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犊牛人工乳哺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用1~3日龄的黑白花公犊9头,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对照组喂常乳,试验Ⅰ组喂混合乳,试验Ⅱ组喂人工乳。试验结果表明,对照Ⅱ组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0%,试验Ⅰ组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降低了12.5%,饲养成本分别降低了21.8%和41.7%,而且生长发育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与常乳比,试验Ⅱ组的乳肉比15.7∶1,小于试验。Ⅰ组的19.6∶1和对照组的17.5∶1,说明人工乳完全代替牛乳不仅能适合犊牛早期营养需要,而且对犊牛早期生长发育有较好的促进和补偿作用,并可减少疾病的发生,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甘露寡糖与其他生化制剂复合饲喂犊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24头犊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对照组犊牛的饮用奶中不加任何添加剂,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犊牛饮用奶中加入甘露寡糖、甘露寡糖+益生素、甘露寡糖+抗生素.结果表明:对照组和试验Ⅰ、Ⅱ、Ⅲ组犊牛增重分别为12.93,14.48,14.69,16.78kg,试验Ⅰ、Ⅱ、Ⅲ组犊牛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1.2%、13.6%和29.8%,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组高20.25,20.40和44.75元.由此得出,甘露寡糖与其他生物制剂联合使用,其效果优于单一使用甘露寡糖,而与抗生素合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代乳粉(主要含乳类制品)液态饲喂和代乳料(主要含植物类饲料等)干喂对荷斯坦奶公犊生产犊牛白肉的影响,试验选用20头健康无病、体重和出生日期相近的荷斯坦奶公犊,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进行了120 d的生长育肥试验。Ⅰ组饲喂市售的代乳粉(粗蛋白质22%,粗脂肪16%);Ⅱ组饲喂配制的代乳料(粗蛋白质22%,消化能16 MJ/kg)。结果表明:①Ⅱ组犊牛0~90 d平均日增重高于Ⅰ组犊牛,91~120 d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Ⅰ组犊牛(P< 0.05),但两组犊牛0~120 d平均日增重和试验末重均无显著差异(P> 0.05)。②不同代乳品及饲喂方式对奶公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 0.05)。③Ⅰ组犊牛的胴体重、屠宰率和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Ⅱ组犊牛(P< 0.05),分别比Ⅱ组高11.88%、11.04%和8.12%,但两组间的胴体产肉率无显著差异(P> 0.05);两组犊牛背最长肌的pH、剪切力、蒸煮损失和肉色均无显著差异(P> 0.05),但Ⅰ组犊牛的失水率比Ⅱ组犊牛高20.83%(P< 0.01);Ⅰ组犊牛背最长肌中粗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Ⅱ组犊牛(P< 0.01),但两组犊牛背最长肌中水分、粗蛋白质、粗灰分、钙、磷和铁的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 0.05)。④Ⅱ组犊牛的饲养成本比Ⅰ组降低45.38%。综上所述,饲喂代乳料的犊牛可获得与饲喂代乳粉犊牛相似的生长性能和肉品质,显著降低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4.
采用乳炎清治疗临床型乳房炎奶牛60头,随机分为试验Ⅰ组(乳炎清组)、试验Ⅱ组(抗生素组)和对照组,检测奶牛产奶量、乳糖含量、体细胞数和血常规指标。结果表明:在试验第1天和第5天,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产奶量分别比试验前提高1.30 kg、2.08 kg和0.70 kg、1.16 kg,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乳糖含量分别比试验前提高6%、26%和13%、32%;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产奶量和乳糖含量均比对照组高,而两个用药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间体细胞数差异不显著(P0.05),血常规指标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结果提示,乳炎清与抗生素治疗临床乳房炎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乳炎清属于中草药制剂,药物残留低、无毒副作用,对于提高牛奶品质意义重大,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文章旨在研究复合酶对犊牛免疫和生长性能营养调控的影响。选择胎次为二胎、体重110 kg左右、出生日龄70 d左右、健康状况良好的断奶西门塔尔公犊牛30头。采用随机单位组设计方法分为3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犊牛料710+益康XP,试验Ⅰ组饲喂犊牛料710+反刍动物复合酶150 g/t,试验Ⅱ组饲喂犊牛料710+反刍动物复合酶200 g/t,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IgG、A/G、白介素-4、白介素-2、BUN、GLU、CHO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试验Ⅱ组的日增重高于试验Ⅰ组及对照组,且经济效益高于试验Ⅰ组及对照组。综合考虑,建议复合酶的添加量为200 g/t。  相似文献   

