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利用EM技术饲喂超早期断奶仔猪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利用以EM发酵处理的玉米-豆粕(大豆)-乳清粉(脱脂奶粉)型仔猪料饲喂超早期断奶仔猪效果,我们用14日龄断奶的仔猪进行饲喂试验,并与所属猪场现行28日龄断奶的仔猪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4日龄断奶仔猪虽在14-21日龄阶段日增重严重下降,由174克降至55克,但因其具有补偿性生长的潜力,至70日龄时已恢复生长,至出栏时日增重,耗料增重比还比28日龄断奶猪略好。  相似文献   

2.
于震  张政  刘春雪  洪平 《饲料工业》2020,41(1):31-34
研究应用营养、价格差异化的两种教槽料和两种代母奶组成哺乳期仔猪饲喂方案,探讨其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和断奶重影响。试验选取分娩日期相近的哺乳母猪(长×大)12头,将其所生12窝哺乳仔猪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只用一种干教槽料饲喂,不补充代母奶。试验组分阶段用教槽料和代母奶组合方案饲喂。试验从仔猪初生开始到28日龄断奶结束。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仔猪0~21日龄日增重比对照组高14.35%(P=0.048),在21日龄时均重达到7.33 kg,比对照组高0.71 kg(P=0.06),0~28日龄日增重比对照组高12.01%(P>0.05),在28日龄时断奶均重达到9.49 kg,比对照组高0.87 kg(P=0.088)。由此可见,本研究所制定的饲喂方案可以提高哺乳仔猪生长性能和断奶重。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主要是观察新型速溶人工仔猪代乳粉救护弱仔猪方面的作用效果.第一期试验探讨了给生后7 d的弱仔猪补饮代乳粉直至断奶后6 d即34日龄的效果;选取试验弱仔猪(平均出生重<1.1 kg)3窝,对照弱仔猪(平均出生重<1.1 kg)3窝,正常仔猪3窝分别为试验组、对照组和正常组,对照组和正常组仅提供教槽料,试验组在教槽料的基础上饮喂代乳液至34日龄仔猪下床.弱仔猪出生体重小,体质弱,抗病能力差,采食母乳量少,生长发育通常难以和正常仔猪相比.第二期试验探讨了从34~44日龄试验组仔猪与正常组仔猪的生长性能对比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断奶前补饮代乳液可以提高弱仔猪增重速度,而在断奶后继续补饮代乳液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断奶应激,弱仔猪体现出良好的补偿生长,体重与正常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熟化软颗粒教槽料对仔猪断奶前后生长性能及腹泻率的影响,试验选用8窝(共计84头)15日龄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饲喂同配方的粉状教槽料和软颗粒教槽料,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窝猪;试验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断奶前10d和断奶后5d,即15~25日龄和26~30日龄,仔猪在25日龄断奶。结果表明:在15~25日龄阶段,试验组仔猪平均日增重(ADG)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平均日采食量(ADFI)增加了40.90%;在26~30日龄阶段,试验组ADG较对照组增加了12.21%,ADFI增加了34.41%;整个试验期,试验组ADFI较对照组增加了35.12%,ADG无明显差异,试验组的腹泻率也低于对照组;在仔猪断奶前后的3d,试验组的ADG和ADFI均高于对照组。综上,软颗粒教槽料在仔猪断奶后前期可有效地提高其采食量和日增重。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猪窝产活仔数与初生仔猪个体重对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个体重及成活率的相关性,特选择一大型规模猪场2~6胎母猪在1个月内所产的118窝计1350头仔猪作为试验对象,要求所有初生仔猪均由亲本母猪带仔哺乳,且按窝产活仔数不同(6~17头)分组测定仔猪初生个体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并观察断奶成活率,同时对其相关性状作方差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组间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差异显著(P0.05);窝产活仔数对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802、-0.851、-0.698,P0.01);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对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837、0.741,P0.01)。