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是芮城县主要的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6万~11万亩,棉花枯黄萎病发生蔓延呈逐年加重扩展趋势。2005年全县棉花枯黄萎病发生面积4万亩,占棉花总播种面积的61.5%,为中等发生;2006年发生面积6万亩,占总面积的75%,为中等偏重发生;2007年发生面积为9万亩,占总面积的85.7%,为中等偏重发生,且个别田块大发生。  相似文献   

2.
吴桥县梁集镇素有"棉花窝"之称,植棉历史悠久,农民种植棉花喜密植,管理费工费时,加之连年种植,棉田枯黄萎病严重。农民和技术人员为寻找一个优质高产、省工省力的棉花品种,于2007年引进种植棉花新品种冀228,当年表现良好,亩产皮棉95.8kg,比对照品种高4.7%,比全县平均产量高13.8kg。2008年被确定为良补品种,良种补贴面积5万亩,表现出苗好,整齐度高,抗虫性强,抗枯黄萎病,管理简单,高产稳产。2009年吴桥县种植冀228超过8万亩,占全县总播种面积的28%以上。  相似文献   

3.
棉花红茎叶枯病是对棉花品质、产量影响较大的一种生理性病害。该病自2001年开始在我省发生以来,病情逐年加重。尤其是2004-2005年在全省大流行,发病面积占总植棉面积的60%-70%。一般田病株率15%-18%,严重田达50%-80%。永济市是我省最大植棉县,常年棉花播种面积在40万亩左右。2005年棉花红茎叶枯病发病面积占植棉面积80%以上,严重田块95%以上植株干枯,造成铃数减少、铃重降低,提前结束采收。全县因红茎叶枯病损失棉花3000吨以上。  相似文献   

4.
故城县地处冀东南部黑龙港流域,植棉历史悠久。随着抗虫棉的推广,植棉面积不断扩大,2004年植棉面积突破35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40%以上,创历史新高。近年来,棉花病害特别是雨季棉花气候性病害日趋严重,如棉花枯、黄萎病暴发成灾,棉疫病、茎枯病毁灭性病害发生面积不断扩大,成为影响棉花生产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通过试验示范,预防为主,科学用药是控制雨季棉花气候型病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宁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中部,黄河中上游.地貌有河套平原和丘陵、山谷构成。全县共有土地面积413.56万亩,非草场面积91.16万亩;耕地面积69.71万亩;天然草场面积322.4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8%,缺水草场154.5万亩占草场总面积47.9%.沙化草场21.1万亩占草场总面积6.54%。  相似文献   

6.
我国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的进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是世界性的两大病害。美国、苏联、印度、巴基斯坦、埃及等32个产棉国家均有发生,美国因枯萎病每年损失皮棉210万担,苏联因黄萎病损失皮棉320万担。我国枯、黄萎病早在30年代就有发生,50年代全国发病面积已达120万亩,1981年初统计12个主要产棉省的发病面积高达1,152.3万亩,占总面积的19.4%,严重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棉花黄萎病在安阳县呈逐年加重发生趋势,全县6.5万亩棉花,发病面积近3.9万亩,占棉花总面积60%,黄萎病成为棉花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也成为制约安阳县棉花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1.暴发原因1.1品种抗性差是棉花黄萎病易暴发的主要因素。选用抗病品种是预防枯萎病和黄萎病的有效手段。但由于黄萎病抗性育种进展不大,目前安阳县使用的棉花品种大多对枯萎病抗性强,而对黄萎病抗性差,甚至高感黄萎病。  相似文献   

8.
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枯黄萎病为检疫性病害,可造成大面积的棉株死亡,蕾铃脱落,严重影响了棉花的正常生长,是当前对棉花危害最重的病害。其发生之快,令人堪忧,如1997年全国普查时发病面积占棉田总面积的12%,而到2007年迅速发展到50%-60%。  相似文献   

