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半人工草地是在不破坏或少破坏天然植被的基础上,采取封育、松耙、补播、灌溉、施肥等人工措施培育改良的草地。近十多年来,我省在培育半人工草地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绩。据统计,至1989年,全省累计改良草场61.1万亩,累计草场围栏保留面积621.8万亩,累计飞播种草保留面积47.1万亩。为发展我省草地畜牧业,缓解畜草矛盾起了积极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培育半人工草地重要性的认识,使这项工作能更好地  相似文献   

2.
1国内外草场现状 在畜牧业发达的国家,草场面积比例很大。例如美国的28亿亩耕地中,牧草种植面积达11亿亩,其干草占粗饲料的70%~80%;荷兰基本上是人工草场,紫花苜蓿的亩产干草量为800kg;新西兰有65%的草原为人工草地或半人工草地,每3亩草地可养一只羊;澳大利亚的人工草地为4亿亩,其中2/3为改良的半人工草场。我国天然草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1.41%,  相似文献   

3.
一、调查及建档的目的贵南县位于海南州南部,全县土地面积为6 649.77Km~2,(664 977公顷),其中草地面积为407 712公顷,占土地面积的70.79%,人工草地,天然围栏草地面积31 127公顷,占草地面积的6.6%。草地类型主要有山地干旱草原草地类,山地草甸类,山地荒漠草地类等,全县的人工草地和天然围栏草地主要分布在塔秀、森多、过马营三乡、茫拉、沙沟等半农半牧区亦有一定的发  相似文献   

4.
草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部门,人工草地是草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辽宁省人工草地的建立始于80年代初期,到1988年全省累计保存面积达187万亩,大体上每年以20万亩的速度增长。大力发展人工草地,已成为辽宁草原建设的重点和主攻方向,是草地畜牧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化,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重要标志,是实现草地畜牧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人工草地建植技术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青海省牧区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对畜产品需求的增长,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青海省牧区高产优质人工草地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人工草地的建设,便成为解决草畜矛盾,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之一。笔者根据据多年种植经验,对人工草地建植技术作一浅谈,为青海省人工草地的建植和退耕还草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省牧草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目前我省拥有天然草场80多万亩,但大部分处在黄土高原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生产力比较低,由于管理粗放,草地退化也十分严重,从而影响了我省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近几年来,我省和全国各地一样,十分重视天然草地改良和人工草地建设,尤其是陕北的榆林和延安两个地区,每年种草100万亩左右,截止1986年底,  相似文献   

7.
试验于1985年4月开始。在陕西省旬邑县万亩人工草地上进行,试验地区位于渭北旱原丘陵沟壑区,是关中与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试验分别研究了划区轮牧、草地封育、土壤追施氮素及叶面喷施营养液等处理对草群结构、草地生产力的影响。初步探讨了渭北旱塬人工草地合理利用及培育改良的途径,在生产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伊盟丘陵沟壑干草原区人工、半人工草地建立的研究》是国家农业部重点科研项目《草业绒山羊系统工程试点研究》的子课题。本语言是该课题的总结。已通过农业部验收。草业系统是试点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通过引种,筛选出适宜在伊盟东部丘陵沟250公斤。同时筛选出适宜在该地区种植的优良牧草品种有柠条、紫花苜蓿、白花草木栖、沙打旺、草木栖状黄芪、羊柴等。其次通过补播,封育改良天然草场,增加植被覆盖度,建成半人工草地共计5330亩(其中柠条带间补播牧草和封育补播3200亩,一般封育灌木草地2100亩)。亩产草量由原来的60公斤提高到124公斤。上述人工、半人工草地1990年增产干草共计99.5万公斤,年纯增收入9.95万元。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当前,家畜营养需要与饲草料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是我盟发展畜牧业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一直阻碍着我盟畜牧业的发展。建立旱作人工草地既经济实用,又可达到对退化草地的根本改良,它是建立高产、稳产的基本草场的可行方法之一。我们1995年秋在“崩崩山万亩人工半人工...  相似文献   

10.
<正> 盐源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总人口23万,其中彝族占53%。总土地面积8375.4km~2,其中天然草地面积705万亩,可利用面积55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4%。已垦植了人工草地5.2万亩,其围栏总长度为6.3万米,其中有效面积(?).75万亩,占91%。年均温12.5℃(一月5.1℃,七月18.1℃),极端最低温-9.7℃。≥10℃积温3631.5℃,无霜期210天左右,降水  相似文献   

