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无患子有效化学成分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加大无患子的利用率,作者对无患子果皮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分别测定其果皮的三萜皂苷、脂肪油、蛋白质的含量。结果表明:无患子果皮其脂肪含量约为0.212%,总皂苷含量约为5.330%,蛋白质含量约为0.980%。皂苷及苷元均具有很强的表面活性作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制成无患子洗涤产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通过不同产地无患子果实和果皮质量及果皮皂苷含量等主要经济性状的分析表明:不同产地的无患子不论在果实质量、果皮质量还是果皮中的皂苷含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单粒果实质量最大的为福建三明,外果皮质量最大的为四川攀枝花,果皮占总果质量的百分比最高的为四川成都-2,而皂苷含量最高的为湖北襄阳,同时还表明同一产地的不同植株在果实质量和果皮皂苷含量方面也存在差异,说明无患子果实不仅受光照、土壤条件、温度等生态环境因子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其自身生物遗传因素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水为提取溶剂,采用减压提取法从无患子果实中提取总皂苷,通过分光光度法与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无患子总皂苷含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无患子总皂苷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 h和料液比1∶14(g∶mL)。该条件下分光光度法测定无患子总皂苷的得率为15.34%。采用水琼脂培养基法测定无患子提取物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无患子提取物能有效抑制靶标植物红三叶的根系生长,且对红三叶根系的抑制率与无患子总皂苷含量呈正相关,当无患子总皂苷为15.34%时,其除草半数有效质量浓度(EC50)为0.116 g/L。经薄层色谱化学显色定性分析,初步判断除草活性成分为三萜皂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对福建、江西、浙江、安徽、湖南、广西和云南等7省区初步筛选的61株优树的假种皮皂苷产出率进行测定,对假种皮皂苷产出率在平均水平之上的31株优树进行了聚类分析,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了树龄、树高、胸径、冠幅面积以及优树所处区域的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海拔高度等因素对无患子假种皮皂苷产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61株优树的平均皂苷产出率为60.87%,其中福建邵武6#、安徽芜湖70#、福建顺昌2#、广西柳州108#这4株优树的平均皂苷产出率为81.17%;无患子假种皮皂苷产出率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度最大的是优树胸径,其次是优树所处区域的年降水量,再次分别是树高、年平均气温、树龄、海拔高度和冠幅面积。  相似文献   

5.
无患子优良单株的综合评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合产业化利用的无患子优良单株,调查了9省区的122株优良单株,并对初步筛选的61株优良单株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优良单株的各种经济性状均存在明显差异,即便是在同一省域同一地区的不同优良单株,其主要经济性状也存在差异。果肉皂苷产出率和种仁含油率是无患子最为重要的经济性状,二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通过对果肉皂苷产出率在平均水平之上的31株优良单株和种仁含油率在平均水平之上的29株优良单株进行聚类分析,复选出广西柳州108#等13株平均果肉皂苷产出率和种仁含油率分别较总体平均水平高出12.70%和10.08%的优良单株。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树龄、树高、胸径、冠幅面积以及优良单株所处区域的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海拔高度等因素对无患子果肉皂苷产出率和种仁含油率的影响,发现优良单株所处地区的海拔高度、树龄、树高和年平均气温这4因素与果肉皂苷产出率联系较为紧密,而与种仁含油率关联较为紧密的因素则是优良单株的冠幅面积、所处地区的海拔高度、树高和年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皂苷性状优良的无患子(Sapindus mukurossi)优良种质,对调查收集的10个无患子种源67个优良单株的皂苷性状展开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无患子皂苷产出率为14.20%~24.32%,总体平均值为20.12%。皂苷产出率比较高的种源有福建顺昌、云南石林、浙江萧山、福建延平,分别比种源总体平均值增加20.87%、13.72%、11.28%、10.83%,但不同种源间皂苷产出率差异不显著。高皂苷种质材料选择单株选择优于种源选择。67株优良单株皂苷产出率为5.6%~33.2%,总体平均值为20.11%,优良单株之间皂苷产出率差异显著。聚类分析表明,第一类为皂苷产出率优势明显的优良单株(sc04、xs05),皂苷产出率平均值为32.95%,比总体平均值提高63.8%;第二类(27个单株),皂苷产出率平均值为25.83%,比总体平均值提高28.4%;第3类(35个单株),皂苷产出率平均值为16.0%,低于总体平均值;而第4类(2个单株)、第5类(1个单株)皂苷产出率远低于总体平均水平,分别只有9.45%、5.6%。皂苷产出率(Y)与经度(X_1)呈密切正相关,与果肉千粒重(X_8)、果实鲜果重(X_5)呈密切负相关,与果核千粒重(X_7)、果肉比(X_6)、树高(X_3)、胸径(X_4)、纬度(X_2)等5个因子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无患子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无患子假种皮中含有大量皂苷成分,具有良好的起泡性和去污性,可以用来提炼制造洗涤产品;种子具有抗茵和止痒功效,可以进行药用价值开发;其木材还可自然防虫,是一种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栽培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8.
以无患子叶子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了索氏抽提法与微波萃取法对皂苷提取得率的影响,确定了较优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索氏抽提选择80%乙醇为提取剂,在液料比30∶1(g∶g,下同),提取温度95℃,抽提时间为3h,提取2次时皂苷元提取得率达到21.7%;微波萃取选择3 g原料,微波功率300 W,温度70℃,90%的乙醇,液料比20∶1,提取时间45 min,皂苷的提取得率达到22.3%.目标提取物经IT-IR、HPLC和1H NMR表征,确定其结构为常春藤皂苷元.  相似文献   

