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周年性采样,测定岩滩水库主库区3种养殖类型水域主要水质因子,构建浮游生物完整性体系(P-IBI),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P-IBI指数值与水质因子的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监测水域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岩滩水库围栏养殖水域(C水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总体优于网箱养殖次密集水域(B水域)和网箱养殖密集水域(A水域);p H值、水温(WT)和化学耗氧量(CODMn)为影响3种养殖类型水域P-IBI指数值的主要理化因子。  相似文献   

2.
定期定点采集水样,监测岩滩水库不同类型水域总磷、总氮及浮游生物的周年变化.通过对氮磷水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优势种群及生物量等比较分析,评价不同水域的富营养化状况.研究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65属,其中绿藻门、硅藻门和蓝藻门种类在各类型水域中均占优势.养殖旺季岩滩水库养殖密集区总氮含量、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均高于非养殖区.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表明,投饲网箱养殖活动增加了水体总氮含量,促进了浮游植物分裂增殖和种群生长,且不同程度地加重养殖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网箱养殖对前窑子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本文于2019年5月—9月对前窑子水库网箱养殖区水质进行3次调查,分析水体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及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前窑子水库网箱养殖区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54属,以绿藻门、硅藻门和蓝藻门为主,浮游植物年平均密度2.688 6×10~6个/L,年平均生物量1.594 8 mg/L,且均表现出夏季7月最高,春季5月最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年均为3.54,Pielou均匀度指数(J)年均为0.68,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年均为2.48。前窑子水库网箱养殖区在监测期内处于贫-中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4.
定期监测广西布良水库网箱养殖水域养鱼网箱"近点"和"远点"浮游生物和主要理化因子,用浮游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价两监测点水域健康状况,分析其与水质主要理化因子的关联性,为建立基于养殖对象与养殖环境友好的大水面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提供参考。P-IBI评价结果表明,养鱼网箱远点水质为"健康"和"亚健康",近点水质为"亚健康"和"良";P-IBI指数与水质因子关联度为:网箱近点pHDOWTSDCOD_(Mn)TPNO_2-NNH_3-NBOD_5,网箱远点pHSDNH_3-NTPDO=NO_2-NWTCOD_(Mn)BOD_5。总体上水质健康状况远点优于近点,可通过适度调控与P-IBI指数关联度高的水质因子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5.
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岩滩水库4个类型监测区水质周年变化。结果表明,各监测区周年水质均为芋类。影响水质的主要因子是TN,TN 超标倍数(WTN)分析表明,在相同水质等级(芋类)内,汉达监测区水质最好,TN 超标倍数(WTN)值处于0.096~0.883 范围;江栋监测区水质最差,TN 超标倍数(WTN)值处于0.557~1.358 范围。水质周年变化与大水面养殖状况关系密切,建议在大水面开展鱼类养殖、促进库区移民增收的同时,充分保护养殖水域环境,提高大水面资源综合、可持续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6.
于2014年冬季(1月)、春季(3月)、夏季(8月)、秋季(10月)对龙羊峡水库网箱养殖区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浮游植物共7门58种(属),以硅藻门最多,23种(属),占39.6%,其次是绿藻门20种(属),占34.5%,蓝藻门8种(属),占13.8%,甲藻门3种(属),占种类数的5.2%;金藻门2种(属),占种类数的3.5%;隐藻门和裸藻门各1种(属),分别占种类数的1.7%。浮游植物年平均数量20.36×104cells/L,年平均生物量0.1931mg/L,综合水质、浮游植物生物量评价结果显示,龙羊峡水库网箱养殖区处于贫营养水平,水域生态环境良好。  相似文献   

7.
4.鱼种放养放养品种:一般水质肥沃的水域,浮游植物相对较多,网箱宜饲养鲢鱼;较大型水域,大型浮游动物及有机腐屑量较多,可饲养鳙鱼。同一个湖泊水库的不同水域,其饵料生物的种群结构有差  相似文献   

8.
广西大化岩滩库区网箱养殖容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估算出广西大化岩滩库区的网箱养殖容量,为大化岩滩库区渔业开发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0年3月~2011年7月,对大化岩滩库区的11个位点进行取样调查,通过分析水体氮、磷含量确定水体营养物的限制性因子,并通过构建库区网箱养殖承载力模型估算大化岩滩库区的网箱养殖容量.[结果]磷为水体营养物的限制因子,广西大化岩滩库区水体磷承载力为528t,网箱养殖罗非鱼和斑点叉尾鮰的最大鱼产力分别为32393和23250t,对应的网箱养殖面积分别为431907和33214 m2,水库网箱养殖承载力分别为6.7‰和5.2‰.[结论]广西大化岩滩库区养殖容量较大,适宜开展水库投饵网箱养殖,但由于库区流速大、面积小,因此要合理安排网箱,防止局部地区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9.
