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热性、急性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也有表现为心内膜炎或慢性多发性关节炎。猪丹毒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人也有被感染,称为类丹毒。全国各地时有发生本病,笔者接诊了一起哺乳仔猪丹毒,现将一起哺乳仔猪猪丹毒病的发病过程、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诊断及治疗效果报道如下。1发病过程武平县中赤乡养殖户刘某,饲养经产母猪20头,存  相似文献   

2.
正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俗称"打火印",是猪传染病中重要而古老的病种之一。丹毒杆菌可感染多种动物,但以猪最敏感,主要侵害架子猪和育成猪,近年来母猪感染也时有报道。特征性病理变化为急性型的败血症全身变化、亚急性型的特征性疹块变化以及慢性型的关节炎和心内膜炎等。近年来,永州地区规模猪场多次发生急性猪丹毒病,笔者根据猪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实验室检验进行了确诊,并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为诊  相似文献   

3.
<正>猪丹毒是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临床与剖检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全身发绀),皮肤疹块(多见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以及皮肤坏死和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1发病情况无极城东王某养猪场饲养80头母猪,25~100千克的猪310头,哺乳仔猪170头。从9月15号开始发病到20号,死亡母猪3头,育肥猪16头。共死亡19头,哺乳仔猪未发病。2发病过程主诉9月15号晚上喂猪时,有一头母猪不食,体温42℃,以为是感冒就打了一针。第二天早上喂猪时发现已经死亡,以为是打错药了没有引  相似文献   

4.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上多表现为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一般以架子猪多发,而笔者诊治了一起初生仔猪丹毒,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寿宁县清源乡清源村程某饲养的1头母猪于  相似文献   

5.
急性猪丹毒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猪丹毒(swine?erysipelas,SE)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高度传染病[1-2]。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急性败血症,亚急性疹块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3种类型[3]。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以炎热、高温高湿的雨季多发。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该病的散发或者区域流行[4-5]。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猪丹毒杆菌,但主要以3~6月龄的架子猪及肥猪为主,母猪亦可感染,死亡率严重时高达50%以上[6]。最近几年,在我  相似文献   

6.
某商品猪场 1996年建场 ,建于松花江边荒坡上 ,荒坡下是沿江沼泽地 ,是猪场放牧地。猪场有基础繁殖母猪 10 4头 ,种公猪 12头 ,后备母猪 37头 ,后备公猪 4头 ,育成猪 14 5头。2 0 0 1年 7~ 8月 ,在 4 4头初产母猪中 ,有 17头陆续出现死胎、流产、产畸形胎现象 ,占开产母猪的 39%。 2 7头产仔母猪共产仔 186头 ,产后仔猪陆续急性死亡 5 2头 ,发病隔离治疗17头 ,占仔猪 34%。疫情发生后 ,该猪场兽医定性为非典型猪瘟、副伤寒、猪丹毒混合感染。经对症治疗 ,症状有所缓解。但8月 15~ 2 5日 ,该场又有 36头仔猪急性发病 ,死亡 2 2头。根据流行…  相似文献   

7.
一起急性死亡母猪中猪丹毒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慢性、热性人兽共患病[1]。临床与剖检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亚急性疹块性和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2]。该病呈世界性广泛分布,也为我国主要的猪传染病之一,炎热潮湿季节多发,主要感染3~12月龄猪,发病率一般为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3]。2014年7月,江西省抚州市某规模化猪场母猪出现急性死亡情况,病程急,常常无法察觉便病死于栏中。  相似文献   

8.
<正>猪丹毒俗称"打火印",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1发病情况2014年曲靖城郊区黄家庄两个相近的自然村,先是一个自然村饲养的母猪在产仔19d时,12头乳猪不吃乳,只钻草。另一自然村的养猪户仔猪45日龄时,有10头发病。1.1测体温第一头体温为39℃,第二头为40℃,第三头为40℃,每5min  相似文献   

9.
1猪丹毒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丝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特征是急性表现为败血症,亚急性在皮肤上出现疹块,慢性为多发性关节炎或心内膜炎。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3月龄以上的猪发病较多。急性型,个别猪不表现临床症状突然死亡,大多数发病猪体温升高至42~43℃,稽留热,嗜睡,不愿走动,结膜充血,便秘,发病1~2天后,部分猪皮肤潮红,继而发紫,病死率80%~90%,不死者转为亚急性型或慢性型。  相似文献   

10.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其特征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和亚急性疹块,在皮肤上出现特异性紫红色疹块,俗称“打火印”;也有表现慢性多发性关节炎或心内膜炎。猪丹毒主要在猪与猪中传播,人、马、牛、羊、犬、也能感染。  相似文献   

11.
<正>1流行特点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2~3月龄的仔猪,通过消化道传染。本病在夏、秋季节发病较多,易呈地方性流行。2临床症状急性型。病猪的一般症状与猪瘟相似,多在流行初期突然死亡。病猪体温升高到42℃以上,常不体现任何症状,在短时间内死亡。亚急性型。病猪体温升高到42℃以上,发病2~3天以后,在猪的胸、腹、背、腰、颈及大腿等处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疹块,其形状多为方形或菱形,  相似文献   