9.
为确定无患子果实的最佳采收期,该研究对无患子在不同采果期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收时间对无患子果实各主要经济性状具有重要影响,平均单果重随采果时间的推移呈现上升的趋势,并在10月20日之后逐渐趋稳;果肉比、皂苷产出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10月20日左右达到最高峰;出籽率在9月12至10月20日这段时间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在10月20日至11月10日逐渐平稳并有轻微的上升趋势。出仁率整体较为稳定,变化不大;种仁含油率在9月12日至10月20日之间增速较大,10月20日之后增幅较小,渐趋平稳。生产上宜于10月下旬开展对无患子的采收工作。  相似文献   

10.
无患子的研究现状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无患子是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的一种乔木,具有十分广泛的利用价值.对无患子的生物学特性、繁育技术、栽培管理、化学成分及其分离提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综述了其在医药、日化、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应用及在其他领域的发展前景.指出当前在无患子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在良种培育、栽培管理技术、无患子皂苷(包括组成、分离提取技术、产品研发、检测方法等)及无患子的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无患子属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患子属(Sapindus L.)种质资源是无患子产业发展的基础,种质资源研究可为探讨无患子属的起源、进化、分类、资源保护与利用、良种选育、高效栽培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文中综述了国内外无患子属分类、分布及亲缘关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评价,种质资源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得出如下结论:1)世界上无患子属树种共13种,我国分布4种1变种;2)我国多个研究团队收集、保存无患子属种质资源近1 000份,以假种皮皂苷、种子脂肪酸利用为目标,筛选评价出性状优异的9个种源、7个家系和54株优树;3)无患子种质资源在表型、假种皮皂苷、种子脂肪酸、遗传等方面多样性丰富,并受环境因子极大的影响,根据遗传多样性分析推测我国无患子起源于自然分布区中部并向四周扩散。研究认为,目前研究仍存在种质资源收集不足、缺乏对该属树种系统研究和无优良品种推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应加强无患子属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以居群为单位加强无患子属种质资源收集和评价力度、加强良种选育和高效培育技术以及国际合作研究等建议,以期为无患子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无患子属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无患子果实发育动态及内含物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无患子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及果肉内含物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患子果实纵径、横径、侧径、鲜质量等性状发育进程呈现明显的S型生长曲线特征;以果实生长发育时期为横轴(x),分别以果实纵径、横径、侧径、鲜质量的均值为纵轴(y),构建的果实生长发育数学模型表明,无患子果实生长各性状与果实发育时期高度相关,数学模型可以正确地反映无患子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变化规律。对无患子果实脱落规律、果肉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皂苷含量变化规律等综合分析表明,10月下旬,无患子果实发育成熟,生长性状趋于稳定,果肉含水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从峰值下降至相对较低水平,而果肉皂苷含量相对较高,因此提出该时期为无患子果实采摘的适宜时期。  相似文献   

13.
无患子果皮皂苷含量近红外光谱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果皮皂苷含量的快速检测模型,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采自浙江省天台县145份无患子果皮的皂苷含量进行检测。并依据近红外吸收光谱与HPLC测定数据的相关性,建立2个果皮皂苷含量估测模型,并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预测和评价。结果表明:A组(完整果皮)和B组(粉末状果皮)光谱数据分别基于"SNV+1stderivative"和"MSC+1st derivative"预处理法并利用PLS构建的光谱模型表现最佳,模型可靠性最强,预测精度最高,其中B组光谱数据建立的模型预测效果明显优于A组。基于A组和B组建立的模型与HPLC法的测量结果相关系数分别为0.654和0.993,预测标准偏差分别为0.982和0.294。以B组样品建立的模型基本可以代替HPLC法使用,而以A组样品建立的模型可用于测定精度要求不高、比较珍贵或样品量较少的样品。  相似文献   

