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农机化投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用先进的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农业,使农业尽快走上机械化操作、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现代农业之路,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本文就如何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农机化投入问题作...  相似文献   

2.
中央提出的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这是建设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必由之路。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对农机化的投入,是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推进粮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种粮规模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我市农机化投入的现状及如何增加对农机化的投入作一些初浅思考,抛砖引玉,以供参考。 一、对农机化资金投入的回顾 在80年代以前,国家对农机化的投入较大。从1972年至1978年的7年中,国家拨给我市支援人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市农机推广中的问题和对策镇江市农机推广站何增富我市农机化推广工作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农业局和广大农机战线职工的努力下,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在农机化政策和农业生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1.增加农机推广资金的投入,以科学规律抓好农...  相似文献   

4.
马广 《农机化研究》2004,(4):34-35,44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发展农业机械化迫切需要加大投入。为此,分析了金华市现阶段农机化投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建立政府、集体、信贷、农户、外资等“多位一体”的投入机制,加大农机化投入,促进农机化事业健康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借鉴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时间比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时间要早20~30年。也就是说,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先行因素而不是同步因素,农业现代化是在农业机械化基础上的更高的发展阶段。“九五”期间,浙江省慈溪市的农机化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具体体现在农机装备显著增长,农机化投入大幅度增加。到1999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34.46万千瓦,比“八五”期末增长了33.1%,农业劳均动力2.4千瓦;农业机械总…  相似文献   

6.
三江 《福建农机》1999,(4):21-21
在环保浪潮的冲击下,我国的生态农业的发展已方兴未艾。有人认为,生态农业是一种自我维持的,不投入化石能的农业,不需要农机化。这是一种误解。生态农业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内部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其协调统一。为了“提高”,不能不增加“投入”。况且农业生态系统本身是一种耗散结构,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以保持系统的稳定有序状态;需要不断补充物质和能量,才能保持系统的相对(动态)平衡。单凭挖掘农业系统内部的潜力,不可能实现生态农业的目标,特别是我国是一个十多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机化报》讯:9月3日,湖北省政府作出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05年,全省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为保证2005年全省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该省将多渠道增加对农机化的投入。财政预算内支农支出用于农机化发展的资金逐年增加,周转金将加大对农机化事业的支持。省财政除每年用于农机化的专项资金不变外,农机化科技推广经费从今年起每年增加20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粮食自给工程建设等资金用于农机的比例要增加5个百分点。此外,计划、科技、水利、税务、银行等部门都将大力支持农机化事业发展。为实现全省2005年基本实…  相似文献   

8.
加快农机更新配套促进垦区经济发展有计划地增加投入,加快机具更新配套是提高农机化水平,保证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的根本途径。目前垦区、农场面临的突出矛盾是农机更新的资金问题,应坚持个人、队、场多渠道筹资的原则加以解决。具体采取以下办法:(1)改进农业机械折旧...  相似文献   

9.
《新疆农机化》2010,(6):1-1
<正>从全国农机化公共服务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在农业及农机化发展方面的投资逐年增加。农机化的投入渠道不断拓宽,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并形成了包括三个层面的中央财政对农机化投入体系。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的实施,对于保障农机化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进程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永州市地处山区,农机化程度相对较低,现只有35%的农业劳动量已被机械代替。但全市13万多台农业机械为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人们尝到了农机化的甜头,对农业机械化又有了新的认识。因此,我们要借贯彻实施《条例》的东风,进一步加快山区农机化事业的发展。以“宣贯”为契机,发展山区农机化事业一是依法增加对农机化事业的投入。各级人民政府应将农业机械化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  相似文献   

