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早熟幼蟹的鉴别与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熟幼蟹的鉴别与控制技术丁雷宋憬愚岳永生(山东农业大学动科院,泰安271018)早熟蟹,俗称“老头蟹”,性腺早熟,但又达不到上市规格,且不再生长,在养殖中,会因蜕壳困难而死亡,影响养殖效益。1早熟蟹的鉴别1.1规格规格在5—10g/只的蟹种中早熟蟹极...  相似文献   

2.
『三控三调』培育优质蟹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目前各地养殖大规格优质商品蟹的经验来看,放养的一龄优质蟹种要求规格在 80~ 160只 /公斤。用这样的蟹种养殖商品蟹,成活率高,生长快,出池的商品蟹 90%以上都可达 150克 /只,品质优越,深受市场欢迎。但当前在一龄蟹种的培育上,存在的最大技术难点就是,蟹种的出池规格偏大,性成熟的蟹种比例过多,蟹种的单产水平偏低,现已成为大规格优质商品蟹养殖的重要制约因素。如何解决好这一技术难题,笔者认为,要搞好一龄优质蟹种的培育,关键是要在养殖技术上大胆创新,因地制宜,推广“三控三调”培育一龄优质蟹种的新方法。   所…  相似文献   

3.
瓯江蟹的生长性能及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万全 《淡水渔业》1997,27(2):44-47
用人工放流及围网养殖的方法对巨江蟹的生长进行观察研究。放流巨江蟹平均规格0.5263g/只,收获成蟹规格平均145.87g/只,回捕率6.84%,群体增重18.70倍。围网放养规格平均0.4466g/只,收获成蟹规格99.4g/只,回捕率872%,群体增重19.13倍。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亲本规格对其子代在扣蟹阶段养殖性能的影响,本试验在相同的养殖环境下将4种规格河蟹亲本(规格I:雌90~110 g、雄140~160 g;规格Ⅱ:雌115~135 g、雄160~180 g;规格Ⅲ:雌140~160 g、雄220~240 g;规格Ⅳ:雌190~210 g、雄290~310 g)所产的大眼幼体养殖至扣蟹,并比较各组扣蟹的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及最终产量差异。试验结果显示:(1)不同规格的河蟹亲本,其子一代在大眼幼体至豆蟹阶段的平均体质量、成活率以及增重倍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2)在豆蟹至扣蟹养殖阶段,各组幼蟹的生长速度差异大体上与其亲本规格的差异相一致,其中Ⅰ组幼蟹在8—10月期间的平均体质量均显著低于Ⅳ组(P<0.05);(3)养殖效果方面,各组扣蟹平均规格和最终产量均随着亲本规格的提高而提高,其中Ⅳ组扣蟹的最终平均体质量显著高于Ⅰ组扣蟹(P<0.05);(4)就规格分布而言,Ⅳ组扣蟹2.00~3.99 g规格的比例显著低于另外3组,而≥6.00 g规格的比例显著高于另外3组(P<0.05)。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亲本规格对其后代的养殖性能存在影响,大规格河蟹亲本子一代在扣蟹生产阶段生长速度快、养殖效果好,因此建议在生产上选择大规格亲本的后代用于扣蟹养殖。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大规格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亲本子代大眼幼体在山东微山湖地区的池塘养殖效果,2019年在微山湖扣蟹基地将2种大规格河蟹亲本(规格I:雌190~210 g、雄280~300 g;规格Ⅱ:雌240~260 g、雄330~350 g)所产的大眼幼体饲养至扣蟹,并比较各组扣蟹的生长情况、养殖性...  相似文献   

6.
对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亲蟹选择的性状进行了分析,建议选用种质特征明显的亲蟹,如选用在长江中自然生长的或在草型湖泊人工饲养的大规格亲蟹,也可引进“侨居”海外的中华绒螯蟹作亲蟹,以提高亲蟹的种质质量。  相似文献   