14.
无患子属种质资源种实性状变异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我国及越南无患子属3种1变种的天然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并定向筛选最优种质,为无患子属良种选育提供理论支撑和选育材料。【方法】基于我国14省(市、自治区)及越南1地区的无患子、川滇无患子、毛瓣无患子及石屏无患子共200份无患子属种质资源,针对20个种实性状,利用相关性、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种实性状变异,量化评价各种质。【结果】 1)无患子属种实性状变异系数(CV)在5.46%~38.19%,平均变异系数为17.42%,以果皮皂苷质量分数(CV=38.19%)、种仁百粒质量(30.23%)和果皮百粒质量(30.29%)变异较大,果型指数(5.46%)和种型指数(5.70%)变异较小。种实性状多样性指数在1.47~2.04之间,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95。2)果实百粒质量与果皮百粒质量( r^2=0.927)、种子百粒质量(0.768)呈极显著正相关;种子百粒质量与种壳百粒质量(0.863)、种仁百粒质量(0.635)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油脂质量分数与果皮皂苷质量分数(-0.382)呈极显著负相关。3)聚类分析将种质划分为3大类群,类群Ⅰ为小果型,类群Ⅲ为中果型,类群Ⅱ为大果型。无患子主要属于类群Ⅰ,川滇无患子、毛瓣无患子、石屏无患子主要属于类群Ⅱ、Ⅲ。类群Ⅱ集中分布于贵州、云南区域。4)针对无患子产业油用、皂用及综合利用开展主成分分析,筛选出3类无患子属优良种质各10份,主要为无患子、毛瓣无患子种质,综合利用优良种质较平均水平增益36.85%。【结论】无患子属果皮皂苷质量分数、种仁百粒质量和果皮百粒质量为代表的产量指标变异幅度最大,为无患子良种选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极大的空间;无患子属对皂苷产物积累过程投入的增加要以减少对油脂积累的投入为代价,这体现了无患子属在特定生态环境中的权衡策略;筛选出油用、皂用及综合利用3类各10份无患子属最优种质,普遍分布于云南、贵州区域,推测这些区域拥有更适合发展无患子产业的优良种质和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5.
利用无患子提取皂苷和制备生物柴油,是当前生物质资源产业化的热点领域之一。文章对顺昌县发展无患子原料林的可行性进行了剖析。分析认为,顺昌县的自然环境与土地资源条件适宜发展无患子原料林。既符合国家能源战略发展和海西经济区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又能为生物质能源和绿色天然环保洗涤产品的生产提供原料,还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顺昌县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无患子总DNA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无患子富含多酚、多糖、蛋白质及其他次生代谢物质的特点,以无患子叶片为材料,分别采用改良的CTAB法和CTAB与SDS相结合法提取不同种源无患子的总DNA。结果显示,改良的CTAB法提取的总DNA,得率较高,纯度好,可用于酶切、PCR扩增等后续试验,并能获得清晰、稳定的扩增产物。而采用CTAB与SDS相结合的方法得到的基因组DNA效果不稳定,无法检测出DNA。改良的CTAB法具有简单、经济的特点,可用于无患子总DNA的提取,成功地进行SRAP分子标记分析,为研究无患子遗传资源多样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为无患子科无患子属落叶乔木,果皮中含有大量的皂甙,是具有较大开发前景的表面活性物质.实验使用不同方法提取无患子皂甙,对比不同溶剂的提取效果,从安全生产、环保、成本控制等考虑,可选择纯净水作为提取溶剂(提取率50.96%),浸泡时间为3天.  相似文献   

18.
收集福建宁化、江西石城、浙江等9个不同产地的无患子种子在福建省宁化县进行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无患子不同种源种子的播种苗生长量、苗木质量差异极为显著,以福建宁化、福建建宁的无患子种子的播种苗生长量、苗木质量较好,发芽率分别达92.6%、90.5%、合格苗产量分别达24.945、23.235万株·hm-2,可作为优良种源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从无患子果皮中提取无患子皂苷,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以及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无患子皂苷得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确定无患子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2.2%、提取时间33.75 min、料液比1:28.9、提取次数4次,在此优化条件下无患子皂苷的理论提取率可达到21.52%。依实际试验情况,将其修正为乙醇体积分数82%、提取时间34 min、料液比1:29、提取次数4次,经验证此条件下无患子皂苷提取率为21.48%,与理论值较为接近,表明采用响应面法分析优化无患子皂苷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和川滇无患子S.delavayi进行嫩枝扦插育苗,旨在研究适于不同种无患子的扦插繁殖技术.[方法]于2017年6月1日清晨分别采集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的无患子家系种质资源圃3年生福建无患子1号优树及四川川滇无患子6号优树的嫩枝,分别经清水和质量浓度200 mg/L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