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以柳州市道路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评价体系。分析道路绿地植物景观要素,从交通服务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等三个方面,选取了交通服务、适应性、观赏性等11个评价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在准则层中交通功能B1(0.4577)生态功能B2(0.416)景观功能(B3)0.1263;指标层的前五位分别为植物的交通引导功能C1(0.3051)植物的适应性C4(0.1772)植物的遮阴功能C2(0.1526)植物的生活型多样性C6(0.094)植物种类多样性C3(0.0866);利用模型对柳州市道路绿地进行评价和分析,通过评价结果分析影响道路绿地植物景观的要素,为今后道路绿地植物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成都市三环路绿地景观以显蓉城秀色、续历史文脉、纳人文特色为设计主题,分析了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要点,提出道路绿地景观在注意环境景观功能之外,还应强调与周边环境、生态功能和交通安全功能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干旱区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初探——以乌鲁木齐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乐 《中国园艺文摘》2012,28(3):79-80,86
摘要:西北干旱区面临的严峻自然环境,致使干旱区域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步履艰难。以典型的干旱区域城市乌鲁木齐为例,探讨土壤沙漠化、盐渍化严重以及干旱缺水的自然环境下,城市道路绿化与道路功能,生态、多样性以及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理念之间的关系,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道路绿地景观的景观功能、生态恢复功能和文化内涵,营造出体现城市特色的道路绿地景观。  相似文献   

4.
以张家界乡村为例,实地调查多个乡村,研究其公共绿地、道路绿地、滨水绿地、庭院绿地、农田和山地植物景观。采用景观生态学分析方法,分析乡村不同植物景观类型的特点和功能需求,模拟自然群落,进一步改造形成适于不同类型的乡村生态植物景观营造模式,更好地完善武陵山区"美丽乡村"的建设,重建美好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5.
杭州市城区主干道路绿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杭州市城区主干道路绿地进行调查,从道路绿地结构、绿化树种和群落结构类型等方面对杭州主干道路绿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杭州市道路绿地主要应用的树种有66科、112属、144种,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数量比为1.31∶1.00。为进一步优化道路绿地景观,应提高植物多样性水平,充分发挥路侧绿地的生态功能,并注重道路绿地建设的文化特色。最后讨论了杭州市在道路绿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6.
贵阳市多年来一直注重道路绿地建设工作,绿地面积日趋扩大,景观要求不断提升,给后期管护工作带来更多挑战。为提升贵阳市城市道路绿化管护水平,在对贵阳市10个区(市、县)的城市道路绿地管护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通过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绿化管护策略,提升作业质量和工作效能,更好地发挥道路绿地生态功能和景观效益。  相似文献   

7.
本论文通过对衡阳市园林中公众性最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道路绿地的景观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当前衡阳道路绿地应用植物品种状况,并运用植物、艺术、生态、地理等学科知识总结各绿地类型植物造景特色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衡阳道路绿地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城市道路绿地是城市道路的组成部分,是环境绿化的重要组成成分,其景观反映了一个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城市形象的核心,同时也体现了城市总体园林面貌和独特个性。景观小品作为道路绿地景观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在景观表达与功能满足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哈尔滨主要道路绿地小品景观应用为例,在景观小品类型与实际应用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其使用特点和存在问题及相关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道路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组织引导交通、改善局部环境、美化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形象的作用。道路绿地的空间形态要与道路的功能、性质相协调,辅助道路实现其规划意义。以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为例,以道路的功能分类为基础,通过对道路绿地结构及植物配置形式的调查,分析道路绿地空间的景观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正蓝旗上都镇道路绿地环境及节点景观布局入手,针对其景观秩序不合理、绿地结构不完整及功能组成不完善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该方案是在考虑上都镇的景观特殊性即绿地景观规划是地方特色文化载体的基础上,探求创新经济时代视角下草原风情旅游小镇合理、可持续的景观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11.
将道路景观设计分成高低间植、图案模纹、地形起伏、生态林带、自然群落、宽带游园和文化主题7个模式,分析了7种模式的设计控制因素,并讨论了这些模式的组合方式及其景观效果。研究道路绿地景观设计模式及其组合可以促进道路景观设计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形成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景观多样的道路绿地。  相似文献   

