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每年春季开始,日光温室黄瓜都不同程度发生黑星病,给黄瓜生产造成损失。因此,联系生产实践,提出应熟识黄瓜黑星病发病症状、掌握黄瓜黑星病发病规律、了解黄瓜黑星病发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黄瓜黑星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玉华 《蔬菜》1991,(1):33-33,40
黄瓜黑星病(Clandosporinm Cucumerinum Eu 8Ⅰ Arth)是黄瓜上一种危险性病害。1988年以来在保护地黄瓜上发病较为普遍,传播迅速。发病严重的大棚、温室病瓜率达90%以上,产量损失70%以上。给黄瓜生产造成极大的威胁,1989年黑星病列为河南省检疫对象。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保护地黄瓜病害主要有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黑星病、枯萎病及霜霉病为主。其中黄瓜黑星病已成为近年来重要病害,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在保护地黄瓜早期发生且比较普遍,黄瓜枯萎病在连作棚室内发病较重,黄瓜霜霉病是保护地黄瓜生产后期危害较重  相似文献   

4.
黄瓜靶斑病已成为温室黄瓜生产最难防治的病害之一,其发病症状与黄瓜霜霉病和角斑病非常相似,农户常因识别错误、未对症用药而造成严重损失。该文介绍了黄瓜靶斑病的发病条件、传播途径、发生症状及综合防治措施,供广大菜农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黄瓜红粉病是近年来温室黄瓜等瓜类蔬菜生产中新发生的重要病害,在寿光地区发病严重,因为发病流行的时间不长,广大菜农常不能准确诊断该病害,导致发病后菜农盲目配药,既增大了用药成本,又不利于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健康发展。因此笔者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将黄瓜红粉病的田间症状、病原、发病规  相似文献   

6.
正黄瓜黑星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露地和温室栽培的黄瓜均可染病,在温室大棚中病害发生较重。该病除危害黄瓜外,还可危害南瓜、西葫芦等作物。现将黄瓜黑星病的发病症状及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发病症状黄瓜黑星病主要危害叶片、茎和果实的幼嫩部分,苗期至成株期均可染病。幼苗染病后,子叶产生黄白  相似文献   

7.
黄瓜靶斑病与蔓枯病是黄瓜生产上的两种重要病害,近几年在寿光地区发病严重,造成了极大损失,尤其是黄瓜靶斑病,因为发病流行的时间不长,广大菜农常不能准确诊断病害,导致发病后菜农盲目配药,同时用多种药剂防治病害,既增加了用药成本,又不利于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健康发展,因此笔者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将两种病害的田间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以期对菜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黄瓜靶斑病及蔓枯病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靶斑病与蔓枯病是黄瓜生产上的两种重要病害,近几年在寿光地区发病严重,造成了极大损失,尤其是黄瓜靶斑病,因为发病流行的时间不长,广大菜农常不能准确诊断病害,导致发病后菜农盲目配药,同时用多种药剂防治病害,既增加了用药成本,又不利于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健康发展,因此笔者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将两种病害的田间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以期对菜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黄瓜褐斑病的发生症状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褐斑病又称环斑或靶斑病,主要危害黄瓜叶片,一般在黄瓜结瓜盛期开始扩延,中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部扩展。现将黄瓜褐斑病的发生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发病症状黄瓜发生褐斑病时,叶片顶部先出现水浸状黄色小点,对光看小点透明,后病斑扩展为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扩展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形或多角形,边缘色深,外缘褪绿,病斑先呈浅褐色后变褐绿色。  相似文献   

10.
黄瓜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是造成黄瓜死藤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大棚发病尤甚。1991~1992年调查69座大棚,黄瓜菌核病发病株率1.28%,死藤株率1.05%。掌握黄瓜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对于提高黄瓜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1 黄瓜菌核病的症状及发生概况1.1 症状:发病初期,黄瓜茎杆下部3~4节叶腋处呈现水渍状病斑,潮湿时病部表面密布白色菌丝层;后期病斑腐烂,病藤折断,露出麻丝状维管束,其上  相似文献   

11.
1 病害症状 黄瓜花腐病在保护地和露地均可发生,保护地发病重。发病初期黄瓜花和幼果发生水渍状湿腐,病花变褐腐败,病菌从花蒂部侵入幼瓜后,向瓜上部发展,病  相似文献   

