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氨苄西林(AMP)在鸡排泄物中残留消除规律,将鸡排泄物用乙腈去蛋白处理,再用饱和的二氯甲烷萃取后,在酸性条件下上清液用水杨醛沸水浴衍生化后,在激发波长354 nm、发射波长445 nm处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测定鸡排泄物中AMP的检测限为1.2μg/kg(S/N≥3)、定量限为3.5μg/kg(S/N≥10)。AMP在鸡排泄物样品中平均回收率为74.96%~80.41%,变异系数均低于9.77%。试验鸡按体重以60.0、120.0 mg/(kg·d)剂量内服AMP,每天给药1次,连续5 d。AMP在投药第1 d时,鸡排泄物中AMP残留量被检测到,投药第5 d时达到峰值。休药后AMP在鸡排泄物中残留量迅速降低。正常剂量组,休药第7 d时,AMP在鸡排泄物中残留量低于检测限。双倍剂量组,在休药第9 d时,鸡排泄物中AMP残留量低于检测限。AMP在鸡排泄物中的残留量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鸡排泄物中高含量AMP残留存在较大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阿莫西林(AMO)在鸡血浆中的残留消除规律,将鸡血浆经乙腈提取,饱和二氯甲烷萃取,水杨醛在酸性条件下沸水浴衍生后,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结果显示,测定鸡血浆样品中阿莫西林的检测限(LOD)为2.0 ng/mL(S/N=3)、定量限(LOQ)为5.0 ng/mL(S/N=10)。试验鸡分别以每天25.0、50.0 mg/kg剂量内服AMO,每天给药1次,连续5 d内服给药后,在给药期间,鸡血浆中AMO残留量呈上升趋势,给药第5天时,血浆中药物浓度达到峰值。结果表明,在停药第1天时,血浆中AMO药物浓度急剧下降;在停药第2天时,血浆中药物浓度低于检测限(2.0 ng/mL);阿莫西林在鸡血浆中的残留量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旨在研究氨苄西林在鸡组织中残留消除规律。鸡组织样品经磷酸二氢钠溶液提取,乙腈去蛋白质,正己烷去脂肪,饱和二氯甲烷萃取,上清液经甲醛在酸性条件下沸水浴衍生化后,在激发波长327nm、发射波长409nm处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测定鸡组织中氨苄西林的检测限为3.5μg·kg-1(S/N=3)、定量限为10.0μg·kg-1(S/N=10)。氨苄西林在鸡组织样品中平均回收率在75.31%~85.87%,变异系数均低于10.20%。各试验组京海黄鸡分别按体重以120、240mg·(kg·d)-1剂量内服氨苄西林,每天1次,连续7d给药后,休药4h(零休药期),各组织中氨苄西林的残留量最高,并在休药后第3天迅速降低。休药第5天后所有组织中氨苄西林残留量均低于最高残留限量(50μg·kg-1),休药第9天各组织中氨苄西林残留量均低于检测限。休药后相同时间点鸡肌肉中药物残留量最低,肝中的药物残留量最高;氨苄西林在肾中残留比肌肉、肝消除缓慢且消除时间长。氨苄西林在鸡肌肉、肝和肾中的残留量均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根据WT1.4软件按95%置信区间计算所得,建议黄羽肉鸡按体重以120、240mg·(kg·d)-1剂量给药,每天1次,连续7d后,其休药期(WT)分别为4和5d。  相似文献   

4.
