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立同时测定秦艽和元胡中的龙胆苦苷和延胡索乙素含量的RP—HPLC分析方法。以RP-C18色谱柱为固定相,流动相为甲醇+冰醋酸缓冲液(30+70),等度10min,3min梯度变成68+32,冰醋酸缓冲液的pH值为5.11,流速为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30nm、270nm。龙胆苦苷和延胡索乙素的标准曲线范围分别是4.495~449.5μg/L、4.935~493.5μg/L(r=0.9998,0.9998,n=7);检测限分别是0.2245μg/L、0.0987μg/L;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92%~105.92%、97.09%~103.66%,RSD〈3.1%。该方法测定龙胆苦苷和延胡索乙素的含量稳定可靠、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湖北延胡索中的金属元素含量.[方法]采用浓硝酸-双氧水处理样品,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湖北延胡索药材中锂、铍、镁、钛、锰、镍、铬、镉、锌、锡、钠、铝、铜、锶、钡、铅等16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延胡索药材中含有丰富的金属元素,试验为探讨延胡索金属元素含量与药理关系提供了有用的数据,各元素的回收率为97.9% ~ 101.9%.[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准确,是延胡索药材中金属元素测定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延胡索又名元胡、延胡,属罂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延胡索是常用中药,是浙江八大药材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其味辛、苦,性温,有行气活血、散瘀止痛的功效。用于心腹腰膝痛、跌打损伤、瘀血作痛、月经不调、冠心病等症。延胡索10月份水稻收后播种,翌年的5月收获,既能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又不误粮食生产,已被越来越多的农民看好。  相似文献   

4.
东北延胡索(Corydalis arabigua Cham.et Schlecht.)为罂粟科植物东北延胡索的块茎,又称土元胡,扁球形,球形或长球形块茎,直径0.5~1.5cm。其表面黄色或黄棕色,皱纹不明显,有茎痕位于上端微凹处,不定根痕见于底部;除去外皮者深棕色,表面光滑,质较硬,断面白色或黄白色,味苦;  相似文献   

5.
《农村实用技术》2008,(11):31-32
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的干燥块茎,又名元胡、延胡、玄胡索,以干燥块茎入药,具行气活血、利气止痛、散瘀止痛之功能。《雷公炮炙论》载有“心痛欲死,速觅延胡索”。《本草纲目》记载:“玄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  相似文献   

6.
浙元胡3414试验表明,不同施肥水平对延胡索(元胡)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N 和P2O5对延胡索乙素的含量影响较大。从延胡索(元胡)产量、延胡索乙素含量、制干率等各项主要指标综合研究优化,最佳效益施肥量为:N-P2O5-K2O: 14.77-9.22-15.81(kg/亩),最佳效益产量为619.2㎏∕亩。  相似文献   

7.
采用盆栽试验,分析毛竹林(根系、新鲜枝叶、凋落物、0~20 cm土壤)各浸提液在0、0.005、0.01、0.02、0.1 g/mL不同浓度处理下,对延胡索的生长指标、叶绿素和光合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浸提液对延胡索的株高、鲜质量、干质量和叶绿素含量均呈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现象,化感作用敏感指数(RI)值与其变化一致,但各处理组的株高与对照组比均无显著变化;4种浸提液对延胡索净光合速率(P_n)的影响总体上是随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延胡索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均随浓度的升高而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表观量子效率随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延胡索对4种浸提液化感综合抑制作用的敏感程度不同,由大到小依次为凋落物、新鲜枝叶、0~20 cm土壤和根系。毛竹林下各浸提液对延胡索的生长指标及光合特性基本表现为低促高抑的现象,均在0.1 g/mL浓度抑制作用明显,其中凋落物浸提液的抑制作用最大。因此,发展毛竹林下立体经营延胡索时应注意毛竹凋落物的清理。  相似文献   