试验结果表明,窝产活仔数越多,初生仔猪个体就越小,早期断奶也越轻,成活率也低;初生仔猪个体越大,早期断奶就越重,成活率也越高。只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适当控制猪窝产活仔数并提高初生仔猪个体重,能有效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生长速度,并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不同乳猪料对仔猪断奶后1周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进行饲料对比试验。选择由三泰集团荥阳前新庄猪场提供的57头28日龄断奶仔猪6窝,分成试验组(27头)和对照组(30头),各组仔猪断奶体质量差异不显著。对照组用东方正大551S颗粒饲料,试验组用河南富象饲料有限公司提供的乳猪颗粒饲料。结果表明,对照组和试验组28~35日龄平均日采食量和日增质量差异不显著,试验组比对照组料肉比降低13.71%。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的目的是测定不同设计类型的教槽料饲喂器和较高的采食便利性对仔猪教槽料采食量及其断奶前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54头PIC 1050系母猪及其所产仔猪,根据胎龄和分娩日期将试验母猪分成两批,再根据随机完全区组设计将每批试验母猪分入三个试验处理组中.处理1组为对照组,仔猪使用料斗型旋转式饲喂器;处理2组仔猪使用非料斗型旋转式饲喂器;处理3组仔猪使用长条式饲喂器.试验仔猪从分娩后第18天至断奶(第21天)进行自由采食教槽料,日粮含代谢能1 585kcal/lb、真回肠可消化赖氨酸(TID Lys)1.56%,并添加1.0%的三氧化二铬.母猪在整个哺乳期自由采食单一日粮(ME:1 586kcal/lb,TID Lys:0.97%).仔猪在出生后第0(出生当日)、18和21天(断奶时)进行个体称重,以计算总增重和日增重.计算饲喂器内饲料消耗量,并以此作为窝教槽料采食量.在断奶前3~12h,用无菌棉签对所有处理组的仔猪采集两次粪便样本.在两次取样中,仔猪粪便颜色至少有一次为绿色时,该仔猪就被认为采食教槽料仔猪(简称采食仔猪).结果表明,使用不同设计类型的饲喂器进行饲喂的仔猪,断奶时在个体重(P<0.18)和窝重(P<0.51)上均没有显著差异,在个体和窝的总增重(P<0.20)及日增重(P<0.31)上也很接近.采用非料斗型旋转式饲喂器或长条式饲喂器饲喂的仔猪,所消耗的总教槽料比使用料斗型旋转式饲喂器饲喂的仔猪多2.7倍(P<0.0001).对于料斗型旋转式、非料斗型旋转式和长条式饲喂器饲喂的仔猪,每12h平均饲喂频率分别是1、2.3和4.2次.饲喂器设计类型对饲喂教槽料仔猪中采食仔猪的比例有显著影响(P<0.0001).在使用料斗型旋转式、非料斗型旋转式和长条式饲喂器的仔猪中,采食仔猪分别占69%、47%和42%.总之,在饲喂教槽料的仔猪中,采食仔猪的比例会受非日粮因素的影响,例如饲喂器设计类型.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干料和湿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综合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80头(28±1)日龄、体重5.5 kg左右的健康三元杂种断奶仔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公母各半)。2个处理组分别饲喂干料(颗粒料)和湿料(颗粒料加水制作而成),试验期为14 d。试验结果显示:1)生长性能:①湿料饲喂诱食性优于干料饲喂。②湿料组与干料组在生长性能方面(日增重、料重比、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湿料组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方面有明显改善趋势。2)综合经济效益:湿料组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4.67元,干料组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4.99元,湿料组综合经济效益较好。该试验条件下,断奶仔猪使用湿料方式饲喂具有较好的诱食效果,并改善了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且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选取6窝(60头)7日龄杜长大仔猪,随机分成A、B组,分别饲喂添加3%普通血浆蛋白粉GAP701、高免低灰分血浆蛋白粉GAP881的2种试验日粮,研究两种血浆蛋白粉对仔猪生长性能和对抑制仔猪腹泻的影响,试验分为断奶前(7~26日龄)和断奶后(27~36日粮)两个阶段。结果表明,高免低灰分血浆蛋白粉GAP881的饲喂效果好于普通血浆蛋白粉GAP701,能显著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日平均增重(P<0.05),提高日平均采食量,降低料重比。  相似文献   

