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综述了蒿属植物的杀虫、杀螨、杀菌、除草、杀线虫和杀软体动物活性及相应的有效成分。该属中具有杀虫杀螨活性的主要有黄花蒿、野艾蒿、苦艾、蒌蒿、毛莲蒿、西南牡蒿、大籽蒿、猪毛蒿、茵陈蒿、蒙古蒿、巴儿古津蒿、南亚蒿、犹地蒿和Artemisia monosperma等,其主要有效成分是桉树脑、龙脑、樟脑、石竹烯、异石竹烯和β-法呢烯等。该属中具有杀菌活性的主要有黄花蒿、银叶艾蒿、湿地蒿、苦艾、阿拉伯艾蒿、牛蒿、犹地蒿、巴儿古津蒿、蒌蒿、宽叶山蒿和Artemisia molinieri,其主要有效成分是樟脑、桉树脑、龙脑、类黄酮、烯烃、萜烃、烷烃和有机酸等。该属中具有除草活性的主要有魁蒿、油蒿、灰孢蒿、黄花蒿、三齿蒿、猪毛蒿和牛蒿,其主要有效成分是桉树脑、樟脑、蒿乙醚、单萜和倍半萜类化合物。苦艾具有杀线虫活性。具有杀软体动物活性的主要有苦艾和狭叶青蒿。其中的黄花蒿、苦艾、猪毛蒿、巴儿古津蒿和犹地蒿等活性多样,在植物性农药领域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32种植物材料的甲醇提取物进行杀虫活性评价。方法:采用浸渍法测定供试样品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e (Walker) 3龄幼虫和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 3龄幼虫的毒杀活性;采用浸虫浸叶法测定其对苹果黄蚜Aphis ciricola vander (Goot)的毒杀活性;采用叶碟法测其对三龄小菜蛾幼虫的拒食活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0 mg·m L-1的仙鹤草、白及和硬毛棘豆甲醇提取物对粘虫杀虫活性较好,72 h校正死亡率均在75%以上; 10 mg·m L-1的南蛇藤、溪洞碗蕨、总状橐吾、山麻黄、驴蹄草和硬毛棘豆甲醇提取物对小菜蛾杀虫活性较好,72 h校正死亡率为62. 50%~84. 62%; 10 mg·m L-1藓生马先蒿、竹灵消、驴蹄草、黄海棠、牵牛、白及、黄花倒水莲、天仙子、水杉、硬毛棘豆、垂盆草、苜蓿草和芹叶铁线莲的甲醇提取物对苹果黄蚜的杀虫活性较好,24 h校正死亡率在60. 02%~85. 73%; 10 mg·m L-1藓生马先蒿、索骨丹、车前子和芹叶铁线莲的甲醇提取物对小菜蛾的拒食活性较好,24 h的拒食率大于60%。结论:硬毛棘豆、南蛇藤、白及、芹叶铁线莲和藓生马先蒿等植物具有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几种具有杀虫活性的天然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乙醇为溶剂,分别提取了秦岭山区植物九牛造,辫子七,白藓皮,大楼梯草的活性成分,测定了它们对蟋蟀,蚱蜢和三龄粘虫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这几种植物都具有良好的杀虫活性,其活性大小次序为大楼梯草>白藓皮>辫子七>九牛造,因此它们有望成为新的植物杀虫剂。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近年来具有良好农药活性的姜黄素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并对该类化合物在农药开发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其在农药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阿魏植物精油离体抑菌活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 从植物中寻找农药活性物质以开发植物源农药是目前农药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阿魏属植物为伞形科,又称大茴香。世界上约有150种,现分布于地中海、中亚及其邻近地区。我国有26种1变种,主要分布于新疆。该属有许多药用种类,活性物质主要是挥发油和树胶树脂。在众多的生理活性成分中以倍半萜类、香豆素类和多硫化合物为主要化学特征。已有学者报道从阿魏根及油胶树脂中分离提取出84种成分,从阿魏中分离出的单体具有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巴西农药登记政策的变化使得商场上的常规产品的数量翻倍。仅5月份政府就批准了8个产品,在过去的三个月,得到批准的常规产品已翻番至20个,其中活性成分占17个。这20个产品中7个已得到制剂加工的许可。  相似文献   

7.
<正> FL-8540,国内通用名为烯效唑,国外代号 S-3307,是继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PP333)之后新开发出的高活性新农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很高的生理活性,特别是矮化植株增强抗倒伏能力,远远高于多效唑;作为杀菌剂,具有高效、广谱、内吸等特  相似文献   

8.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Freedonia Grouplnc.)的一份报告称,美国市场对农药活性成分的需求将每年增长1.3%,到2008年达到81亿美元。这一预测是在美国农药市场需求连续几年下降后做出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豆科植物杀虫杀菌资源及其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源农药已成为生物合理性农药研究开发的热点之一。豆科植物是我国三大植物源农药资源之一。鉴于豆科植物在植物源农药方面的开发利用价值,该文阐述了国内近年来豆科植物杀虫杀菌资源研究进展。同时,综述了豆科植物杀虫活性成分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杀虫凝集素及豆科植物杀菌活性成分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和蒽醌类化合物、豆科抗菌凝集素国内外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0.