甲砜霉素在鸡肌肉中的残留消除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甲砜霉素在鸡肌肉中的残留消除规律,鸡肌肉样品经丙酮、二氯甲烷提取,饱和正己烷脱脂,氮吹仪吹干浓缩后用流动相溶解,上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测定鸡肌肉样品中甲砜霉素的检测限为1.5μg.kg-1(S/N=3)、定量限为5μg.kg-1(S/N=10)。各试验组鸡分别按体质量以10.0、20.0和50.0mg.(kg.d)-1剂量给药,每天1次,连续5d内服给药后,鸡肉中甲砜霉素残留量随给药剂量增大呈上升趋势,随休药期的延长而降低。休药第1天时,鸡肉中甲砜霉素残留量均达到峰值。休药前期甲砜霉素残留消除较快,后期消除缓慢。休药第5天时,鸡肉中甲砜霉素残留量均低于50μg.kg-1,休药第9天时,鸡肌肉中甲砜霉素残留量均低于检测限(1.5μg.kg-1);甲砜霉素在鸡肌肉中的残留量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同时检测鸡血浆中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的残留量。鸡血浆经乙腈提取,饱和二氯甲烷萃取,酸性条件下水杨醛沸水浴衍生化后,以0.01mol/L的磷酸二氢钾溶液(A)和乙腈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荧光检测激发波长为354nm,发射波长为445nm。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线性范围均为5.0~5 000.0μg/L,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0.999 6)。当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添加水平均为5.0~125.0mg/L时,鸡血浆样品平均回收率均高于74.72%,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低于8.65%,日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低于4.99%和10.60%,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低于7.98%和11.29%。测定鸡血浆样品中AMO的检测限(LODs)为2.0μg/L(S/N=3)、定量限(LOQs)为5.0μg/L(S/N=10),AMP的检测限为1.0μg/L(S/N=3)、定量限为2.5μg/L(S/N=10)。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且结果精确、灵敏、可靠,可适用于鸡血浆中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同时提取和检测。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阿莫西林在鸡组织中残留消除规律。鸡组织样品经磷酸二氢钠溶液提取,乙腈去蛋白,正己烷去脂肪,饱和二氯甲烷萃取,上清液经水杨醛在酸性条件下沸水浴衍生化后,在激发波长358nm、发射波长440nm处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该方法测定鸡组织中阿莫西林的检测限为5μg/kg、定量限为13μg/kg。阿莫西林在鸡组织样品中平均回收率为73.64%~88.82%,相对标准差为6.21%~9.63%。各试验组京海黄鸡分别按体质量以30、60mg/kg剂量内服阿莫西林,每天1次,连续给药7d,休药4h后(零休药期)各组织中阿莫西林残留量最高,休药第3天各组织中阿莫西林残留量均迅速降低;休药后第5天阿莫西林残留量低于最高残留限量(50μg/kg);休药第9天所有组织中阿莫西林残留量均低于检测限;休药后相同时间点鸡肌肉中药物残留量最低,肝脏中的药物残留量最高;阿莫西林在鸡肾脏中残留比鸡肌肉、肝脏消除缓慢且消除时间长;阿莫西林在鸡组织中的残留量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根据WT1.4软件计算所得,建议黄羽肉鸡按体质量以30、60mg/kg剂量给药,每天1次,连续7d后,其休药期(WT)分别为3、4d。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氟苯尼考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在鸡肌肉中的残留消除规律。鸡肌肉样品经丙酮、二氯甲烷提取,饱和正己烷脱脂,氮吹仪吹干浓缩后,以乙腈-磷酸二氢钠溶液(0.01mol.L-1,含0.005mol.L-1十二烷基硫酸钠和0.1%三乙胺)(体积比35∶6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在激发波长225nm、发射波长285nm处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结果:测得鸡肌肉中氟苯尼考、氟苯尼考胺的检测限分别为1.5和0.5μg.kg-1(S/N=3)、定量限分别为5和2μg.kg-1(S/N=10)。各试验组京海黄鸡分别按体质量以25.0、50.0和100.0mg.kg-1.d-1剂量给药,每天1次,连续5d内服给药后,休药第1天时,鸡肌肉中氟苯尼考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的残留量均达到峰值,且残留量随给药剂量的增大而增大,随休药期的延长而降低。休药第7天时,鸡肌肉中氟苯尼考及其代谢产物氟苯尼考胺的总残留量均低于MRLs(100μg.kg-1);休药第11天时,鸡肌肉中氟苯尼考及其代谢产物氟苯尼考胺的总残留量均低于检测限;氟苯尼考、氟苯尼考胺在鸡肌肉中的残留量及其总残留量均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检测鸡蛋中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残留的方法。鸡蛋样品经1%乙酸乙腈提取、正己烷除脂, 用HPLC-MS/MS进行检测。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在0.5~500 ng/mL浓度时线性关系良好(r≥0.999);恩诺沙星回收率为87.7%~99.1%、环丙沙星的回收率为89.1%~101.4%, 检测限为0.5 μg/kg, 定量限为1.0 μg/kg。应用该方法初步研究了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环丙沙星在鸡蛋中的残留消除规律。结果表明, 给药后鸡蛋中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蓄积迅速, 停药8 d后痕量恩诺沙星代谢缓慢, 25 d后恩诺沙星代谢完全。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青蒿素(ART)在鸡体内的代谢规律,本研究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检测鸡血浆中ART的方法:即以电喷雾电离源(ESI)作为离子源,以蒿甲醚(ARM)做内标(IS),以ART和ARM的[M+Na]+准离子峰做二级质谱扫描,选择m/z 305.2 → 151.3(ART)、m/z 321.0 → 163.1(ARM)两对离子以多监测反应方式(MRM)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ART在10~1 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7),最低检测限为10 ng/mL,回收率在90%~105%之间,日间、日内精密度(RSD)均小于15%。