8.
对盆栽延胡索进行不同水分条件的试验,为陕南延胡索规范化种植的合理灌溉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测量其不同条件下的蒸腾耗水量、经济产量、水分利用率等指标,研究了延胡索在生育各时期中的耗水特征以及水分条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延胡索的耗水量在全生育期内有两个高峰期,分别为12月和3~4月;水分对其产量的影响很大,始终维持55%(中度干旱胁迫)<前期55%而后期75%<始终维持75%(适宜);水分利用率始终维持55%(1.37)<前期55%而后期75%(0.48)<始终维持75%(0.31).延胡索是喜水植物,水分不足会抑制延胡索地上部分生长,减少地下部分物质积累量.在大田规范化生产时,保持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左右为宜,特别是在两个耗水高峰期供应充足适宜的水分,可以防止延胡索受旱而减产.  相似文献   

9.
以延胡索药材中5种生物碱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分析水煮、水蒸、醋煮和盐煮4种初加工方法的效果。采用甲醇加热回流法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含量。以乙腈-0.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按22∶78的比例进行等度洗脱,流速1.0 mL/min,色谱柱(Inertsil ODS-3)温度30℃,检测波长为283 nm。结果表明,原阿片碱、延胡索乙素、掌叶防己碱、小檗碱、脱氢紫堇碱5种生物碱线性范围分别为1.568~78.400、3.444~172.200、0.720~36.000、0.780~39.000、2.632~131.600μg/mL(r≥0.999 3);平均回收率(n=6)为94.89%、97.13%、102.39%、98.06%、100.23%,相对标准偏差≤2.10%;4种延胡索加工方法中有效成分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水蒸>水煮>醋煮>盐煮,其中以蒸制5 min最佳。该方法简单、准确性高,可为延胡索产地初加工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延胡索(别名元胡、玄胡)为罂粟科多年生草本药材,是浙江八大药材之一,栽培历史悠久。以块茎入药,味辛、苦,性温。有行气活血、散瘀止痛的功效。一般用于心腹腰膝诸痛、跌打损伤、瘀血作痛、月经不调、冠心病等症。近年我县通过招商从浙江引进延胡索种植,采取“公司 农户”的形式进行发展,由公司提供种子和技术并回收成品,农户分户管理。发展面积已达40公顷。从这几年的种植情况来看,延胡索生长前期相当正常,但在离收获前1个月左右(即3月份),由于我省雨水较多.病害多且极难控制.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主要原因是农户对延胡索的病害发生情况还不甚了解.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现介绍其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以延胡索药材中五种生物碱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分析水煮、水蒸、醋煮和盐煮四种初加工方法的效果。采用甲醇加热回流法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含量。以乙腈-0.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按22:78的比例进行等度洗脱,流速1.0mL/min;色谱柱(Inertsil ODS-3)温度:30℃;检测波长为283nm。结果显示,原阿片碱、延胡索乙素、掌叶防己碱、小檗碱、脱氢紫堇碱5种生物碱线性范围分别为1.568~78.4、3.444~172.2、0.72~36.0、0.78~39.0、2.632~131.6 μg/mL(r≥0.9993);平均回收率(n=6)为99.26%、98.85%、102.39%、98.06%、100.23%,RSD≤2.10%;四种延胡索加工方法中有效成分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水蒸>水煮>醋煮>盐煮,其中以蒸制5min最佳。该方法简单、准确性高,可为延胡索产地初加工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延胡索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玉秋 《现代农业》2006,(12):42-42
延胡索为罂粟科紫堇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元胡、延胡、玄胡索,药用部分是地下块茎,具有活血祛淤、理气止痛等功能,为著名的浙八味之一。现代医学研究,延胡索含多种生物碱,以异喹琳衍生物为主(约百分之一左右),其中延胡索乙素、延胡索丑素二者为延胡索中的止痛和镇静作用较强的  相似文献   

