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稻曲病为我国水稻生产上严重影响稻米品质与产量的重要病害,研究稻曲病菌侵染行为可为稻曲病抗性品种选育、防控药剂特异性靶标选择以及防控策略制定等提供理论参考。从稻曲病接种体系、初侵染源、侵染关键期、侵染位点、侵染过程、侵染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当前研究表明,稻曲病菌通过菌核或厚垣孢子越冬后形成分生孢子作为初侵染源,在水稻幼穗形成后通过人工注射将稻曲病菌分生孢子液注入水稻穗苞,病菌通过颖壳间隙进入颖内后,首先攻击水稻花丝,阻止水稻花粉成熟,阻断子房受精,劫持水稻营养库进而形成稻曲球。稻曲病菌与水稻花丝的分子识别机制、稻曲病菌如何激发水稻相关灌浆基因的表达进而获取营养物质形成稻曲球可能是将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稻曲病侵染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 ~2011年对稻曲病的侵染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稻曲病菌厚垣孢子的生存力很强,即使在-20℃的低温条件下也可保持8个月以上的活性,揭示厚垣孢子完全可以成为来年稻曲病的初侵染来源;在水稻的苗期、分蘖期、孕穗期和齐穗期分别对其进行药剂处理,孕穗期处理的防效最高,均超过90%,与其他处理间有极显著的差异,揭示孕穗期是稻曲病菌侵染的关键期;水稻不同播期对稻曲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抗性越强的品种分期播种对稻曲病的影响越低.  相似文献   

3.
2008~2009年采用田间孢子捕捉法和随机区组设计对安徽省单季中稻区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virens)孢子释放规律、侵染时期和病害防治适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稻曲病菌孢子始见于7月中旬左右,第一个释放高峰出现在7月下旬至8月初,推测此阶段释放的孢子是初侵染的主要来源;8月下旬孢子释放量急剧增加,此时田间开始显症。晴天孢子以夜间(1:00、5:00)释放为主,白天孢子的释放量较少;阴雨天孢子全天释放,无明显释放高峰。以病菌菌丝+孢子悬浮液在剑叶露尖时接种,水稻不发病;在剑叶完全展开期至扬花期接种,发病率为1.2%~76.4%,其中以孕穗期(剑叶展开后5~6 d)接种发病率最高。药剂防治试验显示,水稻剑叶完全展开期施药防治效果最好,均在78.5%以上,提前或推迟施药防效均有所降低,故认为防治稻曲病的最佳时期是水稻剑叶完全展开期。  相似文献   

4.
2008~2009年采用田间孢子捕捉法和随机区组设计对安徽省单季中稻区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孢子释放规律、侵染时期和病害防治适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稻曲病菌孢子始见于7月中旬左右,第一个释放高峰出现在7月下旬至8月初,推测此阶段释放的孢子是初侵染的主要来源;8月下旬孢子释放量急剧增加,此时田间开始显症。晴天孢子以夜间(1:00、5:00)释放为主,白天孢子的释放量较少;阴雨天孢子全天释放,无明显释放高峰。以病菌菌丝+孢子悬浮液在剑叶露尖时接种,水稻不发病;在剑叶完全展开期至扬花期接种,发病率为1.2%~76.4%,其中以孕穗期(剑叶展开后5~6 d)接种发病率最高。药剂防治试验显示,水稻剑叶完全展开期施药防治效果最好,均在78.5%以上,提前或推迟施药防效均有所降低,故认为防治稻曲病的最佳时期是水稻剑叶完全展开期。  相似文献   

5.
F26-T菌株对水稻稻曲病生防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对水稻稻曲病具高拮抗作用的生防菌剂,试验初步研究了F26-T菌株对水稻稻曲病病菌的室内抑菌、田间防效及叶围定殖效果。结果表明,F26-T菌株对水稻稻曲病菌的平均抑菌带宽为14.5 mm;其发酵滤液原液及5倍稀释液对水稻稻曲病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抑菌效果均优于5%井冈霉素水剂500倍稀释液;田间防病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孢子悬液原液、5倍稀释液和10倍稀释液对水稻稻曲病的田间防效分别为76.93%、66.23%和53.96%,其中孢子悬液原液对水稻稻曲病的田间防效极显著高于5%井冈霉素水剂500倍稀释液处理;F26-T菌株在水稻叶围接种后第3~6 d就已逐渐适应环境,并进入生长繁殖阶段,接种后第9~15 d,该菌株在水稻叶围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稻曲病菌孢子在田间的释放动态及影响因素,为水稻稻曲病预测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孢子捕捉仪对四川稻区稻曲病菌孢子释放量进行监测,分析稻曲病菌孢子在田间的释放动态;2014~2016年连续3年收集水稻生育期的气象数据,包括温度和平均湿度等,研究气象因子、孢子释放量与稻曲病的内在联系.[结果]在水稻生育期间稻曲病菌孢子释放量呈动态变化,5月中旬~7月上旬稻曲病菌分生孢子释放量逐渐上升,7月下旬空气中的分生孢子量骤然上升,7月末~8月上旬孢子量达到峰值,8月中旬后孢子量逐渐下降,9月下旬孢子量下降至接近5月的水平.自孢子释放达到高峰后10 d田间稻曲病开始显症.稻曲病菌孢子释放量与田间菌源及上年病害严重度呈一定的正相关,与温度和湿度亦具有一定相关性,当平均温度25.0~30.0℃、湿度大于85.0%时有利于稻曲菌孢子的释放,同时有利于稻曲病的发生.[结论]稻曲病菌孢子释放量、气象因子与稻曲病间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
水稻稻曲病(Rice false smut,RFS)发生情况日趋严重,已经上升为水稻主要病害之一。目前对稻曲病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对其病菌侵染方式和侵染机理的了解还有局限性。通过激光共聚焦和透射电镜等方法已经基本明确了稻曲病菌在颖花内的侵染过程,然而稻曲病是否具有系统侵染、种子带菌以及幼苗根部侵染对病害发生的影响程度仍有待明确。对稻曲病菌研究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同时也对稻曲病主要的防控手段和病原监测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稻曲病的侵染途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在水稻的不同生育期用厚垣孢子进行人工接种,探讨稻曲病的侵染途径及厚垣孢子在侵染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水稻幼芽期及抽穗期用黄绿色厚垣孢子接种,都能使其发病.而且在幼芽1~3mm 时接种的比4~6mm 接种的发病率高.用当年的自然孢子及头一年在试验室内保存的孢子在抽穗期接种,也都能使水稻发病.  相似文献   