7.
1993-1994年利用鱼池、稻田改造成的池塘培育中华绒螯蟹扣蟹,采取塑膜围栏防逃、调节水质、科学投饵、抑制幼蟹性腺发育等技术,52亩鱼池改造池亩扣蟹105kg,规格100只/kg;595亩稻田改造池亩产扣蟹55kg,规格180只/kg。  相似文献   

8.
对河蟹的大眼幼体进行为期5~8个月的饲养,这一过程便是蟹种培育。其中饲养20~30d,蟹苗蜕壳3~5次,规格一般达到每公斤1万~2万只,称为仔蟹,此期的仔蟹似黄豆大小,故也称豆蟹;豆蟹以后,经同塘或分塘饲养到当年年底或翌年3月~4月份,大部分幼蟹长成规格为5~10g,每公斤100~250只时称为一龄蟹种,其甲壳似大衣钮扣大小,故又称扣蟹。  相似文献   

9.
张桂军 《科学养鱼》1997,(6):27-27,40
为挖掘网箱培育幼蟹的潜力,提高幼压的产量,1996年6月~7月,枣庄市淡水养殖试验场进行了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培育幼蟹试验。结果证明,利用网箱培育幼摄成活率高、生长快,幼蟹规格齐,管理、捕捞方便。一、材料与方法1.地点的选择网箱设在池塘内,面积为2.5亩,水深1.2~1.5米,底为坚硬的沙性土质,水质清新无污染,池塘周围有围墙,是个避风向阳的好地方。在网箱设置前一个月,池水用500ppm的生石灰消毒处理。2.网箱及其设置网箱为全封闭聚乙烯单层网箱,网箱盖网的一边有30cm长的拉链,作观察和投饵用.网箱网目为1mm,网箱规格为1…  相似文献   

10.
高淳县河蟹养殖业近年来迅速发展,得益于全县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坚持大规格幼蟹的培育推广,选择优质蟹种是养殖大规格商品蟹的基础。蟹种又称扣蟹、幼蟹,将16万只/kg左右的蟹苗(河蟹大眼幼休)培育成60~260只/kg幼蟹的过程即是为蟹种培育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丁文岭 《淡水渔业》1996,26(1):44-45
小规格幼蟹当年养成试验丁文岭(江苏省江都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池塘养蟹从蟹苗到养成商品蟹一般分两个阶段,需两年时间。第一年从蟹苗到规格为10-100只/500克的幼蟹(扣蟹);第二年从扣蟹到成蟹上市。1994年由于长江幼蟹(扣蟹)贫缺,价格昂贵,每只达5...  相似文献   

12.
塑棚调温培育五期纳置是根据幼蟹的生物学特性,提供其生长、蜕壳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和充足的饵料,把放养蟹苗的时间从5月中下旬提前至4月份或更早一些,通过25-30天时间,将大眼幼体培育成规格整齐、大小合适、肢体齐整、体质健壮、成活率高的五期幼蟹。利用3-4月份培育的早繁苗,当年养成规格100克左右的成蟹,亩产可实现60-80公斤,高产池塘亩产可达150公斤。一、搭棚建池:河蟹培育池应根据养蟹数量来定面积大小,一般0.5-1.0亩;池深08-10米,水深0.4-08米,池坡比1:15左右;水源充沛,水质…  相似文献   

