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母猪肢蹄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母猪肢蹄病是母猪四肢和四蹄疾病的总称,它包括变形蹄、变形肢、遗传性肢蹄病、传染性肢蹄病和非传染性肢蹄病等类型。变形蹄有过长蹄、过宽蹄、卷蹄、卧系低蹄、突系高蹄、外蹉蹄、蹄裂、蹄底增生等几种;变形肢有“X”状肢、“()”状肢等几种;遗传性肢蹄病有外翻腿(撇拉腿,长白和约克夏品种较多)、前肢增粗、屈曲腿、内趾过小、独趾(马蹄样)、多趾、蹄裂、蹄底增生、“X”状肢、“O”状肢等几种;传染性肢蹄病有口蹄疫、链球菌病、葡萄球菌病等几种;非传染性肢蹄病有变形蹄、变形肢、软组织伤、骨骼伤、神经性肌肉麻痹症、化脓性炎症、风湿性关节炎、瘫痪等几种。  相似文献   

2.
引起猪肢蹄病发生的营养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肢蹄病是指猪四肢和四蹄疾病的总称,常见的有变形蹄、变形肢、遗传性肢蹄病、传染性肢蹄病和非传染性肢蹄病等类型。变形蹄有过长蹄、过宽蹄、卷蹄、卧系低蹄、突系高蹄、外蹉蹄、蹄裂、蹄底增生等几种;变形肢有"X"型肢、"O"型肢等几种;遗传性肢蹄病有外翻腿(撇拉腿,长白和约克夏品种较多)、前肢增粗、屈曲腿、内趾过小、独趾(马蹄样)、多趾、蹄裂、蹄底增生、"X"型肢、"O"型肢等几种;传染性肢蹄病有口蹄疫、链球菌病、葡萄球菌病等几种;非传染性肢蹄病有变形蹄、变形肢、软组织伤、骨骼伤、神经性肌肉麻痹症、化脓性炎症、风湿性关节炎、瘫痪等几种。  相似文献   

3.
猪场母猪肢蹄病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景全  丁欢欢 《养猪》2012,(1):41-43
母猪肢蹄病是母猪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包括遗传性肢蹄病、传染性肢蹄病和非遗传非传染性肢蹄病。遗传性肢蹄病有外翻腿、前肢增粗、独趾、多趾等几种;传染性肢蹄病有口蹄疫、链球菌病、葡萄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等;非遗传非传染性肢蹄病  相似文献   

4.
规模化猪场母猪肢蹄病发生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母猪肢蹄病是母猪四肢、四蹄因某些因素导致局部损伤和运动障碍等临床疾病的总称,通常表现为关节肿大、蹄角质增生龟裂、蹄壳变硬或变脆出现破裂,造成母猪姿势、步态、站立不正常和支持身体困难等。母猪肢蹄病类型包括变形蹄、变形肢、遗传性肢蹄病、传染性肢蹄病和非传染性肢蹄病等,该病已成为现代规模化养猪场中严重影响母猪生产性能和使用寿命,造成母猪非正常淘汰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蹄是种公牛重要的器官,蹄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种公牛生产性能的发挥。种公牛蹄病包括蹄变形和蹄病。蹄变形分为长蹄、宽蹄、翻卷蹄,蹄病分为蹄叶炎、趾(指)间皮炎、趾(指)皮炎(毛状疣)和腐蹄病等。1病因1.1遗传性因素蹄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蹄病的易感性跟牛的品种有关,研究表明,美国、加拿大黑白花牛蹄病发生相对较少,荷兰黑白花牛蹄病发病最多。有些蹄病,如蹄叶炎、指(趾)间增生  相似文献   

6.
猪群肢蹄病发病症状、病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养猪业对肢蹄病关注很少,对猪肢蹄病的预防和管理研究也少,养猪行业低估了肢蹄病对繁殖群的影响。肢蹄病不仅会引起猪不舒服,降低繁殖率,引起早期淘汰(淘汰率6%~35%),并导致生产力水平下降和经济损失。猪肢蹄病是猪四肢和四蹄疾病的总称,它包括变形蹄、变形肢、遗传性肢蹄病、传染性肢蹄病和非传染性肢蹄病等类型。  相似文献   

7.
乳牛肢蹄病主要有四肢疾病、蹄部疾病、骨营养不良疾病。常见的四肢疾病主要有跗关节、腕关节有炎症或者囊肿;蹄部疾病主要有趾蹄糜烂、脚趾间有增生、蹄冠发炎有红肿、蹄角质剪状体、翘尖蹄、翻卷蹄等;骨营养不良疾病主要有趾骨骨折或者出现变形、蹄角质粉化。该文主要分析乳牛肢蹄病的病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变形蹄是母猪比较常见的蹄病,主要表现在蹄部的形状和结构的改变,如因蹄变形所引起的长蹄、宽蹄、卷蹄、外蹉蹄等,因蹄系部的变化引起的卧系、起系等,因趾部的变化引起的内趾过小、独趾(马蹄样)、多趾和羊蹄样等等。  相似文献   

