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水稻三化螟在南京地区光周反应的感应虫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2年作者根据水稻三化螟在南京地区的光周期反应和溫度对其作用的研究初步指出:在南京地区三化螟有明显的光周期反应,其光周期反应特点属于长日照类型。秋季光周期逐漸縮短,是影响第三代三化螟产生滞育、进入越冬的重要生态因素之一。为了进一步分析三化螟滞育物候的发生条件,又在1963年继續研究了水稻三化螟在南京地区光周反应的感应虫期,茲将实驗結果,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测试了不同温度(22℃、25℃、28℃)和不同光周期(LD11:13,LD12:12,...,LD15:9)对甜菜夜蛾发育历期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甜菜夜蛾卵期、幼虫期、蛹期、蛹重都呈下降趋势,温度对卵期、幼虫期、蛹期、蛹重都有显著影响(P=0.000)。随着温度升高,每雌产卵量呈上升趋势,温度对每雌产卵量有显著影响(P=0.004);随着温度升高,雌虫寿命呈下降趋势,温度对雌虫寿命有显著影响(P=0.001);雄虫寿命也呈下降趋势,但温度对雄虫寿命没有显著影响(P=0.289)。在22℃、25℃、28℃条件下,在所有的光周期下,甜菜夜蛾滞育率都为0,没有光周期反应。在22℃条件下,不同光周期幼虫期、蛹期存在显著差异(P=0.002,P=0.011),蛹重没有显著差异(P=0.171);在25℃条件下,不同光周期幼虫期、蛹期、蛹重都无显著差异(P=0.973,P=0.069,P=0.862);在28℃条件下,不同光周期幼虫期没有显著差异(P=0.207),蛹期、蛹重存在显著差异(P=0.000,P=0.006)。  相似文献   

3.
光周期和温度对苹果蠹蛾滞育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讨光周期和温度对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滞育诱导的影响,通过人工诱导的方法对其滞育的光周期、温度诱导条件及滞育的敏感光照虫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时,光照时间短于12 h,苹果蠹蛾的滞育率可达到100%;25℃时,光周期为L 8∶D 16时滞育率最高,为98.3%;30℃时,光照时间少于10 h,苹果蠹蛾的滞育率可达85%以上。在20、25和30℃条件下,幼虫滞育的临界日长分别为14.21、13.68和13.73 h。苹果蠹蛾对光照反应有2个最敏感时期,即幼虫初孵化阶段和预蛹期阶段,卵期对光照反应不敏感。表明苹果蠹蛾是一种典型的短日照滞育型种类,光周期、温度及其交互作用均对其滞育诱导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光周期占主导作用,温度随着光周期起作用,低温对滞育诱导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母代光照经历对菜蛾盘绒茧蜂滞育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研究了在同一温度(25℃)3、种不同光照条件(8L∶16D、12L∶12D、16L∶8D)下饲养的菜蛾盘绒茧蜂,其后代在4种不同温度(13、15、17、20℃)和2种光周期(8L∶16D、11L∶13D)下饲养的滞育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母代的光照经历、子代饲养温度和光照周期这3个滞育诱导因素都会显著地影响滞育率。母代的光周期经历与子代诱导滞育的温度或光周期之间、子代诱导滞育的温度与光周期之间均存在交互作用,但3个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母代在长日照条件下饲养可以降低子代诱导滞育的临界温度。子代在较低温度下饲养,母代经历的光周期对子代滞育的发生影响不大,甚至没有影响;但当子代在相对较高温度下饲养,母代经历的光周期对子代滞育发生的影响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5.
为延长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成虫的货架期,提高规模化生产的灵活度,于室内条件下测定不同温度和光周期对异色瓢虫滞育率的影响、不同温度对异色瓢虫滞育持续时间的影响及不同冷藏温度和冷藏时间对异色瓢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和短光照条件下能诱导异色瓢虫成虫滞育,当温度为20℃、光周期为10 L:14 D时其雌、雄成虫的滞育率均高于95.0%。异色瓢虫的滞育持续时间受滞育诱导温度影响较小,在温度15℃、光周期10 L:14 D和温度20℃、光周期10 L:14 D两种条件下诱导的滞育异色瓢虫在温度25℃、光周期14 L:10 D下均能快速解除滞育,在该条件下饲养10 d时其滞育解除率达90.0%以上。与8℃和12℃冷藏30 d相比,4℃冷藏30 d时异色瓢虫的存活率、总产卵量和捕食量均显著下降;当冷藏温度为12℃,冷藏时间显著影响异色瓢虫雌成虫的捕食量、寿命、产卵前期、总产卵量和卵孵化率,但对雄成虫的捕食量无显著影响。异色瓢虫冷藏期间主要以脂类和糖类作为能量物质,其冷藏期间存活率与相对总脂含量、总糖含量正相关。综上,在实际生产中异色瓢虫可在温度20℃、光周期10 L:14 D条件下诱导滞育,在12℃冷藏90 d不会降低生物适合度。  相似文献   

6.
近年广西水稻三化螟发生态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广西水稻三化螟发生面积呈缓慢下降态势,灯下诱虫量减少,受害率及残虫密度降低。作者叙述了2000~2010年三化螟在广西的发生动态,并对其相关因子进行了简析。  相似文献   

7.
三化螟扁股小蜂(Elasmus albopictus Crawford),属扁股小蜂科(Elasmidae),是三化螟幼虫的体外寄生蜂。1973年冬至1974年春,广东省台山县海晏公社农科站在调查三化螟越冬虫口密度中,观察到三化螟扁股小蜂的自然寄生率逐步增高,3月份达50%以上。为了探讨该蜂的利用价值,我们进行了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二化螟、三化螟是我国水稻产区的重要害虫,长期以来一直严重影响,制约着我国水稻的产量。作者于2000年用20%三唑磷乳油对二化螟、三化螟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二、三化螟卵孵盛期用20%三唑磷乳油进行防治,都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且未发现对水稻有药害的现象,我们认为三唑磷乳油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价格便宜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防治此类害虫的农药。  相似文献   

9.
为了确保我省水稻生产在农业结构调整的形势下稳中有增、提高单产,针对我省近年来水稻三化螟发生的状况、局部稻区此虫出现的新变化,并总结防治经验、进行趋势分析,省昆虫学会、省植保学会于1991年10月下旬,组织了一次“水稻三化螟考察”活动。先后实地考察了分宜县洞村乡,乐平县双田、乐港、礼林等乡(镇),并邀请了当地的植保干部进行座谈。现综合有关资料将此次考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水稻三化螟在我市迅速回升,据1988年调查,连作晚稻三代三化螟为害率平均3%左右,单季晚稻5.5%左右、严重田块达20%以上,为分析三化螟回升原因,明确春花作物免耕栽培在三化螟回升中的作用,1988年进行了本项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方法与步骤1988年11月,选一块三化螟为害严重(白穗率4.80%)全田枯心、白穗团分布均匀的连作稻大田作试验观察田,设 a、免耕大麦(俗称稻板麦)b、免耕油菜(稻板油菜)c、翻耕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