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颡鱼也称嘎牙子,它肉嫩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名优鱼类。市场上销售的黄颡鱼主要产自江河、湖泊、泡沼等自然水域,但近些年来由于自然水域捕捞强度过大和水质污染等原因,黄颡鱼资源量日益减少,造成黄颡鱼市场供不应求,价格居高不下,每公斤售价30—50元,这给黄颡鱼人工养殖带来了机遇。从目前情况看,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刚刚起步,发展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其潜力巨大,黄颡鱼是非常有发展前途的高效名优鱼类品种。 黄颡鱼在黑龙江省的养殖周期一般为三年,第一年进行鱼苗培育,第二年进行鱼种培育,第  相似文献   

2.
黄颡鱼(Pelteobagrus fluvidraco),俗称黄骨丁,广泛分布于长江、黄河、珠江及黑龙江各水域。黄颡鱼肉质细嫩,少细刺,富含脂肪,味道鲜美,且价格适中,池塘容易养殖,效益高;近几年,黄颡鱼作为优质水产品种在江门市淡水池塘推广养殖。取得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黄颡鱼是新开发的优质水产养殖品种,还存在池塘养殖产量较低、养殖饲料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3.
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校辉 《水产养殖》2009,30(9):17-18
黄颡鱼俗称黄蜡丁、昂弓、昂刺、黄姑子等,隶属鲇形目,鳞科,黄颡鱼属,是常见的底栖性偏肉食的杂食性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然水体中,因其对环境适应力强、养殖经济效益高而深受养殖者欢迎。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进行黄颡鱼的人工繁育及成鱼养殖,经过近10年的攻关、研究,目前黄颡鱼人工养殖技术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笔者自2000年开始进行黄颡鱼的苗种繁育和黄颡鱼的人工养殖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现根据研究、推广和生产中取得的一些成功经验,将黄颡鱼成鱼池塘养殖技术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小池塘养殖黄颡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凯 《黑龙江水产》2006,(6):12-12,16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俗称黄牛牯、黄骨丁,在分类学上属鲶形目、鲍科、黄颡鱼属,广布于江河湖泊中。由于黄颡鱼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味道鲜美、可鲜活上市,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天然资源的下降,人工养殖黄颡鱼前景广阔。我站于2003年在广西贺州市水产良种场开始进行池塘养殖黄颡鱼试验,取得了初步成功,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毛先军  罗玉双 《河南水产》2005,(1):20-20,32
黄颡鱼(Peltobagrus fulvidraco Richardson)隶属鲶形目、鲍科、黄颡鱼属,俗称黄鼓鱼、黄腊丁、黄呀叫。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少肌间刺,可食部分多,是国内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淡水养殖品种。为了解决本地区黄颡鱼苗种短缺问题,我们近几年对黄颡鱼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池塘商品鱼养殖、网箱养殖与疾病防治等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6.
丁金林 《水产养殖》2010,31(12):4-5
<正>黄颡鱼因口味佳、营养丰富、无肌间刺深受市民欢迎,也逐渐为养殖户接受。为摸索江宁当地黄颡鱼养殖经验,2009年江宁区水产技术指导站与坤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其周岗基地联合开展黄颡鱼生态高效养殖试验。  相似文献   

7.
郑夫跃 《河南水产》2007,73(4):11-12
黄颡鱼没有肌间刺,含肉率高,所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等可与鳜鱼媲美,营养十分丰富,市场前景一直看好,价格稳中有升,是一种很具推广价值和发展潜力的养殖新品种。网箱养殖黄颡鱼,投资小,见效快,利润高,正在被更多渔农接受。2006年我们进行黄颡鱼网箱养殖试验,获得成功。夏花经过5个多月饲养,当年达到上市规格,试验的10个网箱,面积250m2,共起捕商品黄颡鱼13160kg,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就黄颡鱼网箱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汪成刚 《内陆水产》2002,27(12):12-12
黄颡鱼肉质细嫩,肉味鲜美,细刺少,颇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天然水域中的黄颡鱼数量锐减,因而人工养殖黄颡鱼市场前景看好。1黄颡鱼的生物学特点黄颡鱼属鲶形目,科,黄颡鱼属,俗称黄刺鱼、黄腊丁、黄姑等。黄颡鱼体长,腹面平,体后半部稍侧扁,头大且扁平;吻钝圆,口裂大,口下位,上下颌均具绒毛状细齿;眼小,侧位;有4对须,鼻须长达眼后缘,上颌须最长达胸鳍基部,颐须2对,外侧1对比内侧1对长。背鳍不分枝,鳍条为硬刺,后缘有锯齿。胸鳍硬刺较发达,前后缘均具锯状齿,胸鳍呈扇形,末端接近腹鳍。腹鳍比臀鳍短,起点与臀…  相似文献   

9.
黄颡鱼,俗称嘎牙子、黄腊丁、黄鳍鱼等。该鱼为温水性鱼类,适应性较强,可在各类水域中养殖。其肉质嫩,少刺无鳞,营养丰富,近几年市场非常畅销。现结合几年的实践,介绍黄颡鱼池塘无公害养殖技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颡鱼由于肉质嫩、细刺少、味鲜美、营养价值高,在国内外市场上深受欢迎,特别是大规格的鲜活鱼供不应求。而在自然水域中,黄颡鱼的生长速度缓慢,上市规格小,无法很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因而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前景看好,养殖效益较高。现将黄颡鱼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生物学特性1.黄颡鱼俗称黄姑、黄腊丁。在分类学上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广泛分布于长江、黄河、珠江及黑龙江各水域,多在静水或江河缓流处活动,营底栖生活,白天栖息于湖水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上层觅食。该鱼属温水性鱼类,生存温度0~38℃,最佳生长温度2…  相似文献   