植物内生菌农药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内生菌是一类新的资源微生物,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笔者综述了近年来具有农药活性的植物内生菌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3种杀虫剂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呋喃丹、铁灭克、天王星 3种农药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 ,3种农药在不同农药用量、培养时间、磷酸苯二钠用量及外加不同 pН值缓冲溶液时 ,对磷酸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同时 ,在该条件下进行回归分析建模时发现不同农药用量、磷酸苯二钠用量对磷酸酶活性影响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 .990 0。证明了在本地区特有的农业环境条件下 ,这 3种农药可能会影响和破坏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化学农药对土壤脲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拟除虫草酯类、有机磷类、有机氯类、氨基甲酸酯类、酰胺类几种农药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分析了不同农药用量,不同尿素用量影响下对脲酶活性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九种农茏在不同情况下对脲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也证明了本地区特有的农业环境条件下,化学农药可能会影响和破坏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农用化学物质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呋喃丹、铁灭克、天王星3种农药对土壤脲酶活性的抑制性进行试验 ,分析了不同农药用量、培养时间、尿素用量及外加不同 pH值缓冲溶液的情况下对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3种农药在不同情况下对脲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也证明了在本地区特有的农业环境条件下 ,农用化学物质可能会影响和破坏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异噁唑类农药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异噁唑类农药的不同结构进行分类,着重从化学结构、生物活性2个方面进行综述,对其发展趋势和广阔应用前景作了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
苯并噻唑类农药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不同的结构进行分类,着重从化学结构、生物活性方面对苯并噻唑类农药进行综述,并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129种植物丙酮提取物杀虫活性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秦岭地区和内蒙古地区共47科129种植物进行了杀虫活性筛选,以期发现杀虫活性较强的植物,为开发植物源农药提供参考。【方法】制备129种供试植物的丙酮提取物。以粘虫3龄幼虫、小菜蛾3龄幼虫、玉米黄呆蓟马2龄若虫、麦长管蚜无翅成蚜为靶标,分别采用小叶碟添加法、浸叶法、改进浸叶法、浸虫浸液法对供试植物的丙酮提取物进行杀虫活性测定。【结果】在0.5g/mL的供试剂量下,苍耳七、狭叶青海大戟、北芸香、竹灵消、蓼子朴、草地风毛菊等6种植物对粘虫3龄幼虫的24,48,72h拒食率均在90%以上;苍耳七和狭叶青海大戟2种植物对粘虫3龄幼虫的72h校正死亡率在75%以上;乳浆大戟、狭叶青海大戟、北芸香、草地风毛菊、毛裂蜂斗菜、蒲儿根、竹灵消和苍耳七等8种植物样品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72h校正死亡率均在70%以上;毛细辛、大叶金丝桃、白毛山梅花、蒲儿根、山竹花等5种植物丙酮提取物对玉米黄呆蓟马2龄若虫的24h校正死亡率均在50%以上。在0.3g/mL的供试剂量下,秦岭冷杉、兴安胡枝子、骆驼蓬、田旋花、毛莲菜等5种植物提取物对麦长管蚜无翅成蚜的24h校正死亡率均大于95%。【结论】蒲儿根、苍耳七、狭叶青海大戟等植物对不同供试昆虫表现出较好的毒杀或拒食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具有较高杀蚜活性的植物精油种类,为开发新型植物源杀蚜剂提供依据。【方法】以甘蓝蚜、菊小长管蚜、麦二叉蚜、烟蚜和苹果黄蚜为试虫,采用浸虫浸叶法,对54种供试植物精油的室内杀蚜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在供试质量浓度下,玫瑰醇、柠檬草油、川芎油、香叶醇和丁蕾油对供试的5种蚜虫具有较好的毒杀活性,校正死亡率均在60%以上;以285.7mg/L的质量浓度进行复筛,结果表明,玫瑰醇、柠檬草油和川芎油对除烟蚜外的其他4种蚜虫均具有较好的毒杀作用,校正死亡率均在75%以上。【结论】玫瑰醇、柠檬草油、川芎油对甘蓝蚜、菊小长管蚜、麦二叉蚜和苹果黄蚜均表现出较强的毒杀作用,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查友贵  吴义玲  刘林  赵艳  王斌  叶敏  肖春  王静 《现代农业科技》2009,(24):147-149,151
以高粱、小麦、黄瓜和油菜等4种作物种子为供试对象,采用种子萌发法测定了30种植物提取物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在提取液5mg/mL浓度下,29种植物提取物对至少1种供试植物根长(或茎长)抑制率达80%以上,28种植物提取物对至少2种供试植物根长(或茎长)抑制率达80%以上,19种植物提取物对至少3种供试植物根长(或茎长)抑制率达80%以上,11种植物提取物对4种供试植物根长(或茎长)抑制率达80%以上,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开发新型除草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30种植物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静  毛自文  范黎明  刘林  叶敏  肖春  查友贵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918-5919,6185
[目的]筛选抑菌活性较强的植物提取物。[方法]以水稻纹枯病菌为供试对象,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30种植物提取物的抑菌菌活性进行了初筛和复筛。[结果]云南松(叶)、透骨草(茎和叶)、苦葛(根、茎和叶)、华山松(果)、雪上一枝蒿(茎和叶)、黄柏(茎和叶)、漏芦(根)、水冬瓜(叶)、地黄(根)、柳杉(茎和叶)、三颗针(茎和叶)和鹿含草(茎和叶)12种植物提取物在10 mg/ml浓度下对菌丝生长抑制率达80%以上,其中云南松(叶)、透骨草(茎和叶)、苦葛(根、茎和叶)和华山松(果)4种植物提取物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95%以上,显著高于其他植物提取物;对以上12种植物提取物进行的抑菌活性复筛结果与初筛结果表现一致。[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开发高效、安全、与环境友好的新型杀菌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大戟科杀虫植物生物活性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大戟科杀虫植物的生物活性及其杀虫、杀菌活性成分的研究概况,并探讨了大戟科杀虫植物在植物性农药方面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