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我国农林类院校毕业生非基层就业问题突出,农业人力流失现象严重。理论分析表明,劳动力市场分割、基层就业职业搜寻成本收益不对等、大学生保留工资过高是造成农林类院校毕业生非基层就业的重要原因。促进农林类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需要进一步完善基层就业促进机制和保障机制,提高基层就业信息服务能力,同时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面向基层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为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新农村建设对农林类人才的需求巨大,农科大学生可以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作为。目前,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农林院校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双向互赢、互动发展的局面并没有真正形成,还存在一系列制约农科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因素。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积极探索,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促使广大农林院校大学生扎根基层,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增强农林高校服务“三农”能力的对策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农服务、为农输送人才是农林高校担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农林产业的弱势地位、高等农林教育缺乏吸引力、办学经费不足、就业渠道不畅、行业支持不足、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等因素制约了农林高校为"三农"服务能力的发挥,应进一步提高农林高校的地位,建立涉农专业免学费制度和多部门合作协调制度,健全农林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构建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增强农林高校为农输送人才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4.
江西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应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江西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现状,以及江西高等农林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基础,得出江西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应用对策。  相似文献   

5.
马博林  彭艳  郭婧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602-18602,18610
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法,结合实证调研数据,利用SPSS 16.0软件对影响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因素进行了聚类分析,将其分为个人素质、社会宏观和家庭影响三大因素,以期为指导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提供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及其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对策,旨在为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理论指导,促进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对农科人才的需求巨大,农科大学生可以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作为。目前,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新农村建设双向互赢、互动发展的局面并没有真正形成,还存在一系列制约农科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因素。需要认真研究、积极探索,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促使广大农林院校大学生扎根基层,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农林院校涉农本科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方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农业人才的培养备受关注。农林院校是高等农业人才培养的主力,但目前农林院校涉农本科人才培养的相对规模以及专业集中程度都有所下降,其主体地位受到挑战。根据农业本科人才培养现状和呈现出的新特点,农林院校应将农业人才培养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框架之内,运用综合性的措施来解决农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浅论高等林业院校如何为解决林区人才问题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人才特别是基层林区一线人才十分紧缺,已成为制约我国林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高等林业院校在解决林区人才问题中肩负有重要的使命,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引导、鼓励毕业生到林区工作;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为林区定向培养大学生;面向基层林区,加快发展高等林业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0.
高等农林院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毕业生就业是关系社会稳定、高等农林院校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甘肃农业大学为观察点,系统分析高等农林院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开辟毕业生就业渠道,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为毕业生充分就业服务,为高等农林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很多高等农林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沿用传统模式,未体现院校特色,制约了农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本文结合山东农业大学的教学实际,提出了高等农林院校大学英语“金课”构建的原则和具体措施,以期为农林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战略给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战略机遇,也给高等农林院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任务,人才兴旺则是产业兴旺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因此,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大量掌握农业先进科学技术,熟悉农业产业,勇于创新,敢于善于创业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该文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下高等农林院校本科教育的内在要求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进行梳理,分析了目前高等农林院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基于乡村振兴的农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优化意见。  相似文献   

13.
郭伟 《现代农业科技》2013,(18):321-322
"三农"问题要想得到解决,国家高等农林教育的发展是其中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切实整合农林科教资源、全面提高农林院校科教战略地位以及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的构建势在必行。该文阐述了高等农村院校全面发展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高等农林教育与农业科技创新的措施,以全面提升高等农业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农业建设人才,基层理应成为其就业的主渠道。然而在当前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下,一方面基层高素质人才极度匮乏,另一方面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为农业生产一线服务。究其原因,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政策导向、高等农业教育和毕业生自身局限性是导致基层就业形势堪忧的主要因素。基于上述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3项措施:一是政府完善政策扶持,疏通基层就业渠道;二是高校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就业创业指导;三是转变自身就业观念,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很多高等农林院校大学英语沿用传统模式,没有体现院校特色,制约了农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研究提出了高等农林院校大学英语“金课”构建的具体原则和思路,以期为国家“新农科”人才培养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6.
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将成为未来农业科技人才的主体,如何提高该部分主体的信息素养,将是农林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对信息素养概念发展过程及构成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根据对安徽农业大学在校生的信息素养问卷调查和整理结果,分析了大学生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水平、信息能力等方面的现状,发现农林院校在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信息素养提高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当前,高等农林院校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与综合大学和财经院校差别不大,农林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应该体现自己的特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体现优势。高等农林院校金融学人才的培养应该体现与一般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差异化,不能只是简单的"工厂式"订单人才培养,应该面向重点培养专业通用能力、专门能力和综合能力,把银行、保险、证券三个行业证书的要求和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之中,紧密联系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充分发挥高等农林院校的政策优势,加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人才和农业保险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毕业生就业困难成为困扰高等农业教育的一大问题。作者对本院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农村基层是农科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并从改革农科人才教育培养模式、改革招生办法、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毕业生通向农村基层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面向21世纪高等农林院校本科数学系列课程的改革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面向21世纪高等农林院校本科数学系列课程的改革与思考谢季坚李启文余家林朱倩军邓泽清(华中农业大学武汉430070)一、高等农林本科人才应具备的数学素质面向21世纪,高等农林院校本科人才到底应具备什么样的数学素质,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首先应该...  相似文献   

20.
胡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4155-14156,14159
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林类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指出社会环境因素、就业机制、教育体制与思想工作、学生自身原因,是农林类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主要成因;最后提出了农林类院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对策与能力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