11.
侯勤成 《水产养殖》2010,31(7):20-20
<正>黄颡鱼属底层鱼类,是典型的温水性鱼类。该鱼肉质细嫩、少细刺、味道鲜美,是人们喜爱的优质水产品。近几年由于市场对黄颡鱼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野生资源和养殖产量有限,黄颡鱼的市场价格稳中有升,专业养殖黄颡鱼效益可观,现将其养殖技术经验总结如下。1池塘准备养殖黄颡鱼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面积一般在3×667 m~3~5×667 m~2  相似文献   

12.
黄颡鱼的微生物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是我国江河湖泊中常见的一种小型经济鱼类。它无肌间刺,肉质细嫩鲜美.广泛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近几年来。在全国各地已开展多种模式的人工养殖,但黄颡鱼的病害多.已制约了黄颡鱼养殖业的发展。而黄颡鱼的微生物病,2000年以前国内仅有鳃霉病、出血性水肿病和肠炎病的报道。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黄颡鱼的疾病有日趋增多和严重的趋势,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微生物病㈣。笔者结合当前的养殖生产实际.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对黄颡鱼养殖过程中出现的微生物病及其防治方法做了一个总结,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黄颡鱼又名黄腊丁、嘎鱼,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类,为底栖鱼类,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泊、沟渠、塘堰中。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无肌间刺、营养价值高。黄颡鱼杂食性,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易于引种驯化。在绝大部分水体中均能生存,其人工养殖主要以池塘养殖为主,稻田生态养殖黄  相似文献   

14.
黄颡鱼,俗称嘎鱼、黄腊丁,是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淡水水体中分布较广的小型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少刺,味道鲜美而无鳞,营养丰富,颇受消费者欢迎,是近年来市场上热销的一种优质鱼类,常年市场销售价在30元/kg~40元/kg。常见的种类有瓦氏黄颡鱼(江黄颡鱼)、长须黄颡鱼、光泽黄颡鱼和细黄颡鱼,目前人工养殖多是黄颡鱼,在内陆地区均有养殖。  相似文献   

15.
苏雪红 《内陆水产》2006,31(4):15-16
黄颡鱼俗称黄鮟,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无肌间刺。近年来,市场需求日渐增大,其在自然水体中的资源不断减退,因而开展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为了更好地推广这一名优品种.2003年。2004年我站在实施《黄颡鱼人工繁殖及批量育苗技术研究》项目的同时,开展不同模式养殖黄颡鱼技术生产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江黄颡鱼又名瓦氏黄颡鱼,俗称江颡,分类属鲶形目、鱼尝科、黄颡鱼属,是黄颡鱼属中个体最大的一种。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肌间刺少,颇受消费者喜爱。江黄颡鱼生长速度快,食性较杂,市场前景看好,是一种理想的淡水养殖品种。根据近年来的养殖经验,池塘专养江黄颡鱼,不仅能增产增收,而且江黄颡鱼能吞食寄生在鱼体表的锚头鳋等,减少鱼病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池塘生态和经济效益。现将江黄颡鱼池塘生态养殖关键技术及体会总结如下。1主要技术措施1.1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养殖场地应选择含沙性土壤,池塘面积为1334m2 ̄3335m2,池深为1.8m ̄2.0m,坡度为…  相似文献   

17.
<正>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俗称黄腊丁、嘎牙子等,是一种小型名优淡水养殖品种。它具有肉质细嫩、无肌间刺、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等优点,受到广大消费者和养殖户的青睐。近年来,由于养殖技术日趋成熟,集约化养殖水平逐年提高。伴随着养殖水环境、养殖方式和养殖密度的改变,黄颡鱼的病害逐年增多。笔者近年来对黄颡鱼的病害防治技术进行了一些研究,结合河南省沿黄河滩涂地、池塘、水库网箱养殖实  相似文献   

18.
水泥池养殖黄颡鱼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颡鱼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淡水优良品种之一,虽然目前黄颡鱼养殖在我区尚未普遍推广,但黄颡鱼人工养殖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和很高的经济效益。该试验的目的是进一步确定黄颡鱼的生产性能和推广应用前景,积累总结黄颡鱼养殖经验,为我市大面积推广黄颡鱼养殖做好技术准备。  相似文献   

19.
黄颡鱼在分类上隶属于鲶形目、黄颡鱼属,有黄颡鱼、江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岔尾黄颡鱼、光泽黄颡鱼等4种,目前用于人工养殖的主要是黄颡鱼和江黄颡鱼。黄颡鱼虽然个体较小,但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很受消费者欢迎。目前,黄颡鱼的池塘集约式养殖在四川、湖北、浙江、江苏等地区都有较快的发展。本文就池塘标准化养殖无公害黄颡鱼进行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浅谈黄颡鱼健康高效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又称之为昂刺,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没有肌间刺,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尤以谷氨酸、赖氨酸含量高而颇受消费者欢迎。又因黄颡鱼生长周期短、群体产量高、市场价格高而备受养殖业者关注。近年来,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养殖效益,洪泽县渔业科技入户工程大力推广黄颡鱼养殖,在西顺河、岔河、仁和等渔业重点镇进行技术跟踪、项目扶持、苗种补贴等多项试点工作。近年又引进全雄黄颡鱼苗种试养,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养殖面积连年扩大。为了进一步普及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