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泥鳅:泥鳅对水温的变化相当敏感,当水温降至5℃以下时,泥鳅便钻入淤泥中越冬,越冬期长达2~3月.越冬期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保持水深1.5米以上,使水温保持在2~8℃.稻田养殖的泥鳅在越冬前应将泥鳅集中于鱼溜内,并用稻草铺在鱼溜上,泥鳅便会潜入鱼溜底部的淤泥中越冬.  相似文献   

2.
1.泥鳅:泥鳅对水温的变化相当敏感,当水温降至5℃以下时,泥鳅便钻入淤泥中越冬,越冬期长达2~3月.越冬期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保持水深1.5米以上,使水温保持在2~8℃.稻田养殖的泥鳅在越冬前应将泥鳅集中于鱼溜内,并用稻草铺在鱼溜上,泥鳅便会潜入鱼溜底部的淤泥中越冬.  相似文献   

3.
十六、罗非鱼越冬技术要求 1.进池时间 罗非鱼越冬,应掌握在水温18℃~20℃时进入越冬池。具体进池时间随各地气候不同而异。但必须在水温18℃以上时进越冬池,要赶在第一次寒流之前结束。水温低于16℃时,起捕的鱼因为温度低易使鱼体冻伤,进池后会出现陆续死亡现象,不能作越冬鱼种。捕捞越冬鱼要选择风和日暖的晴朗天气,以免鱼体冻伤。  相似文献   

4.
1 鳖1.1 稚鳖 越冬前适当增加蛋白质、脂肪含量高及易消化的饵料,当水温降至18℃以下时转入室内培育池采用深水或浅水越冬。深水越冬,先将池水排干,加入30~40cm厚的泥沙,注水5~10cm深,然后按每平方米放稚鳖150~200只。当水温下降到1O℃以下,稚鳖便开始钻入泥沙中冬眠。若水温太低,可逐渐加温水增强小鳖活力,让其钻入深水层泥沙中,并将池水加深至1.5m。为使室温控制在0~8℃,可在池顶上放竹帘,  相似文献   

5.
泥鳅属底层鱼类,常生活于水底的淤泥中。由于其体形小,成鳅一般体长10~20厘米,加之身体光滑,一般很难捕捉。这里介绍几种泥鳅的捕捞方法,供读者参考。 1.挖捕: 秋后水温逐渐降低,泥鳅畏寒纷纷钻入池底淤泥中,此时可逐渐放干池水,用铁锹等工具逐块翻泥捕捉。为了不使鳅体受伤,应尽量徒手捕捉,也可将含鳅的淤泥挖入铁筛中,再用清水冲击泥土而捕获。 2.网捕: 分为罾网(一种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鱼网)捕捞和张网捕捞两种。罾网捕捞是把网片铺设在注水口附近的鱼溜底部,然后注入新水,流水会诱集鱼群,可定时起网获鱼。或者把罾网沉入底部…  相似文献   

6.
淡水白鲳的越冬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白鲳为热带、亚热带鱼类,水温低于是12℃时,会自然死亡;水温在18~19℃时,鱼可以存活,但易生病,导致大批量死亡。因此,淡水白鲳的越冬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现在,各地养殖商品鱼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培育鱼种和鱼种越冬技术尚未被广大渔农掌握。其实做好鱼种越冬并不难,只要采取有效措施,就能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一、投食保膘 一般水性鱼类,当水温下降到10℃左右,对其食欲虽有影响,但其消化机能并不很弱,对饵料仍有一定的需求。据试验,当水温下降到7℃时,鲢、鳙鱼还会少量滤食,草食鱼类也浮到水面吃草(白菜叶等青料),水温下降到4℃时,鱼种才呈休眠状态。而在长江以南的大部地区,水温很低的时间不很长,如果鱼种进入越冬后,就会不给食,使它们处于饿的状态,仅靠越冬前体…  相似文献   

8.
陈刚  田卫东 《中国蜂业》1991,(6):8-9,42
通过4个越冬期的试验表明,在高寒地区传统采用的蜂群越冬蜂窖温度平均控制在0℃、变幅在-2~ 2℃的做法不是最适宜的,在该窖温下越冬的蜂群,死亡率较高,耗蜜量大。而窖温保持在-5~10℃范围,越冬蜂群存活率最高,耗蜜量最少。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地处北国边疆 ,冬季气候严寒。蜂群的越冬期长达 5个多月 ,气温最低时在 -3 5℃左右。蜂群的安全越冬对发展养蜂生产极为重要。为了使蜜蜂越冬有个简便易行的方法 ,我们从 1 990年开始试验沟槽式越冬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一、越冬前的准备1 沟槽地点的选择 :在蜂群入沟槽前 1 5~ 2 0天(即在 1 1月初 ) ,选择土质干燥、避风、向阳、安静的地方挖沟槽。沟槽东西朝向。2 沟槽的规格 :沟槽宽 1 2 0厘米 ;深度计算公式 :蜂箱高 3 0厘米 箱底垫草 1 0厘米 蜂箱盖上盖草2 0厘米 =65厘米 ;长度计算公式 :2 0厘米 2 0厘米(两个边的保温…  相似文献   

