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江南园林以其高超的造园手法、经典的理论著作、大量的园林建设成为中国三大园林地方风格中造诣最高的园林类别。江南园林的造园思想内涵丰富,也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新中式园林是当代园林中最能继承发扬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通过对江南园林造园思想和手法的总结,赋予其新的时代背景。以乌镇互联网会展中心、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探究江南园林造园手法中的叠山、理水、植物配置与园林空间等手法,以期对新中式园林的发展和设计更好地体现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发挥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古典园林是结合自然资源和人文风情的中国古典建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中,植物景观的配置不可缺少。植物景观配置不仅能表现古典园林的生机,其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分析这些文化意蕴,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弘扬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3.
古典园林是我国传统文化精神与情趣的集中体现,拥有丰富的文化形态和独特的审美趣味,而植物景观配置是古典园林整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植物景观这一窗口,可以窥见蕴含在我国古典园林中的民族文化。本文紧密围绕我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这一即定主题,对于我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景观做历史沿革、配置方式以及经验传承等层面上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现代园林发展不仅融入时代文化思想内涵,同时发扬古典园林造景精神,继承其方法,使古典园林与现代新要求融合。在现代园林设计中,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景观配置可以提供太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植物造景定义及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特色,通过阐述植物种类的选择、配置方式,分析植物与建筑、山石、水体配合成景的形式,探讨苏州古典园林艺术美的表现,并提出苏州古典园林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江南古典园林是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成就的一个类型,上海地区的豫园、吉猗园、秋霞圃、醉白池等都是江南园林的典范。海派盆景是一个以上海命名的民族优秀传统盆景艺术流派,蕴含文学和美学,及园林艺术和植物造型艺术于一体。海派盆景起源于上海地区,师法自然、苍古入画,受古典园林特色影响颇深。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园林是源于老庄哲学,在崇尚自然思想的支撑与影响下产生的,中国古典园林尤其是私家园林,植物都是构成园林意境空间必不可少的要素。本文立足于对江南私家园林植物配置进行分析和总结,归纳其配置特点和文化意境,挖掘江南私家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和文化内涵,希望结合时代特征发挥其积极的借鉴作用,运用到现代设计中,进一步丰富和提升现代园林绿化空间营造方式。  相似文献   

8.
赵泽惠  张茜 《现代园艺》2023,(2):130-132
我国古典园林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形成了独特且鲜明的民族风格。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造园成就的巅峰时期,江南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私家园林,其中一些园林在今天仍然极具盛名。在我国古典园林中“,水”元素是构成园林景观最基本的要素之一,理水讲究“师法自然”,基础在于遵循自然水景的规律,模拟自然山水的形态,效法自然山水的意境,因地制宜,因借地势、山石、植物、建筑等一切自然界中的物体。我国古典园林理水讲究“天人合一”,以艺术的手段,营造体现人格精神的意境,反映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通过探析明清时期江南园林理水文化,以江南园林理水发展史为研究对象,以小见大,传承江南园林遗产美学观念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传统古典园林、现代园林到生态园林的发展古典园林及发展古典园林发展到清朝末期,基本上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古典园林的雏形,在那个时期基本上还不能称作为园林,这个时候的园林雏形是人们用于生产目的的房前屋后的果木蔬圃。因为这个时候人们对于大自然的态度是一种崇拜恐惧的心理,对大自然是一种感性的适应阶段,所以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园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综合性公园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本文将从综合性公园植物配置和园林空间设计两个角度进行阐述分析,同时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涂序涌 《现代园艺》2014,(18):76-76
植物作为园林四大要素之一,研究植物的种类和配置,寻找更好的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手法,挖掘杏花楼更深层次的文化即为本论文的中心。  相似文献   

12.
目前岭南各大古典名园在修复、改造和扩建时都着重体现生态化这一特征,植物配置作为最能体现自然与生态的要素,在岭南古典园林景观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根据实地调查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探讨岭南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配置特征和配置方式并分析其成因,以期能对岭南古典园林优秀技艺的传承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张璐  李贵友 《中国园艺文摘》2014,(3):106+111-106
2013年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之怀柔园展区位于济南园北侧,占地面积约800 m^2,远眺永定塔。怀柔园因地就势,结合周边环境,以怀柔乡土植物的运用为主题,适当点缀园林小品,秉承"节约型园林"思想,并将园林新技术喷雾系统运用于其中,最终荣获"最佳创新奖"。  相似文献   

14.
主要论述了植物选择应遵循的原则及古典园林植物配置方式与优化配置建议,探讨了苏州古典园林配置的艺术美,以期对相关领域研究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朱松 《花卉》2011,(7):10-10
竹子婀娜多姿,妩媚秀丽,给人以美的感受;竹子坚韧挺拔,终年不凋,又显示了高风亮节;竹子经济实惠。见效迅速,具有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符合造园中要求自然、纯朴的潮流,在我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乃至世界园林中,都是很好的绿化植物。  相似文献   

16.
山西园林与江南园林风格影响因素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湘阳 《现代园艺》2011,(17):57-58
山西园林和江南园林虽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部分,由于地理环境和地域文化的不同,它们又有着本质的不同。文章就影响其发展的物质、精神两方面的因素进行比较,由此分析找出造成它们园林风格上面异同的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川西寺庙园林植物造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西寺庙园林是一个完整的历史序列;川西寺庙植物选择在满足宗教文化特定要求下主要以乡土植物为主,多选用长寿植物和常绿植物,重视古树名木的文化价值;川西寺庙园林植物造景主要以庭院的规则式布置和附属园林的自然式配置为主.从这三个方面切入研究川西寺庙园林,以期更进一步的探索川西园林的本质特征,挖掘其地方特色,丰富中国园林的研究内容和完善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园林拥有享誉海内外的独特名声和历史地位,在世界的园林发展史中也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十笏园的出现则将北方园林与江南园林的差异进行了融合,本文通过对十笏园历史来由的剖析和空间布局及造园特色的研究,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设计出符合现代理念又不失本土特色的园林作品。  相似文献   

19.
在人们环保意识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公园景观设计活动过程中也开始不断强化对生态智慧园林理念的应用,这对公园植物配置提出新的要求。因此,目前需要认真领会生态智慧园林理念的内涵,以此来优化和改进公园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相关工作,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本文结合公园景观设计实习对相关问题展开全面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关建议和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存的古典园林多是明清两代遗物,其精粹集于江南,正可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而历史悠久的苏州园林和扬州园林则是江南园林的两大代表,凭借独树一格的风格,在中国园林中占有鼎要的地位。两者在造园手法风格上趋近却不趋同,差异性主要体现在造园时间、园主身份、分布形式、建筑空间、色彩风格和"画风"等方面。地域文化上的差异,使苏州园林和扬州园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