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制备氧化淀粉,研究氧化剂用量、硫酸用量、温度等因素对产品羧基含量和淀粉糊透明度的影响,并对氧化淀粉与原淀粉物化性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氧化剂用量对产品羧基含量、透光率影响较大;氧化对淀粉颗粒形貌变化明显;除冻融稳定性外,氧化淀粉的溶解率、膨胀度、凝沉性、黏度均优于原淀粉。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绿豆淀粉的综合利用性,对绿豆淀粉提取后进行纯化,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水磨法提取绿豆淀粉,并采用酶法除蛋白质以纯化淀粉,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获得最佳纯化工艺。结果表明,当酶解时间4.5 h,酶解温度60℃,酶用量550 U/g,pH值9时,蛋白质残余量最少为3.9 mg/g,淀粉纯化效果最佳。绿豆淀粉颗粒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纯化后的淀粉颗粒较光滑;绿豆淀粉糊的透明度与时间呈负相关;溶解度和膨润力与温度呈正相关;其冻融稳定性随淀粉糊质量分数的增加而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3.
香蕉淀粉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青香蕉为试材,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采用了干法工艺提取香蕉淀粉,测定了其透明度、持水性、淀粉糊黏度等性质并与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香蕉淀粉的溶解度、膨胀度较低,持水性、透明度和抗老化性均较好,作为一种新的淀粉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用次氯酸钠预氧化,以氯乙酸羧甲基化,制得了氧化—羧甲基复变淀粉。对产品的黏度、透光率、耐酸性能、抗剪力性能和抗老化性能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其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5.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选用环氧氯丙烷作交联剂,氯乙酸作羧甲基化试剂,合成了交联-羧甲基淀粉,并对产品的黏度、透光率、耐酸性能、抗剪力性能和抗老化性能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6.
莲子淀粉糊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对莲子淀粉糊溶解度、膨胀度、粘度、透光率、凝沉性质和冻融稳定性等特性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莲子的深加工提供理论基础。试验结果表明:莲子淀粉的溶解度较低,膨润力接近甘薯淀粉,属限制型膨胀淀粉;莲子淀粉糊的透明度较低(10.4%),凝沉速度较快,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凝沉速度减缓;其凝胶具有较强的冻融稳定性和较低的凝胶强度;布拉班德粘度曲线显示,莲子淀粉的糊化温度较高达77.1℃,热稳定性好,凝沉性强,冷粘度稳定性差。这与莲子淀粉的分子结构特性相符合。  相似文献   

7.
李琳何  张驰  张喻 《保鲜与加工》2020,20(3):96-100
本试验在马铃薯淀粉中添加黄原胶后进行干热变性处理,研究变性后马铃薯淀粉的特性变化。结果表明,马铃薯淀粉经黄原胶协同干热变性处理后,起始糊化温度下降显著(P0.05),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和最终黏度均显著上升(P0.05);衰减值和回生值均显著减小(P0.05),表明变性后马铃薯淀粉热稳定性提高且不易回生;冻融稳定性和高温持水能力显著提高(P0.05),但溶解度、膨胀度及透明度都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黄原胶协同干热变性对马铃薯淀粉的特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香芋淀粉提取工艺及部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香芋淀粉的不同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对提取出来的香芋淀粉的部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浓度0.3mol/L的氨水提取香芋淀粉是较好的方法,提取出来的淀粉纯度较高;香芋淀粉糊的黏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香芋淀粉的黏度与其质量分数成正比;香芋淀粉冻融稳定性好,不易回生;凝胶性能差,凝胶产品弹性不大。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了解糯玉米淀粉的加工特性,推进其工业化应用。采用湿法提取淀粉工艺的淀粉得率为56.7%,蛋白质残留量0.21%。经测定,糯玉米淀粉中支链淀粉含量为97.33%。糯玉米淀粉的物化特性研究显示:糯玉米淀粉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90℃时淀粉的溶解度达到12%;淀粉糊透明度高、冻融稳定性也较高。  相似文献   

10.
以高粱、绿豆、糯玉米、小米、苦荞等杂粮为材料,分别对其溶解度、膨胀度、透光率、析水率、糊化特性和淀粉的颗粒形态进行分析研究,比较各杂粮理化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糯玉米淀粉在90℃时其溶解度和膨胀度分别可达到63.92%和85.71%,绿豆淀粉的透光度可高达27%,小米仅有5.2%;绿豆的析水率为53.26%,苦荞的析水率15.14%;糯玉米淀粉糊化温度70.9℃,苦荞淀粉的糊化温度83.2℃。糯玉米淀粉的溶解度和膨胀度都明显高于其他杂粮淀粉,绿豆的透光率较好,苦荞具有优良的抗冻融能力,糯玉米的糊化特性较好,电镜观察发现绿豆淀粉颗粒较大,小米的淀粉颗粒较均匀。  相似文献   