13.
延胡索为我国的大宗常用中药之一,市场需求量很大,而延胡索产地加工技术是保证药材质量的重要环节。文章对延胡索的产地初加工方法、再加工方法以及在加工过程中有可能影响其药材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为寻求最优的延胡索加工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延胡索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调研,对延胡索名称、基原、功效、道地产区及混伪品进行考证,得知其名称大致经历从“延胡”“延胡索”“滴金卵”“玄胡索”到“元胡”的过程,最后正名为“延胡索(元胡)”;延胡索基原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的干燥块茎;延胡索功效始载于《雷公炮炙论》,记载有止痛的功效,经历代本草补充修正,现认为其具有活血、行气、止痛等功效,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等病症;延胡索道地产区自五代起为今辽宁、内蒙古、河北三省交界处,明朝产地逐渐转移至江苏等地,清朝开始延胡索的种植从江苏西南部的茅山地区扩展到浙江杭州一带,现以浙江东阳、浙江磐安等地的延胡索为最佳;延胡索主要混伪品有半夏、零余子、夏天无等。该研究为延胡索正本清源,为其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不同产地延胡索药材中8种生物碱(原阿片碱、盐酸巴马汀、脱氢紫堇碱、海罂粟碱、四氢小檗碱、盐酸小檗碱、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的含量,分析8种生物碱含量与不同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延胡索种植基地的选择提供指导。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延胡索中的8种生物碱含量,从中国气象数据网申请获取样品产地的气候信息,利用SPSS 22.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低气温、低降水量、短日照时间及高海拔环境更适宜延胡索药材中生物碱的合成与积累。表明:陕西地区的气候环境更适宜延胡索药材生长,有利于生物碱成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16.
尹平孙 《农技服务》2006,(10):18-18
元胡又名玄胡、延胡索,为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以块茎入药,是常用药材之一。现将其秋季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延胡索是我国常用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在诸多本草著作中均有记载,具有活血、利气、止痛等功效。近年来,因其广泛的药理作用,使用量逐年增大,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延胡索的繁育技术、栽培管理、炮制以及药理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以期为延胡索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延胡索种茎分级与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关系,通过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确定延胡索种茎的分级指标,利用K-均值聚类分析将32份延胡索材料分为3级。以各等级种茎为处理连续2年进行田间对比试验,于生长期测定延胡索植株的生长指标、光合效率及产量参数,收获后室内测定延胡索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确定净度和最大直径为延胡索种茎的分级指标,初步确立了延胡索种茎的质量分级标准。结果表明:其中Ⅰ级延胡索种茎,净度≥98%,直径≥1.85cm;Ⅱ级延胡索种茎,净度≥95%,种苗直径≥1.50cm;Ⅲ级延胡索种茎,净度≥92%,种苗直径≥1.00cm。不同等级延胡索种茎对植株生长、光合效率及产量有显著影响,均表现为:Ⅰ级Ⅱ级Ⅲ级。Ⅰ、Ⅱ级种茎对延胡索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均与Ⅲ级差异显著;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含量表现为:Ⅲ级(0.086%)Ⅱ级(0.085%)Ⅰ级(0.081%),三者差异不显著,但均高于《中国药典》(2015年版)0.05%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元胡又名延胡索,罂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30厘米,野生于山地、稀疏林地或树林边缘草丛中。块茎可入药,含13种生物碱,有活血散淤、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胃痛、腹痛、痛经、产后淤血,跌打损伤等。多生于天山西部海拔1000~1400米的浅山区,分布于巩留、新源等地。元胡品种有:土元胡、粉绿元胡、齿瓣延胡索等8个品种。  相似文献   

20.
延胡索2种炮制品煎液中的生物碱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延胡索的炮制及其饮片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酸碱滴定法和电位滴定法分别测定延胡索生品及其2种炮制品的水煎液的总生物碱含量,并时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酸碱滴定法测定的延胡索生品样品液的总生物碱含量的平均值为0.1147%;醋制延胡索的平均值为0.1913%;米泔水制延胡索的平均值为0.2409%;生品、醋制和米泔水制延胡索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24%、100.96%和101.58%,惑D分别为3.5l%、3.51%和3.53%。电位滴定法测定的延胡索生品样品液的总生物碱含量的平均值为0.1295%;醋制延胡索的平均值为0.2076%;米泔水制延胡索的平均值为0.7279%;生品、醋制和米泔水制延胡索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4.58%、96.59%和97.61%,RSD分别为1.78%、1.77%和1.74%。[结论]炮制能提高延胡索水煎液中总生物碱的含量,米泔水制优于醋制.电位滴定法更适合其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