9.
从源于2个地区种植的辽粳401自然发病的8穗稻曲病穗的8个稻曲球中分离获得15株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其中从2个稻曲球的不同部位共分离获得8株稻曲病菌。用人工注射接种法将菌株分别接种到水稻品种丰田一号(感病品种)和辽粳401(中抗品种)上。结果表明,分离的菌株致病力分化较大。不同地区种植的同一寄主品种菌株致病力有差异;同一稻曲球上分离的菌株表现出致病力差异;同一菌株接种不同水稻品种,株发病率主要与水稻抗性有关。为提高稻曲病病菌接种成功率,对接种稻曲病病菌的水稻进行不同梯度的温度和保湿时间处理。结果表明,低温处理有利于提高稻曲病病菌的接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所致水稻稻曲病是危害水稻的一种重要的病害。它不仅使水稻的空秕率明显上升,结实率、千粒重与单穗重严重下降,米质降低[1~2],同时,稻曲病菌产生的毒素,对人及动物产生毒害作用[3]。 自稻曲病菌由Cooke(1878)根据印度的标本描述以来,植物病理学工作者在其形态、生理、病理、生态等诸多方面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4~5],但对稻曲病的初侵染源、侵入时期、侵染途径、稻曲病毒素等方面的研究尚未得出确定的结论[6~10]。本试验旨在研究稻曲病菌厚垣孢子在不同条件下的萌发特性,以探讨其萌发规律。 1 材料与方法 本试验1995年3月~1996年4月在本校江农场水稻所进行。 1.1 材料 所用水稻材料江南香糯由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提供;小麦材料A13119及玉米材料0534的种籽分别由本校作物遗传育种系和玉米研究中心提供。稻曲病菌厚垣孢子球采集于氵贲江农场水稻大田;在稻曲病发病时期分别采集初期表面呈桔黄色和后期呈墨绿色的孢子球,置于培养皿中,在室内自然条件和室外避雨露地条件保存  相似文献   

11.
稻曲病接种菌源及接种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试验筛选出两种致病力较强的接种菌源,稻曲病菌在PD、PS两种培养液中分生孢子产生量可达108个/毫升以上,用适温高湿可以部分地打破老熟厚垣孢子休眠。本试验首次进行了稻曲病菌白化菌株的分离、培养研究,用培养的白化菌株在水稻孕穗期接种成功。在相同条件下,注射接种成功率明显高于喷雾接种。接种后的相对低温处理有利于病害发生。作者认为接种菌源与接种后的温度是人工接种成功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2.
探究稻曲病菌的侵染途径是预防控制稻曲病害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人工接种处理土壤、水稻种子试验,基于稻曲病菌EGFP标记、超微结构观察以及激光共聚焦显微观察和PCR分子检测法,研究水稻种子带菌或带菌土壤是否传播稻曲病。结果表明,人工接种种子和土壤拌菌接种各处理在水稻不同生长期均未观察到有病菌侵入现象,各处理水稻成熟期穗部均未出现典型稻曲球症状。试验结果暂未能证明种子或土壤带菌可作为稻曲病菌的初侵染来源,有待综合考虑引起稻曲病发生的影响因素,以便获得该病菌初侵染来源更为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
水稻稻曲病的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曲病主要危害水稻穗部的单个谷粒,一般情况下稻曲病的田间穗发病率在5%~15%;单穗病粒在10粒以下,产量损失3%~5%,严重时田间病穗率可达40%以上,单穗病粒数多达10~30粒,可造成产量损失8.7%~45.7%。通过不同时期接菌诱发试验,得出水稻破口前7~10d是稻曲病菌侵入的敏感期;在不同药剂、不同时期施药防治试验中得出水稻叶枕平后5~7d防治效果最好。据此提出对单季晚粳稻稻曲病可选用稻曲清、瘟曲克星等药剂在水稻叶枕平后5~7d进行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种简易稻曲病田间接种方法(厚垣孢子直接喷雾),包括菌源的采集保存、水稻种植过程、接种体制备、接种实施过程以及最终接种效果,为水稻新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田间鉴定、杀菌剂新品种对稻曲病的田间药效试验提供一种简易可行的操作方法,从而为水稻生产上新品种、新药剂的选择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稻曲病多发生在水稻长势好的年份,是水稻生长后期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该病不仅直接影响水稻产量,且因病菌严重污染稻谷,人、畜食后影响健康。因此,水稻稻曲病的发生应引起重视。1、病害发生特点稻曲病主要以菌核或附着在种子上的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次年7~8月,当菌核和厚垣孢子遇到适宜条件时,即可萌发产生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侵入水稻花器及幼颖。病菌早期侵害子房、花柱及柱头,后期侵入幼嫩颖果的外表皮,蔓延到胚乳中,然后大量繁殖并形成子座。病菌侵染后,首先在颖壳合缝处露出淡黄绿色菌块,后膨大如球,包裹全颖壳成墨绿色,最后龟裂…  相似文献   