9.
棉花是芮城县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一直是我县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逐年加重,给棉花生产带来了较大的威胁。2007年我县种植的10.5万亩棉田,就有8.5万亩:不同程度受到枯黄萎病的危害。现结合芮城县棉花枯黄萎病发生情况,对枯黄萎病的发病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水稻赤枯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薛乃启,董克锋(山东省鱼台县农业局272300)近年来,水稻赤枯病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发病程度日趋严重,当前已成为鱼台县水稻生产中的一大主要病害。据1993~1994年调查统计,全县发病面积近8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28.4...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棉花黄萎病在安阳县呈逐年加重发生趋势,全县4333万平方米棉花,发病面积近2600万平方米,占棉花总面积60%,黄萎病成为棉花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也成为制约安阳县棉花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一、暴发原因(一)品种抗性差是棉花黄萎病易暴发的主要因素选用抗病品种是预防枯萎病和黄萎病的有效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北疆地区棉花枯、黄萎病发病面积约占棉花总播面积的20%~30%,发病重的棉田损失严重。因此,摸清棉花枯、黄萎病发生流行规律,制定出合理有效综合防治措施是保证北疆地区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3.
西华县是个老棉区。由于棉花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重茬面积、重茬年限也随之增加,致使棉花枯黄萎病发生一年比一年严重。特别是2002年,全县33333公顷棉花90%以上的棉田发生此病,并且比往年发病早,时间长,发病重,产量比常年平均减产40%以上,重病区减产达70%左右,严重影响着全县棉花生产的发展和棉农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4.
宝清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完达山北麓,三江平原南缘。据调查宝清县水土流失面积13.33万hm^2,占县域总面积的37%,其中耕地水土流失面积为10.13万hm^2,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62%。宝清县水土流失类型有水蚀、风蚀、人为侵蚀3种,分别占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的60.1%、39.6%、和0.3%。  相似文献   

15.
更正     
《农家致富》2005,(23):23-23
如东县 2005年棉花种植面积10万亩,其中,高品质棉科棉3号种植面积6.5万亩,占总面积的65%。该县掘港镇天星村24组棉农严汉其,从事棉花种植10多年,植棉经验丰富。2005年种植高品质棉新品种科棉3号4亩,9月26日如东县作栽站测产显示,该户棉花种植密度行距为106.56厘米,株距32.3厘米,每亩密度1933株,平均单株成铃39.6个.每亩总铃76547个,亩产籽棉450公斤,产量喜人。  相似文献   

16.
蔬菜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0亿亩次,比去年发生面积增加10%~15%,露地蔬菜虫害重于病害,设施蔬菜病虫并重。其中,霜霉病和白粉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3600万亩和3000万亩;灰霉病、疫病和瓜类枯萎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2100万亩、1500万亩和1500万亩;  相似文献   

17.
1993年在乌鲁木齐、石河子地区对138份棉花品种进行全生育期抗黄萎病和苗期抗枯萎病鉴定,结果高抗黄萎病的品种9个,占6.52%;中抗黄萎病和枯萎病的品种分别为9个和1个,占巴52%和0.72%;耐黄萎病和枯萎病的品种为12个和1个,占8.70%和0.72%。从而为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 1982年6月和8月由省农技总站组织开展了夏、秋两次全省范围的调查,初步查清了我省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与分布情况.同时,对其发生规律进行了初步调查.参加棉花枯、黄萎病调查的达98413人.对我省北部、东部平原、南阳盆地和西部丘陵棉区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调查98个植棉县,1303个公社,23531个大队.调查棉田923.5万亩,占全省棉田总面积1,100万亩的84%.全省发现有棉花枯、黄萎病的95个县,占植棉县数的96%;有病公社934个,占植棉公社的67%,有病大队9,016个,占植棉大队数的32%.全省共发生  相似文献   

19.
《河北农业》2007,(2):43-44
近年来,随着抗虫棉的推广,棉花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棉花枯黄萎病日趋严重,成为影响棉花生长的主要障碍因素,造成棉花大面积减产,轻则减产10%,重则减产30—50%,且棉花品质显著下降,据初步统计,全国每年因枯萎病、黄萎病损失皮棉约200万担,因此,要夺取棉花高产稳产,防治棉花枯、黄萎病是关键。  相似文献   

20.
阜平是一个山多地少的全山区县,总面积372万亩,其中山场面积327万亩,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7%。全县辖13个乡镇,209个行政村,1311个自然村,总人口20.9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39万人,农业劳力10.6万个,耕地14.9万亩,人均耕地0.7万亩,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