<正>三、多种经营增加收入水库水域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库汊、库湾及空地较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增加多种经营收入。1.在水库中开展网箱、网拦养鱼,或利用库汊、库湾等养鱼水库水体较大,可在库中架设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鱼回、鳜鱼、鲶鱼、黄颡鱼等名特优水产品种,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还能利用名优鱼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岩滩水域的水质、浮游生物、鱼类资源、鱼类物种多样性分析,评估岩滩水域渔业生态环境的质量现状。调查共记录渔民半年全部渔获物52 365尾、1 410.2 kg,超过98%渔获物是小型鱼类。岩滩水域的ShannonWeiner指数为0.162,Wilhm改进指数为1.814,DG-F指数为0.083,鱼类多样性指数远低于其他水域。浮游植物单位平均数量为101.34万ind./L,单位平均生物量为1.115 1 mg/L;浮游动物单位平均数量为459.6 ind./L,单位平均生物量为0.642 2 mg/L。评估结果显示:岩滩水域的水质及浮游生物指标基本正常,但鱼类资源枯竭,鱼类资源构成不合理,鱼类物种多样性极低。从生物操控角度,应从恢复水生生物正常构成入手修复库区渔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冰封期湖泊水体及冰体内水质发生变化,直接影响水产健康养殖发展。基于2016年1月15日乌梁素海冰封期浮游植物及水质监测结果,分析冰封期湖泊浮游植物物种组成、密度及多样性指数空间动态,利用典范对应分析法(CCA)揭示浮游植物物种与环境因子关系。结果表明,冰下水体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32属37种,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呈硅藻—绿藻型;冰体中共检出7门34属60种,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以硅藻为主。冰体中Margalef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变化趋势一致。3种指数综合显示乌梁素海冰封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相对稳定。水体共发现优势种10种,冰体中优势种共14种。CCA排序显示,TP为影响乌梁素海冰下水体浮游植物群落分布最重要环境因子。冰层中NH4+、TP、TN等环境因子复杂分布对浮游植物群落在冰层中分布影响较大。研究结果为开展寒旱区冰封期水体及冰体中水质与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关系方面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广西岩滩水库不同养殖类型区域在不同季节的沉积物磷分布特征和释放潜力,为科学发展库区养殖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广西岩滩库区选择非养殖区(T0)、投饵网箱养殖区(T1)、生态网箱养殖区(T2)和围栏养殖区(T3)各3个站位,于2016年3月(春季)、6月(夏季)、9月(秋季)和12月(冬季)分别采集12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以淡水沉积物磷形态的标准测试法(SMT)测定各种形态磷含量.[结果]不同养殖类型区域表层沉积物磷含量差别明显,整体上表现为T1/T2>T3>T0,T1和T2的沉积物磷含量差异仅表现在投饵季节(夏季和秋季).不同养殖类型区域沉积物中的铁铝磷(Fe/Al-P)和钙磷(Ca-P)比例差异明显,且二者通常呈反比关系;无机磷(IP)的比例虽然最高,但各养殖区域间差异不显著(P>0.05).T0只有Fe/Al-P比例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T1各形态磷比例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T2的Ca-P比例无季节差异,但冬季的Fe/Al-P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而T3只有Ca-P比例表现出季节差异,其他形态磷均不存在季节差异.各形态磷与总磷(TP)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IP与TP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R2)达0.9632;而有机磷(OP)与TP的相关性最低,对应的相关系数为0.5785.[结论]各种养殖类型均可提高库区沉积物中的磷含量和释放潜力,尤其生态网箱养殖在冬季对磷的释放潜力提升作用最明显.在库区开展水产养殖时即使采用生态养殖模式,也要注意在不同区域实施轮养,避免局部水域因营养盐累积而造成底质恶化.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了解合肥市饮用水源地水生态环境状况,于2020年夏季、秋季、冬季及2021年春季对大房郢水库的水质、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进行监测,对比浮游生物群落现存量与历史变化,并使用冗余分析(RDA)以及蒙特卡洛置换检验探究环境因子对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浮游植物以蓝藻门为主要优势种属,密度及生物量较2005年分别增加37.7%和7.0%,浮游动物以桡足类为主要优势种,密度较2005年大幅度下降了77.5%,生物量多样性增加了47.8%,影响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NH3-N、T(温度)、pH和TN。此外,研究也揭示了季节变化对水库浮游生物的物种组成影响小,但对浮游生物的丰度及多样性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以大宁河菜子坝汇流口网箱养鱼水质现场监测结果为基础,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网箱养鱼水域的现状进行了营养状态评价,并用污染物浓度等值线法进行了网箱养鱼对周围水质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①养鱼网箱及其影响区水体综合营养状态均为轻度富营养,水质污染程度为轻度污染,其综合营养状态变化总趋势为网箱养鱼区大于网箱影响区;②养鱼网箱附近水域的Chla浓度明显高于网箱核心区域,其余污染物浓度的平面分布总趋势是由网箱核心区向网箱影响区由高向低变化;③若以超河流背景断面浓度5%作为划定超背景污染带的标准,大宁河菜子坝汇流口网箱养鱼引起CODMn、NH3-N、TN、TP和Chla超背景的污染面积分别为8 670、9 000、9 500、12 000和800m^2,分别是网箱养鱼区面积(1 375 m^2)的6.3、6.5、6.9、8.7和5.8倍。  相似文献   

15.