10.
十四、罗非鱼的几种主要越冬方式 罗非鱼是热带性鱼类,除海南、台湾和云南、广东省的部分地区能自然越冬外,我国大多数地区不能自然越冬,需要采取人工越冬保种措施。长江流域越冬期约6个月,整个越冬期要求水温保持在16~20℃,以达到保膘和安全越冬。罗非鱼的越冬方式很多,根据热源的途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1.
北方地区冬季冰封期长(达 150d以上),水温低(约为1℃~3℃),越冬池塘的溶氧量成为鱼类安全越冬的重要因素。越冬池塘中的溶氧状况主要取决于耗氧和产氧两个方面。耗氧是指水中生物的呼吸和有机物的氧化等。产氧是指水生维管束植物(某些沉水植物)及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增氧就是根据具体情况,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促进冰下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并在光合作用中产生氧气。生物增氧可改善水质、满足鱼类呼吸的需要,有利于鱼类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2.
邹天才  邹化效  王艳 《中国蜂业》2005,56(12):15-16
牡丹江地处黑龙江东南部,冬季最低气温在-28℃左右,相对北部和东北部气温要高6~8℃。该地区有蜜蜂约6.5万群,其中有半数实行室外越冬。调查发现,室外越冬的蜂场中,有相当数量的蜂群越冬前中期出现不同程度的受闷和伤热。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连续多年暖冬,越冬期温度提升;二是养蜂人仿用异地蜂群六面严密包装法,结果导致蜂群消耗大量饲料,提早衰老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3.
王德惠 《中国蜂业》2003,54(5):19-19
在黑龙江北部 ,如大、小兴安岭以北地区 ,有蜂群安全越冬的问题 ,尤其在北方较寒冷地带 ,蜂群越冬期长达 6个月的地方 ,越冬饲料质量的好坏就显得非常重要。一个标准越冬群 (7~ 8框蜂 ) ,如没有1 5kg饲料蜜 ,整个越冬期就没有安全保障。那么喂糖如何不结晶呢 ?作为越冬饲料的饲喂方法 ,在 5 0 0g糖中 (白糖、砂糖 )应兑水 370g。把水烧开后 ,放入白糖充分溶化 (用木棍搅 )至看不见糖粒时 ,再煮 1 0~ 2 0分钟 ,凉至 34~ 35℃时喂蜂。喂糖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早喂 ,具体什么时间喂合适要因地而异。喂的太早压缩产卵圈 ,影响繁殖越冬蜂…  相似文献   

14.
越冬棚的塑料膜不要急于全部覆盖,应等到水温下降到20℃(罗氏稻虾)和16℃(南美白对虾)以下才能全部覆盖。越冬棚的建造应以实用、价廉为原则,除塑料膜每年需要更换外.其他材料可连续使用2∽3年.  相似文献   

15.
张兴绵 《中国蜂业》2010,61(1):25-25
<正>辽东地区四季分明,蜂群越冬期近5个月。寒流袭来时,最低气温可达-25℃,晴暖天气最高气温可在0℃以上。漫长的5个月越冬期困惑了很多蜂友,尤其是初学养蜂者。下面谈谈蜂群越冬的几个问题:一、越冬饲料:近年来,因蜜、糖差价拉大,养蜂多用蔗糖作越冬饲料。蔗糖质量参差不齐,一般5~6  相似文献   

16.
秋末冬初,随着温度逐渐下降,各种水产养殖品种逐渐由旺食转入少食、停食、直至进入冬眠阶段。当水温降至10℃左右时,一方面要及时做好已达商品规格的养殖品种起捕上市工作;另一方面要抓好未上市养殖对象的管理,保证它们安全越冬。现将鱼、虾、蟹、蛙等常见养殖品种越冬管理技术综述如下: 一、鱼种:池面积以2~6亩、水深2米左右为宜,池面背风向阳,亩放鱼种2万尾。在并塘前(水温10℃左右)一星期停止投饵,选择晴好天气拉网锻炼二次,然后进行筛选、过数、并塘。要求分类单养,即同一  相似文献   

17.
由柱状屈挠杆菌引起的鱼鳃腐烂的疾病,叫细菌性烂鳃病,此病严重危害着渔业生产。本病多在春天发生,最主要的传染源是带菌鱼,以及被病原细菌污染的水或池塘淤泥。在本病流行季节,病鱼不断在水中散布病原菌,鱼体与病原菌直接接触便可发病,特别容易感染的是鱼鳃受伤(如受机械损伤、被寄生虫寄生等)的鱼。本病主要危害青鱼、草鱼,从鱼苗种到成鱼都可受害。此外,鲤鱼、鲫鱼、鲢鱼、编鱼、团头朝、金鱼等也能受害。一般地说,水温在15℃以上时,本病开始发生,在水温15℃~30C之间,水温越高越容易发生和流行,使自致死时间也越短、经…  相似文献   

18.
泥鳅系淡水水域的温水性小杂鱼,生存水温15~30℃,最佳水温24~27℃。农家在庭院建池养殖泥鳅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简便易行的致富门路。  相似文献   

19.
自然环境下,胡子鲶生存所需温度较高,故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越冬。 (1)塑料大棚增温越冬。建设类似蔬菜大棚的养鱼设施,规模因地制宜。一般多采用双层塑料膜,外加1~2层可调节草苫的方式,中间立柱结合越冬池埂设定,用可调控水的水泥池最好。白天拉开草苫,充分利用太阳光能:夜晚放下草苫进行保温。此外,可在大棚附近设立简易存水设施,用太阳光照进行提温,此水可作换水之用。寒冬季节,要适当增加小型锅炉或土暖气予以调控温度,使越冬水温最低达到13℃以上,水温在7℃以下时易造成胡子鲶死亡。该法简单易行,但水温较难保持恒定。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生态调节法提高越冬鱼池温度,既可增强鱼类在冬季的摄食能力,保持膘肥体壮,又可减少冻害,提高池鱼越冬成活率.据实践,采用此法调节水温的鱼池,其水温可比未作调节鱼池的水温提高2℃左右,无风的晴天随气温升高水温可上升3℃以上,大部分鱼种越冬成活率可由70%左右提高到90%左右.12厘米以上的1龄草鱼种越冬成活率可达到95%以上.经精心投饵管理,越冬后的肥满度都较好,体质健康强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