6.
中草药添加剂组方对奶牛抗热应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产奶中后期的36头健康奶牛,按体质量、胎次、泌乳时间和产奶量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和Ⅱ组,每组12头奶牛。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和Ⅱ组分别添加抗热应激中草药组方Ⅰ和Ⅱ,分析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热应激期生产性能及生理常数方面的影响。试验期为37d,其中预试期为7d。结果表明:2个中草药添加剂组方均可改善奶牛热应激期生产性能,试验Ⅰ组和Ⅱ组与对照组比较,日产奶量分别提高8.17%和10.32%,4%的标准乳分别提高15.69%(P0.05)和13.06%;而试验Ⅰ组对乳成分中乳脂率和干物质含量的改善有明显效果,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3.23%(P0.05)和4.83%。试验期间,试验Ⅰ组的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而试验Ⅱ组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结果表明:中草药添加剂组方Ⅰ和Ⅱ均具有缓解奶牛热应激的作用,在应用效果上组方Ⅰ优于组方Ⅱ。  相似文献   

7.
《中国兽医学报》2016,(6):1036-1043
选用40头健康、体质量及出生日期相近的荷斯坦奶公犊,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进行为期120d的生长育肥试验。不同处理组代乳料的营养水平为:Ⅰ组(22.00%CP,16.00 MJ/kg DE),Ⅱ组(20.00%CP,16.00 MJ/kg DE),Ⅲ组(22.00%CP,15.00 MJ/kg DE),Ⅳ组(20.00%CP,15.00 MJ/kg DE)。结果表明,Ⅰ组犊牛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3组,比Ⅱ组、Ⅲ组和Ⅳ组分别提高了11.63%(P0.01),6.67%(P0.01)和5.49%(P0.01)。代乳料的蛋白水平对犊牛试验末体质量和日增重影响显著,蛋白质水平为22.00%的代乳料组试验牛的试验末体质量和日增重比20.00%代乳料组分别提高了3.29%(P0.05)和5.62%(P0.01)。代乳料的消化能(DE)水平显著影响犊牛的干物质采食量(DMI),随DE水平的提高而显著降低,与15 MJ/kg DE水平代乳料组相比,16 MJ/kg DE水平代乳料组犊牛的DMI降低了2.90%(P0.01);代乳料的蛋白水平对奶公犊60d和120d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蛋白质水平为22.00%的代乳料组犊牛60d和120d粗蛋白质的消化率比20.00%代乳料组分别提高了3.49%(P0.05)和4.57%(P0.05),粗脂肪的消化率分别提高了6.67%(P0.05)和3.80%(P0.05);蛋白质水平为22.00%的代乳料组试验牛120d血清中BUN、TP和T3的含量比20.00%代乳料组分别提高了21.61%(P0.05),4.36%(P0.05)和5.79%(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Ⅰ组犊牛的日增重、试验末体质量和营养物质消化率最高,建议0~4月龄奶公犊日粮适宜的DE为16.00 MJ/kg,CP为22.00%。  相似文献   

