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农业防治 1.1 温湿度管理地面传统畦灌方式的,棚内两端各挂1个温湿度计,定时测定观察棚内空气温湿度,用测得数据与测时所处生育阶段最适温湿度相对照,来指导放风降温湿及盖帘增温。主动调控、掌握棚内的温湿环境,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23-27℃,夜间16-20℃,  相似文献   

2.
三年的生草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生草栽培提高桔园土壤有机质和有效养分含量;调节桔园温湿环境;减轻异常高温干旱引起的落果,提高果实产量并一定程度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3.
李春华 《花卉》2015,(5):22-23
红花含笑性喜温湿,可耐-5℃的低温,长江以南背风向阳处能露地越冬,夏季火热时宜置半阴环境,不耐烈日曝晒,其他时间最好置于阳光充足的地主,非常适合庭院、公园、绿化带、绿道等环境种植,不耐干燥瘠薄,怕积水,要求排水良好,肥沃的微酸性壤土,中性土壤也能适应。  相似文献   

4.
‘昌宁细香核桃’核果圆球形,平均单果重10.55 g,平均壳厚0.70 mm,内褶壁纸质或退化,取仁易,可取整仁。仁白,圆润饱满,仁皮上的脉络较明显,灰黑色,仁肉质地细腻,仁甜香,无涩味,味醇香,口感细糯,不油腻。出仁率54.3%~60.8%,综合出仁率57.6%;脂肪含量67.6%,蛋白质含量17.9%。耐贮存,在常温下可保存1年。雄花少,并有退化现象。丰产稳产性好。适宜温湿的气候环境,耐瘠薄,是低纬度温湿地区的一个优良核桃品种。  相似文献   

5.
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的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集成良砧嫁接、温湿调控、水旱轮作、高温闷棚、消毒追肥等绿色防控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土传病害对设施蔬菜的影响,促进设施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虞豹  林旭 《西南园艺》2012,(4):48-50
采用实地抽样测定的方法,对自贡市不同结构类型的林地温湿效应进行调查,并运用Excel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自贡市林地在不同季节表现出不同的温湿效应,夏季为降温增湿,冬季为增温减湿;(2)夏季不同干扰程度的林地中自然林降温最为明显,而增湿作用最大的是人工林;(3)阔叶混交林的降温增湿效应明显大于其他结构林地,而针叶林表现最不明显;(4)林地的郁闭程度和立体结构都能影响其温湿效应,随着郁闭度的增加,林地平均降温效应和平均增湿效应不断上升,但不同的结构呈现不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冯喆  张临城 《蔬菜》2016,(6):52-54
温室内因地制宜进行蔬菜穴盘育苗在长治发展势头强劲、市场前景看好,当地根据自身环境特点,及时总结出一套早春青(辣)椒日光温室穴盘无土育苗技术,通过温室的搭建、基质的配比及苗期肥水管理、温湿调控、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措施,不仅满足秧苗集中供应、远途运输的需要,还保证了较高的出苗率、整齐度且缓苗快、病虫少、省工省力,为当地设施蔬菜产业做大做强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8.
梁玉勇  田战强 《食用菌》2008,30(3):44-45
试验结果表明,天麻地膜覆盖栽培在温湿条件、菌麻共生关系、生物转化率等方面较之于传统露窖栽培都有所改善。在分析其地膜覆盖小气候效应的同时,对天麻人工林材质覆膜抗旱栽培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从苗木繁殖、园地选择、建园定植、栽培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适宜四川及南方温湿生态区的爱甘水、早蜜、翠冠和圆黄等几个早熟梨新品种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茶树的设施栽培技术及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茶树设施栽培技术,包括园地和品种选择及定植、大棚和小拱棚的建立与养护、覆膜和撤膜、追肥、棚内温湿调节、修剪、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与露地茶园比较,大棚茶树生长和茶叶采摘期明显提前、茶叶品质和经济效益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总结山东寿光地区大棚葡萄小龙干技术措施,包括苗木栽植管理、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防寒、促使发根、确定扣棚时间、破眠、温湿光调控及花果管理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旅游景观环境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全域旅游理念的引导下,以秦皇岛地区为例,分别讨论乡村旅游景观的开发利用、全域旅游对乡村旅游景观的要求、优化乡村旅游景观的方法,并且提出了促进乡村旅游景观发展的产业链建设、自然景观建设和加强综合管理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连日来,福建省龙海市许多果农叫苦连天,因为他们种植的蜜柚被成群的蜗牛“咬”成了“大花脸”。据了解,长时间的阴雨湿热天气为蜗牛生长营造了最佳的温湿环境,使柑桔蜗牛为患,而蜗牛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也使果农难以防治。果农担扰地说,柑桔树枝干上也栖息着许多蜗牛,如果防治不当的话,这些蜗牛同样会侵害柑桔果实。  相似文献   

14.
中华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质肥沃、植被丰富的长江流域。猕猴桃在其长期的系统发育中形成了“三喜”、“三怕”的特点,即喜温湿,喜肥,喜光;怕旱涝,怕强风,怕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7~2016年南宁市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等气象观测资料,运用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2项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结合南宁市各月入境客流量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入境客流量月指数与气候舒适指数回归方程,分析南宁市气候舒适度与入境客流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气候舒适度与入境客流量变化有密切关系。南宁市气候舒适期为5个月,入境客流量主要集中在6~10月,入境客流量月指数与气候舒适指数之间的线性关系显著,弹性系数为1.019%。  相似文献   

16.
确定食用菌最佳播期的气候经济指数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我国有条件安置调控小气候温湿设备进行规模化食用菌生产的厂家,为数不多,绝大多数食用菌生产者还是根据当地气候变化规律来安排生产。根据我们多年研究认为,鲜销食用菌最适播期应包含三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四川栽培的核桃品种大多是从新疆或云南引进,不同程度存在抗病性、适应性较差等问题.近年来四川省陆续自主选育出优质核桃新品种.2008年在四川省马边县进行本土核桃优株调查时,在全县范围内共选出88个表现较好的铁核桃实生无性系,确定出优系‘双高’,后定名为‘天府纸核’.2009-2013年复选和决选,表现为结实早,壳薄,对西南地区温湿环境适应性好,抗病虫害能力强.其主要特点是高脂肪、高蛋白含量.2013年4月通过四川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18.
城市园林绿地在夏季可以发挥降温增湿作用,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已对城市园林绿地发挥温湿效应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索,由于绿地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复杂性以及研究方法的差异性,目前研究结论尚存一些差异,且缺乏对影响机制的深入剖析。梳理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常用的实地观测法、卫星遥感技术法和数学模型模拟法,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和尚存问题,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差异和适用范围,以期基于研究方法对今后城市绿地温湿效应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使研究结论可以切实指导城市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环境严重污染、生活压力不断增大,人们更加渴求良好的体魄与高质量的生活。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也日趋严重。因此集度假、疗养、保健、医疗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与森林康养旅游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新型旅游业态。以金堂县云漫半山森林康养基地为例,深入探讨其在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的森林康养发展模式,梳理乡村森林康养的发展现状概况,从3个方面剖析该乡村型森林康养产业项目的主要种类、特征、策略等,归纳乡村森林康养可持续发展理念、康养特色产业、乡村振兴战略等;为基于森林康养理念的乡村旅游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西红柿属喜温湿忌高温的蔬菜作物,长汀县早春气温低,夏秋气温高,正常露地种植采收期为5月下旬~7月上旬,利用大棚进行西红柿春提前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