11.
不同介质对糯米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Brabender黏度仪,测定糯米淀粉糊在不同浓度的碱面、明矾、食盐和蔗糖条件下的黏度曲线,研究了这些因素对糯米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碱面、明矾、食盐和蔗糖提高了糯米淀粉的糊化温度、热稳定性,减弱了老化程度.碱面、明矾、食盐对糯米淀粉糊化特性影响较大,而蔗糖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淀粉和变性淀粉糊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布拉班德淀粉粘度仪研究了不同的原淀粉和变性淀粉的糊化特性,用成糊温度(PT),热糊粘度(H)、冷糊粘度(C)、和各种粘度差,即破损值或崩解值(P-H)、回值(C-P)、总回值或稠度(C-H)、相对破损值(P-H/C-H)等来表示.这些特性在不同淀粉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淀粉中直链淀粉的含量对淀粉的糊化和老化倾向影响很大.变性处理可以改变原淀粉的糊化特性,例如酯化(或醚化)能使玉米淀粉的成糊温度降低,老化倾向减小,粘度稳定性变差,而交联则使其粘度稳定性增强,能够抵抗酸和剪切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试验以早、中、晚熟代表品种鲁原单14(LD14)、掖单22(YD22)和掖单13(YD13)为对象,两两相互套作,研究春夏玉米套作对玉米淀粉含量、组成及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品种春玉米与不同品种夏玉米套作,春玉米的淀粉含量、组成及糊化特性无显著差异,但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与不同品种春玉米套作,夏玉米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14.
芋头淀粉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不同浓度下芋头淀粉和其他种类淀粉的性质。结果表明,10%的淀粉乳产生的凝胶韧性很强,随着芋头淀粉浓度的增加,其透明度和析水率逐渐下降,黏度逐渐增加;食盐、蔗糖都有助于提高芋头淀粉的黏度,而析水率下降,食盐能降低其透明度,蔗糖有助于提高其透明度;pH值接近中性,其黏度较高,在较高和较低的pH值,其透明度和析水率都较高;淀粉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5.
Starch structure and functionality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utilization of cereal grains as food and feed. Starch viscosity characteristics are used to characterize rice cooking, processing and eating quality.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genetics of viscosity characteristics, we developed molecular markers for five of the major enzymes involved in starch synthesis in the endosperm: granule bound starch synthase, soluble starch synthase, rice branching enzymes 1 and 3 and starch debranching enzyme. These markers were polymorphic in a cross between specialty rice varieties of diverging amylose content and viscosity characteristic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Waxy locus, encoding the gene for granule bound starch synthas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peak viscosity, hot paste viscosity, cool paste viscosity, breakdown and setback viscosity. We estimate that the tightly linked (5–10 cm)locus for starch synthase may have a lesser, additive effect.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6.
系统研究了刺苦草根状茎淀粉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刺苦草根状茎淀粉形状较一致,呈椭圆形、锥形,淀粉颗粒表面光滑,大小在8~36μm之间。X-射线呈B型结晶图样,结晶度为47.2%。刺苦草根状茎淀粉的糊化温度为66℃。与对照相比,刺苦草根状茎淀粉具有较高的透明度,较好的冻融稳定性,较易凝沉。刺苦草根状茎淀粉糊具有非牛顿流体的特性,属于剪切稀化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为抑制莲子汁中淀粉的返生,研究了高压均质、超声波处理和微波辐射3种不同加工方法对莲子淀粉糊特性粘度和返生沉淀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莲子淀粉糊的返生沉淀量随着特性粘度的降低而降低,高压均质和超声波处理能显著降低莲子淀粉糊的返生沉淀量,从而抑制淀粉返生。在试验条件范围内,高压均质能使莲子淀粉糊的返生沉淀量从78.0%降低至32.7%,超声波处理能使莲子淀粉糊的返生沉淀量从77.8%降低至41.4%。而微波辐射对莲子淀粉影响不大。这提示高压均质和超声波处理在莲子液态产品的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不同生态环境下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QTL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个直链淀粉含量相似的水稻品种93-11和日本晴为亲本, 采取单粒传法创建由190个家系组成的重组自交系群体, 并构建了包含202个SSR、CAPs和STS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 在3个不同生态环境下(陵水、合肥和怀远)对RVA谱特征值(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冷胶黏度、消减值、峰值时间、起浆温度和回复值)的8个特征性状进行了定位分析。共定位到57个QTL, 单个性状QTL数目在1~14个之间, 说明RVA谱特征值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13个QTL在3个不同环境中被2次或3次检测到, 其中qCPV-3、qCPV-10b、qSBV-10b、qCSV-3b、qCSV-10b(贡献率分别为, 26.9%、29.5%、29.7%、25.2%、28.3%)被3次检测到, 稳定性较高。16个QTL具有一因多效性, 单个QTL位点控制的性状一般在2~6个之间, 第10染色体RM25032~RM1375区段控制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冷胶黏度、消减值、峰值时间和回复值等6个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