12.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型传染病,急性型猪丹毒呈败血症状。亚急性型猪丹毒出现皮肤疹块,俗称"打火印",慢性型猪丹毒主要发生心内膜炎和关节炎。该病可感染各年龄的猪,但主要侵害育成猪和育肥猪。猪丹毒在我国各地普遍流行,对养猪业危害很大。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积极预防该病对猪群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近年来,元江县时有该病发生,现就发生在元江县的一起急性猪丹毒感染病例报告如下。2017年8月9日,元江县某养猪场3头能繁母猪死亡,20多头发病。笔者随县、乡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到该猪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及持续跟踪指  相似文献   

14.
<正>猪蓝耳病又称猪的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动脉炎病毒科中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由外国传入我国、严重影响养猪业的传染病,以繁殖障碍、呼吸困难、耳朵蓝紫、并发其它传染病为主要特征。感染以母猪和仔猪为主,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感染可以引起育肥猪发病。1发病情况饲养户宗某饲养母猪100余头,建猪场已经3年了,原来猪场出产的仔猪很正常。今年11月开始,母猪产仔出现死胎,存活的仔猪皮色发白,毛粗糙无光泽,个别仔猪不会吮  相似文献   

15.
<正> 仔猪渗出性皮炎,也叫仔猪葡萄球菌皮炎,是猪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仔猪急性接触性皮炎,以全身油脂样渗出性皮炎为特征。细菌侵入途径为皮肤创伤,疾病传播迅速,同一窝的仔猪可在短时间内相继感染发病,其主要的传播途径为接触感染,母猪的皮肤、耳朵等处藏有的病菌,是主要的传染源。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才能控制疫病的发展。河北省威县章台乡王某养猪场,2006年7月间发生一起仔猪渗出性皮炎,共有发病猪87头,死亡5头,通过诊治使疫情迅速控制,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及症状2006年7月20日,河北省威县章台乡王某饲养的150多头猪,其中13头母猪,40多头架子猪,其它均为仔猪,有一窝仔猪发病12头,1周内先后  相似文献   

16.
某猪场暴发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哈尔滨市某猪场饲养猪4000多头,2002年5月突然发生猪伪狂犬病,死亡仔猪221头。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5月4~10日,该猪场先后有12头妊娠和产仔母猪发病,低烧、食欲减退、喜卧,未引起重视,按感冒治疗。注射安痛定、地塞米松等药物,发病猪2~3天食欲恢复正常。从5月11日起,前述发病母猪所产仔猪突然发病,并突然死亡,此后产仔舍仔猪开始大量发病并死亡。产仔舍共有305头1个月龄内仔猪,发病204头,全部死亡。2临床症状仔猪产下时都很健康,产后第1~2天吃乳正常,第3天开始不食。仔猪眼眶发红,耳增厚,眼皮水肿,闭目昏睡,体温可升高到41℃左…  相似文献   

17.
猪丹毒是猪的一种常见传染病,急性猪丹毒一般突然发病,主要表现为败血症、高热以及皮肤出现形状不一且大小不等的紫色疹块,俗称"打火印"。猪丹毒不仅严重危害养猪业,还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人感染后称为类丹毒。本文就该病的发生、预防、综合诊治进行详细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急性败血型猪丹毒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亚急性型最为常见 ,以体温 4 2℃以上 ,皮肤上出现紫红色疹块 ,零星散发 ,很少呈暴发流行为特征 ,用大剂量的青霉素极易治愈。急性败血型以体温高 ,死亡快 ,呈暴发流行为特征 ,往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 ,宣威市偶有发生 ,1998年 7月 ,我市榕城镇齐井路一养猪场在 9个小时内 ,肥猪发病 4 8头 ,死亡 2 3头 ,当时畜主怀疑为中毒 ,后经我站采病料诊断为急性败血型猪丹毒 ,针对性地采取相应防制措施 ,疫病得到有效控制。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该养猪场共饲养猪 2 0 7头 ,其中母猪、仔猪…  相似文献   

19.
屠宰场对猪丹毒的检疫检验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进的一种急性、热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猪发病时死亡率可达80%~90%,临床症状为急性败血性型或亚急性疹块型,炎热夏季多发.感染人时主要表现为类丹毒.对人类健康和养猪业危害很大.  相似文献   

20.
杨启 《养殖技术顾问》2014,(12):257-257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原无鞭毛、无荚膜,不产生芽胞。采食病变皮肤疹块、肝、肾等组织触片,可见纤细、平直的小杆菌,菌体有的成对排列,有的成丛排列。本病主要发生于猪,多见于6月龄前后的架猪,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但在高温多雨的夏季多发,呈地方性流行和散发。人也可感染本病,称类丹毒。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及慢性关节炎和心内膜炎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