贺诗水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033-8033
[目的]了解网箱养殖对水体浮游生物的影响。[方法]于2008年5月对周村水库网箱养殖区和非养殖区浮游生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周村水库共有浮游藻类6门40属,浮游动物26属81种;浮游生物种类养殖区和非养殖区基本相同。但数量方面网箱养殖区比非网箱养殖区大,而且浮游动物数量差异显著。[结论]网箱养殖对浮游生物量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6座水源水库富营养化状况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辽宁省主要水源水库的富营养化状况,利用相关加权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等方法,研究了辽宁省大伙房水库、汤河水库、碧流河水库、柴河水库、观音阁水库和桓仁水库6座水源水库在2008—2009年期间水体的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除碧流河水库外,其他5座水库均达到富营养化状态;按聚类分析,6座水库共分为3类,碧流河水库单独为一类,水质最好,柴河水库单独为一类,富营养化水平较高,水质较差,其余水库为一类,水质状况相对较好;主成分分析显示,对水体富营养化影响较大的水化学因子是氨态氮、硝酸氮、总磷。根据对辽宁省水源水库水质状况的调研结果,作者提出了对辽宁省水源水库水环境有效保护和治理的建议:(1)成立水源地保护组织,对水源水库进行综合治理;(2)禁止网箱养鱼,大力发展保水渔业;(3)规范水利工程,投入人力和物力对水源水库加强生物和化学监测,对潜在的生态风险及时预警或预报;(4)对已发生严重富营养化的水库应考虑采取生态学手段进行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17.
苏州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城市之一,近年来其城区河道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为探讨苏州城区河道浮游植物功能群的结构组成、周年演替以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于2018年对苏州城区河道进行每两月一次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全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85属209种(包括变种和变型),可划分为29个功能群,其中19个(B、C、D、G、H1、J、Lo、M、MP、P、S1、S2、T、TC、W1、X1、X2、Y、Z)为该区的优势功能群。浮游植物功能群呈现出B+C+D+H1→W1+H1→P+G+H1→M+S1+H1的周年演替特征,功能群H1在全年占据绝对优势。RDA分析表明,水温、总氮、总磷和电导率是影响该水域浮游植物功能群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8.
研究从2004年3月~2006年8月间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丹江口水库3个采样点水体进行了浮游植物数量种类和9项理化指标的检测,并对浮游植物的数量、种类的生长变化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该水域共有浮游植物96种及变种,隶属于8门63属,其中种类最多的藻类植物,依次是硅藻、绿藻和蓝藻。每一门藻类只与少数环境因子有直接相关性,与部分因子具有间接的群体相关性。硅藻门、绿藻门都与氮浓度有直接相关性,蓝藻门与氮浓度具有间接相关性。磷浓度较低,每一门藻类都与磷浓度没有直接的相关性。典型相关分析表明,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具有显著相关性,浮游植物主要因素为硅藻门和蓝藻门,环境因子主要因素是总氮、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表现出的群体显著相关性将为水库的环境监测、分析、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团头鲂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研究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初步阐明其生态学机理,试验以团头鲂为养殖品种,设置高、低两个养殖密度,采用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评价了系统中6个试验分区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显示,各试验区共鉴定出藻类5门92种,其中绿藻46种、蓝藻15种、裸藻15种、硅藻10种、隐藻5种、甲藻1种。浮游植物种类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绿藻丰度、绿藻比例均表现为进水区、净化区、循环区、循回区低密度养殖区高密度养殖区排水区;浮游植物总丰度、蓝藻丰度、蓝藻比例均表现为进水区、净化区、循环区、循回区低密度养殖区高密度养殖区排水区;上述所有指标在进水区、净化区、循环区、循回区之间都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和变化规律。多样性指数所指示的水质状况显示,排水区接近中度污染,高密度养殖区为轻度污染,其余各试验区为清洁水体;除排水区外,其余各试验分区的水质都较好,系统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