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综述了转基因玉米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介绍了转基因玉米受体材料的选择、转基因技术及应用领域,对转基因玉米在遗传育种中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其研究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园林绿化中水生植物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水生植物的概念及分类,并对水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价值及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水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了HMW-GS与小麦烘烤品质的关系及电泳技术、免疫化学技术和分子标记技术在HMW-GS研究中的应用,综述了国内外在HMW-GS研究中应用的各种材料及优缺点,同时论述了HMW-GS研究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提出对HMW-GS进行定量分析及各HMW-GS质和量对品质的影响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上海杨浦公园中园林地被植物(以下简称地被植物)成功应用情况及部分地被植物品种、类别、习性、用途的介绍,验证了掌握植物生态习性在园林地被植物应用过程中的重要性,列举了地被植物在乔木、花灌木树坛,花境配置及草坪改建中的应用等作为上海地区公园及公共绿地中地被植物合理应用借鉴的可行性方案。文中概括了目前地被植物应用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相应解决的办法,预测了地被植物在上海应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数字水印技术的概念、原理、特点及分类等作了阐述,分析了数字水印技术的模型、主要算法、应用及攻击,最后指出了数字水印的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数据平台发展应用的时代背景和数据平台技术研究及应用的国内外现状的梳理,总结了目前数据平台存在的问题和技术瓶颈,详细介绍了布瑞克自身的优势及"一云五端"的县域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解决方案.通过对丰县农业大数据平台和商水县农业大数据平台应用的实践案例介绍,进一步明确了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在县域的应用形态及实践效果.最后通过布瑞克自身技术及应用发展的计划,展望了数据平台未来发展的技术趋势.  相似文献   

7.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辽西设施农业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原理、技术效应研究,对其应用情况及在辽西设施农业中应用前景进行探索,提出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应用推广实施方案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植物是园林景观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应用最广泛、最不可或缺的材料。地被植物是园林绿化植物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丽水城区公园地被植物种类及应用现状等方面调查的基础上,对几个主要公园地被植物资源及应用形式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丽水地被植物资源的选择和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水溶肥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水溶肥应用过程中产生的结垢、腐蚀及土壤问题及对水肥一体化的影响,并对聚天冬氨酸在增强化学肥料的螯合分散性、减缓肥料对管路的腐蚀、增产提质及其环保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认为聚天冬氨酸在水溶肥的应用方面机遇与问题共存。指出了聚天冬氨酸在水溶肥中可能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南京中山陵园蜡梅资源调查,介绍了中山陵园丰富的蜡梅品种资源及应用,重点叙述了新选育品种的优良特性.通过市场调查,分析了蜡梅目前应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促进蜡梅应用开发主要措施及途径.  相似文献   