11.
1998年以来,莱州市各级从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加速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高度,重视和加大农机化的有效投入,全市半年农机化投入近2000万元。上半年农机化投入的主要特点:一是大型、复式作业机械增加多,促进了农机结构优化,全市半年新增小麦联合收割机350台,更新和添置大中型拖拉机近80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已指出今后5~10年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面对中央已勾划的第十个五年计划的蓝图,在21世纪初,我区农机化将以什么风貌展现在天山南北,应是我们认真思索的问题。1我区农机化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农机化有了巨大发展,为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主要表现为:1.1农机装备显著增加,农机化发展空间不断扩大,农机化正在农业生产方式中起着主导作用 2000年我区(地方)总动力增至670万kw,大中型拖拉机达4.6万台.配套农具达10.5万部,小型拖拉机29…  相似文献   

13.
在2月上旬湖北召开的农业工作会议上,副省长刘友凡在讲话中指出:农业机械化进入了春天,要强化建设现代农业,把农机化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工作抓实抓好。省财政今年安排1900万元购机补贴资金,少了一点,要逐年增加农机化投入。除扩大农机作业面积之外,农机科研、生产也要加快发展。现在要将农机化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湖北省原来是农机化先进省,他希望大家要齐心协力,努力开创湖北农机化新局面,继续保持这块先进的牌子。  相似文献   

14.
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首先表现为农业机械装备数量的增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8年来,政府投入(主要是中央政府投入)逐年增加,带动了各方面投入的增加(主要是农民个人投入),致使农机总动力增长加快.本文基于我国2000~2010年间的省际动态面板数据,估计了中国31个省份农机化各种投入与农机总动力增长的数量关系.研究表明,农机化投入的多元化格局并未形成,政府投入从“四两拨千斤”导向作用转向对农民个人投入的“替代效应”,并进行了原因分析,进而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1发展农机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机化是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发生变革的必然选择,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科学技术和先进生产力的具体体现,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先进手段,是支撑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一大支柱。随着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强烈呼唤发展农机化。1.1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发生了重大转移,农业生产凭借廉价劳动力的优势逐渐丧失,农业生产的小规模、高成本、低效益日显突出,极大地削弱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如果农机化水平跟不上将制约农业…  相似文献   

16.
农机化促进了高平市的经济发展图1高平市市长李小旺高平市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市)之一。近几年我们始终把农机化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积极推进农机化进程,以促进高平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1)立足市情,确立农业发展方向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先实现机械化和水利化...  相似文献   

17.
浅析土地规模经营与农机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智 《南方农机》2005,(2):14-15
农业机械是农业先进科学技术应用的载体,也是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先进生产力的桥梁。作为现代农业的基础,农机化代表着发展农业先进生产手段和先进生产条件,是现代农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世界农业强国的成功经验来看,实现农机化是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过程。毛泽东主席早年说过“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而发展机械化的目的,也不只在于增加物化劳动量(农业机械是一种物化劳动)在农业中的投入和减轻农民繁重的体力劳动,  相似文献   

18.
实施上海农机发展目标的对策建议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机化事业的发展需要科研水平、制作水平的提高和对农机投入力度的加大,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从科研上突破,政策上扶持,资金上保证,生产水平上提高,管理上加强,共同努力,来提高上海农机化的整体水平。1.增强农机投入,建立农机化发展基金,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筹集农机投入资金的新机制。政府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资金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为农机化事业发展筹措尽量多的投入资金。一是要增加预算内用于农机化方面的支出,贯彻《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规定,较大幅度地增加农机投入资金在支农资金中的比重,切实把农机技术  相似文献   

19.
<正>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向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但这又是一个漫长的改革过程。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用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观念来指导农机化的发展,用市场配置方式来组织农业机械的运作,进一步优化农机化发展环境,增加农机化投入,创新农机化发展机制,促进现代化农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工副业的发展,农业劳动力越来越多地转移出来,但由于农机化的投入不同步,农机化服务工作不同步,出现了农业萎缩的趋势。为了解决劳力大量转移后造成农业内部的种种问题,必须在发展工副业生产的同时,增加对农机化的投入。实践证明,“以工建机、以机务农、以农促工”是防止农业萎缩,促进工农业生产良性循环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