12.
交通型带状绿地的景观构成主导因子——道路,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和场所,道路空间受人类的影响较大,且有不同的自然因子。因此,交通型带状绿地景观规划设计除了一般绿地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因素外,还有其特殊的设计影响因子。本文综合各类文献资料和交通型带状绿地形成条件和功能,分析并总结其规划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13.
现代城市生境系统的完善需要城市与自然共融,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生境系统形态也在不断变化,城市交通绿道作为绿道设计的核心,迫切需要进行多尺度、多功能的生态重建改革。通过实地调研西安市新旧城区典型道路绿地生境,利用生物多样性分析法,计算西安市新旧城区(选区)中44个植物群落样地的多样性指数,分析得出科学、高效的绿地植物群落景观结构和配置模式,确保城市绿道生境的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再次恢复城市核心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4.
植物群落的构建是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其重中之重。以植物生态位为理论依据,对当前的植物景观设计进行研究探讨,通过调查道路、公园、小区等空间的绿地植物种类、植物结构与功能,分析植物景观配置现状及植物种间关系,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镇住区植物配置研究可提高住区绿化品质,使住区环境美观、舒适。现对新疆石河子149团4个城镇住区内的植物配置群落进行调查,从生态性、美学性、服务性3个方面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新疆城镇住区植物配置中应重点考虑树种多样性、乡土性等生态指标及植物形态、色彩、季相等美学指标。根据以上结果,对城镇住区内的各类绿地进行植物配置模式的研究,以期为其它绿地的植物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滕立敏 《现代园艺》2022,(2):162-164
雨洪调蓄型绿地是将景观和雨洪管理结合的面向未来的新型景观.植物作为景观的重要因素,除应具有常规的景观功能和美学外,还要最大化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充分解读场地环境和景观方案后,构思种植设计和风格定位.在此基础上,进行空间组织和视线分析,并根据雨洪调蓄型绿地植物所受的水淹情况,将种植区分为边缘区和应急调蓄区(包括坡地区和集...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笔者主持施工的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综合生态绿地为案例,浅谈综合生态绿地在每个施工环节过程中着重需要注意的事项及应对措施。分析如何在土壤贫瘠且盐碱化较高的土质上做好基础性工作,有效控制每个单体工程间的衔接及施工。打造兼具景观游憩功能的休闲性景观综合生态绿地,来提升上飞公司周边生态环境及满足景观面貌的展示要求,为上海当前在新建综合生态绿地建设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哈尔滨市群力新区绿地系统为研究对象,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从绿地类型的基本斑块特征、斑块类型等级、景观异质性及景观破碎化4个层面上选取14个指数,对群力新区绿地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绿地率低,各类型绿地斑块数分布失衡,面积差异较大,形状复杂程度各异。景观多样性较好,优势度明显,但缺失绿地类型,且分布不均匀,破碎化水平较高。针对研究区绿地景观格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群力新区绿地生态规划建议,使研究区绿地系统具有良好的景观格局,更有效的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9.
以高尔夫球场景观要素为基础,从球场的功能、自然美、生态等3个主要方面分析高尔夫球场的景观要素;从功能、艺术、构成要素、植物造景等4个方面,比较高尔夫球场景观与城市园林绿地景观之间的差异,探讨高尔夫球场景观要素在城市园林绿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上海世博园区植物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是上海世博园区绿地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植物配置质量的好坏成为直接影响上海世博园区景观风貌与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在对上海世博园区的广场绿地、景观绿地、道路绿地及滨江绿地的植物配置进行分析与探讨的基础上,尝试提出适合上海世博园区气候环境及功能要求的植物配置模式,从而充分发挥世博绿地的景观价值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