11.
王川  施六林  宣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211-1212
在介绍低碳农业的特点及其与国内秸秆机械还田技术的应用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秸秆还田技术的意义,探讨了安徽地区秸秆机械还田的应用模式。通过秸秆还田技术,减少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实现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促进低碳农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秸秆机械化还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介绍了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秸秆还田集成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作物秸秆还田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6,自引:1,他引:45  
阐述了秸秆还田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秸秆还田的现状,通过对我国农作物秸秆还田现有的几种主要方式的分析,指出我国农作物秸秆还田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农作物秸秆还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农田中施用腐秆剂能否有效地促进秸秆腐解和养分释放,进而提高作物产量一直存在争议。在全国尺度上,整合分析腐秆剂田间施用的秸秆促腐和作物增产效果,探明不同气候和土壤状况、秸秆特征以及还田条件下腐秆剂施用对还田秸秆降解和作物产量的影响,为科学合理地使用腐秆剂提供指导。【方法】 本研究利用整合分析的方法(meta-analysis),系统分析了2001—2019年公开发表的腐秆剂田间应用相关研究论文(共89篇,含腐秆剂促腐秸秆数据63条、腐秆剂提高作物产量数据207条),探讨了气候类型、还田条件、秸秆种类、还田初始碳氮比(C/N)、土壤pH和土壤有机质(SOM)含量等6方面因素对腐秆剂促腐和增产作用的影响。【结果】 研究发现,与不施腐秆剂相比,施用腐秆剂总体上可有效促进还田秸秆的降解,但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区,秸秆还田初始C/N≤15以及土壤为中性时,腐秆剂的促腐效应却不显著,效应值的范围分别为-0.010-0.716、-0.302-0.568和-1.01-0.475;还田条件、秸秆种类和SOM含量会显著影响腐秆剂的促腐作用强度。类似地,腐秆剂的田间施用对作物产量的作用总体也表现为显著提升,但在土壤为中性时腐秆剂的增产作用并不稳定,其效应值范围为-0.284—0.751;除了还田环境、SOM含量外,其余4方面因素均会显著改变腐秆剂的增产幅度。此外,线性拟合结果显示秸秆促腐率与作物增产率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R2=0.307,P<0.0001)。【结论】 施用腐秆剂可有效促进秸秆腐解和增加作物产量,且在温带季风性气候条件下,将玉米秸秆于旱地条件下还田,在还田初始C/N大于30以及土壤呈酸或碱性时配施腐秆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杜高赞  高美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974-1975,1994
在介绍国内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秸秆还田技术的意义,探讨了四川盆地紫色土地秸秆还田的应用模式,对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种植业生产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宁省种植生产机械化的现状为基础,分析了制约种植业生产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辽宁省种植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以及辽宁省2000年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重点,阐述了种植生产机械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各种作业机械的发展方向和应用规模,提出了综合发展种植业机械化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稻田系统秸秆还田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还田是实施肥药减施及有机养分替代的主要技术。稻-麦轮作是浙江北部和中部稻区的主要栽培模式,稻-油和稻-稻模式则主要分布在浙江中部和南部稻区。调查表明,浙江稻区不同栽培模式的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主要有:双季稻田秸秆翻耕还田,稻-麦(油)轮作水稻秸秆覆盖还田,以及稻-麦(油)轮作水稻季的4种秸秆还田耕作方式——麦(油)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水稻直播方式、麦(油)秸秆还田浅耕水稻直播方式、麦(油)秸秆还田深耕水稻插秧方式、麦(油)秸秆还田深耕水稻直播方式。不同耕作及还田方式各有利弊,但同时存在秸秆量大、还田困难,肥料配施没有定量计算方法,病虫害加剧,土壤水分需要科学管理,农机需要合理选择与操作等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参考已有的研究技术资料,针对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提出以下对策。1)采取方式轮换措施调和不同耕作类型及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产生的不足。2)中等肥力农田以单季秸秆还田量5~6 t·hm-2、全年秸秆还田量10~12 t·hm-2比较适宜,超过的秸秆量建议通过综合利用方式加以解决。3)肥料配施采取以氮肥全季调施、前期适当增施,钾肥适当减施为主的秸秆还田施肥策略。4)病虫害防治采取提前翻耕、秸秆深埋、淹水闷田的措施。5)水分管理以易于机械耕作和秸秆还田后保持土壤湿度促进秸秆腐解为原则,晚稻提倡干湿交替的灌溉管理方式。6)机械类型应选择带有秸秆切碎装置的收割机,耕作机械要保证翻埋深度,以实现稳定与均匀的还田作业。  相似文献   

18.
秸秆还田与有机肥对黑土区土壤团聚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地长期处于过度开垦状态,化肥大量施用,使土壤肥力下降,有机碳含量下降,作物产量降低。通过两组试验,1组施用有机肥,另1组秸秆全量还田,2组均以单施化肥处理(CK)作为对照。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可增加黑土5 mm粒径大团聚体含量,有效缓解土壤大团聚体减少;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处理下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水稳性团聚体MWD均高于CK;施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SOC,增幅2.4%~40.8%;施用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可有效提高作物产量,秸秆还田平均增产17.09%,施用有机肥平均增产23.41%。  相似文献   

19.
针对黄土高原地区秸秆还田氮肥施用不合理这一实际问题,于2019年在内蒙古清水河县进行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小区试验,探究氮肥习惯施用(FN)、氮肥习惯施用配合秸秆还田(FNS)、氮肥高量施用配合秸秆还田(HNS)、氮肥后肥前移施用(RN)、氮肥后肥前移施用配合秸秆还田(RNS)下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秸秆还田结合氮肥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尤以RNS和HNS提升效果最佳;在产量方面,秸秆不还田条件下,氮肥后肥前移施用RN较氮肥习惯施用FN有所下降,但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秸秆还田处理FNS、HNS、RNS较对照FN籽粒和茎秆产量分别提高5.30%、10.93%、11.41%和8.55%、13.80%、10.55% ,各处理氮肥偏生产力大小顺序为RNS>FNS>RN>FN>HNS,以RNS处理氮肥偏生产力最高。综上所述,秸秆还田结合氮肥可培肥土壤和提高作物产量,氮肥后肥前移配合秸秆还田措施效果最好,可作为一种节本增产增效栽培技术模式在内蒙古黄土高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进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介绍了秸秆综合利用的最新进展,包括秸秆在还田、饲料转化、能源化及工业上的应用四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从分析中找出了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加快其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