11.
利用柳灌丛植物营建生物围栏,在草地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前景。资源丰富,就地取材,投资少,一劳永逸。三年来,松潘县累计营建生物围栏35万余米,约35,583余亩。保护建植人工草地4010亩,改良天然草地,培育半人工草地26135亩。确保草地建设各项综合技术的实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长远的生态效益及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人工草地暖季不同放牧方式对牦牛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区比较研究了多年生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暖季放牧对犊牦牛生长的影响,结果得出:不同放牧方式下,1岁牛的个体增重差异明显,人工草地轮牧>人工草地连续放牧>天然草地连续放牧,2岁牛的增重不受草地和放牧方式的影响,个体增重、日增重和单位草地面积的增重都高于1岁犊牦牛。  相似文献   

13.
论人工灌丛草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植物生态学,生物学和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分析,建立人工灌丛草地是解决我国北方干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区饲草问题和大面积改良退化草场的有效措施。人工灌丛草地可以分为半灌木刈草型,灌草放牧型,灌草刈牧兼用型,灌草乔综合效益型,建设人工灌丛草地的适宜草种有岩黄芪属半灌木,锦鸡儿属灌木,一部分藜料灌木和北方传统种植的旱生草本饲草。  相似文献   

14.
<正> 1 前言样方的大小,数目直接影响测验的结果,因此在对草地进行调查之前,有必要对样方进行确定。测验在湖北省宜昌县百里荒示范牧场人工草地上进行。牧场以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为主;总面积2600亩,海拔1200米;土壤为中壤质黄棕壤类,pH平均6.48。年均温10.1℃,年降雨量1280.6毫米,蒸发量930.1毫米,日照1305.2小时,无霜期200天。饲养罗姆尼半细毛羊。  相似文献   

15.
<正> 草地是发展绵羊的基本条件之一,而建立优质高产的人工草地和半人工草地是加快新区养羊速度和提高新区养羊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涪陵地区有较丰富的天然草地资源,1985年开始引进绵羊饲养,已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天然草地总面积11.8206亿亩(可利用面积9.5386亿亩),占全区总土地面积67.49%,比六十年代减少了7%,分布有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荒漠等五类地带性草地和低平地草甸、山地草甸、沼泽等三类非地带性草地类,其中典型草原类分布面积最大,占草地总面积38%。全区可利用草地饲草总贮量666.86亿公斤干草,平均亩产量70公斤。其中可利用饲草贮量409亿公斤。平均亩产量42公斤。年适宜载畜量4429.7万羊单位,与1985年中等年份草地实际载畜量相比,全区草地平均超载15%左右。由于草地长期超负荷放牧,目前,全区退化草地面积达3.7555亿亩,占全区可利用草地面积的39.3%。因此,根据草地产草量,确定草地适宜载畜量,实行以草定畜,严格控制草地超载过牧是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地的一项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半人工草地上,植被如何对应人工管理而变化尚不清楚。当半天然草地用于放牧时,了解植被变化与人工压力间的关系非常重要。此项研究提出了扩展总优势率E-SDR作为草地植被比较的参数,明确了人工压力下的芒型草地植被的分类。另外,描述了放牧芒型草地优势种的E-SDR的变化率。最后,讨论了黄花茅侵入结缕草型草地的植物互克潜力作为半开然草地植物演替的因素,证明植物互克物质来自黄花茅植物。  相似文献   

18.
结合云南多年人工草地建植的生产实践和科研,对云南人工草地的建植技术及方法进行概括和总结,这些经验和方法对云南及我国南方相似地理气候条件的省区进行人工草地建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汇处,总面积38,000多万亩。其中耕地面积5,233万亩,草原面积20,500万亩,宜林宜草三荒地7,300多万亩。近年来,由于认真贯彻了中央发展农业的战略方针,实行了农业战略思想转移,种有了大的突破。1983~1985年累计种草1,474.28万亩,其中多年生959.69万亩。在多年生牧草中,耕地种草583.84万亩(退耕  相似文献   

20.
王兆红 《北方牧业》2004,(18):20-20
张北京津风沙源草地治理工程建立人工草地综合技术研究工作,经各方努力,各项工作取得预期进展。2000~2003年人工种草达8.4万亩,草场改良9.8万亩。从而促进了我县畜牧业大发展。由于四年来的人工种草和草场改良,牧草长势很好,进人6~7月份以来,先后有中央、省、市领导和专家前来我县检查验收和指导,受到上级领导和专家好评。现将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