10.
选择出生相近的20窝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两组,即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窝。出生后4天诱食开口料,试验组开口料为湖南天心牧业有限公司研制开发,对照组为目前市场上反映良好宝贝奶开口料。实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28日龄仔猪断奶窝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仔猪断奶窝重差异显著(P<0.05),28日龄时的采食量,断奶后的采食量两者之间差异极显著(P<0.05);试验组的一次性转群率比对照组提高20%,差异显著(P<0.05);窝盈利试验组比对照组多57.32元。  相似文献   

11.
R  C.  Sulabo  M.  D.  Tokach  E.  J.  Wiedemann  冯占雨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09,(2):34-37
本试验的目的是测定不同设计类型的教槽料饲喂器和较高的采食便利性对仔猪教槽料采食量及其断奶前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54头PIC1050系母猪及其所产仔猪,根据胎龄和分娩日期将试验母猪分成两批,再根据随机完全区组设计将每批试验母猪分入三个试验处理组中。处理1组为对照组,仔猪使用料斗型旋转式饲喂器;处理2组仔猪使用非料斗型旋转式饲喂器;处理3组仔猪使用长条式饲喂器。试验仔猪从分娩后第18天至断奶(第21天)进行自由采食教槽料,日粮含代谢能1585kcal/Ib、真回肠可消化赖氨酸仃IDLys)1.56%,并添加1.0%的三氧化二铬。母猪在整个哺乳期自由采食单一日粮(ME:1586kcal/Ib,TIDLys:0.97嘲。仔猪在出生后第0(出生当日)、18和21天(断奶时)进行个体称重,以计算总增重和日增重。计算饲喂器内饲料消耗量,并以此作为窝教槽料采食量。在断奶前3~12h,用无菌棉签对所有处理组的仔猪采集两次粪便样本。在两次取样中,仔猪粪便颜色至少有一次为绿色时,该仔猪就被认为采食教槽料仔猪(简称采食仔猪)。结果表明,使用不同设计类型的饲喂器进行饲喂的仔猪,断奶时在个体重(p〈0.18)和窝重(P〈0.51)上均没有显著差异,在个体和窝的总增重伊〈0.20)及日增重(P〈0.31)上也很接近。采用非料斗型旋转式饲喂器或长条式饲喂器饲喂的仔猪,所消耗的总教槽料比使用料斗型旋转式饲喂器饲喂的仔猪多2.7倍(P〈0.0001)。对于料斗型旋转式、非料斗型旋转式和长条式饲喂器饲喂的仔猪,每12h平均饲喂频率分别是1、2.3和4.2次。饲喂器设计类型对饲喂教槽料仔猪中采食仔猪的比例有显著影响(P〈0.0001)。在使用料斗型旋转式、非料斗型旋转式和长条式饲喂器的仔猪中,采食仔猪分别占69%、47  相似文献   

12.
利用EM技术饲喂超早期断奶仔猪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索利用经EM发酵处理的玉米-豆粕(大豆)-浮清粉(脱脂奶粉)型仔猪料饲喂超早期断奶仔猪效果,我们做了14日龄断奶与所属猪场现行28日龄断奶仔猪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4日龄断奶比28日龄断奶从70日龄至出栏时日增重提高68g,料肉比降低2.20%。  相似文献   

13.
《养猪》2015,(6)
以262窝PIC母猪所产的2 396头仔猪为研究对象,探讨窝产活仔数对仔猪初生重、28日龄断奶重及断奶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窝产活仔数的增加,仔猪初生窝重、28日龄断奶窝重增加,断奶成活率降低。不同窝产活仔数间的初生窝重差异极显著(P0.01),窝产活仔数9~11头间的断奶窝重差异不显著,但极显著大于窝产活仔数6、7头(P0.01),断奶成活率以窝产活仔数6~11头较好(90%以上);不同窝产活仔数间的初生个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窝产活仔数6~10头间的断奶个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极显著大于窝产活仔数11头和12头(P0.01)。窝产活仔数与初生窝重、28日龄断奶窝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17和0.589;与初生个体重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105;与28日龄断奶个体重及28日龄断奶成活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17和-0.581。本试验条件下,窝产活仔数在10~11头之间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猪窝产活仔数与初生仔猪个体重对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个体重及成活率的相关性,特选择一大型规模猪场2~6胎母猪在1个月内所产的118窝计1350头仔猪作为试验对象,要求所有初生仔猪均由亲本母猪带仔哺乳,且按窝产活仔数不同(6~17头)分组测定仔猪初生个体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并观察断奶成活率,同时对其相关性状作方差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组间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差异显著(P〈0.05);窝产活仔数对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802、-0.851、-0.698,P〈0.01);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对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837、0.741,P〈0.01)。试验结果表明,窝产活仔数越多,初生仔猪个体就越小,早期断奶也越轻,成活率也低;初生仔猪个体越大,早期断奶就越重,成活率也越高。只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适当控制猪窝产活仔数并提高初生仔猪个体重,能有效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生长速度,并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选用40日龄、平均体重相近且健康的72头断奶仔猪,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某企业断奶仔猪料(I)与基础日粮中添加0.015%优生素的试验日粮(Ⅱ)进行饲喂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断奶仔猪早期日粮中添加优生素,仔猪的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0.8%(P<0.05),料肉比降低10.5%(P<0.05)。  相似文献   

16.
正为提高夏季产房母猪的采食量及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本试验选用200头左右的产房母猪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在常规哺乳料中添加巧克力粉50kg/t,对照组饲喂常规哺乳料。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母猪总采食量比对照组高10.5kg,25日龄断奶重高0.36kg,仔猪存活率高2.26%,正品率高2.16%,窝均合格仔猪数高0.74头,断奶母猪  相似文献   