12.
1发病症状黄瓜低温生理病在黄瓜提早延晚栽培中经常出现。所谓低温生理病是指黄瓜在生育过程中遇到了低于其生育适温连续长期或短期低温的影响,使黄瓜发生生理障碍,延迟黄瓜生育或造成减产,称为低温生理病,有时甚至发展成冷害。  相似文献   

13.
黄瓜霜霉病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浙江丽水市莲都区是全国蔬菜重点县,但随着近年的发展,黄瓜上的霜霉病、白粉病、黑星病等病害发生快,危害重。其中以霜霉病危害最重,现将黄瓜霜霉病发病症状、发病特点、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发病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幼苗期即可发病,结瓜期发病更重。在黄瓜生长出5~6片真叶时开始出现此病,由下往上蔓延发展。发病初期,叶背面出现水渍状淡绿色半透明小斑点,病斑逐渐扩大后受叶脉限制而形成淡褐  相似文献   

14.
<正>黄瓜炭疽病是黄瓜生产中常发性病害。植株染病后,病菌可危害叶片、茎和果实,病叶上有淡褐色圆形病斑,严重时叶片干枯;茎蔓上有黄褐色凹陷椭圆形病斑。该病发生后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给农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黄瓜炭疽病发病症状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发病症状幼苗子叶受害,叶片边缘出现半椭圆形淡褐色  相似文献   

15.
徐蛾 《北方园艺》1994,(6):24-24
保护地黄瓜黑星病发生规律与防治徐娥黄瓜黑星病(又名疮痂病),是目前丹东地区黄瓜上的一大危险性病害,以保护地发病最为严重。据丹东地区1992—1993年调查50多座节能日光温室及大棚,黄瓜黑星病的发病率高达90%以上,产量损失可超过70%,个别棚室甚至...  相似文献   

16.
黄瓜黑星病又叫叶霉病、疮痂病,是青冈县近年来新发生的一种真菌病害,是大棚的毁灭性病害。经过几年调查,发现青冈县大棚黄瓜发病严重,一般病果率达20%~30%,严重的达90%以上,减产20%~30%。现将黄瓜黑星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黄瓜黑星病是黄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几年笔者在潍坊及寿光地区调查发现该病发病严重,对黄瓜生产造成了极大损失,发病后广大菜农因不能准确诊断病害,盲目配药导致既增大了用药成本,又不利于黄瓜无公害生产的健康发展,因此笔者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将该病的田间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以期对菜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黄瓜霜霉又称“跑马干”、“黑毛”,是黄瓜的主要病害。除危害黄瓜外, 还危害冬瓜、南瓜等瓜类。全国普遍发生,露地或保护地栽培的黄瓜均可受害。发病后如环境条件适宜,病害发展迅速,1-2周可使瓜田成片枯黄,提早拉秧,严重威胁着黄瓜的生产。 一、症状 苗期至生长后期均可受害,但主要危害成株期的叶片。一般下部叶片先发病,病初叶面呈现水浸状褪绿斑点,病斑扩大时受叶脉限制而呈现多角型,黄绿色至褐色,病健界限明显。环境潮湿时,病斑背面生一层灰紫色至紫黑色霉。常有多个病斑连成一片,致使叶片迅速干枯死亡。在抗病品种上…  相似文献   

19.
黄瓜黑星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红 《北方园艺》2006,(6):156-156
黄瓜黑星病,又叫疮痂病,此病发生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幼苗、叶片、茎蔓和果实均可被害,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质量,发病后一般减产10%~30%,病瓜味苦失去食用价值,随着设施栽培的发展逐年加重,除黄瓜外,还危害甜瓜、南瓜、西葫芦、冬瓜等葫芦科作物.  相似文献   

20.
正黄瓜角斑病是黄瓜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常在田间与黄瓜霜霉病混合发生,病斑比较接近,有时容易混淆,但黄瓜霜霉病发病初期在叶片背面产生几个多角形水浸状病斑,而细菌性角斑病在叶片背面产生针状水浸状病斑,往往几十个病斑同时发生。1症状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果实和茎蔓。叶片染病后,先呈淡绿色水浸状斑点,渐呈黄褐色、淡褐色、淡黄色、灰白色、白色,因受叶脉限制叶背面病斑呈多角形。潮湿时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