8.
小白牛肉规模化生产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100头3日龄荷斯坦奶牛公犊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全期用鲜奶饲喂,Ⅱ组以代乳粉和代乳料饲喂。通过6个月育肥试验,结果显示:在0~2个月体重显著(P<0.05)低于Ⅰ组,3~6个月体重与Ⅰ组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胴体重、屠宰率和净肉率显著(P<0.05)低于Ⅰ组,分别比Ⅰ组低9.3%,6.4%,8.4%;但Ⅱ组饲料成本比Ⅰ组减少994元/头,降低34%,毛利比Ⅰ组多664元/头,提高62%;两组肉质均能满足市场要求。试验表明:Ⅱ组以代乳粉和代乳料饲喂犊牛可保证生长增重和肉品质量,在小白牛肉的规模化生产中可作借鉴。  相似文献   

9.
选择16头初生重相近的延边黄牛犊牛随机分成4组,每组4头,对照组犊牛随母哺乳,试验组采用随母哺乳加补饲,试验Ⅰ、Ⅱ、Ⅲ组分别补饲1、2、3号代乳料,进行增重效果和血液指标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组的4月龄重、全期增重和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Ⅲ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体尺指标测定中,试验Ⅲ组的体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Ⅱ、Ⅲ组的腰角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血液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综合评定,3号代乳料饲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周键 《猪业科学》2018,(8):134-13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代乳料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12头泌乳能力相当的初产母猪,其中每头窝产仔猪8头,共计12窝96只体重相近的初生仔猪,以4窝为1组,分为3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对照组),3组仔猪除自由采食母乳外,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分别饲喂等量1号代乳料和2号代乳料,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研究表明,使用代乳料的两组试验仔猪生长速度较快,相比对照组每头提高0.938 kg和0.884 kg,分别提高15.35%和14.46%(P0.05),而且试验Ⅰ、Ⅱ组仔猪腹泻发病率较低,健康状况显著好于对照组。另外试验Ⅰ组的饲料转化率较试验Ⅱ组略低,表明1号饲料的饲喂效果要好于2号饲料。  相似文献   

11.
梯度饲喂蜡样芽孢杆菌90 d,检验外源性微生物对断奶犊牛生长和消化道内微生物区系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中期Ⅰ组(3×109 CFU/头.d)和Ⅱ组(6×109 CFU/头.d)的草颗粒日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减少50.79%和32.28%,干草日采食量则分别提高35.14%和16.76%,试验末期Ⅰ组和Ⅱ组的干草日采食量分别提高21.99%和13.75%,但对照组、试验Ⅰ组和Ⅱ组间犊牛试验末体重和试验期增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PCR-DGGE图谱分析显示,试验末犊牛肠道微生物区系整体相似性系数为0.45,低于试验初的0.58,试验组聚为一簇(除15),但各组间肠道微生物区系多样性指数无显著性差异。由此,外源性蜡样芽孢杆菌可影响幼龄反刍动物对粗饲料种类的选择性,改变犊牛肠道微生物区系的相似性,但短期内对增重和肠道微生物区系多样性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2.
以某奶牛场的奶牛为试验动物,用纯中药制剂乳康健进行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效力试验。试验共设5个组:第Ⅰ组10头,乳康健用量500g/头;第Ⅱ组10头,乳康健用量400g/头;第Ⅲ组10头,乳康健用量300g/头;第Ⅳ纽为阳性对照组;第V组10头,为阴性对照组。结果表明:第Ⅰ组奶牛乳样的pH值、比重、体细胞计数、细菌数均较第Ⅱ组和第Ⅲ组有明显变化,治疗后第Ⅰ组和第Ⅱ组乳汁体细胞数明显下降,阳性率分别降为8.3%和10.0%,而对照组阳性率无变化,第Ⅲ组同第Ⅰ、Ⅱ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第Ⅰ、Ⅱ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用乳康健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3.
补喂植物雌激素对泌乳期伊犁母马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补喂不同种类植物雌激素对泌乳期伊犁母马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本试验选取年龄、胎次、泌乳月龄相近,泌乳期为第3个月的伊犁母马24匹,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各组马匹补喂同一营养水平和同一剂量的精料补充料,在此基础上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分别补喂大豆异黄酮粉剂0.7 g和染料木素粉剂0.7 g,共饲喂70 d。试验期间每14 d测定泌乳期伊犁马8 h的产奶量和乳成分。结果表明:与0 d相比,42 d时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乳蛋白产量分别提高24.20%、29.61%。试验Ⅰ组、试验Ⅱ组42 d乳脂产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54.46%、50.25%(P0.05)。56 d时,各试验组乳糖产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Ⅱ组乳糖产量比对照组提高20.29%(P0.01)。70 d时,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产奶量分别比对照组高出27.83%(P0.01)和20.00%(P0.05)。因此,在饲喂精料补充料的基础上,补喂大豆异黄酮和染料木素可提高泌乳期伊犁母马产奶量,改善乳品质,且以补喂0.7 g/d大豆异黄酮为最佳。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补喂不同剂量精料补充料对新疆褐牛生长发育的影响。选择120头3月龄的新疆褐牛犊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40头,公母对半,分别为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在相同的粗饲料和饲养管理条件下,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分别按犊牛体重的0.45%、0.65%、0.85%补喂精补料。于3月龄、6月龄和12月龄测定犊牛的体重和体尺数据。试验结果显示,犊牛6月龄时,试验Ⅲ组体重显著高于试验Ⅰ组,高出13.26%(P0.05),比试验Ⅱ组高出8.4%,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体斜长和胸围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组(P0.05)。12月龄时,试验Ⅲ组体重显著高于试验Ⅰ组、Ⅱ组(P0.05),分别提高11.40%、9.32%;体斜长和胸围显著高于试验Ⅰ组,但与试验Ⅱ组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给犊牛每天每头按照体重0.85%补喂精料补充料能够显著提高体重、体斜长、胸围和管围的增长。  相似文献   