13.
选用无公害苗种区培育的长江水系天然蟹苗,育成扣蟹,这样蟹种基本上能保证喷量,成活率高,生长快,有利于养殖夫规格优质商品蟹。  相似文献   

14.
两种投饲模式下中华绒螯蟹扣蟹池塘养殖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究扣蟹阶段投喂全价配合饲料和豆粕、麸皮等传统饲料对中华绒螯蟹(简称河蟹)蟹种生长速度和养殖效果的影响,自2016年5月中旬开始,分别用配合饲料和豆粕、麸皮等传统饲料饲喂淡化后的河蟹大眼幼体,比较两种投饲模式下蟹种的生长情况和养殖效益。试验结果:(1)在整个养殖期间配合饲料组的蟹种平均规格高于传统饲料组,体质量增长率也普遍高于传统饲料组;(2)配合饲料组1龄性早熟个体的亩产(15亩=1 hm~2,下同)及其占总产量的比例均显著低于传统饲料组(P0.05),而两个饲料组中1龄性早熟个体的平均规格差异较小,均为21 g左右;(3)配合饲料组蟹种的产量以及大规格蟹种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传统饲料组(P0.05),而成活率稍低于传统饲料组;(4)配合饲料组蟹种的最终规格主要集中于3~6 g(42.61%)和6~9 g(24.57%)这两个体质量范围内,而传统饲料组蟹种的规格主要集中于3 g(33.00%)和3~6 g(44.81%)这两个体质量范围内;(5)由于在平均规格、最终产量和销售价格上的优势,配合饲料组的最终净利润和投入产出比均明显高于传统饲料组。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饲料,配合饲料可以提高蟹种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故在扣蟹养殖中应得到大规模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和研究定点选育蟹种在养成规格、回捕(成活)率及效益情况等方面优势,我们在实施“长江系中华绒螯蟹良种选育与产业化开发”项目的过程中,进行了专题对比试验,取得良好的试验效果,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占家智  羊茜 《齐鲁渔业》2002,19(6):26-26
蟹种又叫扣蟹,是经过1冬龄养殖的1龄蟹种,具有成蟹规格大、市场竞争力强的优点,成为蟹农的抢手货。但目前市场混乱,常有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相似文献   

17.
发展大规格优质商品蟹养殖,已成为当前提高河蟹养殖经济效益和推进河蟹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要养好大规格优质商品蟹,关键要有规格适宜的优质蟹种。当前在1龄蟹种的培育上,最大的问题是性成熟比例过高。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采取“控调”结合。  相似文献   

18.
1.蟹种的选择和放亲 优质出种包括两方面,一是品种纯正,二是质量优良。生产大规格河蟹以选用长江水系田种为佳,在选购蟹种时,要坚持“五不要”原则,即来量不要、受伤正不要、“僵蟹”与“绿蟹”不要,病好不要、肢体残缺者不要。区种放养密度,一般控制在每亩500只左右为宜,这样使河蟹有一个充裕的生活、生长空间;放养时间,一般以每年的2月底至3月份为宜。若放种过早,则越冬伤亡较重;过迟则水温上升,部分河蟹说壳,将影响下坡成活率。放养规格,以100~200只/公斤为宜。规格过大,第一次说在困难,损伤较重;规格…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长江和黄河水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在黄河流域生长性能,本实验2021年3-11月在东营黄河口地区以长江和黄河水系中华绒螯蟹扣蟹为实验对象,对两水系中华绒螯蟹扣蟹在成蟹阶段的养殖性能和性腺发育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在相似或相同养殖环境下,养殖前期(3-5月),两水系中华绒螯蟹平均体质量变化无明显差异。但在养殖后期(7-9月)长江蟹雌体的平均体质量显著高于黄河蟹。两水系中华绒螯蟹特定生长率(SGR)和增重率(WGR)的变化趋势类似,长江蟹雌体在5-7月SGR和WGR均显著高于黄河蟹。(2)就生殖蜕壳而言,黄河蟹生殖蜕壳要提前长江蟹10~15 d左右,但两水系成蟹雌、雄个体生殖蜕壳高峰期相似,分别出现于8月底和9月初。(3)长江蟹最终成蟹规格显著大于黄河蟹,但黄河蟹成活率高于长江蟹,故两水系中华绒螯蟹的最终成蟹产量基本一致。综上,在黄河口地区养殖的长江蟹具有成蟹规格大,性腺成熟略晚等特点,而黄河蟹则具有性腺成熟较早,早上市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利用浅水草型湖泊网围养殖商品蟹,甲匡投放长江水质系隔年蟹种,乙匡投放当年5期幼稚蟹,丙匡投放辽河水系隔年蟹种,进行对比试验,甲匡成蟹平均上市规格142g/只,净增重7.0倍,投入产出比1:1.70,乙匡成蟹平均规格100g/只,净增重64倍,投入产出比1:1.09,丙匡成蟹平均规格105g/只,净增重3.1倍,投入产出比1:1.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