9.
奶牛肢蹄病包括:蹄变形、腐蹄病、蹄糜烂、指(趾)间赘生、蹄叶炎、关节炎和腕前粘液囊炎等. 1 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奶牛肢蹄病实际上是肢和蹄部许多疾病的总称。肢的疾病包括骨折、关节炎、脱位、韧带损伤及肢部挫伤。蹄的疾病包括趾间皮炎、蹄叶炎、趾间蜂窝织炎、蹄裂、蹄底溃疡、变形蹄及异物损伤等。本病普遍发生于世界各地,本病在发达国家的发病率为15%,在发展中国家可能为30%-40%,严重的农场发生率为50%以上。有人在国内南方地区的牛场进行了调查,发现本病发病率高达60%-80%。  相似文献   

11.
母猪肢蹄病在世界范围内常见多发,是母猪遭淘汰的第二大原因.高强度选育、现代饲养制度和采食量过高是诱发母猪肢蹄病的三大因素.应从后备母猪的选择与培育、重视母猪肢蹄健康检查、慎重的营养措施和猪床维护等方面着手控制肢蹄病的发生.就减少母猪的肢蹄病而言,群养垫料饲喂系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种猪肢蹄病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对江苏省某几个种猪场的 2 2 0 3头种用猪进行了肢蹄病调查 ,其中母猪 2 0 93头 ,公猪 1 1 0头。调查结果表明 ,患有肢蹄病的母猪有693头 ,发病率为 33 1 1 % ,患有肢蹄病的公猪为 89头 ,发病率为 80 91 %。本文还就其发病率和发病原因进行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13.
奶牛蹄病包括蹄变形、蹄叶炎、腐蹄病、趾间赘生、蹄皮炎、蹄糜烂和蹄底创伤等疾病。在上述蹄病中,以蹄变形和腐蹄病最为常见。蹄变形是蹄角质的形态发生了改变。高产奶牛发病率高。根据蹄部变形的特点,将其分为长蹄、宽蹄和翻卷蹄。腐蹄病又称传染性蹄皮炎,指(趾)间蜂窝织炎,是奶牛指(趾)间皮肤及其深部组织的急性或亚急性炎症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无蹄则无马",这句话对于奶牛同样适用。牛蹄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奶牛的高产、稳产和利用年限。蹄病是牧场永远的一个痛,更是仅次于乳房炎和繁殖系统疾病而引起奶牛被迫淘汰的第三大原因:蹄病通常分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种类型:传染性包括腐蹄病、蹄疣、趾间皮炎等;非传染性包括蹄叶炎、白线病、蹄底挫伤、变形蹄等。  相似文献   

15.
奶牛常见的肢(趾)蹄病有:趾间皮炎、蹄叶炎、趾间蜂窝组织炎等。若感染上这些蹄病,将会造成奶牛的疼痛不适,跛行,运动量减少,生理机能减退,产奶量下降,繁殖率降低,淘汰率增高,给奶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平时要加强奶牛的饲养管理和肢(趾)蹄维护和蹄病预防工作,一旦患上蹄病应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6.
奶牛肢蹄病包括:蹄变形、腐蹄病、蹄糜烂、指(趾)间赘生、蹄叶炎、关节炎和腕前粘液囊炎等。  相似文献   

17.
<正>大草原猪中心的Yolande Seddon在2014年的"森特罗利亚猪研究进展论坛"中提到:"对母猪的田间监测有利于肢蹄病的早期诊断,这对于减少经济损失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母猪肢蹄病会影响猪的福利、减少猪的产能和寿命,影响猪场的效率和产能,因此母猪肢蹄病备受养猪生产者的关注。肢蹄病是母猪生产性能降低后被淘汰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母猪肢蹄病是养猪业中一直存在的问题,但其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却鲜有报道。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掌握新疆石河子地区规模奶牛场奶牛肢蹄病病种和发病情况,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对石河子地区12家规模奶牛场饲养的5 659头成年奶牛进行了肢蹄病调查。结果发现:本地区共有14种肢蹄病发生,平均发病率为37.55%;蹄变形发病率最高(10.90%),其次是蹄叶炎(7.88%),蹄底刺伤和蹄底挫伤发病率较低(0.05%);蹄变形更易引起蹄叶炎的发生(P0.01),反过来,蹄叶炎也增加了蹄变形的发生风险;奶牛肢蹄病多发生于每年的3—5月;大量饲喂精料能促使奶牛蹄叶炎的发生;3~6胎次奶牛的肢蹄病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奶牛肢蹄病是引起奶牛四肢和蹄部病变的一系列疾患的总称。表现跛行、四肢姿势异常,蹄变形、蹄裂,趾间充血肿胀、溃烂、腐烂、流脓、有恶臭气味。进一步导致体况日渐消瘦,采食量下降,产奶量减少,繁殖障碍,久治不愈,严重的淘汰。近年来肢蹄病已成为危害奶牛生产的三大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20.
奶牛肢蹄病被认为是奶牛场三种常见疾病之一,给奶牛场的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奶牛蹄病的生成因素,提出了几种预防和治疗的措施,仅供奶牛养殖者参考。1蹄病的生成因素1.1不同品种的牛,蹄病的易感性各不相同。有些蹄病如蹄叶炎、螺旋状变形蹄及指(趾)间增生具有遗传特性。1.2夏、秋季节雨水较多,圈舍泥泞,粪便淤积,卫生条件较差,牛蹄长期浸渍污物中,使蹄角质软化,抵抗力降低,易发生蹄病。1.3牛长期站于水泥地面,易使软化角质过度磨损,造成蹄底严重挫伤。1.4牛运动量不足,影响牛蹄的正常磨损,易造成各种蹄变形。1.5饲料霉败变质、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