17.
以311窝长大母猪所产的3 148头仔猪为研究对象,探讨窝产活仔数对初生重、28日龄断奶重及哺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窝产活仔数的增加,仔猪初生窝重、28日龄断奶窝重增加,而初生个体重、哺育率降低。相近窝产活仔数间的初生重、28日龄断奶重、哺育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不同梯度间差异极显著(P<0.01)。窝产活仔数与初生窝重、28日龄断奶窝重均成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9和0.525;与初生窝均重成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44;与28日龄断奶个体重成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51;与28日龄哺育率成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63。本试验条件下,窝产活仔数在10~11头之间可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哺乳仔猪采食教槽料的日龄规律。选用出生7日龄、窝均仔猪数11.7头、母猪2.5胎的哺乳仔猪13窝,统一补饲教槽料直至28日龄断奶,以窝为单位记录采食量,计算仔猪的平均日采食教槽料量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哺乳仔猪70%以上采食教槽料发生在21~28日龄,7~28日龄平均日采食教槽料量符合指数型增长曲线(R2=0.899,P<0.001),根据试验结果和拟合曲线,提出哺乳期教槽料补饲方案:7~14日龄5~10 g/头/d、15~20日龄10~15 g/头/d、21~24日龄20~30 g/头/d、25日龄至断奶50~60 g/头/d。  相似文献   

19.
目前,众多养猪生产者所养母猪能够达到较高的窝产活仔数,随着窝产仔数的增加问题也随之出现。哺乳早期给新生仔猪提供额外的乳制品和/或饲料,可以帮助母猪饲养仔猪,获得更好的生产性能。本文研究了提供代乳料(Denkapig Lactowean)对3~12日龄哺乳仔猪的影响,结果表明能显著提高断奶前仔猪干物质摄入量,可以提高仔猪的采食量和断奶重,以及断奶后14 d内的体重。  相似文献   

20.
总计84头母猪(PIC,Line1050)和它们所生仔猪被用于本实验,以确定泌乳料和教槽料采食对母猪和仔猪性能的影响。母猪按照分娩日期和胎次被分为3组,并按照2×2因子实验:母猪采食(自由采食与限饲)和仔猪采食(不喂仔猪料与喂仔猪料)共4个处理。仔猪被交叉寄养于每个实验组,以均衡窝重和窝仔猪数(>11头仔猪)。实验采用的是一种普通泌乳母猪料(ME 14.65MJ/kg,TID 0.97%lys),产仔后3d自由采食组母猪开始自由采食,限饲组母猪饲喂比自由采食组少25%的泌乳母猪料。饲喂仔猪料组仔猪采用的是加有1%氧化铬标记物的颗粒料(ME 14.64MJ/kg,TID 1.56%Lys),从3日龄喂到21日龄断奶。仔猪分别于3、7、14、21日龄称个体重,并每天计量仔猪采食量。在7、14、21日龄采集所有喂仔猪料的仔猪的粪便样本,同时通过仔猪粪便颜色区分采食仔猪料的仔猪和未采食仔猪料的仔猪。母猪在分娩后和断奶时称重,并测量P2点(距背中线6.5cm,最后肋骨)背膘。泌乳料采食和仔猪料采食没有相互作用,自由采食组母猪减少了体重损失(-15kg与-24kg;P<0.01),提高了仔猪窝重(P<0.04)和日增重(P<0.04),并比限饲组提高了断奶后14d内发情率(90%与71%;P<0.03)。饲喂仔猪料对母猪体重、背膘损失无影响(P>0.30),但会拖后母猪断奶后14d内发情间隔(5.4d与4.9d;P<0.09)。饲喂仔猪料有改善断奶窝重(61.2与56.7kg/d;P<0.09)和减少交叉寄养后仔猪死亡率(3.9%与7.3%;P<0.06)的倾向。自由采食母猪组和限饲母猪组仔猪采食仔猪料量差异不明显(2.24与2.28;P<0.93)。喂仔猪料组大约60%仔猪被确定采食了仔猪料,在被确定采食仔猪料的仔猪中有23%、20%和57%开始采食分别从3~7日龄、7~14日龄、14~21日龄。从断奶后0~28d,饲喂仔猪料与不喂仔猪料组在断奶后28d重(P<0.95)、日增重(P<0.86)、日采食量(P<0.93)和料重比(P<0.95)差异不显著。采食仔猪料的仔猪在断奶后28d重(P<0.16)和日增重(P<0.06)方面好于不吃仔猪料和不喂仔猪料仔猪。结论:喂仔猪料可以改善仔猪成活率但不能改进仔猪断奶前增重和母猪性能表现。泌乳母猪采食量低会对母猪性能和仔猪性能产生负面影响。让更多的仔猪采食仔猪料对改善仔猪断奶后性能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