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9年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从郑州果树所引进‘风味玫瑰’、‘恐龙蛋’、‘味帝’、‘味厚’4个杂交杏李新品种,在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边阳镇、安顺地区镇宁县城关镇乘凉村、毕节地区纳雍县东关乡3个试验点进行栽培试验,观察杏李在贵州的生长发育习性,研究杏李在贵州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杏李保护地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定植方式、授粉树的选择与配置、整形拉枝、水肥管理、花期管理、疏花疏果、休眠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杏李保护地栽培关键技术,从而为果农在保护地内生产杏李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杂交杏李风味玫瑰是中国林科院948项目组2001年从美国引进的7个杂交杏李品种之一,具有较高的栽培推广价值.2002年河南省郸城县龙王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示范基地从中国林科院引进杂交杏李风味玫瑰进行丰产栽培试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丰产、经济效益显著.从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5个方面总结了一套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4.
北京是杏李适生区域,杏李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现简要介绍近年来北京杏李栽培面积、产量、分布、主要种质资源和加工企业情况,分析目前杏李产业发展情况,提出几点建议,包括加强地方特色资源保护和新品种选育力度、研发推广先进栽培技术、成立相关产业协会、开发杏李生态与生活服务功能等。  相似文献   

5.
杂交杏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尚堃  张传来 《北方园艺》2012,(16):194-200
杂交杏李是美国育种家选育出的杏李种间杂交新品种,营养价值较高,市场竞争力强,具有较高的栽培价值。针对杂交杏李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基础理论研究,栽培生理研究,营养价值评价研究,栽培理论研究和栽培技术研究5个方面综述了杂交杏李研究进展的有关情况,指出了杂交杏李研究进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杂交杏李恐龙蛋是中国林科院项目组从美国引进的7个杂交杏李品种之一,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2002年驻马店市林业科学所从中国林业科学院经济林研究中心引进杂交杏李恐龙蛋进行丰产栽培试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丰产、经济效益显著.现从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防治5个方面总结了一套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7.
杏李是杏与李的种间杂种,自21世纪初引入我国以来,因其优良的果实品质而广受消费者喜爱,具有较高的栽培价值。针对我国杏李生产现状,分析了当前杏李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优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遵循适地适树、品质优先的原则;突出优势品种,做好合理搭配;根据经营模式,找准市场定位;高标准建园,科学化管理。  相似文献   

8.
凌晓明  赵辉 《河北果树》2012,(3):4-5,11
介绍美国杏李在我国的引种栽培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提出强化美国杏李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熙龙 《果农之友》2008,(11):24-24
风味玫瑰杏李属早熟杏李品种.2001年冬引进.在西峡县的丹水镇袁沟村、田关乡孙沟村、阳城乡牛王村、回车镇石梯村及五里桥镇封店村.设立风味玫瑰杏李引种观察和丰产栽培试验区.通过多年的引种观察和丰产栽培试验.该品种在伏牛山区具有早熟、优质、丰产稳产等特性,耐旱、耐瘠薄、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近几年山地杏李发展较快,但管理粗放,病虫害严重,造成了杏李产量偏低,品质较差的问题,开展了低产园改造技术研究,总结出了有效的改造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李立新 《花卉》2016,(6):9-10
针对大马士革玫瑰栽培,结合贵州实际情况,采取试验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栽培管理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得出贵州现代化温室大马士革玫瑰栽培效果良好,花朵产量高,病虫害少,成活率高,具有大规模栽培前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杏李是杏和李经杂交而获得的水果薪品种。其果实芳香浓郁,风味极佳,具有果大、早实、高产、稳产、收获期长、耐贮藏、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等优点,红肉型杏李更为珍品,市场极为少见,栽培效益很高。现介绍3个成熟期不同的美国红肉杏李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杏李‘风味玫瑰‘在温室高效栽培技术,葫芦岛市果蚕管理总站于2004年在葫芦岛市龙港区北港镇大白马石村张素萍的温室中进行了该项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14.
红天鹅绒杏李是美国培育的杏李杂交新品种。杏、李基因各占50%,极早熟,1999年引入我国。经栽培观察,该品种综合性状良好,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丁立军 《落叶果树》2008,40(2):59-60
调查了味馨、味王、恐龙蛋、风味皇后、味厚、味帝和风味玫瑰等7个杏李品种的适应性和成花结果表现及病虫害发生情况,揭示了某些品种的不良表现.认为杏李适宜在年降水量600mm左右的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6.
<正>2002年3月,我市从中国林科院经济林研究所引入了风味玫瑰、风味皇后、味馨、味帝、恐龙蛋、味王、味厚等7种不同成熟期美国杏李品种的无病毒苗木。经过几年的栽培,美国杏李品种表现出  相似文献   

17.
杏李花芽分化的组织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杏李品种花芽形态分化过程的组织结构变化,了解杏李花芽分化过程、时期及品种间的差异,为杏李的栽培管理技术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个杏李品种、1个杏品种及1个中国李品种为试材,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其花芽分化过程的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3个杏李品种花芽均于6月下旬开始分化,可分为未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及雌蕊原基分化期6个时期,分化盛期集中在7月上旬至10月上旬,‘美丽李’花芽分化盛期亦集中在此时间段,且均于10月下旬完成雌蕊分化,而‘赛买提’杏花芽分化盛期集中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且雌蕊分化于9月中旬已基本完成。【结论】3个杏李品种花芽分化所经历的时期均与对照杏、李品种相同,各时期均存在重叠交错现象,无明显界限,花芽逐步分化,各分化阶段的组织结构与‘美丽李’基本一致,整体分化进程也与‘美丽李’较为相近,但均比‘赛买提’慢,进入各分化时期晚于‘赛买提’。  相似文献   

18.
为规范贵州蜂糖李的栽培管理技术,实现蜂糖李的高产优质栽培,促进果农提高经济效益,加快推进贵州蜂糖李对产业扶贫及乡村振兴的助推作用,从栽植园地选择到果实采收8个方面总结提出了贵州蜂糖李的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9.
杏李杂交新品种是李和杏多代杂交后获得的全新果品种类。果实具特有浓郁香味,含糖量高于杏或李,是市场前景很好的新兴水果品种之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于2000年开始杏李种间杂交新品种的引种栽培与示范工作,筛选出优质、丰产的中晚熟杏李种间杂交新品种‘味王’,2003年12月通过河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20.
枇杷是贵州仁怀地区重要的经济果林栽培树种。首先概述了枇杷的生长习性,贵州仁怀地区的气候特点,接着对贵州地区枇杷栽培技术改进与发展策略进行了分析,包括:种植土壤的改进措施分析;水肥管理的改进措施分析;树木修剪的的改进措施分析病虫害防治的改进措施分析。本文拟对枇杷的栽培管理技术进行进一步探讨和发展,最终为构建该地区枇杷的高产栽培模型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