15.
探讨2种乳酸菌制剂(植物乳杆菌和粪肠球菌)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90头断奶仔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0.3%植物乳杆菌为试验Ⅰ组和基础日粮+0.3%粪肠球菌为试验Ⅱ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平均日增质量分别提高了7.46%和8.79%,料重比分别降低了7.28%和8.43%,腹泻率分别降低了1.12%和1.23%;试验Ⅰ组和Ⅱ组粪便中大肠杆菌数分别降低了9.31%和10.08%,乳酸菌数分别增加了4.18%和3.96%;试验Ⅰ组和Ⅱ组的白蛋白分别提高了21.3%和19.28%,尿素氮分别降低了19.15%和22.77%,试验Ⅰ组总蛋白提高了18.48%。  相似文献   

16.
胚胎移植犊牛早期断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本地黄牛胚胎移植的荷斯坦奶牛犊牛,设计奶牛42日龄、50日龄早期断奶方法的两种不同方案(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分别与常规60日龄断奶方法(对照组)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早期断奶有利于犊牛早期的生长发育和骨骼发育,显著提高犊牛60日龄的体重、日增重及其体高和胸围,同时能显著降低犊牛的培育成本,其中试验Ⅰ组(即犊牛出生后4天开始采食,第1周每天喂6 kg牛奶和150 g犊牛料,以后每周增加200 g犊牛料、减少1 kg牛奶,第6周龄每天喂料1 200 g,停止喂牛奶)60日龄体重、日增重、体高及胸围分别为91.10 kg、0.91 kg、82.90 cm和93.70 cm,较常规的60日龄断奶犊牛分别提高20.30%、35.80%、10.20%、12.20%(P<0.05),犊牛培育成本397.20元/头,较对照组降低成本35.80%。  相似文献   

17.
通过奶牛饲喂对比试验,验证奶牛专用中草药保健型饲料添加剂提高其生产性能、改善乳品质及增进奶牛健康的作用.结果表明:奶牛精料补充料中添加0.3%(试验Ⅰ组)、0.6%(试验Ⅱ组)和0.9%(试验Ⅲ组)的复方中草药保健型饲料添加剂对提高奶牛产奶量,改善饲料利用率,增进奶牛健康具有显著的作用.①随日粮中草药保健型饲料添加剂添加量的增加,奶牛产奶量增加,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日均产奶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2.89%、3.30%、8.82%,其中试验Ⅲ组日均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Ⅱ组(P<0.05);②全期各组精饲料消耗量随日粮中草药保健型饲料添加剂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对照组显著高于试验Ⅰ、Ⅱ组(P<0.05),极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1);③乳脂肪、蛋白、非脂固形物等质量指标均符合国标GB 19645-2005(巴氏杀菌、灭菌乳卫生标准);④试验后期除对照组检出1例隐性乳房炎外,其它各组奶牛均未发现异常.  相似文献   