选取30日龄蛋鸡,按照3个剂量(15、40、100 mg/kg)以及口服的次数(1、11次)分成6个组,每组6只,各组分别灌胃给药。给药1次的各组前10次先口服溶剂,第11次按剂量灌服ART,给药11次的各组按剂量换算给药。每组在最后1次给药结束后10、30 min及1、1.5、2、2.5、3、4、6、8 h分别采集300 μL血液加入抗凝管中待测。经检测发现,单一剂量(15、40或100 mg/kg)口服给药后ART在鸡血浆中的达峰时间分别为1、1.5、1.5 h;但上述剂量连续多次给药后检测发现药物代谢明显加快,并有剂量依赖性。综合试验结果,本试验建立的ART检测方法操作简单,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鸡血浆中ART的检测;ART在禽类体内存在明显的自身诱导代谢现象,且剂量越高,其代谢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了鸡蛋中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11种抗生素残留量。采用1%酸化乙腈溶液提取,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定量方法采用外标法。鸡蛋中上述11种药物在5~100ng/mL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鸡蛋中的检测限为1.0μg/kg,定量限为2.0μg/kg,在1.0~50μg/kg添加浓度范围内的回收率为70.2%~90.2%,批内与批间RSD值均<7.9%。  相似文献   

11.
旨在建立鸡血浆中乙酰氨基阿维菌素(EPR)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并进行EPR在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用甲醇提取血浆中的EPR,并用Sep-Pak C18固相萃取法进行纯化,纯化后的EPR经干燥处理,用三氟乙酸酐和N-甲基咪唑对其进行衍生化,使用荧光HPLC检测。结果表明,在血浆EPR含量为0.1~100 ng/mL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检测限(LOD)为0.1 ng/mL,定量限(LOQ)为0.3 ng/mL。批内批间的平均回收率均大于90%,批内变异系数2.81~8.02%,批间变异系数4.32~5.83%。给蛋鸡口服5.0 mg/kg的EPR,EPR在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显示:给药后1.58 h可达最大血药浓度(Cmax)354.27 ng/mL;消除半衰期(T1/2el)为5.52 h;平均滞留时间(MRT)为6.40 h。以上结果说明建立的检测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干扰少,适用于鸡血浆中EPR含量的检测。药代参数提示EPR在鸡体内的吸收代谢迅速,可较快消除。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建立一种同时检测鸡蛋中5种青霉素类药物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鸡蛋经乙腈提取、正己烷脱脂、旋转蒸发浓缩和衍生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检测。结果显示,氨苄西林(ampicillin,AMP)、氯唑西林(cloxacillin,CLO)、苯唑西林(oxacillin,OXA)、阿莫西林(amoxicillin,AMO)及普鲁卡因青霉素(penicillins G procaine,PRO)在10~1 000 μg/kg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检测限为1.5 μg/kg(S/N=3),定量限为5.0 μg/kg(S/N=10),添加平均回收率为62.04%~93.13%,相对标准偏差为3.91%~13.69%,批内相对标准偏差为3.98%~14.71%,批间相对标准偏差为4.26%~12.71%。表明本试验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重复性和灵敏度较高,适用于鸡蛋中的5种青霉素类药物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中兽药散剂中非法添加10种磺胺类药物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液相色谱条件为:色谱柱C_(18)柱150 mm×4.6 mm(i.d.),5μm;流动相:乙腈-甲醇-2%乙酸溶液(15+5+80);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70 nm;进样量10μL。结果表明,10种磺胺类药物在50~800 ng/m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方法检测限为5μg/g,从5、10和20 mg/g 3个添加浓度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方法平均回收率为85.4%~106.8%(n=6),批内批间RSD均小于10%。  相似文献   

14.
孙雷 《中国兽药杂志》2008,42(11):16-19
建立了牛奶中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达氟沙星、二氟沙星和沙拉沙星等七种氟喹诺酮类药物(FQs)残留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方法。液相色谱条件为:色谱柱Waters XBridge C18柱(150 mm×2.1 mm,5μm);流动相为0.1%甲酸甲醇溶液 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为35℃;流速为0.2 mL/min;进样量为20μL。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ESI ),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采集;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七种FQs在5~250 ng/m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7;方法检测限为2 ng/mL,定量限为5 ng/mL;从10、20和100 ng/mL三个添加浓度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方法平均回收率为70.2%~119%,批内RSD为1.8%~16%,批间RSD为9.1%~18%。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猪毛中检测赛庚啶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猪毛样品经β-盐酸葡萄糖醛苷酶解/芳基硫酸酯酶酶解,经混合阳离子交换柱净化、浓缩,以盐酸双苯拉林为内标,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定量。本方法在0.1~10n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2。方法检出限为0.25ng/g,定量限为0.5ng/g,在0.5~10ng/g范围内的添加回收率为86.87%~102.13%,相对标准偏差11.7%。  相似文献   

16.
