蚕桑通报》2002,33(2):24-26
孵化率是检验蚕种催青好坏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在大面积推广小蚕一日二回育技术后 ,蚕农对孵化率的要求更高 ,希望发种不带苗蚁 ,隔日收蚁一日孵化率要求达95 %以上 ,远远高于全国和省定的实用孵化率标准。而蚕种孵化率的高低牵涉到制种、冷藏、浸酸、催青、补催青等诸环节 ,催青则是最后环节。近几年来 ,我市经过不断摸索、总结 ,规范操作 ,催青质量稳定 ,收蚁孵化率基本达到了蚕农的要求。据1999~2001年954批1524703张蚕种跟踪调查 ,农村收蚁一日孵化率达96.92 %以上 ,催青室留样蚕种收蚁一日孵化率达98.68…  相似文献   

11.
家蚕一代杂交种经过催青技术处理后的转青卵分发到各地以后,在共育室内到孵化收蚁前这一阶段,仍按一定标准的温湿度等条件进行合理保护的过程称为补催青。这一阶段的保护工作做得如何,将直接关系到蚕种一日孵化率和蚁蚕体质强健性,以及今后发育整齐度。  相似文献   

12.
生产上散卵蚕种收蚁方法多种多样,有布收法、网收法、卵收法等.这些方法各有利弊,不足之处主要是蚁蚕遗失多、损伤大,而且效率也不高.收蚁方法妥当与否,会影响蚕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笔者从2016年正秋蚕开始进行散卵蚕种收蚁方法探索,在2017年夏蚕开始采用白纸袋收蚁法,即将散卵蚕种称量装入白纸袋内进行补催青至感光收蚁.目前,这...  相似文献   

13.
沈汉初 《蚕桑通报》1995,26(4):48-49
做好一代杂交蚕种催青工作的体会湖州催青室沈汉初蚕种催青直接关系到孵化率的高低和蚕体的强健度,是蚕茧丰收的基础和重要关键。目前农村分户养蚕,补催青条件差,蚕种分得散,蚕种催育必须既要照顾到蚕农分卵方便,又要考虑到一日孵化率高,达到适时发种,准时收蚁,一...  相似文献   

14.
张月鹏 《中国蚕业》2003,24(4):73-73
最近两年本场安排了晚秋丝茧育生产,其散卵普通种的催青方法与原种相同,为了达到一日收蚁足量而适当提高了催青积温。收蚁当日凌晨散卵从黑暗室取出发种时,已有部分孵化的苗蚁,然后从散卵盒中倒出散卵及苗蚁一起感光,收蚁时发现有逆出蚁发生,且两年晚秋都有发生。而平附原种在类似的情况下,从未明显发生过逆出蚁。这种逆出蚁(俗称戴帽子蚕)外观上看,蚁蚕腹部和尾部在卵壳外,而头胸部在卵壳内,顶着卵壳无法脱落,因无法食桑而死亡。为此,笔者对逆出蚁的发生进行初步试验性调查。  相似文献   

15.
共育大户顾维才18年来每年都进行春、秋2季小蚕共育,每期共育220多张,经他共育的7200多张蚕种的小蚕,分发给蚕农饲养后期期高产,得到了广大蚕农的信任,成为全县闻名的共育大户。他的共育经验是高标准建设共育室和配套共育设施,在共育中加强消毒防病、做好补催青工作、控制好共育室的温湿度、使用收蚁袋收蚁、精选良叶坚持试喂蚕、稀放饱食做好眠起处理等关键技术措施精心饲养小蚕;同时,为确保小蚕共育质量,建立了小蚕共育成品蚕的标准、安全防范、跟踪服务等共育室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6.
蚕种补催青是蚕农收蚁前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得好能有效地提高蚕种一日孵化率,从而开局良好,为后期的饲养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重点介绍蚕种补催青常见问题和技术,以增强蚕种补催青意识。  相似文献   

17.
补催青一般是县(市)蚕桑科技业务部门统一进行蚕种催青处理后,把蚕种在孵化前一天(转青期)分发到各小蚕共育户,各小蚕饲养农户再按照标准的四大环境要素要求继续进行孵化前处理的过程。蚕种补催青是小蚕孵化的前奏,是收蚁工作开始的前提,也是养好小蚕的基础工作。做好蚕种的补催青工作,是确保孵化齐一,数量充足,促使小蚕体质强健的一项关键性技术。  相似文献   

18.
<正> 采用散卵收蚁框收蚁,便于蚕种领回后的黑暗抑制,蚁蚕孵化齐一,不伤蚁体,节省收蚁用工。是对收蚁方法的一个改革。制作收蚁框的材料可用细木条,也可以用硬塑料代替,分内框与外框。外框用来摊放蚕种,是用宽1厘米、高1.5厘米的木条制成,长33厘米(1尺)、宽26厘米(0.8尺),框面积0.086米~2(约0.8平方尺),底用塑料编织布或黑布蒙紧。内框不用蒙底,用来压紧纸、网,长、宽比外框短2.5厘米(外径)。使用方法:蚕种由催青室领回后,先在  相似文献   

19.
1、要使蚕儿孵化齐一.具体方法是蚕农将蚕种领回后到孵化时要进行合理的保护即补催青,温度25℃~27℃,相对湿度85%~90%,蚕卵继续用黑布遮光,次日早上5:00钟开灯感光,8:00点左右收蚁,如果蚁蚕孵化不齐,应分批收蚁.收蚁要做好整座匀座工作.2、给桑质、量均匀.采摘桑叶要求成熟适度,老嫩均匀,营养丰富.特别是小蚕期桑叶要求叶色、叶位基本一致.每次给桑时,每匾给桑量尽量一致,给桑前要匀蚕座,使蚕几分布均匀,喂叶均匀.  相似文献   

20.
陈大志 《蚕桑通报》2009,40(3):54-55
补催青一般是县(市)蚕桑科技业务部门统一进行蚕种催青至转青后,及时将蚕种分发给各小蚕共育户或小蚕饲养农户,再由农户按蚕种对温湿度、空气的、光线等气象要素的生理要求,以及生产上的要求.继续进行孵化前处理的过程。蚕种补催青关系到小蚕孵化能否齐一,孵化率是否高,蚁体是否健壮,收蚁工作能否顺利进行.这也是养好小蚕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