16.
稻曲病菌侵染机制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胡东维  王疏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22):4604-4611
稻曲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水稻主要病害之一,但其病原菌侵染机制仍有许多不明之处。本文对稻曲病菌侵染机制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和策略。现有的研究表明,稻曲病菌可侵染水稻幼苗的胚根、胚芽鞘以及孕穗期雄蕊的花丝。病原菌不产生典型的附着胞结构,不能直接穿透寄主细胞,不产生吸器,侵染模式为胞间侵染和扩展。苗期侵染是否可扩展至穗部并致病,尚无确切证据。在孕穗期,稻曲病菌专一性侵染水稻雄蕊的花丝,并由此生长发育成稻曲球;稻曲病菌不能侵染子房和花药,但次生菌丝可偶尔侵染柱头和浆片的外层细胞。稻曲病菌在侵染过程中不会杀死寄主细胞,属活体营养型真菌。稻曲病菌苗期侵染的扩展过程和孕穗期选择性侵染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机制是未来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水稻稻曲病成灾机制和综合防控技术研究的相关进展进行了评述。水稻品种生育期过长、灌浆期温度相对较低是稻曲病在浙江省成灾的根本原因;高感品种的大范围推广和对高水肥的需求增加了稻曲病的成灾概率;稻田冬前免耕大大提高了稻曲病菌菌核的越冬比例,增加了翌年稻曲病菌侵染的菌源量。稻曲病防治的基本措施是减少菌核和厚垣孢子的越冬数量;水稻收获后稻田及时翻耕、选择生育期较短的品种、适当减少氮肥用量、使用降解菌核的微生物制剂、孕穗期喷洒杀菌剂等均可有效减轻稻曲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稻曲病菌侵染过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合评述了近20a来国内外有关稻曲病菌侵染过程的文献.其中,大多数文献认为此病菌厚垣孢子从孕穗期侵入,也有人认为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亦可侵染,而且病菌可从芽期和苗期侵染.此外,多数文献报告认为稻曲病菌为局部侵染,但也有几父篇文献报告提供了系统侵染的证据.上述研究中,采用的方法包括药剂处理、分期接种、组织解剖、PCB检测等,未见用转基因标记方法研究稻曲病菌侵染过程的报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安徽省稻曲病菌菌株与品种的寄生适合度。[方法]从安徽15个水稻种植县(市)采集、分离并随机抽选24个菌株,采用人工注射接种诱病的方法,测定其在4个水稻品种上的致病力。[结果]不同菌株接种不同水稻品种后,诱发的稻曲病病穗率、平均穗病粒率和最高穗病粒率差异显著,菌株与品种互作特性明显。[结论]试验结果为稻曲病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稻稻曲病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水稻稻曲病菌(ustilaginodiea virens(cke.)Tak)的浸染适期研究表明:水稻花粉母细胞充实期是稻曲病菌侵染水稻的最佳时期,其接种后的病株率为45%。在稻曲病菌浸染的最佳时期尝试引进拮抗细菌和化学农药的复配剂FP-Bb、生物农药纹曲宁、三唑醇、Bb-916、井冈霉素、稻曲清对稻曲病进行防治,防治结果为66.7%、75.6%、40.0%、45.2%、72.3%和80.1%;重金属类药剂稻曲清对稻曲病防效最好,生物农药纹曲宁、FP-Bb、井冈霉素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FP-Bb对稻曲病的控制效果随着单位面积用药量的增加,防治效果有所提高,比其组分15%三唑醇和Bb-916的控制效果好,不同次数的防治结果表明,在水稻花粉母细胞充实期足量药剂防治1次即可有效的防治水稻稻曲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