鸡蛋经乙腈提取,饱和二氯甲烷萃取,水杨醛酸性条件下沸水浴衍生后,以0.01mol.L-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A)和乙腈溶液(B)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荧光检测激发波长为354nm,发射波长为445nm,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鸡蛋中氨苄西林残留的方法。氨苄西林在5.0~800.0μg.L-1,本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4。当氨苄西林添加水平为5~125ng.g-1时,该方法平均回收率为78.30%~85.11%,相对标准偏差为4.99%~7.25%;日内相对标准偏差为7.99%~9.64%;日间相对标准偏差为8.69%~12.48%。氨苄西林检测限为0.4ng.g-1(S/N=3),定量限1.5ng.g-1(S/N=10)。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鸡蛋中氨苄西林残留的高灵敏度检测。  相似文献   

17.
牛奶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仲锋 《中国兽药杂志》2008,42(10):14-16
建立了牛奶中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达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沙拉沙星和二氟沙星)残留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结果表明,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二氟沙星在5~300 ng/mL,达氟沙星在1~60 n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均大于0.999 9.方法最低检测限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二氟沙星为5 ng/mL,最低定量限为10 ng/mL.达氟沙星最低检测限为1 ng/mL,最低定量限为2 ng/mL.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二氟沙星在10、50、100 ng/mL三种浓度添加水平上,平均回收率为70%~94%,达氟沙星在2、10、20 ng/mL三种浓度添加水平上,平均回收率为73%~88%.批内、批间RSD均小于11%.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建立饲料中万古霉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以0.05 mol/L磷酸盐缓冲液—乙腈(85:15,V/V)提取样品中的万古霉素,提取液经过强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不同饲料基质中,万古霉素在25~1000 n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方法对万古霉素在饲料中的检测限为0.05 mg/kg,定量限为0.1 mg/kg。在不同饲料中添加浓度范围为0.1~100 mg/kg,其平均回收率为86.7%~117.1%,批内变异系数在1.0%~17.4%之间,批间变异系数在2.9%~10.1%之间。本方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国内外相关法规要求,可用于饲料中万古霉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口服灭蝇蛆药除虫脲(diflubenzuron,DFB)预混剂灌服给药后,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建立猪血浆中除虫脲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方法。【方法】以除虫脲-13C6(DFB-13C6)为内标,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离心后取上清液减压浓缩至干,甲醇-水(1∶1)复溶后进行分析。色谱柱为ZORBAX Eclipse Plus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含5 mmol/L甲酸铵),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柱温为35 ℃;进样量为10 μL。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多离子反应监测模式检测,DFB及内标的定量离子对分别为m/z 311.1→158.1和m/z 317.1→158.1。对色谱和质谱条件优化后,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定量下限、基质效应、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和样品稳定性等。【结果】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检测限为0.5 ng/mL,定量限为1 ng/mL;基质效应对样品的检测影响较小;标准溶液在1~1 000 n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在定量下限1 ng/mL及低(2 ng/mL)、中(100 ng/mL)、高浓度(800 ng/mL)的添加水平下,平均准确度在97.78%~115.06%之间,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10%,符合方法学要求。在考察的条件下,标准溶液、空白血浆加标样品及处理后的样品,稳定性良好;但应避免样品的反复冻融。【结论】建立的LC-MS/MS检测方法简便、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可靠,可用于猪血浆中除虫脲浓度的检测,进而应用于除虫脲预混剂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用QuEChER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禽肉、禽蛋和牛奶中1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方法。样品经酸化乙腈提取后,经QuEChERS试剂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牛奶和禽肉的检出限为2.0 ng/g,定量限为4.0 ng/g,禽蛋的检出限为3.0 ng/g,定量限为4.0 ng/g。在2.0~100 ng/mL的添加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大于0.995,牛奶、禽肉以及禽蛋三种基质在添加浓度为4.0~50.0 ng/g范围时,回收率为61%~105.2%,批内、批间精密度均小于15%。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大批量动物源性样品中氟喹诺酮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