18.
植物乳杆菌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猪源植物乳杆菌制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肠道菌群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质量约(7.7±0.27)kg的72头(长×大)二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和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5%和0.5%的植物乳杆菌冻干粉,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试验Ⅰ组和Ⅱ组断奶仔猪平均日增质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4.66%和8.01%,料重比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5.52%和7.73%;2)植物乳杆菌制剂可降低断奶仔猪粪中大肠杆菌数量,并能增加乳酸菌的数量;3)试验Ⅰ组和Ⅱ组仔猪血清尿素氮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3.97%和14.77%,谷草转氨酶降低了29.37%和30.98%。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豆黄酮、芒柄花素及其组合对奶牛产奶性能、血浆和乳中激素含量的影响。选取健康年龄、泌乳期相近的4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Ⅰ、Ⅱ、Ⅲ组,每组10头。所有奶牛饲喂全混合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2.50 g大豆黄酮、35.0 g芒柄花素、1.25 g大豆黄酮+17.5 g芒柄花素。进行127 d的饲养试验,其中预试期7 d,正试期120 d。结果显示:试验Ⅰ、Ⅱ、Ⅲ组产奶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0.40%、27.77%、28.37%;试验组的乳脂产量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的乳蛋白率和乳蛋白产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Ⅲ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Ⅱ、Ⅲ组乳糖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乳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试验组血浆中雌酮含量低于对照组,而试验组乳中雌酮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血浆和乳中雌二醇-17β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试验Ⅲ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血浆和乳中孕酮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血浆中试验Ⅱ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乳中试验Ⅰ、Ⅲ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各组间血浆中促卵泡素、促黄体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血浆中催乳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Ⅱ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乳中雌马酚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补饲大豆黄酮、芒柄花素及其组合可提高奶牛产奶量,改善乳品质,显著增加乳中雌马酚含量,同时使奶牛血浆和乳中雌二酮、孕酮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选择24头7~15日龄的健康荷斯坦公犊,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分别饲喂全乳和采用不同处理大豆粉替代50%乳蛋白的代乳粉。Ⅰ组犊牛喂全乳,Ⅱ、Ⅲ和Ⅳ组犊牛分别饲喂含加热大豆粉的代乳粉、含脱脂生大豆粉的代乳粉和含膨化大豆粉代乳粉,饲喂6周后断奶。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平均体重在各周龄均高于其它3组,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在0~2周,试验Ⅰ组的日增重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极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1),在整个试验期内,试验Ⅰ组日增重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与其他两组无显著差异;血液中血糖和甘油三酯浓度各组间也无显著差异(P>0.05),但血浆中尿素氮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在6周时试验Ⅰ组显著高于Ⅲ组和Ⅳ组(P<0.05),而在1周时试验Ⅱ组、Ⅳ组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其它试验Ⅱ组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营养来源不同对犊牛的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血浆中IgA、IgG和IgM含量也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在4周时,试验Ⅰ组血浆IgG含量显著高于Ⅳ组,试验Ⅰ组IgA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其中与试验Ⅱ组、Ⅳ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6周时试验Ⅲ组IgA浓度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在4周时试验Ⅰ组IgM浓度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极显著高于试验Ⅳ组(P<0.01),在4周、6周试验Ⅲ组IgM浓度均显著高于Ⅱ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膨化大豆饲喂效果最佳,加热大豆粉次之,脱脂生大豆粉最差,同时饲喂非乳源性大豆粉对犊牛的免疫机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